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左手李白玄诗,右手王维禅诗 ...

  •   笔者看到一些禅诗选集,其实是玄诗与禅诗的合集。但是看多了禅诗玄诗,你会发现玄禅二者阐释的“道”并无二致!
      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玄禅合流是佛道中人惺惺相惜,求同存异的结果!
      我们知道佛经的翻译从道家经典中吸收了非常多的词汇。这是佛经翻译成汉语的必然结果,因为读者是中国人,就要让中国人好理解啊。所以你如果单纯在用词来判定禅玄是不够的。
      但如果你要从诗人的宗教信仰的角度来判定禅玄,也是无法判定这是禅诗还是玄诗的。因为举凡称得上大诗人的,无一不是佛道皆通的。
      我们来看王维的诗: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诗中有“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以下引用赵殿成的注解。
      白法:释氏以恶法为黑法,善法为白法。
      玄言:《晋书》:“王衍妙善玄言,惟谈老庄为事。”
      如果你深入去学习白法,玄言,或者说禅法、玄言,它们毕竟是两大类不同思想的教法。
      我们来看诗仙李白的《怀仙歌》

      怀仙歌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戴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

      以下是郁贤皓的注释:
      “一鹤”句:暗用丁令威故事。《搜神后记》卷一记载,传说汉代辽东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来成仙化鹤归来,落于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沧海,海上仙岛。《海内十洲记》:“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贤人谓之沧海也。”
      玉树:神话中的仙树。
      “巨鳌”句:相关典籍《列子·汤问》。仙山者方壶、蓬莱、瀛洲三山。
      我们可以看出道家“诗仙”本色,自然用语常出道家典籍。类似的诗很多,不一一例举。当然大诗人李白博通经史,儒释道三家的学问都是了然于心的。李白写的《僧伽歌》可以参看,这里不赘述。
      僧伽歌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
      口道恒河沙复沙。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意清净,貌棱棱。
      亦不减,亦不增。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一言散尽波罗夷,
      再礼浑除犯轻垢。

      诗佛王维的禅诗,我们很熟悉的《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以下引用赵殿成的注。
      毒龙:《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毒龙”宜作妄心譬喻,犹所谓心马情猴者,若会意作降龙实事用,失其解矣。

      其实禅诗玄诗,细分辨还是区别很大的。但是佛道合流由来已久,诗人写诗也不会碍于门派之别不用佛或道的话。
      如果真有泾渭分明的禅诗集后者玄诗集那可就难选了!再留一首王维的山水田园之禅诗,给大家欣赏: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禅诗,最著名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哲理韵味太浓,又化在山水之中,真是羚羊挂角了!你说是禅,是玄。是“道”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