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第54章营救施桉 ...
-
竹内又重刑审讯了施桉几次,仍然一无所获,看来,只有拿他当诱饵,把他背后的人引诱出来,一网打尽。
竹内让人把半个月后在城外行刑场处决施桉的消息登在报纸上,就等鱼儿上钩了。
李兰将村民都安顿在仙女峰后,就像政委报告自己的想法,她说她想去城里打探下施桉的情况,如果鬼子把施桉当诱饵,一定会把饵放出来。距离施桉被抓,已经快一个月了。
政委同意她的看法,建议她再带几个人去,好有个照应,李兰便带上春红和周钰一同前去。
在李兰走之前,长福递给李兰一个包裹:“姐姐,这是我做的袖珍弓箭,把箭放在发射器上,再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出箭来,射程最远只有三十米左右,箭头我是用剧毒泡过的,使用时不要沾到箭头了。”
李兰打开包裹,看到一个袖珍发射器,箭头被布好好的包裹着。长福总是这样妥帖的照顾自己。
“谢谢你,长福。”
“姐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得到消息了一定要带回来给我们,我们一起商量营救的计划,好吗?”
李兰深深的看了眼长福,回到:“好”。
李兰、春红、周钰三人进行了简单的伪装,李兰和春红穿上中年妇女的衣服,头上包着头巾,微微佝偻着身体,伪装成村妇。周钰与李兰与春红分开走,挑着担子,伪装成进城卖农货的农夫。
城门口仍然有日本兵在检查进城的人,李兰三人早有经验,并不困难的通过了检查,进了城里。
等进城后,他们没有去贸易公司附近,怕有特务在那盯着。三人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装作城里人,准备去当地最大的酒楼,酒楼里人流量大,人多口杂,说不定会听到消息。
他们点了几个菜,坐在大堂里,边吃边听里面的人说话。
果然,在李兰他们后面的一桌,有几个人在吃饭,其中一个人说:“东街那家贸易公司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
“知道啊,这可是城里最近发生的大事了吧,公司老板听说被抓了,公司都散了。”
“可惜啊,这么大的公司,说没就没了。”
“那可不是吗,施老板人多好啊,东西卖的便宜,还经常给吃不饱肚子的人提供饭食。”
“那你们知道,施老板要被枪毙吗?”
“什么?被枪毙?”几人惊声呼叫。
“小点声,你们不要命了?”
几个人小声讨论:“你怎么知道啊?”
“你们没有看今天的报纸吗?”
众人将今天的报纸传阅,才知道这个消息。
“哎,施老板就要死了吗?”
“别讨论了,知道就行了,你敢讨论皇军的决定。”
李兰几人也吃了一惊,他们吃完后结了账,去报摊买了份报纸,在报纸的头条,看到了醒目的大字:皇军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下面小子写着:在本月31日在刑场枪决犯人施桉。
“这些混蛋,可恶。”周钰没忍住骂出了声,他和施桉本就是好友。
“看来,这个就是引我们上钩的饵了,距离施桉被抓已经一个月了,鬼子没有找去龙泉村,也没有大肆搜村,这证明施桉坚持住了酷刑,没有出卖我们。”李兰分析道。
“施老师,真的了不起,他一定吃了好多苦,队长,我们一定要救出施老师。”春红哽咽的说。
“我们先去打听下刑场的地形,之后我们先回去,商讨下营救计划。”李兰说
三人回到仙女峰,跟大家说了下情况,商量该如何营救。
政委说:“日军一定会在周围布置多重防护,就等我们送上门,他们一举歼灭,这是一个阳谋。”
“我们打听过了,这地方说是刑场,其实是一个集中营,叫绕关集中营,里面有几座监狱,有处刑场,房屋由当地的农民房以及庙宇改造而成,在一片平地上。据当地人说,鬼子在这个集中营里杀了很多抗日的烈士。”周钰说。
“如果这里关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战犯,那这个集中营本身就会有很多日军驻守吧?”长福说。
“是的,所以,就算半个月后竹内不另外派兵,这里也很难攻进去。”周钰回答。
“岂非靠近都很难?”春红问。
众人均沉默的点头。
“我们并不知道,施老师是一直被关押在这里,还是没有关押在这里,日军会提前把他押过来。”林强说。
“对,如果是一直被关押在这里,我们可以想方设计混进去劫狱,如果是从其他地方拉到这里,我们可以在半路劫狱。”大柱也说道。
“那这样,我们是不是只能等到当天再动手?”春红问。
李兰说:“有没有什么办法,我们提前混进去绕关集中营,打探下施老师是否被关押在里面?”
