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莲花心(一) ...

  •   “少爷,你快起来!”顾和安被一阵异常吵闹的女声给吓得够呛,他揉揉惺忪的睡眼,打着哈切,一个没坐稳,差点滚下床。

      绢绢正瞪大眼睛,看着顾和安。

      “你干嘛怎么大喊大叫的,我太累了,我再睡会儿。”顾和安脑中一片混沌,盖上被子就要再睡个回笼觉。

      “你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你不给夫人请安,你就等着受罚吧。”绢绢叉着腰,不怀好意地说道。

      受罚两个字似一吨巨石压在顾和安身上,他蹭地一下从床上弹了起来。绢绢三下五除二把顾和安梳洗干净,顾和安便飞速地来到了殷夫人所在的“翠云轩”内。殷家三兄弟都已经在此地了,顾和安的姗姗来迟不免引起殷婉情等人的不满。

      殷婉情斜视了顾和安一眼,嘟囔了一句:“第一天就这么晚,没教养!”

      顾和安根本还没醒过来,回报了殷婉情一个笑脸,站在殷婉情后面,四兄妹一起给殷夫人请安。顾和安偷偷看殷夫人的表情,发现殷夫人表情并无异样,瞬间就松了口气。

      这时,殷浩之正好来到翠云轩内,他觉得今天天气很好,顾和安又是第一天到临湘县来,正好带着几个孩子去城郊的庙内玩耍一番。

      殷然和殷婉情明确表示没有兴趣,只有顾和安和殷书磬饶有兴趣的表示要跟着殷浩之出门逛逛。

      顾和安这是第一次在临湘城游玩,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顾和安在马车上一路观赏着临湘城这座陌生城市的风景,让人垂涎三尺的诸多市集美食,都让顾和安这个好奇宝宝恨不得跳下车来,细细品尝一番。

      殷书磬看着顾和安这坐立难安的高兴劲儿,不由地向他投来一股鄙夷的眼光。这人不是建康来的吗,从皇城到这儿来还跟没见过世面一样,殷书磬简直对顾和安这人的性情摸不着头脑。

      顾和安对临湘城的细细观赏把殷浩之的介绍欲也激发起来了,殷浩之为顾和安一一介绍了临湘城内的诸多代表性的建筑,名胜古迹等等,让顾和安对这座规模并不大的都城有了十足的兴趣。

      殷书磬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的模样,感觉自己有些被排斥在外了,心里难免有些不高兴。但是当着父亲的面,又没法儿发作,只好默默忍着。

      城西郊区的永济寺是殷浩之经常拜访的场所。永济寺内香火旺盛,一年四季香客众多。永济寺里有一个传说,若是能得到寺内的高僧法深大师的指点,这一生便平安多福。许多佛教徒专程到此处来拜见法深大师,但都未能与之相见。

      一般人只能在永济寺内做法事的时候,才能一睹法深大师的尊容。而法深大师又是出了名的美男子,据说还跟皇室有血缘关系,更是引得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在马车上,殷浩之便将法深大师的传奇故事,不管是听来的,还是传来的,都给两个儿子讲了一遍。殷书磬和顾和安不由得对法深大师崇拜有加,心里默默祈祷能见到这个殿堂级的“佛教偶像”。

      三人从马车上下来,殷浩之便轻车熟路的带着两个孩子进寺游览。殷书磬虽不是第一次来了,但对寺庙的里里外外也不甚熟悉,只好紧紧地跟在殷浩之身后。

      永济寺建筑规模宏大,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这长沙郡内最富盛名的寺庙。内供奉着很多佛像,殷浩之特意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大殿内。

      大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涅槃像,本来以为殿内会是安静肃穆,佛音袅袅。谁想到众多弟子跪在佛身边的蒲团上,有的在隐隐的哭泣,有的却十分淡然,并没有哭的迹象。

      殷浩之看了之后,便转身问两个孩子,“你们说为什么有的弟子会哭,有的却不会呢?”

      殷书磬想了想,抢先回答说:“我想,应该是得到佛亲近的弟子就哭泣,没有得到佛亲近的所以就不哭。”

      殷浩之听了之后,说道:“那你如何得知佛亲近谁,不亲近谁呢?”

