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廿七、剑阵 ...

  •   一间静室里,原本安稳打坐的高冠道人忽的睁开双眼,轻轻“咦”了一声。他面前的水镜中倒映出剑阵内弟子左支右绌的模样,道人摇摇头,本欲继续闭目,但水镜中的景象渐渐又起了变化——阵中少年虽然几次险险被打中,却并不慌乱,反而一步步接近了阵眼,看那速度,竟比先前按部就班躲避剑气的法子要快得多。

      那道人看了几眼,便明白阵中少年于剑法一道颇有建树,有此依仗,方敢挑战被打乱规律后的剑阵。片刻后,他也看出对方的想法:“我这剑阵原是为了将阵中人引得离阵眼越来越远,想要破阵,须得看他对阵法所学多寡。偏偏他独辟蹊径,乱了我早前的布置,好一个乱中取胜!”

      沈青辞的想法很简单,破阵如弈棋,既然对方的算计是要让自己离目标越走越远,要想破阵,要么用比对方更深的算计来反过来克制阵法,要么干脆如他此刻一般,打乱对方的规律,以图谋浑水摸鱼。亏得他许多年来持之以恒,于剑法一道精研极深,又有心湖辅助,并不惧阵中剑气纵横。换做旁人,早就在被混乱激发的剑气穿胸透腹之前被守护法阵传出去了。

      仗着手中利剑,沈青辞且战且走,循着乱象中的一线生机远遁而去,有惊无险地来到阵眼,取走了高台上静静横卧的破阵玉牌。

      “听闻翡翠谷内门试炼之地也是一座剑阵,不知又该是何等光景呢。”

      传送法阵的白光闪过,不消片刻,空无一人的剑阵就重新平静了下来。

      *******************************

      静室中,倒映着剑阵情景的水镜泛起细微涟漪,一只修长的手轻轻拂过,镜面再次清晰下来时,倒映出来的便是这静室中原本的模样了。立在水镜前的二人,除了之前一直在静室中打坐的高冠道人,还有一人白衣金纹、眉目寡淡,竟是心剑峰首座林溪。

      原来那高冠道人原是林溪的师兄,神魂期圆满后蹉跎许久,于是自请来到和光山做个清闲的外门长老。此次林溪前来也是有求于他,恰恰碰上对方看一小辈破阵看得津津有味,也被对方拉着一道品评。意犹未尽地收了水镜术法,那高冠道人“啧啧”两声,率先道:“叫林师弟久等了。”

      他伸手一招,身后博古架上便飞来一只阵盘。在手上摩挲一番,他才道:“喏,这就是你要的阵盘,师兄别的不敢说,封禁魔头的阵法,寻我算是寻对了人。”

      林溪不以为意,接过阵盘,微微颔首道:“倒是师兄如此关心小辈,师弟过去竟不曾看出来。”

      “你就别挖苦师兄我了。”高冠道人挑了挑眉,叹了口气,“也是我在神魂圆满徘徊许久,早没了心力去求那什么虚无缥缈的上品金丹,只等着借助丹药成就中品金丹后收个徒弟聊作慰藉,否则何至劳心劳力主持劳什子外门小比,忙自家事务岂不更好。”他摇摇头,转而指着水镜道:“刚才那小子倒是不错,那般剑法一看就是积累深厚,可惜是法剑那一路的,承不了我的衣钵。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浮躁,大道理都说得一套一套的,可就算是本门,肯静下心来好好练剑的,也不知还能找到几个。”

      “刚才那人……剑法倒是不错。”林溪若有所思,但接下来却话锋一转,决口不再提此事。高冠道人早知这个师弟的性子,知道对方不愿说的无论如何也撬不出半句话来,索性如了他的意。

      ***********************************

      一天之内连闯四关,饶是修道之人肉身不觉辛苦,精神也已经到了极限。沈青辞四人约好明日继续后,便各自休息不提。

      第一天,参加小比的外门弟子中,有一鼓作气连闯外门五山的出色弟子,也有转悠了一天才勉强找到一处关卡所在的倒霉鬼,除了千奇百怪的考题,关卡设立的奇葩地点,悬崖、桥洞、水下等等不一而足,也被外门弟子们腹诽了一遍又一遍。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外门弟子们寻找关卡的方向明确了许多,上山下河各显神通。沈青辞他们在外门的最后一关设在含英山上,这座山上的关卡地点倒是中规中矩,就设在览胜楼后一夜之间筑起的大殿内。

      与前四关单人试炼不同,含英山的关卡则是一大批人同时进行。沈青辞四人随着人流走进大殿,发觉此处设了几排几案,所有人依次落座后,便分得一份玉简,座位四方则升起隔绝神识交流的纱帘。沈青辞将精神探入玉简,才发觉玉简中是一道道问答题:

      “本方大世界七大宗门为何?山门分别设在何地?功法各有何特点?

      “引气入体后,神魂将产生何等神异?

      “列举本门五脉剑道的宗旨。

      “青萍剑主旨为何?为何称之为道门剑法?

