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外援与不怀好意 ...
-
感慨归感慨,但是无论曾经他们一同走过多少道路,现在两家公司的理念都已经截然不同,就像两条曾经短暂相交过的直线,往截然不同的方向延伸开去。
无论希图表现如何,应许地自家的开发还得继续。
在林息晓提交送审资料之前,路浓突然想到一件事,“如果在资料中加入上次和安东尼签的协议,会不会更好一些?”
“我们公司是S市的税收大户,这个协议可以为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所以我觉得这能加大我们拿到版号的概率。”
林息晓赞许道:“嗯,这是个很好的提议。”
路浓谨慎地试探:“所以……?”
林息晓颔首,“就这么做吧。你在未来会是一名称职的管理者,小路。”
被打包好的文件就像一叶承载着星光的小舟,在点下提交键的同时向远方飘去,或许在未来会带来佳音。
于此同时,星潮的开发逐渐到了尾声,而越是后期的关键玩法,其开发难度就越高。
作为一款ARPG(动作类角色扮演),星潮的核心玩法机制是主人公“云星”和另外七名伙伴的羁绊系统和融合技,本作一共有8名可操作的角色,除去他们自身的技能之外,云星还能与伙伴通过“通感”达到一种“同调”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云星的元素属性、技能和外形都会产生变化,并且云星能够进行“通感”的角色也随着剧情的推进而逐渐增多,到最后几个章节,云星能够自由地和七名伙伴通感,不同属性的融合技搭配就会及其丰富,可以打出非常精彩的连招和大数字。
虽然理想很美好,但是实际制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尤其是对战斗策划和数值策划来说,如何把控各类技能的平衡,又让每一名角色都有足够的可玩性,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Bun作为战斗系统的主要设计者,看着眼前像蜘蛛网一样的思维导图和表格,感到非常崩溃,“我说啊,颂者,为什么非得是八个角色,而且他们的技能还非得融合不可?虽然我觉得,能做出来的话确实会很酷,但是,现在我真的要裂开了!”
路浓解释道:“有两个原因。第一,星潮中元素一共有八种,为了让玩家能够体验每种元素属性的玩法,对应的,就要制作一名相应属性的角色。第二,这和剧情中某些原始设定有关。”
Bun有点抓狂:“什么剧情需要一定要搞这么复杂?哎,你剧情文档能不能给我看一眼?”
路浓没有卖关子,而是把文档翻到最后一页,很贴心地用光标替Bun把关键剧情都划上了高光。
Bun凑到电脑前,在心里把路浓标注出来得文本默读了一遍,恍然道:“卧槽,原来还有这种设定?”
路浓点了点头,“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主角团是八个人了。”
“……算你厉害。”这个设定让Bun无法反驳,只能苦哈哈地继续想技能去了。
除了技能方面,这部分的程序的困难程度也令人发指,即便星潮的新主程天天用咖啡吊着自己,也才做出了——三个角色的融合技。
在这种需要技术攻艰的时刻,路浓不禁有些怀念起mini时的主程序方遥来了。
方遥作为技术中心的人员,研发能力非常强,可惜在最后,他并没有选择星潮。
大概就像方遥自己说的,他对于游戏并没有特殊的喜好,单机也好,MMO也好,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工作。同样是做功能,在巴别塔或是在应许地,工作内容差别不大,但是职业前景的差距可就大了,如此看来,方遥最终选择留在巴别塔,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
现在的方遥,应该回到了希图项目组,倒也没有辜负游侠当初在双选会上的盛情邀请。
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方遥在星潮的mini时期,为游戏做了一些玩法,而路浓作为主策对那些玩法再熟悉不过。而他在周末游玩希图的时候,也在游戏中看到了那些玩法的影子。
方遥带着自己做过的功能投靠新项目无可厚非,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也正是互联网公司与员工签订竞业协议的原因。如果不是《星潮》在后期的开发中,已经完成了对早期玩法的迭代,为了避嫌,他们或许要大改了。
在程序一筹莫展之际,路浓却接到了一个电话。看到来电显示中熟悉的名字,路浓点开了接听键。
“Hi,路大游戏策划,你现在是不是很忙啊,有没有时间和兄弟我唠唠嗑?”
是徐诺。
路浓自从入职以来,确实很久没有和这位昔日同窗联系了。
“怎么了,老徐,这回不是又要喊我去同学会吧?”路浓调侃道。
“哎,瞎!别啊老路,我上次拉你来哪知道你们巴别塔……哦不,现在叫应许地了,会和郭浩那小子有这么大过节,真就生活比小说更精彩啊。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拉你去这种场合了!”
“你知道就好。”路浓倒也明白徐诺这人只是爱热闹,况且那次同学聚会还有林息晓,非要论起来……也不算特别糟,“我正上班呢,你一名牌大学研究生,有什么事找我?”
“哎,还真有事!”徐诺十分理直气壮地说道,“我这不是快毕业了嘛?但是我既不想去传统行业,也不想去互联网开发,思来想去,也还是最喜欢游戏……你们应许地,有没有实习或者内推啥的呀?”
“内推码我是有,不过……”路浓说道,“你得叫爸爸。”
徐诺立刻炸毛:“哎你这不讲义气的!你难道忘了高中的时候我帮你付网费帮你打掩护帮你带掌机替你找攻略……”
“停一下停一下。”路浓收了笑意,“说正经的,我这里还真的有一个难题,你要能解决,就算要跳过笔试,直接入职都没问题。”
徐诺不敢相信,“不是吧,我就随口一问,还真有机会啊?”
“当然。不过,这是我们的在研项目,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还需要签一份保密协议,你能同意这一点的话,我就把需求发给你。”
徐诺跃跃欲试:“没问题,在研项目嘛,我懂的。我先试试看,再不济还能找我导师是吧,人家正儿八经正高教授,海归博后,肯定帮你把问题给解决咯。”
于是路浓也没客气,连着保密合同和需求一起发了过去。
徐诺也是从中学一路晚上来的老游戏宅了,读完需求没有花太长时间,过了没太久,就给路浓回:“能做。”
他很快又在后面跟了一句,“不过这个真的挺困难,可能真要找我导师他老人家帮忙……你们预算够吗?”
路浓发了一串省略号过去。
徐诺懂了,“……好吧,我了解了。”
程序组和徐诺那边对接后,也同意把这部分的内容外包出去,这样一来,如果能够顺利拿到版号,游戏上线的时间就可以提前一些了。
做完这些,路浓突然有一种漫长的旅途终于要到达终点的感觉。
这时候,一位策划新人拿来了一件快递走到工位前,“路主策,我刚才看到前台有个你的快递,所以就帮你拿上来了。”
“我的吗?”路浓有些奇怪,因为他一般不往公司里寄东西,他拿过那个包装盒,那是方形的,中等大小的一个纸盒,而上面的快递单上也只写了他的名字,而没写具体是什么物品。
他用美工刀划开纸盒,而在看清内容物的瞬间,一股寒意爬上脊柱,他冷静道:“我不能确定这是什么东西,请大家尽量站得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