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12章  ...
            
                
                
                    - 
                          三人回到水芸院,苏柔慎已经午睡醒来了,坐在西次间临窗的大炕上和一位妇人模样打扮的年轻女子说话。
  苏柔慎一见到三人回来,笑着问道:“去哪里玩了?”
  柔嘉吩咐芙蕖去找一个天青釉玉壶春瓶插花,一边笑着走过来道:“在湖边假山那里走了走,看到红梅开得正盛,想着姐姐近些日子不能出去走动,就折了几支梅花回来插瓶。”
  柔嘉这才看清炕上坐着的妇人是西宁侯府赵二奶奶刘氏,她是来府上看度哥儿的,乳娘刚抱着度哥儿从前院回来,已经睡着了。柔嘉上前行了一礼,刘氏瞧两个小姑娘玉雪可爱的,穿粉缎衣衫的身量较高一些,和苏柔慎长得有七八分相似,便猜这位就是外头常说的苏家三姑娘苏柔嘉。
  旁边站着的也不过十一二的年纪,身着鹅黄色宝相花纹妆花缎棉衣,梳着抓髻,戴着珠花,粉粉嫩嫩的,和苏柔嘉也有几分相像,只是不如她生得明艳娇媚,却也是清秀可人的,想来也是苏家的小姐。
  刘氏打量着,心道苏家的女儿个个都是美人儿,苏柔慎也生得明眸皓齿的,才叫永平侯府的太夫人一眼相中,嫁给了永平侯夫人嫡出的三郎。其实若论起这几位来,还是属苏柔嘉的容貌更娇美些,可惜名声坏了,不然还能像她胞姐这般被哪个世家的太太夫人相中,嫁入侯府伯爵府做正头娘子。
  刘氏越瞧越觉得她生得好看,就越觉得可惜,不免叹了口气。
  柔嘉见刘氏老是盯着她身上瞧,还以为哪儿有不合适的,低头瞄了一眼衣衫,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拉着苏柔谨进了西稍间,坐在临窗的罗汉上修建花枝。
  芙蕖找了一个青釉梅花片墨纹哥窑瓷瓶进来,柔嘉把修剪好的梅花折枝插在瓶中,摆在了红木小几上。刘氏在水芸院略坐了会就起身去了彩衣轩,苏柔慎不能出门,就叫辛若把刘氏送到了院子里。
  她起身进了稍间,看到红木小几上摆着的梅花插瓶,枝条修剪的错落有致,红梅的颜色和青釉的瓶身相得益彰,正是浓淡相宜,颇有一番韵味。
  “柔嘉,这是你插的梅花?”苏柔慎有些惊讶:“你素日里不是最喜欢用掐丝珐琅彩瓶插花,怎么今儿想起来用青釉瓷瓶了?”
  柔嘉没想到苏柔嘉竟喜欢色彩艳丽的花瓶,她想了想说道:“红梅颜色本来就重,若要用彩瓶插花不免俗气,还是选用素净一点的瓷瓶为好,才不显得喧宾夺主了。”
  “你如今倒是也懂得欣赏了。”苏柔慎欣慰的摸了摸柔嘉的脸颊,拉着她坐在罗汉床上。
  秦嬷嬷在小厨房里煎了梅子桂圆糖水,柔嘉和苏柔谨捧着喝了一碗,芙蕖站在旁边服侍,提起在路上遇到了薛令薇的事。
  柔嘉这才知道那个拉着她哭的小姑娘叫薛令薇,是永平侯府三夫人的隔房外甥女。苏柔慎听说了柔嘉喜欢徐廷锡的事有可能是薛令薇和顾韫宁说出去的,脸色慢慢阴沉了下来。只是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又都是从前和苏柔嘉玩的很好的小姐妹,没有明确的证据的确是不好再追究下去的。
  “柔嘉,你和姐姐说句实话,你是不是真的很喜欢徐廷锡?”
  她自幼看着苏柔嘉长大,知道她是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徐廷锡生得俊朗,又是英国公府的嫡长子,气宇轩昂的,任凭哪个小姑娘见了都会喜欢。她并不十分确定苏柔嘉是真的倾慕徐廷锡,还是年少一时的冲动。可不管是哪种心思,徐廷锡都不是苏家的姑娘所能妄想的。
  柔嘉正在喝糖水,听到这话差点把自己呛着,她对徐廷锡能有什么心思,她可是一直都把他当作侄儿看待的。可苏柔嘉待徐廷锡的心思……她还真不是那么清楚。
  苏柔慎问的太过突然,柔嘉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她接过芙蕖递过来的巾帕擦了擦嘴角,看到正在喝糖水的苏柔谨也放下了碗,睁着眼睛巴巴地盯着她看,一副八卦的样子,把她看的有些发毛。
  柔嘉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我……我其实有那么一点点喜欢徐廷锡,但也不像外面的人传的那样十分倾慕。”
  如果直接说她对徐廷锡没有感觉苏柔慎定然是不信的,可要是说很喜欢那往后就不好撇开了,而且苏柔嘉也不过就见过徐廷锡一次,也算不上喜欢不喜欢的,倒不如说是有好感罢了。
  苏柔慎听柔嘉这样说,才算放下心来。其实她也一直觉得妹妹待徐廷锡只是有几分好感而已,谁料外面却传的沸沸扬扬的。
  “虽说咱们苏家也是书香门第,在京城里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但徐廷锡……他的身份实在贵重,他父亲是英国公,母亲是安远侯府嫡长女,姑母是宫里的贵妃娘娘,四叔又封了镇远侯,他又是嫡长子之尊,不该是苏家的女儿能肖想的。姐姐这样说,你能明白吗?”