      殷书磬挠了挠头,“这个嘛,这......”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殷浩之示意顾和安,“和安,你来说说呢,听听你的高见。”

      顾和安不急不慢地说:“我觉得应当是因为能淡忘常情的人不哭泣,不能忘掉喜怒哀乐常情的人才哭泣。”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阵掌声。顾和安转过身去,见一和尚正注视着自己,那和尚虽眉目清秀却甚有威严,姿态仪表皆端庄得体,却看不出大致的年纪,让顾和安一时之间都看得着迷了。
      大师径直来到顾和安身边,向顾和安鞠了一躬。

      “冒昧了,刚才有幸听小施主一番言论,幸会幸会。”法深用低沉的嗓音说道。

      顾和安一愣,殷浩之赶紧用手肘推了推他,凑到顾和安耳边小声说道:“和安,这是法深大师,你还不快行礼。”

      顾和安几乎是脱口而出,“什么,法深大师?”顾和安下意识的捂住了自己的嘴。

      “法深大师,不敢当,我那些谬论您权当耳旁风听听就得了。”顾和安向大师行了行礼。

      法深回礼道:“哪里是谬论,小施主年纪轻轻,便已参透了佛理,未来必定大有作为啊。”

      顾和安甚至不敢看大师的眼睛,不好意思地说道:“今天能与法深大师相见,已是我的福气,还能得到您的提点,我真是无以为报了。”

      “小施主,随我到静云堂一叙吧。”法深做了个请的动作。

      顾和安霎时间脑子一片空白,不断地向殷浩之投来求救的眼神。

      殷浩之开口道:“和安,你就去吧,能和大师坐而论道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你别有什么负担,放心去,我和磬儿在这儿等你。”

      顾和安又看了看殷书磬,殷书磬满不在乎的看向别处,一看就是一肚子火。

      “既然大师开口,和安遵命。”

      顾和安便跟在法深后面,向寺庙后面的静云堂走去。

      静云堂隐匿在寺庙的后院深处,后院里幽静异常,丁香花的味道扑面而来,让顾和安的内心渐渐沉寂下来。顾和安从小与佛有缘,经常跟着母亲到建康大大小小的寺庙里礼佛,在庙里有时候一待就是一整天。

      很快,两人来到了静云堂外。法深先一步进去,顾和安跟在他的身后。静云堂看来是法深大师的书房,里面的书墙上罗列着诸多佛学经典。

      法深给顾和安看茶,请顾和安于蒲团上就坐。两人面对面坐着,顾和安才敢细细地品评法深的容貌。法深果然如传说中一般,气度高雅、风采神韵,容貌英俊清朗,他的品貌用“玉人”来形容也并不过分,好似五味杂陈之后的释然,任何的花卉和美景在他面前也会黯然失色。

      “小施主,贸然请你前来,是我失礼了。敢问小施主年方多少?”法深看向顾和安。

      “十三周岁了。”顾和安答道。

      “小施主言语谈吐间尚不如十三岁这般稚嫩。小施主方才说能淡忘常情的人不哭泣,不能忘掉喜怒哀乐常情的人才哭泣。我侍奉佛祖多年,弟子在佛祖涅槃像面前静思时或沉默或哭泣,我却未能有过你这般的思索,实在令人叹服。”法深从容不迫地说。

      “遁入空门,虽说应该已经拥有能淡忘常情的本事,但深植在人心里的七情六欲就真的能抹去吗?佛家常言慈悲,人如何慈悲,不能忘掉喜怒哀乐常情的人才真的可能慈悲。不然,慈悲不就成梦幻泡影了吗?”顾和安解释道。

      “原来你是这么来理解慈悲的。”

      “我人微言轻,跟大师讲慈悲也是儿戏了。”顾和安脸胀得通红。

      “那我反倒认为施主你是有慈悲心的。施主你定是经历过什么劫数吧?”

      顾和安沉默了片刻,“本来我是不能跟外人提起的。但对大师您,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经历了一件足以改变人生的大事,现在的我不能以自己的真实身份活下去,我必须变成另一个人,必须作为另一个“我”活下去。”

      法深低头喝了一口茶,细细品了品,幽幽地说道:“那你想好作为另外一个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了吗?”

      顾和安摇了摇头,用低到不能再低的声音说道:“活下去还需要理由吗?”

      “当然,不然作为另外一个自己和之前的自己有什么不同呢?佛教讲轮回,也讲劫难,人是没有无缘无故的劫难的。”

      顾和安好像一下子醒悟了什么,“大师,我能不忘掉之前的自己,带着慈悲心继续生活下去吗?”

      法深笑了,“小施主,没有之前的你就没有现在的你啊,你的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本心。慈悲一旦种下了,就一定会结果,慈悲是不会被遗忘的。”

      顾和安在这一瞬间顿悟了,他起身之后,跪在法深面前,向他磕了个头。

      “小施主,使不得,使不得。”法深也起身了,将顾和安扶了起来。

      带着法深大师的有缘再见四个字,顾和安离开了静云堂。刚才的经历真真如梦似幻,顾和安琢磨着,真正的佛祖可能也跟法深大师长得如出一辙吧。

      直到走回寺庙大殿,顾和安才意识到,刚才错失了询问法深大师年龄的绝妙时机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莲花心(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