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终于跳到了个位数——“5”。这个数字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清晰,将之前尚可称之为“冲刺”的时间,骤然压缩到了触手可及的终点线前。一种奇异的气氛笼罩了江市实验中学的初三年级。极致的紧张与一种近乎认命的平静,诡异地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最后关头,学校下达了一个温暖而人性化的决定:最后五天,取消所有晚自习。

      消息传来时,正是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夕阳的金辉斜斜地洒进教室,给每一张疲惫而年轻的脸庞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暖色。没有预想中的欢呼雀跃,大多数同学只是愣了一下,随即是长久的、仿佛卸下千斤重担般的沉默。然后,才开始慢吞吞地、带着点不真实感地收拾起书包。

      陆予婷拉上书包拉链,动作比平时慢了许多。她环顾这间陪伴了她整整一年、充斥着粉笔灰、汗水、泪水和无数个奋笔疾书身影的教室。黑板上还残留着数学老师最后一堂课时写下的复杂公式,墙角垒着的“书墙”似乎矮了一些,那是被陆续带回家复习或清理掉的资料。空气里,那股熟悉的、混合着纸张、咖啡和淡淡疲惫的气息,仿佛也即将成为过去。

      她走出教学楼,发现天空格外开阔。初夏的晚风带着白日残留的暖意,拂过脸颊,轻柔得不像话。校园里的香樟树叶子绿得发亮,在夕阳下泛着油润的光泽。没有了过去那个时间点本该响起的晚自习铃声,没有了过去那个时间点从各个教室窗口透出的、连成一片的明亮灯光,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种罕见的、近乎慵懒的宁静。只有三三两两的初三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沉默地走向校门,步伐不像往日那般匆忙,更像是一种仪式性的告别。

      “原来,没有晚自习的放学时分,是这样的感觉。” 陆予婷心里默默地想。有点陌生,有点空落,又有一点……终于可以暂时喘息的奢侈感。

      回家的路,似乎也比平时短了许多。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在脑子里默背知识点,只是静静地走着,看着街边店铺亮起的灯火,看着归家的行人,看着被晚霞染红的云朵慢慢失去色彩,融入靛蓝色的夜幕。这种纯粹的“放空”,对于过去的几个月来说,是一种不敢想象的奢侈。

      推开家门,饭菜的香气比往常更早地弥漫开来。母亲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回来啦?快去洗手,今天炖了你爱喝的玉米排骨汤。” 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见她回来,放下报纸,温和地说:“休息一下,不着急学习。”

      晚餐的餐桌,气氛也格外不同。父母绝口不提考试,只是聊着家常,问她学校里最后几天的情况,说说邻居家的趣事,甚至讨论起暑假可能的安排。这种刻意营造的、与“中考”无关的日常氛围,像一层柔软的海绵,包裹着陆予婷紧绷了太久的神经,让她得以缓缓松弛下来。

      吃完饭,她习惯性地要往房间走,却被母亲叫住:“婷婷,过来陪妈妈看会儿电视吧?就一会儿。”

      陆予婷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她已经记不清上次和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是什么时候了。电视里播放着轻松的综艺节目,喧闹的笑声填充着客厅的空间。她靠在沙发上,并没有认真去看屏幕,只是感受着这份久违的、无所事事的闲暇,以及身边父母陪伴的温暖。父亲偶尔会点评一下节目,母亲则不停地给她递水果。这种平淡的温馨,比任何励志的话语都更能安抚人心。

      回到自己的房间,时间尚早。按照过去的节奏,此刻正是晚自习鏖战的开始。现在突然多出来一大块空白时间,她反而有些无所适从。

      她没有立刻坐到书桌前。而是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涌入,带着楼下花坛里栀子花浓郁的甜香。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散落的星河,静谧而璀璨。她深深地呼吸着,试图将这份宁静吸入肺腑,融入血液。

      然后,她开始整理书桌。将堆积如山的试卷、习题册、参考书一一归类,整齐地码放好。那些写满笔记的课本,边角已经有些卷曲磨损;那些用完的笔芯,收集起来有一小把;那本厚厚的错题本,页角被翻得起了毛边……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这漫长一年里,她的挣扎、汗水、迷茫与坚持。触摸着它们,仿佛触摸到了一段滚烫而沉重的青春。

      她拿出那个素雅的日记本,却没有写新的内容,而是从头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看。从初来时的忐忑不安,到月考失利后的绝望;从鼓起勇气请教,到一点点取得进步的欣喜;从被质疑的委屈愤怒,到学会屏蔽杂音的平静;从百日砺刃的艰辛,到运动会上逆光奔跑的畅快;从全市统考后的失落与校准,再到此刻,这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文字记录了她的心路历程,像一幅细腻的画卷,展现着一个普通女孩在压力下如何一点点蜕变、成长的轨迹。

      看着看着,她的眼眶微微湿润。不是悲伤,而是一种被自己感动的释然。无论五天后结果如何,她都可以无愧于心地说:“这一年,我没有虚度。我尽力了。”

      整理完书桌和心情,她才在书桌前坐下。最后五天的复习,策略已经完全改变。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刷题,也不再是焦虑地填补漏洞。她按照自己制定的“精准提升”计划,进行着最后的巩固和梳理。

      主要是看。看错题本上的经典题型和易错点,让解题思路和警惕性融入本能。看知识框架图,让分散的知识点在脑中形成清晰的网络。看作文素材和范文,保持语感和思维的活跃。看英语的核心词汇和优美句式,强化记忆。

      偶尔,会动笔写一写。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而是为了保持“手感”,确保解题的流畅度和书写的美观。做的题不多,但每一道都力求透彻,举一反三。

      时间在安静的翻阅和偶尔的书写中悄然流逝。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模糊的虫鸣。父母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打扰到这方小天地的宁静。

      在这种极致的安静中,陆予婷感觉自己的心也沉淀了下来。那些关于考场的想象,关于未来的忐忑,关于成败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张牙舞爪地干扰她。它们变成了心底深处一些细微的波动,被她用强大的意志力安抚着,按捺着。

      她不再去想“如果考不好怎么办”,也不再奢求“超常发挥”。她只是专注于此刻,专注于眼前熟悉的知识点,专注于呼吸的平稳,专注于维持这种最佳的临考状态——静水流深。

      夜深了,她合上书本,没有像往常那样熬到深夜。她去洗漱,温热的水流冲刷掉一身的疲惫。躺在床上,她没有立刻睡着,也没有强迫自己入睡。她只是静静地躺着,听着自己平稳的心跳,感受着身体放松下来的舒适感。脑海里不再有纷乱的公式和单词,只有一片宁静的黑暗,如同深邃的海底,积蓄着力量,等待黎明时喷薄而出。

      窗外,月华如水,温柔地笼罩着沉睡的城市。在这中考前最后的、没有晚自习的夜晚,陆予婷像一艘完成了所有补给和检修的航船,静静地泊在港湾,桅杆指向星辰,只待晨光熹微时,启航奔赴那片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海域。静水之下,是奔流不息的深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