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三十四章 云山中还是雾海 ...

  •   公孙策躺在他们身后的床上,听着他们毫无顾忌的亲密无间,有些担心有些发酸有些气恼,又暗骂自己的小心眼。
      无欲无求的自己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强的独占欲了?
      奚夜本来就不是一般的女子,也不能用常规去限制她。再说,张龙就是一粗人,他虽然意识到自己对奚夜有好感,也绝不会想到奚夜是个女孩子,要是他能怀疑到,那就不是张龙了。
      可是,看到张龙对奚夜如此细心,如此宠溺,明知没有其他内情,自己还是忍不住要嫉妒。
      左思右想的公孙策忍不住咳了一声。
      张龙回头,眼睛里的是无伪的关怀。
      公孙策倒不好意思了,脸微微一红。
      “公孙大人,你不舒服吗?”
      “没什么,我很好。你把擦的药拿来给我吧。”
      不疑有他,张龙把准备好的伤药给了公孙策,只是奇怪公孙大人的脸怎么大红了。
      回头想向聪明的奚夜找答案,却意外地发现,奚夜清秀的脸上也满是红晕,显得奚夜更加好看了。
      “张龙,再去拿点生肌活肤膏来。”公孙策吩咐道。
      张龙忙忙去了,开封府的人都知道小小奚夜十分爱美。
      “你能起来吗?”
      公孙策问光华四溢的奚夜。虽然还是男装,却难掩女儿的迷人风采。
      我动了动,忍住不适说:“还行。”
      “等会儿药拿来了,我帮你擦药吧。”公孙策不看奚夜,极力平静地说。千万不能泄露情绪,否则,叫奚夜如何自处?
      公孙策停了一下,撇过头,又回过头说:“你是伤了大腿吧?”
      “大腿”两个字叫熟知钓金龟千万招的奚夜心里也不免发烫,绕是脸皮胜似城墙,也不由得露出了片片绯红,有如香山的红叶。
      她不敢再看着公孙策了。

      下了场雨之后,气温下降了不少。天阴蒙蒙的日子居多。我躺在床上快发霉了,想蹦跶,却总在公孙策深不见底的眼里没顶。
      每次换药成了折磨人的甜蜜而痛苦的陷阱。
      那天,第一次脱去长裤,大腿内侧火一样辣疼,我几乎没能忍住眼中掬的泪水。
      公孙策的目光一撞上奚夜白生生的腿,心跳便如擂鼓,人一下子痴迷了,眼光开始迷乱。
      作为郎中,他见多了人身体的各个部位,早就习惯了。对于他来说,那不过是个有知觉的零件而已,没想到奚夜的身体竟然引起他如此之大的冲动,害他差点把持不住。
      我羞不可抑。
      虽说有长衫半遮半掩,可在别人尤其是一个男人面前露出我的肌肤,这还是第一次。
      一种未知的莫明害怕和期待让我往后缩了缩,脸皮再不薄,也抵不住公孙策明显动情的脸。
      耳听他急促的呼吸,眼见他赤红的脸,颠欲的双眼,我的心七上八下,心似乎要跳出胸口。再一低头,无意间看到自己改良的三角小裤头,遮不住的春光要泄欲泄,我的头“轰”的一声大响。
      抓过被子,盖上去,可这样也就盖住了伤处。我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低低叫了一声:“宁远!”
