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邮局  ...
            
                
                
                    - 
                          “鱼拿回来了吗?”
  苏穗还未踏入苏明浩家,就听见里面传来声音,她顿住了,等了一会儿,里面没有声音才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苏家的大女儿松松,“穗穗姐,你咋来了?”
  苏穗把手中的面给端了过去,道:“刚刚盛了一碗鱼汤面,明浩叔忘记端了,我给送过来,顺便把鱼舀子给拿回去。”
  若是苏明浩送的话,怕是会提别的东西,不如她带回去。
  苏明浩和媳妇林小蝶正在杀鱼,听见了声音,走了出来,“穗穗,辛苦你跑一趟了。”
  他拿着鱼舀子走了出来。
  苏穗看这家人都不接鱼汤,直接冲进了厨房,拿了一个大碗,把面给倒了进去。
  “叔、婶子,你们先忙,我还急着回家吃饭。”
  吃完了饭还得给大哥送饭,很赶时间的。
  苏穗前脚刚走,后脚苏明浩就挨了打,三个闺女捂着嘴笑,看来这是在苏家时常发生。
  也不知咋滴,老苏家的人都有些怕媳妇,还各个都是宠妻狂魔。
  苏穗回了家,爸妈已经开吃了,老妈还剁点青椒下饭。
  她端过自己的饭碗,扒了点青椒放在碗里,吃了起来。
  许是两日都吃了鱼,今日吃着没昨日那么鲜美。
  她胡乱的扒了两下,碗里就吃光了,盛得少,自然就吃得快。
  直接站了起来,拿着饭盒,进了厨房。
  不一会儿,便装好了饭菜,顺便扒拉点辣椒,跟爸妈打了一声招呼,便往江沟边走去。
  苏丰见自家妹妹来,可算是打起了精神,“我快无聊死了,这鱼真的不算多。”
  而且,若是等的鱼太多也不行,吃不完不说,养着还容易死。
  苏穗有些无奈,把饭菜给拿了出来,“赶紧洗洗手吃饭,今天吃的鱼汤面。”
  苏丰拉着一张脸,“昨天不是吃了鱼,今天怎么又吃。”
  就不能换一个做法,他喜欢等鱼,不代表喜欢吃鱼。
  苏穗笑了起来,“最近应该都是吃鱼。”
  不过,她突然想到了一种做法,若是把鱼身上的刺都去掉,是不是可以做成鱼丸。
  之前吃过妈妈做的猪肉丸,很好吃。
  苏丰端起晚饭便吃了起来,满满一大碗的面,很快就下了肚。
  苏穗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她指了指隔壁的屋子,问道:“哥,你喜不喜欢安静的女同志?”
  苏丰瞬间明白过来,那家就一个姑娘,长得白白胖胖的。
  他摇了摇头头,“我不是很喜欢胖的女同志。”
  苏穗瞪了苏丰一眼,“活该你单身,胖点怎么了,胖点有福气。我挺喜欢白白胖胖的,若是顾元一在胖一点就好了。”
  顾元一太瘦了些,浑身上下都是骨感美,她并不喜欢。
  男人还是要有点肉肉,摸起来才不会硌手,抱起来也不会梗人,甚至能够给人足够的安全感。
  若是瘦的像个麻杆,苏穗会怀疑,那人会需要她来保护。
  苏丰迅速的吃完了饭,把饭碗给收进了篮子里,便抬了一网,里面有不少的小虾米。
  太小的虾米,苏丰不打算要的,却被苏穗给拦了下来,“哥,我想要虾。”
  苏丰问了一嘴,“要虾干嘛?”
  又没多少肉,还浪费油,吃起来还扎嘴。
  苏穗无奈,她喜欢吃虾,可又没有人卖,能够见到虾,已经是运气好了。
  “我喜欢吃,你就给我留着呗。”苏穗撒娇道。
  苏丰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脸上颇为嫌弃道:“行了,行了,给你给你。下次别这样了,不然顾元一会受不了的。”
  苏穗瞥了苏丰一眼,讽刺道:“哥,你可真是钢铁大直男,难怪你没人要。”
  “你给我说什么?”苏丰生气,装作要把虾给放进去。
  就听见苏穗喊道:“苏丰,你干嘛!”
