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初见 ...
-
宁忱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天空中还挂着半轮月亮。他已经很久都没有做过梦了,而且还是梦见很早以前的事情。
他感觉到了身上的凉意,是汗水渗透了中衣。
“真是见鬼了,我竟然也会做梦。”他低低地喃呢了一句,又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嘴角上扬起一点弧度。
桌上的长剑剑鞘还泛着寒光,宁忱觉得自己毫无睡意便起身披了件黑色袍子,坐到窗边。
姑苏在他眼中并没有什么有意思的风景,山山水水他早就看腻歪了,古树阁楼在那一处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他不远万里从那一处地方赶来姑苏城,不过就是为了堵一个人。
建安之乱里失踪了的大燕太子——谢疏。
他在那一日接到了仙帝的圣令,内容不过就是要他自己自食其力去扶持大燕太子顺利登基并且辅佐成为一代明帝。
圣令之上,黑字白纸告诉他,大燕太子,或许就流落在姑苏城中。
他当初甚至觉得拟定圣令的仙官言辞是否是退了步,一个大燕太子,如何能用得上流落二字,也太过落魄了些。
一直到他踏入大燕之土之后一日,轰轰烈烈的建安之乱就倾天而来。泰丰帝被反贼囚于薄恩宫,而大燕太子谢疏在乱战时为稳国心,被泰丰帝在皇宫沦陷前托御前小将军傅聪送出了建安。
但太子却在远离建安的路上遭了伏击,与小将军傅聪一起下落不明,据说是至今都没有找到。
宁忱在此等候,不过也只是将信将疑地守株待兔罢了。
城中的打更人敲了四更,宁忱伸手准备关窗休息了。他还需要休息好,他除了一身武艺与智谋学识外如同常人。况且这些日子来的奔波劳累也折损了他不少精力。
他想休息了,身子自然也如此配合了他的想法。
宁忱打了一个哈欠。
连带着,他关窗的动作略微放缓了些,窗子尚且还有一丝未合拢。待他放下那只抬起的手时,外头的空气中突然弥漫出一股子血腥味来,顺着那一丝缝隙溜到了宁忱的鼻前。
于此同时,还有脚步点落到他院里的树木枝芽上惊起树叶轻轻的沙沙作响的声音。
是很新鲜的气味,不掺杂任何腐败气息。
离宁忱的房间不远,或是咫尺之隔。
宁忱关窗子的动作顿时就止住了。
楼顶有人,还是个受伤不轻的。
他捻灭了灯火,屏住呼吸去听屋外的动静。
待他灭了烛火有一些时刻了,屋顶上那人终于有了动静。宁忱只听屋顶瓦梁一声触碰的轻响,衣袂翻转之声,他屋内一处开了半阙的窗子处进了两个黑衣男子。一个高壮的蒙面男子搭扶着另外一个垂头的羸弱男子。
在月光透过窗子缝隙的照耀下,宁忱看清了两个人的方位。那个羸弱的男子不出意外就是血腥味的根源。
宁忱的方位自然也被缝隙间露出的月光照到胸前衣襟而明明白白,让那高壮男子瞧了个清清楚楚的。他抬起另一只空着的手去拔腰间别的长剑之时,宁忱已然将桌面上的寒光剑拔出。
寒光出鞘。
宁忱已然起了身,剑尖斜对着进屋的二人。
“私闯民宅,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所为。”宁忱缓步逼近,语气并不见得多友善。
高壮男子冷言冷语回他道:“平民百姓四更之时,已然熟睡。”
言下之意便是将宁忱贬成了那心思不轨之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能登上宁忱那个位置的人又何以见得愚笨,自然是将话外音摸了个明明白白,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平民百姓也有夜里难寐的时日。”
高壮男子冷笑一声不愿再与其辩驳,将受伤的羸弱男子放下,起招就欲要和宁忱打斗取其性命。
宁忱也不是一个花架子,提起剑就刺向了男子,只听得见刀剑之刃碰撞的脆响,他的第一剑就被人轻轻松松接了下来。
“还有几分真功夫,就是不知道到底撑得到几时。”
男子连口气都没有喘,翻腕就找准位置对准了宁忱的腰间进攻。宁忱对此抱有警惕,两人来来回回打了几次,宁忱身上略微有些划伤,发丝也被男子的剑划断了几根。
而男子,也没落着什么好处来,手臂被宁忱硬生生划了一刀口子,鲜血直流。让屋内本来就有的血腥味,更是加重了许多。
高壮男子趁着宁忱喘息的机会便想下死手,却是被那一直垂头闭目的羸弱男子制止住了。
他的声音极其虚弱,俨然是失血过多的样子,好歹还是喝止了那男子:“惊澜,住手。这位公子与我们并非为敌。”
男子略略有些迟疑,到底还是收了招式,将剑别于腰间,恭恭敬敬地立在原处。羸弱男子在暗处吐出一口浊气,努力露出一个平和的笑容来。
“半夜叨扰,确实是我们不对。”
宁忱沉默片刻,也是将剑收了回去。
“何以见得?”宁忱出声道。“这位公子也真是过于宽心了些,就不怕我面上端得正派,却暗中使箭?”
被叫作惊澜的男子怒意立起:“你——”
那一只素白的手搭在了他的肩头,平了他的话语。
“先生要想取我二人性命,早早就在我二人刚入房间时出手了,何必等到如今与我的同伴打斗过后。是也不是?”
那双桃花眼虽然失了光泽,却含着温温和和的笑容望着他。宁忱深呼吸一口气,向羸弱男子行了一个极其正式的大燕王朝的觐见之礼。
“宁忱见过太子殿下。”
谢疏吐出一口浊气,抬起手擦擦嘴角想拭去脸上的血迹,却将腹部的血迹染上了脸腮,更是加重了一些。
他那双桃花眼弯弯的。
“宁先生不必多礼。”
高壮男子虽然不与宁忱起争执冲突了,但却是梗在那处,像个木头一样不吭声。气得谢疏咳嗽了一声,拿手去推他。
男子这才不情不愿地回礼道:“在下傅聪,字惊澜。见过宁先生,还请宁先生多多见谅。”
那便是宁忱第一次见太子谢疏,和他当时最忠心的侍卫傅小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