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胤禩选的是一把古方头的蝴蝶斑竹折扇,一面写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另一面则是画着万仞高山,直插云霄,画中有一人,身材纤细,衣袍纷飞,背着手矗立在山巅抬头远眺,云雾在山腰缭绕,扇面大片留白,衬托出了山峰的巍峨险峻,画中人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在扇面上呼之欲出。

      胤祥相中了一把挑灯方头玉竹折扇,扇面是纯黑的,用浅白色带着点点银光的颜料描绘出了一幅令人心醉的场景,入夜时分,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天上的银河,慵懒的醉倒在小舟上的人,一手撑着脸颊,另一只手轻轻拂过湖面,想要触碰水里的星月,画面静谧美好,如梦似幻,右上角写着两行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胤祯看中的是一把挑灯头的罗汉竹折扇,素白的扇面只有字没有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短短十个大字的草书,却是扑面而来的霸气,把少年郎看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出门骑上马,在雪地跑上几圈。

      扇子的历史可谓久远了,可以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商周时期,人们用雉鸡绚丽的长尾制成扇子,给地位高的人用来遮阳或挡住风沙,所以后来的皇帝的出行仪仗中就有大障扇来显示威仪。到了战国时期,扇子多是禽类的羽毛制成,到了东汉,竹扇和蒲扇出现了,接下来随着丝织品行业的兴起,团扇开始流行了。一直到了北宋,折扇才出现了,并且因为方便实用而在民间流传开了。

      到了康熙年间,扇子已经成为文人墨客之间的潮流,他们不仅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还将编织,雕刻,金石篆刻等工艺融合进去,使得扇子的品种更加丰富,也更加为世人追捧了。

      因为皇阿玛喜爱折扇的缘故,上行下效,一帮皇子里面,不管是好舞文弄墨,还是沙场点兵的,都对折扇有几分偏好。这几把扇子的扇骨都是素骨,也就是不加任何装饰和雕饰的扇骨,欣赏的就是扇骨的造型和竹子的纹理,胤祯其实更偏爱于有雕刻的扇骨,但这扇子是道长亲手做的,有没有雕刻其实都无所谓了。

      正当众人在灯下细细把玩着手里的折扇之时,那边的晚饭已经烧好了,“诸位,先吃点东西吧。吃完了,贫道领你们去客房。”玄真轻声叫醒沉迷于折扇的四个人。

      回到蒲团上坐下之后,四兄弟面面相觑,咦,只有四个座位,那道长坐哪里?

      “贫道之前已经吃过晚饭了,平日里养成的习惯,晚饭吃得比较早,否则等天黑了,收拾起来不方便。” 市面上的蜡烛二十文到五十文左右,而普通农民一人一年的收入不过三五两银子,所以基本上到了晚上,大多数人都是早早休息了,玄真这里倒是不缺蜡烛,只是晚上他一般都是回现在他自己的小家睡觉,空调电视他不香吗?白天作为社畜努力赚银子,到了晚上,玄真只想啤酒,烤鸭,电视机,古代夜间的娱乐生活太单一了,家家户户不是早睡早起就是繁衍后代,唯一的娱乐场所就是青楼。

      玄真也曾在病人口中偶尔听到过几句关于镇上青楼的信息,不可否认,作为正常男性,对于青楼,他是有着一丝好奇心的,或者说,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论男女,只要是穿越到了古代,青楼就是一个网红店,不去打个卡,都对不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但是,现实中有个不可避免的阻碍,那就是交通。

      玄真的小道观是在偏僻的乡下,当然,要是不那么偏僻,破旧,也不会被玄真选中作为据点了。

      那这个道观有多偏僻呢,首先,它在山脚下,背靠群山,山里草木葱郁,植被茂盛,所以是各种动物栖息场所,但是没有人类生活,所幸也没有大型野兽,据说三年前有猛虎下山觅食,伤了不少人,其中有几个是在村里借宿的,进京赶考的举人,这几个人或多或少都受了些伤,最严重的那个是右手受伤,完美的避开了即将到来的会试,为自己争取到了三年的复习时间,他感恩戴德的悬赏百两,请山上所有身长超过一米的动物下山喝虎骨茶,来表达自己逃离考场的喜悦之情。

      道观前面只有一条路,徒步四十分钟左右能够到达一个村落,这在玄真看来已经是遥不可及的距离了,但是从村庄到小镇步行需要七个小时。当然,运气好,碰到村长的牛车去镇上办事,搭个顺风车是能省事省力,但是,玄真是有偶像包袱的人,作为方圆百里有名的神医,别人问,为什么去镇上,神医能回答说是要去青楼开眼界吗?不行!这种崩人设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现在道观来了一群看上去就很贵的人借宿,而且,这群人还有马,还是好几匹,玄真立刻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群疲惫的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打好关系,才能买马呀。

