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官场隐秘 ...

  •   暮色渐浓,南京城华灯初上。秦淮河畔,画舫如织,丝竹声声,与白日的市井喧嚣截然不同,仿佛另一个世界。
      沈文渊独坐于得月楼临窗位置,面前一壶龙井已凉透。
      他手中把玩着徐婉如白日递给他的那块丝绸样本——质地细腻,花纹精巧,确是上品。更让他在意的是样本边缘那个几乎难以察觉的标记:一朵细小的梅花。
      这个标记,他在赵士蕃书房见过的礼单上也看到过。
      “沈公子久等了。”
      徐婉如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换了一身藕荷色衣裙,发髻稍作整理,更显温婉。但眉宇间的疲惫却难以完全掩饰。
      “徐小姐客气。”沈文渊起身还礼,“今日之事,还要多谢小姐解围。”
      徐婉如落座,示意侍女重新沏茶:“那些衙役不过是受人指使,见沈公子是读书人,不敢太过分。
      她顿了顿:“倒是公子为何会卷入这等市井纠纷?”
      沈文渊将日间所见细细道来,从土地清丈的不公,到老农一家的凄惨处境,再到账册上的蹊跷。
      他说话时,徐婉如专注倾听,手指无意识地轻叩桌面。
      “所以公子怀疑,赵知府借清丈之名,行贪敛之实?”徐婉如听完,声音压得更低。
      “账册上的数字不会骗人。”沈文渊从袖中取出抄录的数据,“每亩地凭空多出三分赋税,全县数千亩地,一年就是...”
      他忽然停住,因为徐婉如轻轻摇了摇头。
      “沈公子,”她声音几不可闻,“你可知赵知府的妹夫,正是应天巡抚的粮道官?”
      沈文渊怔住。他确实不知。
      “那你可又知,南京户部右侍郎是他的同年?”
      他又摇头。
      徐婉如叹了口气:“公子心怀仁义,欲为民请命,妾身敬佩。但此事水深,公子一介书生,恐难与之抗衡。”
      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两人向下望去,只见一队兵士押着几个倭人打扮的囚犯经过街道,百姓纷纷避让。
      “是李振武将军的部下。”徐婉如低声道,“听说前日在镇江又打了个胜仗。”
      沈文渊注意到囚犯中有一人格外不同——虽着倭服,面貌却更似汉人,且行走间毫无惧色,反带着几分讥诮。
      “那人...”沈文渊皱眉。
      “是假倭。”徐婉如语气平静,“沿海一带常有奸民假扮倭寇,实则...有些是与当地豪强有所勾结。”
      她的话点到即止,但沈文渊瞬间明白了什么。土地清丈、赋税贪腐、假倭之乱...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背后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徐小姐似乎对这些事很是了解?”
      徐婉如微微一笑,笑意却未达眼底:“家父在世时,常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听得多了,自然知道些皮毛。”她忽然转移话题,“说起来,公子可知道梅花社?”
      沈文渊摇头:“未曾听说。”
      “是南京城中一些年轻士子组织的文社,每月十五在鸡鸣寺聚会,谈经论史,也评议时政。”徐婉如看似随意地说,“主持文社的,是国子监司业周大人的公子。”
      沈文渊心中一动。
      周司业是朝中有名的清流,曾上书弹劾严嵩党羽。
      “小姐为何告诉我这个?”
      徐婉如垂目斟茶:“妾身只是觉得,公子若想真正了解南京官场,或许该听听不同的声音。”
      茶香袅袅中,沈文渊凝视着对面的女子。她看似只是一个经营丝绸生意的弱质女流,却对官场隐秘、军事动态了如指掌。她提醒他危险,又为他指明道路,这背后究竟有何目的?
      就在这时,酒楼伙计匆匆上来,在徐婉如耳边低语几句。她面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
      “沈公子,妾身铺中有些急事,恐怕要先行一步。”“她起身施礼,”“今日之谈,还望公子...”
      “小姐放心,”沈文渊郑重还礼,”“今夜所言,出得你口,入得我耳,绝不会为第三人知。”
      徐婉如深深看他一眼,转身离去。沈文渊独坐窗前,望着窗外秦淮河的粼粼波光,手中那块丝绸上的梅花标记格外刺眼。
      他想起父亲常说的话:“水至清则无鱼。”但若水已浑浊至此,又当如何?
      远处传来更鼓声,声声敲在心上。沈文渊知道,自己已站在了一个漩涡的边缘,进一步或许万劫不复,退一步...这世道当真会给他退一步的机会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