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管仲 ...
-
管仲,原名夷吾。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管仲。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宰相,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高官,管仲的名气似乎有点大。
或许是因为从小家境就不好,管仲这个人很现实。在生活中,管仲把钱和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争点蝇头小利,读书人管仲选择了多占多拿。为了保住性命,上了战场的管仲多次当了逃兵。为了能够终有翻身之日,当了俘虏的管仲,甘心忍辱也要存活下来。
早年的管仲仕途有点不顺。最主要的原因是跟错了人。管仲效忠的主子是齐国公子纠。而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效忠的齐国公子小白。这位公子小白就是日后名声赫赫的齐桓公。
在公子纠被杀死后,鲍叔牙这个伯乐向公子小白推荐了管仲。公子小白似乎很信任鲍叔牙,决定大力重用管仲。
手握权杖的管仲,官运亨通了。与此同样腾飞的是,齐国的国力。凭借齐国靠海的优越地理位置,管仲大力发展制盐业。要知道在春秋时期,盐可是像石油一样重要的商品。
综上,如果我们了解了管仲这个人的价值观,或许我们就能够理解管仲的政治主张。
管仲管理的齐国,充分重视经济,重视老百姓的愿望。他曾提出:“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也许和我一样,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管仲也许和我一样,不是一个浪漫的人。管仲也许和我一样,只想着能够将书本中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就好。管仲也许和我一样,也曾将心中的理想设置崇高,但是难以到达。最终,我希望自己能跟管仲一样,做一个成功的读书人。
后记:
创作《读史有感》的灵感来源于韩兆琦的《史记精讲》。此外,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喜欢听一首歌《你不知道的事》。这首歌有种淡淡的忧伤。我个人将忧伤设置为管仲性格中不为人知的特点之一。也许有人说,管仲这么个大官,哪来的忧伤。我个人以为,一个读书人,向现实妥协了,就是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