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红梅宴 ...

  •   天气愈冷,年关愈近,永昌侯府举办红梅宴的帖子也送到了相府。
      谢夫人近来心情极好,眼见着小女儿身子一日日好转,气色也丰润起来,便兴致勃勃地召了京城最好的云锦阁和绣娘进府,紧赶慢赶地给两个女儿裁制了新衣。
      这日,新衣终于完工,一件件用檀木衣架撑了,由丫鬟们捧着,送进了谢绾卿的房里。谢伊也被请了过来。
      谢夫人拉着两个女儿的手,站在一排华美精致的衣裙前,眼里是满满的骄傲与疼爱。谢家两朵娇花,确是人如其名,都继承了母亲的好样貌,却又各有千秋。
      大小姐谢伊,气质清冷如月下寒梅,眉眼间自带一股书卷气的疏离与宁静,身姿挺拔如竹。
      二小姐谢绾卿,即便大病初愈,依旧难掩那份灼灼其华的明艳,五官精致秾丽,眼波流转间自带风情,只是如今这份艳丽之外,又添了几分病后的脆弱与沉静,反而更惹人怜惜。
      谢夫人笑着指给她们看:“伊儿,绾卿,快来瞧瞧,母亲给你们挑的料子和花样可还喜欢?”
      她先拿起一套递给谢伊:“伊儿性子静,气质清,穿这套‘雨过天青’色的最是相宜。”只见那衣裙是极清雅的浅淡青色,如同雨后初晴的天空,衣料是顶级的暗纹云锦,光线流转间隐有光华。裙摆上用银线并着极细的墨线,疏落有致地绣着几枝墨梅,清冷孤傲,与谢伊的气质相得益彰。配饰则是一套白玉头面,温润剔透,毫不张扬。
      “多谢母亲,女儿很喜欢。”谢伊接过,眼中流露出真心实意的喜爱,这颜色和绣样确实极合她的心意。
      谢夫人又笑着转向小女儿,拿起另一套明显更为鲜亮夺目的衣裙:“至于我们绾卿,往日就爱俏丽颜色,如今身子大好了,正该穿得鲜亮些,去去病气。”
      她展开那套衣裙——竟是极为正宗的石榴红。那红色鲜艳饱满,却并不俗艳,用的是最为贵重的织金缠枝牡丹纹的云锦料子,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华美非常。领口和袖口镶着一圈雪白的风毛,既保暖,又衬得那红色愈发娇艳,也更能凸显谢绾卿雪白的肤色。衣裙的绣纹则是用金线盘出的缠枝并蒂莲图案,寓意吉祥,也更显富贵雍容。
      “这颜色鲜亮,正配我们绾卿的好颜色,定能把那些姑娘们都比下去。”谢夫人满意地打量着,又拿起一旁配套的首饰匣子打开,里面是一套赤金嵌红宝的头面,金丝累丝工艺精巧绝伦,中间镶嵌的红宝石色泽纯正,光华璀璨,与那石榴红的衣裙交相辉映。
      “母亲……”谢绾卿看着那套几乎能闪瞎人眼的华美衣裙和首饰,一时有些语塞。这……这也太隆重太耀眼了,完全符合话本中相府二小姐喜欢出风头、争强好胜的性子。
      【提示:宿主衣着风格需符合‘相府二小姐’一贯的审美偏好。建议接受。】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
      谢绾卿只能按下心里那点对于“过于高调”的无奈,努力做出惊喜的模样,接过衣裙,甜甜笑道:“女儿多谢母亲!这衣服真好看,红宝石也好看!”
      谢夫人见两个女儿都满意,更是开怀,又细细叮嘱了一番宴席上的规矩,方才让她们各自回房试衣。
      可以想见,红梅宴那日,谢家这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出色的女儿,必定会成为宴上一道亮眼的风景。一个清冷如梅,一个明艳似火。
      ---
      三日后,永昌侯府门前车马辚辚,冠盖云集。
      朱漆大门洞开,两旁立着衣着体面、神色恭敬的侯府仆役,正有条不紊地引着各府的马车停靠,又殷勤地搀扶贵客下车。各式华美的马车几乎将门前宽敞的街道堵得水泄流水马龙,空气里弥漫着熏香、冷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喧嚣。
      勋贵世家、文武百官的女眷们身着盛装,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言笑晏晏地寒暄着,缓步踏上台阶,递上名帖,步入那悬灯结彩、气派非凡的侯府大门。
      正当此时,一辆格外醒目的马车在训练有素的车夫驾驭下,平稳地驶近。马车由四匹通体雪白、毫无杂毛的骏马驾驭,车身以深沉的紫檀木打造,雕琢着繁复而雅致的缠枝莲纹,车窗悬挂着绣有相府徽记的墨绿色锦帘,低调中透着一股不容错辨的尊贵与威仪。
      马车前后另有衣着整齐、神情肃穆的护卫随行,排场十足。
      “是相国家的马车!”不知是谁低声说了一句。
      霎时间,门口原本略显嘈杂的声浪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下了暂停键,骤然低了下去。无数道目光——好奇的、探究的、讨好的、敬畏的——齐刷刷地投向了这辆刚刚停稳的马车。
      正在入门或尚未入门的女眷们,都不由自主地放缓了脚步,或微微侧身,或悄然回首,目光聚焦于此。连侯府门口迎客的管事都精神一振,脸上笑容更盛,快步迎上前来,态度比之前迎接任何一家都要恭敬几分。
      马车停稳,随行的护卫和丫鬟迅速上前。先是大小姐谢伊被搀扶下车。
