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良夜 ...

  •   “柳澜清,是吗?”
      满座的文客缓不过神,从未见过哪家武斗结束得这般迅速,竟是永安帝率先破了僵局。
      “是,臣表字澜清。”柳谙春松了钳制,虚虚托了一把盛溪舟,与其一并抖袍下跪,垂首应道。
      “内涵玉润,外表澜清…不错,”永安帝抚掌又赞,“只晓得你才学不输秦甘罗①,怎的身手却这样俊。可为何太子惯使剑,你却练了刀?”
      “陛下谬赞,”柳谙春俯首一拜,不带打腹稿地信口奉承道,“臣自幼艳羡锦衣卫御前扈从,不想却与太子殿下做了侍读。但即便提不了绣春刀,寻常的刀总能练练。”
      不输秦甘罗?柳谙春垂着眼哂笑:将他塞到太子身边做侍读,不务实事,当真如那甘上卿一般毫无实权。名义上是为皇子授书讲学,实际上却同贴身的小厮没甚差别,瞧这话说的,钟舒意武课要学剑,他便得作陪,练不得刀?

      “那是朕不识人才了?”永安帝语调微扬。
      “臣惶恐。”柳谙春叩首未答。
      “澜清也已是弱冠之年,”柳言蹊却趁机插话道,“文官换武职,也未尝没有先例。陛下不若允了他这愿,想来太子殿下也不需要侍读…日日作陪了吧?”

      这话听得钟舒意皱了眉,心下多少有几分不快,却也不可否认。话虽不入耳,但于他而言也算是有利无弊。当事人则更不用提:北镇抚司掌诏狱,若能凑巧分去,一旦得了机会,他便能查当年靳东兵变的始末、尹家旧案究竟是谁授意,他阿姐是生是死…眼下又在何处?
      “此事先且放后,容朕思量思量。”永安帝不置可否。旁余人便只当是皇帝要给柳尚书个面子,不好方面拒绝罢了,柳谙春却晓得,既然柳言蹊开了这个口,无论如何都是能成的。
      他伏首拜谢,起身退回钟舒意身边去。

      “你这闲职,怕是挂不住了。”钟舒意换盏间以袖掩面,意义不明道。
      “还早,”柳谙春敛眉,“没着落的事儿。”
      他似乎也觉得此事尚无定论,不再出声,只是暗示性地叩了叩桌子。柳谙春重新将视线投向场中两位探花郎,巡视一圈后又落在林述秋的脸上。
      前几日是谷雨,他照例被钟舒意唤去吃春,当时便提过此人。

      -

      那天的风格外料峭,早间春寒刺人得紧,是一寸寸融进皮肉的冷。柳谙春不过贪了半晌褥里的干燥温暖,到东宫时便见钟舒意已在庭中候着了。
      “殿下久等。”他捏着袖口简行一礼。

      “澜清,坐。”
      钟舒意拈了小竹盏,借着梅酒的一点温热来驱寒。
      柳谙春敛目,依了意掀袍落座。侍者早已遣退,庭内仅有他二人,淅沥沥的几滴薄雨打得柳谙春有些头脑昏沉。钟舒意拣了盛香椿的瓷碟往他面前搁,出声调侃道:
      “你这心早似飞马呀,想往哪儿跑?”
      “殿下取笑澜清了。”他将竹盏握在掌心摩挲啜饮,不肯抬眼看。
      钟舒意扬了眉笑,不知喜怒,酒盏一抬一放便又转了话锋:
      “过几日是探花宴,父皇点了林太傅家的孩子。你与他见过的,林怀瑜长你几岁,当时便跟在太傅身边。”
      “谅澜清当时年幼,记得不甚明晰。”
      柳谙春记不得林述秋这么个人,却听过他的名头,林老爷子有意让他入仕,早早便让他出入各种清谈诗会。一来二去,“怀瑾握瑜②”的名声也传出来了,柳谙春是不屑于此的,早些时候留下来的空谈阔论的风气,也就能博钟舒意的青眼了。
      啊。柳谙春颤睫,竹盏边缘的毛刺刮破了唇角。
      真不是个好兆头。他轻抽口气,神情有些阴郁,将这怪在了尚未见面的探花郎身上,又顺着话头接道:
      “另一位呢?”
      “嗯?刺到了吗。”钟舒意递了方白帕:“赖我,偏去求什么意趣了。”

      “无碍,殿下是风雅人。”他搁下酒盏,捻着帕子拭过嘴角,略抬首静候下文。柳谙春眉眼总带笑,连坦荡荡抬首也要顾着场合,总有人要臆测,或好或赖,总言之都不是柳谙春自己的意思。
      钟舒意一顿,撤手入袖还搓捻着指尖,颇有些无奈似地别开眼:“澜清莫笑我。”
      “不敢。”
      “另一位无须太过注意,是明家的人,父皇大抵只想做样子。”他说得不经心,柳谙春却仔细记下。世家子不可用,东宫能收一个探花郎便已是足够,拉拢世家未免太过招摇,钟舒意不敢动这个心思。
      “澜清与我同去吧,正巧也与林怀瑜叙叙旧。”

