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暮春时节的江南,繁华依旧。
      满城飞絮滚轻尘,管弦悠悠惹人醉。夕阳西下,淡淡的晚风拂着桥边的古柳,桥下是千年不变的悠悠流水,风帘翠幕,春深巷寂。虽然不见满眼芳菲旖旎的姹紫嫣红,然而这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秀雅之景,倒也使人颇感清新舒爽。
      一行骑马的人在石板小路上缓缓而过。他们个个身着白衣,衣袂飘飞,除了领头的人——那是一个挺拔的蓝衣男子,披着一身暮色,眼里的光深不可测,没有人能看得透。
      “教主,想不到这江南的景致竟也不输北方。”马背上,响起一个女子清脆如银铃的声音。
      蓝衣男子未及答话,突然猛地勒住了马头。
      他有些不快地俯身向前:挡在他马前的,是一个眉眼间还带着稚气的小女孩。她独自坐在桥边,手里攥着块石片,在地上自顾自地刻着什么。听到马蹄的的声,也丝毫不去避让。不知为何,这孩子让他心中无端萌生了一种奇异而微妙的感觉。他翻身下马,走到小女孩面前。
      小女孩下意识地抬起头来,凝视他片刻,然后又迅速地垂下眼睛。她的眸子大而极圆,明澈清亮如水,然而其间却流淌着哀伤之意。他注意到,她的衣衫分外破旧。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罢?这样有些怜悯的想着,他心里的不快在不知不觉中消弭了。
      “孩子,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为什么不回家?”
      “我没有家。”她半晌垂头答道,声音很轻,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没有家?原来竟是个孤儿……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遭遇。即便是如他这般冷肃的人,也不禁暗暗动容。
      他凝视着满眼孤独和伤痛的小女孩,心中泛起一丝似曾相识的涟漪。当年的他,也是如她一般啊……倘若不是教主将幼小的他带回天启教,收为弟子,恐怕他早已无法在这个纷乱的世间生存下去了。
      抚摸着她的头,蓝衣男子轻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碧澜。碧绿的碧,波澜的澜。”
      “碧澜……好美的名字。”喃喃念着,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少见的笑容,然后,似乎是不经意地淡淡说了一句,“那么,你愿意随我回去吗?我会好好地照顾你。”
      女孩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于是她抬眼望着面前的人。他温和关切的眼神,比起往昔人们对待她毫不掩饰的不屑和嘲讽,让她一瞬间只觉如沐春风。
      就跟他走吧,总比流落街头要好……反正,爹爹妈妈已经不在了……
      于是,她点了点头。
      那一年,她八岁。
      那个人带着她走了很远,直到陇西之地。那里,离她的家乡几乎是遥不可及。
      他并未将她带回教中,而是把她安置在离教十几里的一座小楼中。这时,她才获知他叫明箫,原本是天启教教主的二弟子——由于不久前教主已逝,临终前留下遗命,由他履行教主之职。而她,将要在这里住上九年,九年之后,便要参加霞衣的选拔。所谓霞衣,是天启教的三圣女,在教中与副教主比肩,拥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
      她拜了明箫为师,在这里足不出户地住了八年,生活起居由两个侍女服侍。明箫每月来这里两次,教她武功和内功修习之法。生性向往自由的她厌倦了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然而又不忍拂逆了师父的殷殷期望。
      掐指一算,她今年已十六岁了。十六岁的碧澜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人情的小女孩了,她开始暗中练习那本《灵心秘笈》——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父亲秘密交给她,嘱咐她千万要小心收存的武学秘籍。当时她虽小,却牢牢记住了这话,虽不知这秘籍的价值,之后却也从未将其示人。几年中,她已自练到六七成了。虽未学全,但她剑下的威力已经极其惊人了。
      方才师父试她武功,可能是由于过于熟悉,她竟不知不觉使出了灵心剑法中的招数!而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灵心秘笈》,竟然正是天启教的不传绝学!

      石破天惊的一声质问,让红衣女孩的手一时间几乎握不住剑柄。看着从前最为赏识爱护她的师父用这般恶狠狠的眼光盯着自己,她心下五味杂陈,而师父的怀疑又让她心中一片混乱,不知如何应答。
      “唰!”就在她发怔的时候,忽然只觉脖子上一凛,冰冷的长剑,瞬间贴上了她的咽喉。
      “你不说,便不要怪我无情!你我虽然师徒一场,”他面无表情,眼睛里有决绝的冷光在闪动,毫不动摇地握着长剑,手下微微用力,“但无论如何,绝不能让我教机密外传!”
      澜儿惊呆了!师父……师父他,竟然想杀了自己灭口!
      怎么办?怎么办?她紧紧咬住嘴唇,心剧烈地跳动着。心念电转之间。突然一个念头掠过脑海,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自己已经涉入教中最高机密,听他方才的口气,不管自己是否拿出那本秘籍,都难逃一死,至少也下手要将她废了。与其如此,不如——
      杀了他!
