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苏秦 ...
-
苏秦,东周洛阳人。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苏秦。
在历史上,苏秦是一个传奇。他是战国时期多个国家的丞相,史称“六国配印”。这个“印”代表着丞相的权利。他的老师是鬼谷子。
提起鬼谷子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实际上,鬼谷子的名气非常大。他所开创的学说——纵横术,延续千载,至今仍被中国人所使用。苏秦就是鬼谷子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他将纵横术从理论学说应用于实践,并且发扬光大。
青年时期的苏秦家中贫寒,可以说并不富裕。家境普通的苏秦没有想着去做生意,却一心向学,坚定地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当时,所有人都在嘲笑这个期望用读书实现富贵荣华的书呆子苏秦。其中,甚至还包括苏秦的亲哥哥和亲嫂子。是的,他们一向不看好这个妄图用书本换取衣食无忧的苏秦。
被讥笑的苏秦,没有放弃书本,反而更加坚定了读书的信念。他要学的是如何揣摩帝王的心思,并在烽烟四起的战国,游说各国君主。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好奇:纵横术到底是什么?
纵横术,就是一种口才技艺的表现,培养的人才是谋士,是说客,也是军师。大到如何制定国家的外交政策,一个企业的发展规划,小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交友,纵横术都可以予以指导。值得一提的时候,纵横术也可以应用于兵家打仗。
纵横家的价值观在儒家思想看来,似乎不够崇高。
这是因为,在纵横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对错;只有学说,没有国籍;只有能力,没有理想;为了好处,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是没有国籍的。哪个国家的君主欣赏他,他就坐上马车,驱车赶往这个国家定居。哪个国家的君主给的赏赐多,他就收拾家当,搬到哪个国家居住。是的,这就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所有做派。儒家所讲求的忠君爱国,在纵横家的眼中,毫无价值。
也有人说,纵横家靠的只是口舌,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小门小派。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纵横术,没有发扬光大,或许是因为门槛有些高。在战国时期,真正将鬼谷子的纵横术学会、学好的人,只有苏秦(六国丞相)和张仪(秦国丞相)两个人吧。综上,我们用几句话总结一下,给苏秦带来巨大利益和权利的纵横术:
纵横捭阖,一阴一阳。
兵法谋略,全凭口舌。
后记:
创作《读史篇》的灵感来源于韩兆琦的《史记精讲》。此外,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喜欢听一首歌《红昭愿》。这是一首国风歌曲,节奏感较强。歌词中写道:“莫测变化,隔却山海,转身,从容煎茶。”或许,这句歌词,能够代表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