长福说:“我认为可以试下,可是,我们用什么办法混进去呢?”
政委想了下,他记得他们有个卧底是当地第一大报社华新社的记者,能不能让他进去打探下?
政委说:“这个我来安排,看行不行,给我两天的时间。”
政委立刻让情报人员给潜伏在华新报社的卧底发去消息,安排卧底利用记者的身份混进绕关集中营,打听施老师的情况。
施桉半个月后在集中营被处决的消息就是在华新报纸刊登的,该卧底以想做一个专题报道,意在替日本人震慑抗日分子的借口,带了几个同事一起,赶去了集中营。
几个记者拿着照相机和笔记本以及领导的审批手续,比较顺利的进来了集中营。
卧底的记者拿出日军刊登的施桉的报告,向监狱的日军头目说:“您好,皇军,我们受领导的命令,就是来报导此人的,我们想要了解此人所犯的罪行,以及此人现在的状态,拍几张照片,做专题的报道。我们的目的是要把此人因为违反皇军的政策而受到的惩罚公之于众,将其树立成一个典型,震慑抗日分子,看谁还敢跟皇军作对。”
日军头目听完翻译人员翻译完后,非常满意,在检查记者们的证件后,威胁他们:“这个施桉,是三天前送到这里来的,现在关押在105监狱,我带你们去。对了,你们未经我的允许,绝对不准拍照,否则你们将出不去这座监狱。”
众人均点头表示遵守他的规矩。
在日军头目的带领下,几个人在一个黑暗狭窄的房间里看到了施桉,他正一动不动的平躺在地上。
“行了,你们拍吧,只能拍他的人,其他东西都不准拍。”监狱的头目一双阴鸷的眼睛盯着他们。
卧底的记者,看到施桉身上的衣服几乎全破了,裸露的皮肤上全部是深深的发黑的伤口,全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处好地方。
他极力忍住那股爬上心头的酸涩感,拍了几张施桉的照片。
很快,日本人就催促他们离开,全程都盯着他们,卧底的记者没有机会拍监狱的内部。
很快,记者把施桉关押的监狱房间号、大致的地形图、周围日军部署、以及施桉的照片,附送过去经由情报人员,传递到了政委的手里。
所有人看到了施桉的照片,无不伤心落泪。
李兰说:“我们可以尝试下提前劫狱。”
政委说:“据反馈回来的消息称,监狱周围有重重日兵把手,混进去几乎不可能。”
长福说:“那我们可不可以假装成日军混进去?”
“我和长福在医院的时候,都学会了说日语。”周钰说。
李兰想了下,说道:“一座监狱有这么多人,要吃喝拉撒,不可能在当地现成种菜,起码就蔬菜和粮食,日军一定会定期补给。如果能够知道日军的补给什么时候去,我们就可以提前截下日军补给,伪装成日本人,混进去。你们觉得怎么样?”
长福说:“姐姐说的有道理,日军的补给,一定来自于外部,只要找到他们的补给人,就可以混进去。”
“政委,离枪决还有14天,我们可以在去集中营的路上埋伏观察下,看能不能发现日军的补给车,你觉得怎么样?”李兰问。
“队长,我也觉得可行,同时我再想办法让人去打探下,看能不能打探到,两边同时进行。”政委说。
李兰便立刻安排老Z执行探查任务。政委也向上级请示,是否情报人员可以帮忙打听。
老Z经过五天的蹲守,查到大概每隔三天,都会有日军的几辆卡车经过,但不知道这几辆车是不是日军的补给车。
政委也带来了好消息,说每个三天确实有日军的补给车,但并不确定发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