      -

      柳谙春那日本是想推拒的,他身无官职,也并非侍从,赴这探花宴,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只是他想逃这份难堪,钟舒意却不以为然,道是永安破例点他作侍读,至今也未曾有旁的说法,他便算是有品阶。永安许钟舒意听政也有些时候了,他见柳谙春似是仍有疑虑,甚至许出往后若是得了机会,也携他一齐。
      “澜清,你又何必低眉呢。”他作出副宽慰模样,这话一出,柳谙春再不好拒绝。

      探花宴甫一散席,柳谙春便依了自家殿下的意,随着那人转出庭廊。
      “林大人留步。” 他遥遥一唤,紧两步跟上前。
      林述秋闻声顿步,回身望向来人:
      “柳……”
      “澜清,大人唤我澜清便好,”他略作一揖,稍垂首缓声道,“林大人约莫不记得了,少时我与您曾是见过的。”
      这倒不算是信口胡诌,柳谙春年少时确乎是与他见过,只是他自己也记不得,仅算借了钟舒意的话罢了。

      林述秋这才借着光仔细又瞧了这人模样,闻言却略一皱眉:不、不对,不是那样早,若只是他与东宫那寥寥无几的同窗时日,哪还能对这张脸有什么印象。
      柳谙春、柳谙春…他细细嚼着这三个字,是了,该是现在这般和光暖春里才对——要比靳东暖,风土人情也软,画舫里有琵琶响,他学醉吟先生③邀人一见,出来的却是个红袍小公子。
      那人也生了一双笑眼,与柳谙春极像,却不似他这般瘦削。眼角、颌骨都是圆钝的,是水乡养出来的玉人儿。
      而柳谙春久居宫中,断不能出了靳东…那柳家可还有什么旁系?莫不是私生子?

      林述秋稍显迟疑,脑内思索着该如何打听此事,嘴上却笑着应了话:“柳大人过些时日可便是御前的红人了,佩剑面圣,威风得很。”
      “您说笑,八字没一撇呢。倒是林大人在翰林院,升迁得快,不知什么时候便要您照拂一二了。”柳谙春将客道话说得漂亮,惹得话里那人也显了窘迫。
      “着实过誉了…今日圣前失仪,是林某的过错,还望见谅。倘您不介意,便唤我一声怀瑜,待明日怀瑜请您吃酒赔罪。”
      “正有此意。”柳谙春捏着袖子探出半截手掌,示意他与自己一道走:
      “东宫也念着与您有月余的同窗之谊,特地嘱咐澜清务必为您庆贺一番。”

      林述秋更是面赤耳热了。早年间的琐碎事他记得并不分明,什么同窗之谊早便抛诸脑后,这人到了面前都不曾想起些什么,方才甚至险些要认错了人。林述秋唇焦舌燥,又不知晓如何缓解一二,只好缄默着与他并肩而行,至轿前才低了声应道:
      “大人留步,烦请您替我谢过那位殿下,怀瑜自当赴约。”
      “自然。”柳谙春颔首,目送着林述秋上了轿才朗声道:
      “您好走——”

      周遭零散的官员不由得侧目,他却面色如常,在原地驻足了小半刻,眼见林述秋的轿子消失在视野里,才开始思忖着是该径自回住处,还是再找一趟钟舒意。
      柳谙春不知那人是否会如了钟舒意的心思,但他明晃晃地与自己这东宫侍读扯上关系,在旁些朝臣眼里便是与东宫绑在一起了。
      柳大人、柳大人。他想起林述秋对他的称呼,心底烦郁,拿软舌抵在牙尖刮蹭,转身时暗啐一口:
      “嗤,柳家的一条狗罢了。”

      柳谙春还是折了道往回去,免得钟舒意明一早醒了酒便要闹他。
      也算是时来运转,钟舒意才将将起轿,恰与他迎面对上。车夫认得柳谙春,一见是他便自觉回过头去,同轿里人低声报了句。
      帘里探出只手来,柳谙春识趣地垂首虚行一礼:
      “殿下,澜清在这里。”
      钟舒意闻言哑然,见他还孤身立着不肯动作,风也料峭,到底是稍显尖利了,便温声唤他:
      “我知是你。良夜迢迢④,澜清,与我一道回罢。”

      钟舒意醉得不轻,又渴得紧,一路都不曾开口再说些什么。柳谙春向来长了双明眼,便也不急这一时,直到轿停了才算开了腔:
      “殿下,且慢些。”

      他搀着钟舒意入了寝殿,转身替人斟茶,见钟舒意又是一个踉跄,下意识倾身要扶,却被他拂开了手。
      “林怀瑜应我的邀了吗?”
      钟舒意虚晃两下,站稳了身子,垂目问道。
      “应了,林大人本说寻个日子来与澜清致歉,便顺势同他讲了殿下的邀约。”柳谙春心底暗嘲他拿腔作势,嘴上却答得轻快,又捧了茶盏递去。
      “澜清,你这身假谦逊的皮,怎么到我这儿还披得严实。”
      钟舒意接了茶细啜一口,又搁下瓷盏,自上而下地瞧着他,像是有些恍惚。他没准备要柳谙春的辩解或奉承,只是定定看了他好半晌,才没头没尾冒出一句:

      “你同容与,有两分像。”

      -

      注:
      ①秦朝少年政治家,十二岁拜为上卿,位同宰相。
      ②取自《楚辞·九章·怀沙》,原句:“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③指白居易《琵琶行》。白居易,号醉吟先生。
      ④出自李开先《宝剑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