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九九总是习惯一个人背离人群,孤单地坐在台阶上,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来发呆。
      每一次,望着九九呆呆发愣时,我总是忍不住思考她那小脑袋里究竟装了些什么,以至于常常忽略她的年纪,她的身份,她的表情,因着她实在不像一个九岁的孩子,好像自从娘胎里生来就缺少那一份孩童的稚气和天真。
      记得,第一天见到九九时,她已然是这副模样了。
      我的本职工作于孤儿院毫不相干,毕业那年,独自离开父母,来到此地,应试进了市图书馆,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个大男人经年累月地埋头于报刊杂志之中,整理、分类、上架,时间久了,闻到纸张墨香常常连饭都吃不下去,像个孕期反应强烈的准妈妈。
      所以,孤儿院的工作,于我而言反而是一种享受。
      是的,我是去孤儿院做义工的,每星期一次,雷打不动。
      大概是受够了图书馆沉闷而死寂的工作,初到孤儿院时我显得很兴奋,这里热闹欢快,处处充满孩子的嬉笑怒骂,洋溢着一种生命初始时的无畏。必须承认,我喜欢孩子,也正是因着这份喜爱,对于孤儿院这群失去亲情的孩子们,油然而生一份怜悯。
      九九便是我最最怜悯和关爱的孩子之一。
      那一天,我见到九九之后,视线便没有离开瞬息。
      九九被送来时已是傍晚,完全处于昏迷之中,小脸冻得发紫,气若游丝,身上衣衫褴褛单薄,但长得清秀至极,甚是可爱。我们用棉被将她包裹得严严实实,匆忙叫来医生,打针输液,一番折腾她才停止那筛糠一般的颤抖,脸上渐渐有了红晕。
      那晚,我没有回家,一直守在这小东西的身旁。
      直到第二天清晨,脖子酸肿地抬起头来,才发现小东西已经醒了,正大口大口地吃着我桌子上摆得隔夜饭,见我醒来,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抱紧怀里的食物。
      我这才如释重负地笑了。
      然而,关于九九的一切我们却知之甚少。她是院长在陋巷中捡来的孩子,身上没有任何可证明身份的东西,关键是,自从醒来之后,无论何人询问,她亦从不开口,只是一眨不眨地望着你,只告诉了我们一个名字——九九。
      好在,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是第一天接触这种孩子,大凡初来乍到的孤儿基本都是如此。封闭、恐慌、无助、迷茫。其实谁都理解。小小年纪,被人抛弃或者无家可归,经历的酸甜苦辣要比我们这些成年人多得多,不会轻而易举对任何人掉以轻心的。
      那时,我想,等这小东西逐渐习惯孤儿院的生活之后,大概就会改变了吧。
      但我错了。一直到一个多月之后,九九依旧是来时的模样,不说话、不笑、不哭,像是一个失去七情六欲的神仙,偶尔摔倒,膝盖上红肿一片,也完全不知痛为何物似的。医生给她做了全面检查,身体完全没有问题,不痴呆,不聋哑,只是有些营养不良罢了。
      这让我很是头疼,每一次去孤儿院时,总是想尽方法讨九九开心,不奢求别的,只是想让她说一句话。
      可经常看见的景象,依旧是那个“老妇人”似的九岁女孩,到最后,搞得其他小朋友越来越疏远她。
      但终究,九九还是开口了。
      那一次,我在家做了孩子们都很爱吃的饺子,包得奇形怪状,却在一阵哄抢之下空空如也。我特意为九九保留了一盘。端着盘子轻轻靠近她,将其探到她鼻下,浓郁的香气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低头,看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解读的光亮。
      “饺子!?”九九似是自言自语,“她以前也经常做给我吃。”
      “她是谁?”我急忙追问道。
      九九却忽然抬起头来:“今年是几几年?”
      我愣了一下:“二零一零年啊。”
      “时间过得好快。”九九像大人似的长叹一气,“已经过了整整十七年了。”
      这一句“整整十七年了”,瞬间让我石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