  若是手中有把刀,苏丰现在绝对是身首异处了。
  苏丰的手顿了顿,网差点松开,若如此,那这网虾就重新回到水里了。
  他看着苏穗笑道:“你可就差点吃不着这虾了。”
  苏穗“哼”了一声,便不搭理苏丰了,提着篮子回家了。
  到家之后,她开始整理最近的报纸,看着上面写着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开放经济,她觉得自己的好日子也快要来了。
  于是,拿出了信纸,开始写小镇的变化。
  她每个月都会写一封,而每次都会给录用。
  苏穗看着那个笔名为穗穗平安的名字,心中泛起暖意。
  “穗穗,你要不要一起上街?”邓红英在门外喊了一声。
  苏穗看着桌子上的稿子,才写了一个大概,便拒绝了,“妈,我不去了,正在写稿子呢。”
  要知道,这一份稿子几块钱到十几块钱左右,抵得过她半个月的工资了。
  邓红英便没有等她,只跟她说了,今天去弹棉花,打算弹大一些的,不然有孩子了不够盖。
  苏穗想起小时候被子就是不够盖,每次盖着被子,她和老妈一个,两个人还挤挤巴巴的,两边还有些漏风。
  她便应了,又从口袋里摸了两个棉花票,“妈,这一张也用了,被子大了,棉花肯定费的就多了。”
  邓红英没拒绝,把棉花票拿着,就上了街。
  苏穗今天写了小镇上开始有不少人卖农副产品,她爸妈也开始种植一些青椒、土豆的,打算等天气暖和了上街上或者是去市区卖。
  他们这个小镇距离市区也就十几里路,特别是他们还挨着溪湖,溪湖是他们市区最大的一个湖,听说在古代可以媲美很出名的那个西湖。
  苏穗把写完了稿子,检查了一遍错别字和语句是否通顺,便把稿子给装起来,骑着自己的车子,往镇上的邮政走去。
  到了邮政,她又买了一整版的邮票,贴了一张上去。
  “同志,你买这么多的邮票做什么?”工作人员好奇的问道。
  虽然一个月用一次邮票,大可不必买下来这么多。
  苏穗笑着解释,“我喜欢囤邮票,每一张图都不一样。”
  她很喜欢囤一些小玩意,邮票每年出版的时候,她都会囤上一版,剩下的就随意了。
  还有不少的零散邮票,若是没用到,便继续囤着。
  爸妈不要她的工资,她自己存下来不少的钱,买邮票也费不了多少年,她写文章的稿费就够买的。
  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还是不用养家得好,你有没有哥哥,不如介绍认识认识。”
  能够让小姑娘买得起这么多的邮票,那家境绝对殷实,冯秀华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苏穗惊讶的抬起头,盯着对面的工作人员认真看了一下,小圆脸长得很鲜嫩,看着像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她想了想,道:“能麻烦你站起来看一下身高吗?”
  她大哥那个人挑得很,若是身高太矮,怕是不会相看。
  冯秀华没想到还需要看身高,看了一下没人过来,便从柜台走了出来。
  身材很匀称,看起来很苗条,前凸后翘,苏穗看着都喜欢的身材。
  她拍了拍胸口说道:“行,等我回家给我哥拉来,接你下班,你俩在镇上逛一逛?”
  这次换冯秀华吃惊了,她没想到这位妹妹的速度那么快,她慌乱的摇了摇头,“我明天不上班,不如明天相看,就在邮局门口等我,大概八点钟。”
  苏穗知道姑娘家需要打扮,刚刚是自己考虑不周了,连忙道歉,“真的抱歉,应该打扮打扮的。”
  冯秀华看着这位妹妹这么容易就答应了,心里也很是开心,“谢谢,我想着初次见面,不能太过随意。”
  两人约定好,便分开了。
  苏穗也没回家,而是去了镇上那家棉花厂,去找老妈。
  棉花厂门口有一个铺子,很大,里面的机器正在轰鸣作响。
  苏穗到的时候,邓红英正在门口和人家弹棉花的工作人员聊天。
  她走了过去,就听见了聊天内容,正在问有没有适龄的姑娘,想让人家帮忙介绍认识一下。
  他们苏家在镇子上也算的上出名,而苏家老二的儿子也是哥出了名的混混。
  原本是在厂里上班,却嫌弃厂里不舒服,考了一个驾驶证,帮厂里送货去了,一个月回来的时间都不多。
  有时候厂里不需要往外送的话,苏丰就在家里呆着。
  邓红英正在夸赞自家儿子的优点,没注意到别人眼中的不赞同。
  现在说亲,男方至少也是一个工作稳定的文化人。
  苏丰只占了一个文化人,高中毕业的文化人,在镇子上也是吃香的。
  若是能够吃苦肯干,早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自在惯了,又不需要养家,自然就没了那些心气。
  苏穗走了过去,和人打了一声招呼,就和老妈说了一下明天哥哥相看的事情,可把老妈给激动坏了。
  “也不知道裁缝那有没有新衣?”邓红英又发愁了,人家姑娘家那么重视,他们家也必须重视起来。
  苏穗看着直摇头,从口袋里把最后一张棉花票给拿了出来,塞进了老妈的手中,道:“这一张也拿着,加上之前的,够打四床被子的,若是不够的话,等上班了,我在和厂里的人换一下。”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做新棉衣的,若是去年做的被子还软和,那还能穿,这棉花票就可以换一些粮食票。
  她们家还种地,自然不需要粮食票,她每次都会用粮食票和大家换一些她需要的票。
  也有姐妹会用自己用不着的票,来给她交换粮食票。
  邓红英惊喜道:“难道人家看中你哥哥了?”
  “你想啥呢,还没见呢,只是让你提前备好。”苏穗一句话打断了邓红英的幻想。
  邓红英连忙把票给推了回去,“那就不着急做,不然到时候就不软和了。”
  苏穗扯了扯嘴角,又把票给塞了过去,“妈,你信我,哥哥的被子今天也一起做了。”
  邓红英无奈,把闺女留给她做棉袄的棉花票也拿了出来,一共八张棉花票,打了五张一米八的大被子。
  一个被子重八斤,厚实的很。
  邓红英是步行来的,只能用苏穗的自行车拖了三趟,才把被子给拖回家。
  可把苏穗给累得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