      这一声叫更像情热之际的呻吟,我心跳加剧,闭上眼不敢看任何东西。
      公孙策身子巨震,低下了头。心醉神迷之际听到奚夜“哎哟”了一声,恍然回神。
      扭过头,静默了会儿,再回头,便只专注奚夜的伤处了。
      白皙细嫩的腿皮开肉绽,红红一片,有些皮已经粘在一起,正往外渗着血。他心里一疼,手有点颤抖,一点一点细细抹上伤药,触手处不可思议的滑腻如同上好的绸缎。
      公孙策心神又一荡,手一颤,强自抑制神魂,转向另一条腿的伤处,眼光只敢盯着受伤的皮肤。
      上完了药,两人俱是一脸潮红。
      公孙策背上的伤已好了七八成,人可以自由活动上身。拿过奚夜的衣服,小心给她穿上,自己随即躺下,呼吸过了好久才平静。
      转过头,正欲问奚夜感觉如何,却一下子撞进奚夜痴痴的眼,耳边传来的是奚夜细细不稳的喘息。
      公孙策的定力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在奚夜的盈盈秋波中,轻如蝉翼的一吻颤颤地印在奚夜的额上。
      我意乱神迷,闭着眼大口大口地呼气,好似一只搁浅的鱼儿,拼命地寻找着自己的氧气。
      门一响,睁开眼,张龙走了进来。
      屋里的气氛让他愣了一下神。
      注意到奚夜嫣红的脸,他担心地贴上自己的手,自言自语:“没怎么样啊?”
      “有什么事吗?”公孙策低哑着声音问。
      “哦?”
      张龙转向公孙策,看到公孙策也如同奚夜一样的脸,绕是他再迟钝也觉察了一点不对劲。
      他的眼光在奚夜和公孙大人两人之间打转。
      “是不是包大人有什么事?”公孙策提醒他。
      “啊?是啊。包大人说要找你去商量点事。”张龙这才想起自己的使命。
      我有些发急,却看到张龙一弯腰,已将公孙策背了出去。
      包拯领钦差大臣的身份,外加赈灾监军,全权负责句唴县的灾情,带有白银五十万两,粮一百万石。如果加上卢国舅私吞的白银一百万两,粮一百万石,方能保住这附近大大小小的千村万户。
      所以,所有的事情都迫在眉睫。
      我在疑惑:
      展昭呢?还没到吗?如此危命时刻这个四品带刀侍卫怎么还不见人影?
      公孙策回来时,看起来十分疲惫,精神却很好。
      “公孙大哥,包大人预备怎么做?”我躺着未动,问公孙策。
      “尽快让县令韩篂将粮食按户头发放下去,银两用来购置一些粮食,留一些采购药品,应该暂时没问题。”
      我点了点头,他们考虑得比较周到,洪涝旱灾之后往往是各种疾病爆发时期,确实不可掉以轻心。
      “王朝,马汉两人有消息吗?”我问了一直关心的问题。
      公孙策脸色一变,担忧地说:“展昭回来了。只是谈到两人受了刑,性命暂时无碍。详细具体的情况不得而知。”
      我“哦”了一声,没说话。看来事情有些棘手。
      公孙策闭目养神。
      第二天第三天忙着分发粮食,千头万绪的琐碎忙得包大人他们焦头乱额,所幸所有的事情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县衙外搭起了四五个大棚,堆积如山的粮食安稳了民心。黑脸带弯月的包拯往前一站,温和的话语如同春天和煦的轻风,慰藉了槁项黄馘的饥民;比保安,保镖的强多了。
      现场一片唏嘘颂恩之声。
      另一件事却绞在原地,毫无进展。
      被压制的饥民代表作为人证,本已打理好,可无具体的事实。卢国舅会害怕两个小小的黎民吗?
      当务之急,是救出王朝和马汉,并找到确凿实在的物证。
      最有利的物证莫过于那批粮食和赈灾银两。那银子可是实打实的国库之银,个个有特殊的标记。
      从展昭打探的,粮食还在卢府,正在等待商机,已与城中的商家勾结好,却还未销出。只是,那么多的粮食,卢国舅会藏在哪儿?
      一百万两的银子更是大数目,十万两一箱也要排一边,卢国舅又会藏哪儿?
      他不会胆大包天,都放在自己的家里吧?
      公孙策苦苦思索,包拯又在来回踱步了,房里的我都能听到了。
      两天过后,消息全无。我也有些着急了。包拯带来的粮食已告罄,远处的饥民还源源不断的涌进。为了避免一层层的官员从中渔利,发放粮食都在县衙门口进行,直接交到百姓手中。
      五十万两白银一半就地购粮,一半置办了各类药品。
      旱虽然不同于涝,有些疾病也需预防。
      好些地方已经到了剥树皮,吃老鼠的阶段了,有少数人熬不住已经死去了,不得不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