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刚走到道观门前就听到十四的喷嚏声,胤祥快步上前,递上一个水袋,“十四弟,快喝点酒暖暖身子。” 这么冷的天气可别冻坏了身子。

      胤禛也有些担忧,这是他第一次带幼弟出远门,要是十四真染上风寒,回京之后额娘那里可不好交代了。

      胤祯接过水袋,又把身上的披风取下来还给胤祥,“我身体好着呢,没事。” 说完刚要喝口酒,就被一旁的玄真连忙给制止了,“少年人身子骨还没长好,尽量少喝点酒,况且喝酒并不能御寒,只是酒进入体内,麻醉了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一时感觉不到寒冷,过后反而会更冷,居士先拿着这个,随贫道去屋里暖和一下吧。” 说完,玄真把手里的小巧的烧蓝暖手炉递过去,暖手炉小巧精致,提梁上刻着浮雕小花,炉盖上有着镂空如意祥纹,炉身是深蓝色裂纹。

      胤祯起初是不想接的,暖手炉什么的太女气了,但是这个道士直接把暖手炉塞进了他手里了,已经快要冻僵的手接触到热乎乎的暖炉,就自作主张的接过来了,真暖和!

      看到眼前的少年乖乖的接过了暖手炉,玄真满意的转过身继续带路,“贫道房中烧着炭盆,诸位居士的衣物都太单薄了,想必身子或多或少都有所冻伤,需要尽快复温,诸位先去贫道屋内暖一暖。”

      众人对玄真的印象更好了,之前的好感大都来自玄真出色的相貌和气质,现在则更多是对这人待人热忱细心的感动。温暖的话语让人在这寒风凛冽的天气里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流。

      道观并不算大,不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一处厢房前,玄真打开房门,放眼望去,房间很宽敞,被一扇竹编屏风分为了两部分,里面一部分隐约可见是床铺,和床铺边燃烧着的炭盆,炭盆上面的铁架上放了一个铜制茶壶,听声音,里面的水已经烧开了,外间是正对着门口的部分,迎面就是一扇窗户,窗前是一张木质书桌,四四方方的样简洁大方,桌上堆着几叠宣纸,旁边笔托上的毛笔墨迹未干,右手边靠墙的部分是一排竹编柜子,大约半人高,柜子上是只放了一个花瓶,里面插了几支梅花,为房间带来一阵幽幽的香气。

      玄真脱了鞋子置于回廊下,率先进入房间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折叠方几,将桌腿掰正后放在书桌前的空地上,又把墙角摆放的四个草编蒲团拿过来放在方几四面。摆放好蒲团后,玄真又把炭盆架子上的铜制茶壶取过来,又从柜子里取出了一个托盘,上面摆放着四个禅立杯,杯子上的图案各不相同,都是些小动物,有憨态可掬的奶狗,还有好梦正酣的小猫,甚是可爱。

      “众位快进来坐吧,贫道这道观平日里也没什么人来往,东西也不齐全,这茶盏还是贫道前些天闲暇的时候自娱自乐做出来的物件,各位可别嫌弃。” 玄真有些赧然的说着。

      胤禛作为兄长,第一个脱鞋走进了房内,剩下的几个弟弟也紧随其后,侍卫们并没有进来,而是站在门口等候,玄真有些迟疑:“这几位居士要不要也进屋暖一暖,今日这天气可算得上近几年最冷的一天了,在室外多待一刻,贫道都觉得身上的骨头缝在透着风儿。”

      胤禛几兄弟也不是苛刻之人,既然主人家不介意,便示意属下们一同进屋,待所有人都进入屋内,玄真找人搭了把手,把屏风往内侧移了移,外间的空间就更大了,除了坐下的四人,其余仆从紧紧靠着门边站着,这容纳着十几人的外间竟也不显得拥挤。

      “诸位稍待片刻,贫道去厨房烧些姜糖水,正好也是饭点了,贫道去准备些吃食来。” 玄真边说边推门出去。

      离门边最近的中年人上前一步,:“道长客气了,这些琐碎的事情小的们来做就好。”

      “你们会做饭吗?” 玄真看了看这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有些怀疑的问道。

      “这......。” 中年人迟疑了,因为着急赶路,随行的人都挑的精壮汉子,一日三餐都是靠的驿站和路边农家,一群人在野外烤个肉还行,这厨房恐怕都没真正进过几回。

      “来者皆是客,贫道自然要好好招待,几位居士就在此处歇歇吧,借两个人予贫道搭把手即可。”玄真笑了笑,有人帮忙打个下手也方便些。

      中年人满口应下,挑出两个衣着还算保暖的侍卫随着玄真离开了。

      带着两人走到厨房,途中三人已经交换了姓名,年轻一些的青年叫富安,年长一些的中年叫富佳,是堂兄弟,岁数相差不大,两人面貌也有些相似,只是年长的一脸的大胡子,两人看上去更像是叔侄。