      当初在知道穿越地点是古代之后,玄真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打完各种疫苗之后,报了很多培训班,其中野外生存和马术课是他学得最用心的两项,因为这是他觉得最实用的两门,结果呢,降落地点就是这座破败道观,清理一下,暂住没问题,野外生存技能没有发挥作用,开荒保洁技能倒是用上了。至于马术,呵呵,穿过来快半年了,玄真就见过两次马,第一次是呼啸而过的信使,骑着一匹,手里牵着一匹,被灰尘糊了一脸,连马是什么颜色都没看清,就只听到马蹄声踢踢踏踏的来,又踢踢踏踏的走了。第二次就是今天了。

      这半年来,玄真的生活都是很规律的,就是白天给病人看病,晚上回现代葛优瘫。白天在异时空放电,晚上回本时空充电。身上混乱的时间乱流,也逐渐平稳了下来。

      玄真是个穿越者,还是个拥有自由穿越能力的穿越者。严格来说是刚刚掌握自由穿越的能力,毕竟一开始穿越时空,玄真根本控制不住穿越地点和时间,第一个落点就是东晋时期的会稽,也就是如今的浙江绍兴,所幸,当时遇到了和友人外出游玩的王羲之。
      此处要特别致谢颜真卿大大,披着隐士书法家徒弟的虎皮,玄真抱上了书圣的大腿,成功的在书圣家里蹭吃蹭喝,蹭名师指导,同时还要感谢时空穿越的帮助,使得玄真的身体素质上涨了两个台阶,手指也更加灵活。这才有了让几位皇子们惊叹不已的书法作品。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得从玄真右前臂的黑痣说起,起初这只是从小就有的,直径不到一毫米的小痣,结果这颗小痣越长越大,渐渐的已经长到芝麻大小了,虽说没到影响美观的程度,但是这种突然长大的黑痣总是让人不安的,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玄真准备去医院,把这个痣给割了。

      等他局部麻醉躺在手术台上,医生的手术刀落在黑痣旁边的皮肤上的时候,玄真感觉自己突然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周遭所见到的一切东西都是扭曲变形的,怎么回事?打麻药上头了?

      就在玄真逐渐感到晕眩,有点恶心,呕吐的感觉的时候,有无数的信息直接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让他想要呕吐的感觉更严重了,他也确确实实的吐出来了。一旁的医生虽然有些吃惊,但是也不觉得稀奇,有些人对麻药敏感,是会出现头晕,恶心的人症状的,这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一般做麻醉手术之前是不能够进食的,他连忙放下手术刀,取下头枕,帮助玄真把头侧偏,放低。

      因为手术之前是空腹的,玄真只呕出几口酸水和胆汁,但还是干呕不止,最后失去了意识。

      等他醒过来,旁边的护士立刻通知了值班的医生,值班医生带着一大本报告过来,告诉玄真,他已经昏迷了两个小时,在此期间,医院已经给他做了一份详细的身体检查,确认他身体健康,昏迷的症状可能是麻药过敏引起的,手术并没有完成,他们医院愿意全额退还手术费用。

      值班医生有些紧张,按理说,这个患者在打麻药之前,医生已经做过皮试了,之后麻药过敏出现意外就是医疗意外了,医院是不需要负责的。但是如果患者不接受这个结果,随意在网上批判几句,闻风而来,无孔不入的记者和自媒体一拥而上,那就黄泥掉进□□了。

      看着身旁的医生和护士一脸紧张的等着他发难的模样,玄真默然了,接收完脑里的信息,他已经弄清楚了自己的状况,昏迷这事还真不能赖麻药。主要是突然涌入的信息量太大,导致他的大脑宕机,需要重启一下。现在手术的钱回来了,顺便做了个全身体检,算起来,还是赚了的。

      欣然接受了医院的处理结果的玄真在接下来办理出院手续的时候,感受到了医护人员春风拂面的接待。只带着钱包手机走进医院的玄真,带着两大袋子离开了医院,里面有医院赠送的营养品,还有护士姐姐们热心赠予的巧克力和饼干。

      回到家里,已经是傍晚了,打开门,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客厅里,昏黄的房间让玄真的不真实感更加深了几分。

      家里没有人,玄真的父母在他高考之后就离婚了,追逐各自的理想去了。

      玄真原本的名字是陆真,父亲陆熹是个浪漫主义者,文学工作者,艺术爱好者,玄真的书法,绘画和手工能力都是得益于他的遗传和言传身教。家庭是陆真追求自由的最大阻碍,但也是他的责任,所以他在玄真成年后就迫不及待的净身出户,背着行李穷游世界去了,因为优美的文字,豁达的态度成功的在网络上吸引了大批粉丝,赚了钱之后,他留了一部分作为路费,其他的作为赡养费平分给了玄真和他母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