      此念一出,她只觉手心满是冷汗。不,自己的武功远不如他,杀不了他,反而会被他步步钳制。
      但是,有一种法子……
      可是,他终究是自己的师父啊!当年,是他把无家可归的自己带到这里,安然成长。如今,她又怎能为了自己的性命而置他于死地?!
      她怔怔立在那里,脑中两个对立的念头互相争执不下,激烈地进行着艰难的权衡。到底,到底该选择哪一个呢?
      犹豫不决中,她飞快地瞥了持剑而立的师父一眼,却发现他的眼中分明有一种异样的东西在闪动……
      那是她从未见到过的隐隐的杀气!这杀气让她刹那间悚然惊住,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与此同时,一阵刺痛使得她的身子不由得微微一颤:明箫手中的剑,已经划破了她的皮肤!殷红的血珠从那条细长的伤口中冒了出来。他是在催促她,否则他便要……
      她的手,不知不觉地搭上了剑柄。
      就在那一瞬,她突然想通了——
      他可以出于怜悯将无家可归的的她带回抚养,可以出于责任教她武功和心法,也可以为了维护教中机密而毫不留情地一剑削断她的动脉!
      自始至终,他都是忠实于天启教的。而她,不过是他手心里一颗小小的棋子而已。
      她一直以为是唯一关心和爱护她的人,原来也是如此无情而冷酷的。既然如此,她又何必束手就戮?!
      她心下,已然暗暗下了决心……
      “对,那本秘籍的确在我手上。”主意已定,她仰起头,冷冷地看他,“我原本不知那是你教中至秘——既然这样,那便还给你罢。”
      一边将秘籍缓缓递出,她的手也在一分分地接近腰间。
      就在他接过那本薄薄的古卷,正欲翻开书页的一刹那,她迅速出手,正是一招变幻万千的“惊鸿照影”,凌厉无比,直逼身侧。虽然受袭之时猝不及防,但他毕竟是一教之主,反应极快,感到剑风袭来,几乎就在同时猛地点足后掠,同时拔剑。
      然而一瞬间的大意造成的后果,已经无法弥补。
      一旦出手,就不能回头。她已然叛教,倘若一刻犹豫,便将束手就擒,死于教中酷刑之下。此刻的澜儿仿佛变了一个人,眼神冰冷如刀,长剑如风般舞成一片凌厉无比的寒光。第一招被明箫一剑格开,紧接着,她猛地削向他咽喉!
      然而明箫又岂是寻常之辈?左手一翻,已将她的剑牢牢抓住,掌心劲力一吐,对方手中只剩了一个空空的剑柄。正欲挥掌击下,他突然脸色大变。
      ——另一把锋利无比的小剑不知何时,已经深深地洞穿了他的心口!
      “你……”他的脸因剧痛而扭曲,厉声道,“你、你竟敢背叛我……声东击西……哈哈,真是,真是我的好徒弟啊!”
      澜儿向后退着,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只觉手足冰凉麻木。方才她用尽平生功力,使出的声东击西之计,正是《灵心秘笈》中所载。这一计连明箫也未看过,只是多年前偶然听说——否则她绝无可能偷袭得手。之前一刻,在心魔的驱使下,她鬼使神差地使出了杀招,但一见到师父这般情状,她立刻清醒过来,惊惧交加之下竟呆呆地站着,不知该做什么。
      就在她犹豫的当儿,忽然觉得背心一阵剧痛,立时急速回头,却大惊失色——已经中剑的师父,居然在她尚未防备之时向她尽力击了一掌!尽管他身受重伤,力道已大不如前,但她仍觉胸口一阵血气翻涌,几欲跌倒。
      二人相对喘息着,明箫却已经捂住胸口,身形摇摇欲坠,几近委顿在地。他的心脏已然受到重创,又拼力击了一掌,此刻已是油尽灯枯。
      事已至此,她已然没有退路。深吸了一口气,她挥剑护住周身要害,一边出手如风,瞬间点了他身上数处大穴。正待离去,她忽地想起:反正已经犯了弑师大罪,不必再顾忌什么,她无需把这书留在明箫手中——再者,这书是父亲千叮万嘱要她珍存的,岂可流落他人之手?
      她几乎是从他手中抢出那本秘籍,便头也不回地提气疾奔出了小楼。
      明箫的马就拴在楼边,她顾不得别的,翻身上马便飞驰了出去……
      雨下得更大了。冰凉的雨水将衣着单薄的她浑身淋得透湿。漫天冷雨中,她打着寒噤,浑身颤抖着,漫无目的地策马狂奔,只觉得心和身体一样冷。只有心中唯一的意念大声地敲打着她混乱的心神:赶快跑,离开这个地方……这里,都是天启教的人……万一被他们抓住,那就完了……
      不知跑了多久,眼前出现一片完全陌生的房屋和大道。疲累已极的她再也支持不住,伏在马背上便失去了知觉,手却仍然死死抓着缰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