      “……”

      守在大殿最前方的长老不疾不徐地宣布了本场试炼的规矩:“一炷香内,答出玉简内的所有问题,不得查阅资料,不得互相询问。全数回答正确才得通过此关。”

      此言一出,弟子们顿时一阵哗然:世俗出身的弟子已经看出来,这几乎与某些国家“科举取士”的法子一模一样,只是更为严苛,非得一题不错才能过关,否则就得等下一场继续。

      沈青辞暗叹,果然外门五山的关卡都与各自的传承相关,轮到含英山,考的就是平日学习的道藏和所知的杂学。不过题目却不算刁难人,只要平时没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多半都能答出个大概。所有人顾不得发牢骚,一炷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等到有三成人陆陆续续睁开眼,露出轻松笑意时,时间也就到了。

      除了杨羡在含英山磋磨了好一阵,沈青辞、迟文和周纫兰都回答得轻轻松松,早早去往内门七峰了。

      沈青辞率先去往快剑峰——由于沈烈的缘故,他于快剑一脉也算颇有渊源,相比内门其他几峰,路径也熟悉一些。这座山峰多悬崖峭壁,有如刀劈斧斫一般直上直下,山势险峻,尤其一段峭壁上,仅有人工开辟出的一段凹陷作为道路,常人行走其间,若是脚下稍有不稳,说不得就得葬身在这万丈深渊。

      不过此等险山虽在世俗可当作天堑,于飞天遁地的修道之人而言也仅仅是稍值得留意的风景罢了,即便是外门低阶弟子,平日也修习轻身工夫,翻山越岭只作等闲,并不惧这险峰峭壁。倒是山壁上偶尔留存着前辈刻下的剑痕,有些甚至剑意凝结不散、至今难以逼视,反倒给这些外门弟子带来了些许麻烦。

      沈青辞在山间一路穿行,毕竟内门不比外门五山熟悉,除了绝不可能内藏洞天的悬崖峭壁,他几乎连一处山洞、一丛灌木也不肯放过。但直到登上了峰顶,他也没有发现任何奇异之处。

      快剑峰的峰顶较为平坦,常有内门弟子在此习剑。沈青辞皱着眉回想了一通,还是没想起自己有什么疏漏之处。倒是在他冥思苦想之际,身后传来一道迟疑的声音:“是小沈师侄吗?”

      这声音有些熟悉,沈青辞循声回头,对面一人御剑而来,面容似曾相识:“果然是你。怎的上了快剑峰?”

      此人正是沈青辞刚入门那天替沈烈送来手信的快剑峰弟子。沈青辞思及此节,了然道:“见过……师叔,还不知该如何称呼?”

      那人拍了拍手,一时失笑:“是了,那天走得匆忙,竟不曾报上名号。我姓李,俗名上飞下星,你称我李师叔便是。”

      “李师叔。”沈青辞行过礼,方答道,“师叔忘了,今日还是外门小比期间,弟子正要过快剑峰这一关。”

      “哈,不错,今早才听他们说起过。我昨天才回快剑峰,一时竟没想起来。”那人点点头,旋即问道,“师侄这是还在找快剑峰上的关卡?”

      听对方的意思,竟像是有什么信息要透露出来,沈青辞一时也紧张起来,生怕错过对方接下来任何一个字。哪知看上去十分沉稳的李飞星却故弄玄虚地摇了摇头:“快剑峰就这么大,若说与外门不同之处,无非是多了许多不能去的地方。除此之外,凭神魂长老的本事,寻一处设立关卡自是随手可为。”

      还未及追问,李飞星便御剑洒然而去。沈青辞默默地站了一会儿,对方话里虽然并未透露关键地点,但还是给出了部分信息:内门与外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内门是宗门根本大法传承之所,相当一部分区域都不对外门弟子开放。即便剩下的地方,也不适合当作外门小比的关卡——小比说到底是外门的事务,就算有掌门口头赞许,内门七峰毕竟是有宗师、真人乃至真君镇压的地方,外门长老们顾忌着暧昧的派系分别,彼此之间很有些微妙的潜规则。

      例如,内门弟子洞府,后山真人潜修的地界,峰顶弟子们习剑之所,以及收藏着各峰传承的楼阁殿堂,林林总总皆不可擅入。再排除掉不易到达的地点,快剑峰上能设立关卡的区域就屈指可数了。

      而在这些地点,外门长老想要设立关卡,少不得提前知会东道主,为了方便,当然是尽量选择好说话的那一位借地盘。若是沈青辞对快剑峰上前辈修士的关系倒背如流,甚至可以直接猜出长老们大多将关卡设在哪一处,但此事无论如何超出了他目前所知,他也只能按照自己的判断,将可能设立关卡的区域一一找遍。

      幸而,他只需找到一处考场便足够了。一个时辰之后,沈青辞在一处断崖附近的石亭前站定,冲亭子里负手而立的道人拱手道:“弟子沈青辞,请长老指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