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新春入闱(上) ...
-
又一新年过后四五天老先生迫不及待地要求太子带着微生来上课,其实这老先生挺能折腾的,年纪不能用来衡量他的顽劣。
老先生笑眯眯的问上次的书可看完了?微生神色不变的道:“什么书?”老先生笑:“还能有什么书,当然是年前给的最后一本,现在我要求你写一篇关于天下通渠水利的策论,正好快要到春天了,农忙时节,可以考考你。限半个时辰后上交。”
宗政微生盯着老先生的脸看了很久,终于化腹诽为力量,奋笔疾书,写毛笔字也有好几年了,到今天也没什么讲究,不像士卿大夫们一手好的台阁体,他写的字偏向隶书,隶书在这个世界没见到,老先生笑问这是什么字,怪好看的,微生:就要这么好看。
老先生说这字仔细看还是有可塑之处,回去要好好练练字了,微生说我有一手好的硬笔书,不用练了。
没想到啊,微生一篇扬扬洒洒的《论天下郡国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利病书》能让老先生大加赞词一番,最后收走不知去向何方。
他不知道他的策论躺在皇上的案几上,太傅说:“微生小世子天资独厚,聪明毓秀,更重要的是太子与其亲近,小世子行为举止看似率真实则极有思想见解……”不按常理出牌。
听说春天朝廷要开春闱,三年一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得多说两句了,人生有两个登科被视为重中之重,一个是大登科,另一个是小登科。大登科指中的状元前程似锦,小登科指娶正妻举案齐眉。
偏远的地方莘莘学子要赴京赶考,宗政微生家住京城上虞。
是的,宗政微生会去入闱坐几天,老先生说一旦开考就不可以离开考场,包括吃喝拉撒,粪桶已经备好不用担心就地解决的问题。
汉武帝设立太学,无射有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都可报名享受优先待遇,能上国子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家里有权有势的贵公子,宗政微生在国子监挂有虚名,从来没见过他去上课,他的老师是大学士、老先生,自然享受优先待遇中的优先待遇,那就是甲号考场第一号,这就是抽签的优先待遇,抽出来的签都是这么的靠前。
听说今年的主考官是六十多岁的礼部尚书刘大人,他曾是陈老先生的学生之一,为人正派,这次又是老先生举荐,毋庸置疑一锤定下来,未敲定的只是几位副考官名单。
即使在这个世界呆的时间不长却也知道春闱一共分为三个模块,第一天是基础卷,主要关于诗词内容,据说题型海量,又细又密。这边没有四书五经的考核,要考也是考二十四本每本三寸厚的编年通史中的一部分,今年预测考的机率五五分。
第二天是提高综合卷,类似于中国唐朝时的八韵之文,要求文章含金量要足。第三天是谏议,请充分发挥你的看法,大多数试卷收上来都是保守的天下共论的观点,虽然这边没有文字狱说法,但是如果你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满还是要小心为妙,因为可能随时喊你传话。
另一方面如果你大胆题材新颖可能会让改试卷的考官眼前一亮,但我要说的是你还是要小心为妙,因为上了年纪的考官大多都不喜欢激进派,认为现在年轻人不稳重,虽然会给高分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的,最多让你进前三甲。
纠正一下,前三甲并不是前三名,它是等级的分层,一甲就是第一等,二甲就是第二等,三甲就是第三等——每等级人数不定,就像现在看报上说xxx、xx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共三名,二等奖共有八名,三等奖共有五十名。
另外还有殿试过后放榜天下:状元是一甲第一名,榜眼是一甲第二名,探花是一甲第三名。
最后要说的是迎合考官的心理很重要,不要天下文章一大抄也不要做激进的愤青,考生心理素质也要磨练磨练,不要最后得知自己中举人就高兴的跟范进一样门前门后跑,是这样说的。
老先生说:“你这次去意欲几甲?”
微生心头咯噔一声,仔细看着老先生的小眯眼,想的却是如果这人能正经一点,别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你那该多好啊,年纪这么大他就不信还能无辜到什么地步,官场意气的时候肯定打压过同僚。瞧瞧,瞧瞧这嘴这脸,还意欲几甲,酸,真酸。定了定神。
“什么,没打算中榜?”老先生这是什么表情,微生点头,“我多大啊,有的人一生都没考上我也不急眼下。”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清楚么,编年通史至今才读了无射国篇,一篇就是一本书的样子,基础差他也从没有打算恶补精神营养品,秉烛夜读。
陈老先生坐定后好整以暇开口道:“学士不就是图个才名?你将来可是要承袭爵位,才名越早越吃香。”,我教出来的学生竟然没有上榜你让我老脸往哪搁,好歹也要是个进士呀。
不论老先生怎么说,微生就是打定主意进去平常发挥,老先生一气之下布置了三本编年通史给微生,哼一句后天抽编年通史,答不出来有你好看。又来这一套,老先生知道他怕这正儿八经的编年史还故意留这么多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