  苏柔慎语重心长的说了这一番话。柔嘉又岂能不知,以徐廷锡的出身,以后娶妻必定是要门当户对的。她在英国公府的时候听陈氏身边的嬷嬷提起过,太后娘娘有意把端王之女永宁郡主许配给徐廷锡。
  端王是先皇的同胞兄弟,永宁郡主出生那年就得先皇亲赐了称号,后来又进宫在太后娘娘膝下长大,尊贵比之妃嫔之女没有不及的。
  苏柔嘉不过一个小小四品官员之女,实在不应该有非分之想,若是再做出些不合礼法之事,只怕连累的整个苏家都要毁于一旦。
  柔嘉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和苏柔慎承诺道:“姐姐说的,柔嘉都牢牢记在心中了。”往后她不但不会招惹徐廷锡,还会躲得远远的。
  自然……还有徐凤卿。
  她一脸严肃,并不像是在说谎,苏柔慎怔怔望着柔嘉,突然就觉得妹妹在磕破头之后似乎懂事了许多,说话行事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莽撞了,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可不管怎样,到底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行了。
  在彩衣轩听了两出戏,已经是申正了,苏老夫人和周氏、林氏才回了水芸院,坐在西次间和苏柔慎说了一会子的话,天色将晚,一行人才坐马车回了椿树胡同。
  苏陟早就从光禄寺回来了,先去香荷院看了齐姨娘,出来吩咐玉蝉在垂花门前候着,见到苏老夫人从永平侯府回来到书房里禀报一声。
  他在书房坐了半个时辰,眼瞧着外面天都黑了,玉蝉才从夹道一路跑过来说苏老夫人回来了。
  在外面应酬了一天,都不免疲惫,进了垂花门众人就各自回了院子。苏老夫人也回了安僖堂,进内室换了一身衣服,将将坐在炕上歇息片刻,就听外面的小丫头说:“二爷过来了。”
  孙妈妈正在传饭,听说苏陟过来,就让丫头多备了一副碗筷。苏陟打着帘笼进了西次间,问了安,苏老夫人叫他上炕上来坐着,一面笑着说道:“你倒是来得巧,我也刚从永平侯府回来,还没有吃晚饭吧,不如你在这儿陪母亲用了。”
  苏陟原应了齐姨娘晚上在香荷院用饭的,可母亲开了口,做儿子的哪里有陪姨娘不陪母亲的道理,正好他也有话想和苏老夫人说,就留在了安僖堂。
  小厨房做了四喜丸子、清蒸鲈鱼并几样素菜,兴许是见着了曾外孙度哥儿,苏老夫人的心情很是不错,比平日里多吃了小半碗米饭。
  饭后丫头婆子撤去食桌,苏老夫人又去了西次间坐着,珊瑚新沏了茶水,用海棠花式紫檀木雕花小茶盘捧了进来,小心放在炕桌上,又退了下去。
  屋子里还剩下孙妈妈站在炕边服侍,苏老夫人喝了一口茶水,和苏陟说起来度哥儿:“ ……一双丹凤眼,和他父亲很是相像,鼻子和嘴巴则像慎姐儿,皮肤红红的,将来定然是个俊俏的孩子。”
  苏陟还没有见过度哥儿,听苏老夫人这样说他也很高兴。在这几个儿女中,苏柔慎是他头生的姑娘,又乖巧伶俐,也是他最关注最疼爱的。
  一开始他原本想给苏柔慎找个和苏家一样的书香门第,谁想在春宴上苏柔慎被永平侯太夫人相中,竟亲自前来苏府为三郎顾朝桢提亲。
  顾朝桢虽是世家子弟,却并不像京城一众纨绔子弟那般整日斗鸡遛狗,十八岁那年中了武举,在羽林前卫任都指挥佥事。苏陟还是很满意这个女婿的,但又怕苏家门第太低,苏柔慎嫁进侯府会受委屈。
  当时也为难了许久,后来苏老夫人做主,应下了这门亲事。苏柔慎嫁进侯府半年有了身孕,到如今生下度哥儿,倒也算是在永平侯府站住了脚跟。
  苏柔慎有孕在身,许久都没有回苏府了,苏陟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有见着她了。之前日日在跟前没觉得什么,这一出嫁还怪想念的。“柔慎可还好?”他出声问道。
  苏老夫人便说:“太夫人打心眼里喜欢她,这次她生产,太夫人还把身边的两位嬷嬷给了她,一应照顾慎姐儿的起居,她婆婆看上去也是个好说话的,妯娌之间还算和气。”
  苏陟点点头。“这便好,倒显得咱们之前担忧的都是多余的了。”他皱了皱眉头,想起齐玉婉和苏柔淑来。“……儿子有一件事想求母亲。”
  苏老夫人便瞄他了一眼。苏陟讪讪笑了一下,道:“是为着柔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