      进了厨房,玄真从架子上取下一块生姜,在案板上切成片,一边动手,一边给跟来的两人分配活干,一人烧火,一人切羊肉。

      “这只羊是昨日贫道之前诊治的一个病人杀好了送过来的,原本想着贫道一人也吃不完,观内又没有足够的盐来腌制这肉,可巧,你们上门来了,正赶上好时候了。” 玄真袖子高挽,菜刀霹雳乓啷的剁着生姜,嘴巴也不停歇的说着,和清雅俊秀的外貌极为不符。

      “玄真道长,你和我以前见过的那些道士相差也太大了,道士不都是应该清心寡欲,不食荤腥的那种吗?” 处理羊肉的富佳有些好奇,他虽年长些,却是个活泼的性子,年轻些的弟弟反倒稳重些。

      “居士见到的可能是全真派的出家道士,那一派受佛教的影响,不结婚,不食荤 ,贫道是正一派,并无这些禁忌。” 玄真切完了姜片,把姜片放进已经烧开的锅里,盖上锅盖后认真的解释,“其实佛教在刚传入的时候并没有禁止食荤,梁武帝萧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强迫僧尼必须吃素,这才使得之后的佛教添加了这么个戒条。”

      “原来是这样啊。” 富佳点头表示受教了,一旁默默的听着剁羊肉的富安也是一脸的恍然大悟。他们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平日里也不好打听这些事情,道士和尚在他们眼里没有区别,家里的老人妇女也是听闻哪里灵验就拜哪里,至于是寺庙还是道观,这都无所谓。

      “贫道原本以为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结果有一次外出在摊子上点了碗肉馄饨,差点被老板当作招摇撞骗的假道士给送进官府,幸亏遇上一个以前救治过的病人帮忙作证,这才免了一次波折。” 水又再次烧开了,玄真挪开锅盖,往锅里倒了些红糖。

      “哈哈哈,那老板也太警觉了,道长这通身的气派哪里像个骗子了?” 富佳有些不信,这玄真道长的长相气质都是拔尖的,就是与紫禁城的皇子皇孙们比,都毫不逊色,那摊子的老板这是什么眼神啊?

      “说来也是赶巧了,那阵子恰好有一伙人假装出家人骗走了镇上富户不少银钱,贫道也是去的不是时候。”

      “怪不得了,原来是有前车之鉴啊。” 富佳又往灶台了添了些柴火。

      “所幸只是个误会,贫道还因祸得福,多得了两个馄饨,这样算起来,虽然开头是个误会,结局还算圆满,贫道不亏,毕竟那家的鲜肉馄饨味道是真不错。” 玄真认真总结。

      闻言富佳又是一阵大笑,就连一旁的富安也是嘴角微勾。

      谈笑间,姜糖水已经再次沸腾了,玄真从橱柜里取出一个陶瓷茶壶,和八个瓷碗,把姜糖水装好后,把茶壶和瓷碗递给已经剁好羊肉的富安。“麻烦居士先把姜茶送过去吧,对了,稍后麻烦再找两人过来,地窖毕竟不曾住过人,需要稍微整理一下。”

      富安点点头接过茶壶和瓷碗出了厨房,玄真也转过身继续准备晚饭。

      那一头,玄真带着两个人离开后,中年人立刻取出银针在四个茶杯里检测了一下,确认银针没有任何变化后,这才安心的退回门边。

      胤禛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在杯子上面专心扑蝶的小胖狗上停留了片刻,虽然这画技不算出彩,色彩也过于浓艳,但这画面也有几分野趣,倒也有几分意思。

      坐不住的胤祯从蒲团上站起来四处转了转,转到书桌前,胤祯眼前一亮,“好字啊!”

      宣纸上写的是一个药方,胤祯不通医理,不太清楚这个药方的作用,但是这个字的好坏他却是可以分辨的,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真是上上品。

      听到胤祯毫不掩饰的赞美之情,他的三位兄长也心生好奇,这个弟弟一向自傲,可是从不轻易夸人的,今天竟然破例了。

      胤禛三人也站起了身来到了书桌前,等看到了桌上的字后,三个人异口同声的开口:“好字!”

      四个人将书桌团团围住,小心的翻阅着其他的纸张,每一张都是可以作为字帖的杰作,只可惜了纸张和笔墨都太劣质,有些字因为涨墨而有些模糊,令人扼腕。

      这时,富安回来了,他小心的将茶壶和瓷碗交给一旁的中年人:“这是玄真道长刚烧的姜茶,另外,道长还需要一些人手去整理一下地窖。”

      正在欣赏书法的四人猛的抬头,“这茶是玄真道长亲自动手的吗?” 胤禛面色冷峻。

      “虽然姜片是出自玄真道长之手,但奴才和兄长一直在一旁看着,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相处了一阵儿,富安觉得玄真道长并无任何不妥之处,也愿意为其担保,免除主子的疑虑。

      四人倒吸一口凉气,写出如此好字的双手竟然不好好爱护,还在厨房动刀子,真是暴殄天物啊,不行,这种错误的思想必须纠正。

      四人当机立断出了房门,在富安的指引下来到了厨房,等进了厨房,看到眼前的场景,几人的心都揪紧了。

      那位书法精妙绝伦的道长竟然挽着袖子在锯竹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