      她今日一身雨过天青色的衣裙,外罩一件月白的斗篷,领口一圈银狐风毛衬得她面容清丽绝伦,气质如冰似雪。她神色平静,目光淡然,对着周围投来的视线恍若未觉,只微微颔首回应了侯府管事的问候,便静立一旁,等待妹妹。
      紧接着,丫鬟打起车帘,小心翼翼地搀扶出今日真正的主角——二小姐谢绾卿。
      当她探身出来的那一刻,周遭似乎响起了一片极轻微的、压抑的抽气声。
      只见一片耀眼夺目的石榴红骤然点亮了这冬日的灰蒙背景!织金缠枝牡丹纹的云锦在阳光下流淌着华丽的光泽,雪白的风毛拥着她白皙小巧的下颌。那极正的红颜色将她大病初愈后越发雪白的肌肤衬托得几乎在发光,明艳不可方物。她发间那套赤金嵌红宝的头面璀璨生辉,与她秾丽精致的五官交相辉映,生生将周围一众精心打扮的贵女们都比得失了颜色。
      她微微抬眼,目光流转间似乎还带着一丝久未参加宴集的疏离和淡淡倦意,却更添了几分难以捉摸的风情。
      “嘶……是谢二小姐……”
      “她竟也来了?不是说前些日子病得厉害……”
      “这通身的气派……竟比病前更夺目了……”
      “她这身衣裳……啧啧,也就是她,旁人穿了怕是压不住……”
      低低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夹杂着惊叹、羡慕,或许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嫉妒。
      谢绾卿对这一切恍若未闻,或者说,她早已习惯了成为焦点。她只是将手轻轻搭在丫鬟臂上,步态略显慵懒却依旧优雅地走到姐姐身边。
      谢伊侧头看了妹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却还是伸出手,轻轻替她理了一下斗篷的系带。
      相府两位小姐,一清冷如梅,一明艳似火,并肩立于永昌侯府门前,瞬间便夺走了所有人的目光,成为了当然的焦点。侯府管事更是躬身引路,态度殷勤备至:“谢大小姐,谢二小姐,快请进!夫人早已等候多时了。”
      在众人瞩目之下,姐妹二人缓缓步入了那扇朱漆大门,将门外的各种目光和议论尽数抛在了身后。
      ---
      步入永昌侯府,方才门外的喧嚣与繁华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雅幽静的韵致。
      府内并无过多金碧辉煌的堆砌,反而以粉墙黛瓦、亭台水榭为主,处处透着一股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虽值冬日,园中依旧不乏生机。嶙峋的太湖石堆叠成形态各异的假山,或孤立如峰,或连绵成趣,山石缝隙间偶尔探出几丛耐寒的翠竹,为冬景添上一抹苍翠。
      引路的婆子带着相府女眷穿过蜿蜒的复廊,廊外是精心打理过的园子。虽不见繁花似锦,但姿态古拙的松柏依旧苍劲,还有几株绿萼梅已悄然含苞,清冷的空气中隐隐浮动着一丝极淡的幽香。小桥流水穿梭其间,池水并未完全封冻,可见几尾锦鲤在澄澈的水下缓缓游动,更显庭院清幽静谧。
      即便是在冬日,也能想见春夏时节,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时的盛况,定是步步成景,别有洞天。与许多勋贵府邸的富丽堂皇相比,永昌侯府更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风雅而不失底蕴。
      正行走间,只听前方传来一阵温和的笑语声。却见一位身着绛紫色缠枝莲纹锦缎袄裙,头戴点翠头面,气质雍容华贵的中年美妇,在一众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正快步迎来。
      她面容慈和,未语先笑,目光精准地落在相国夫人身上,热情地开口,声音温厚悦耳:“哎哟!可是把相国夫人您给盼来了!还有两位千金,快请进,快请进!这天儿冷,路上可还顺利?”
      来人正是永昌侯夫人。她虽热情,动作间却丝毫不失侯府主母的仪态与风度。她先是与相国夫人见了礼,亲热地挽住她的手,目光又慈爱地转向后面的谢伊和谢绾卿,上下细细打量,尤其是多在谢绾卿身上停留了一瞬,眼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关切与惊叹:
      “这就是府上的两位姐儿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好一对标致的人儿!伊姑娘这通身的气度,真是沉静如兰;绾卿姑娘更是……瞧瞧这模样,这气色,竟比外头那红梅还要娇艳三分呢!前儿听说姑娘身子不适,可把我惦记坏了,如今见大安了,真是再好不过!”
      她的话语既热情又周到,既捧了相国夫人,又将两位小姐都夸赞了一番,尤其是对谢绾卿,巧妙地将她明艳的装扮与红梅相联系,又表达了关心,显得十分真诚体贴。
      相国夫人也笑着回应:“侯夫人太过誉了,她们小孩子家家的,当不起。劳您惦记,小女已然无碍了,今日特带她出来散散心。”
      双方主母寒暄着,气氛融洽而热络。永昌侯夫人亲自引着路,将相国夫人一行往暖阁花厅里让,一路笑语不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