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回府 ...

  •   马车碾过最后一道宫门的青石门槛,沉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闷而悠远的回响,彻底隔绝了那座森严巍峨的皇城。车帘外,暮色四合,深蓝的天幕如同一块巨大的丝绒,其上已悄然点缀了一弯清冷如钩的新月和几点疏淡的寒星。夜风裹挟着深秋特有的凉意,穿过半卷的鲛绡纱帘,丝丝缕缕地钻入车厢,带来宫外自由的空气,却也带来了更深沉的疲惫。
      安初靠在柔软的锦垫上,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在凤祥宫看似轻松愉悦的大半天,实则是一场无声的鏖战。每一句笑语,每一个眼神,甚至每一次呼吸,都需要精心拿捏分寸。既要哄得那位看似慈爱实则深不可测的皇太后开怀,又要维持着王妃的端庄体面,更要小心翼翼地观察、应对楚晟与太后之间那层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冰墙。精神的高度紧绷,此刻骤然松弛,疲惫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四肢百骸,连指尖都透着倦怠的酸软。
      车厢内一片沉寂,只有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的规律辚辘声和马蹄清脆的哒哒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楚晟依旧保持着上车时的姿态,背脊挺直,双眸紧闭,如同一尊用玄铁铸就的雕像。他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凛冽寒气,自始至终,未曾向安初询问过一句关于太后、关于今日会面的只言片语。仿佛身边坐着的,不过是一件无足轻重的行李。
      安初也早已习惯了这份沉默。她深知,即便自己主动开口,得到的回应多半是冷淡的敷衍,或是干脆如石沉大海。何必自取其辱?她索性侧过身,将车帘撩开更大一些,任由微凉的夜风拂面,也将目光投向窗外这片被灯火点亮的陌生城池。
      白日里喧嚣繁华的街市,在夜幕下褪去了鲜活的色彩,换上了另一副迷离的容颜。人流稀疏了许多,但沿街店铺门前悬挂的各色灯笼却如同约好了一般,次第亮起。橘黄的、暖红的、莹白的……光晕交织流淌,将青石板路映照得光影斑驳,如梦似幻。酒楼食肆灯火通明,隐约可闻觥筹交错与丝竹管弦之声,食物的香气混合着酒香在夜风中飘散;绸缎庄、胭脂铺门前的彩灯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流光溢彩;卖宵夜的小摊支起了炉灶,馄饨汤面蒸腾起大团白雾,在灯笼的光晕里氤氲开来,散发着温暖诱人的气息。行人的面孔在光影交错中变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一片朦胧而温暖的市井剪影。
      安初默默地看着,努力辨认着白日里曾留意过的几处显眼招牌——那家挂着“锦绣坊”幡子的绸缎庄,那间飘着浓郁药香的“回春堂”,还有拐角处那家生意极好的“陈记包子铺”……她将这些地标在心中串联,试图勾勒出从辰王府通往皇宫大致的路线图。这并非闲情逸致,而是一种身处异国、寄人篱下时本能的安全感构筑。多熟悉一寸土地,多记住一条路径,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就能多一分掌控自己命运的底气。夜风带着凉意吹拂着她微烫的脸颊,也稍稍吹散了心头沉甸甸的疲惫。
      马车在灯火阑珊中穿行良久,终于回到了那座熟悉的、灯火辉煌的辰王府。高耸的门楼在夜色中更显威严,两尊巨大的石狮在门前高悬的明晃晃宫灯映照下,投下森然厚重的影子。马车尚未完全停稳,安初便透过车窗,清晰地看到府门前石阶上伫立着一个纤细窈窕的身影。
      是王清瑶。
      她穿着一身淡雅如烟的月白色衣裙,外罩一件同色系、滚着银狐毛边的薄斗篷,俏生生地立在阶前。王府大门两侧巨大的宫灯,将柔和而明亮的光线倾泻在她身上,为她那张本就我见犹怜的精致面庞镀上了一层温润如玉的光泽。她微微侧着头,目光殷切地投向马车方向,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温柔娴静的笑意。那姿态,纤弱中带着一丝坚韧,温顺里透着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像极了在家中翘首以盼丈夫归来的妻子,无声地宣示着某种亲密与归属。
      安初的心头像是被一根细小的刺轻轻扎了一下,一丝难以言喻的烦闷悄然滋生。她迅速收敛起所有外露的情绪,在马车停稳、脚踏放下的瞬间,由早已候在车旁的青黛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下了车。
      楚晟几乎同时下车,玄色的身影在明亮的灯火下更显挺拔冷峻,仿佛自带无形的威压气场。
      “王爷,王妃,您们回来了。”王清瑶莲步轻移,姿态优雅地迎上前来,对着楚晟和安初盈盈一福,声音柔婉动听,如同珠落玉盘,带着毫不掩饰的欣喜和恰到好处的关切,“太后娘娘凤体安泰?宫中一切可还顺利?清瑶心中甚是挂念。”
      安初脸上瞬间浮现出标准的、无懈可击的王妃式淡笑,对着王清瑶微微颔首,语气客气而疏离,带着明确的分寸感:“劳王姨娘挂心了,太后娘娘精神矍铄,慈爱宽和,一切安好。” 她刻意将“王姨娘”三个字咬得清晰平稳,如同在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身份事实。
      王清瑶脸上那完美的笑容几不可察地凝滞了一瞬,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不甘,但转瞬便被她娴熟的柔弱姿态所掩盖。她不再看安初,目光盈盈如水,全然转向楚晟,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依恋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王爷奔波一日,辛苦了。晚膳已备好,一直在灶上温着,就等您回来了。” 那语气,仿佛她才是这王府中真正等待主人归家的女主人。
      安初看着眼前这幅伉俪情深的画面,心头那点烦闷瞬间转化为一股强烈的、想要逃离的冲动。她实在懒得再在这里扮演观众。她强压下胃部隐隐传来的不适感,一整日精神紧张,几乎没吃什么东西,脸上维持着得体的淡笑,转向身旁的楚晟,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语速也比平时快了几分:“王爷,安初今日在宫中陪伴母后,精神耗损,实在有些乏了。晚膳就不去前厅叨扰,直接在栖梧苑用些清淡的即可。王爷与王姨娘请自便,不必等我了。”
      她甚至没有等待楚晟的回应——以她对这位冷面王爷的了解,他大概也只会用一声冷淡的“嗯”或一个眼神打发她。话音未落,她便已对着楚晟和王清瑶方向微微颔首示意,随即干脆利落地转身,带着青黛,步履略显匆忙却依旧保持着王妃仪态,朝着栖梧苑的方向翩然而去。暗红色的芙蓉裙摆在她转身时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很快便融入了王府深深庭院的夜色之中。
      王清瑶望着安初那迅速远去的、毫不留恋的背影,贝齿轻轻咬住了下唇。她抬起那双氤氲着水汽的眸子,望向楚晟,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和不安,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王爷……王妃她……是不是生清瑶的气了?是清瑶不该出来迎接,惹王妃不快了吗?” 她微微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如同受惊的蝶翼般颤抖,一副楚楚可怜、自责不已的模样。
      楚晟的目光从安初消失的方向收回,那深邃的眼眸在灯火映照下晦暗不明,辨不清情绪。他看向王清瑶,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但声音依旧低沉平淡,听不出太多波澜:“不必多想。她在宫中陪了母后一整日,应对周全,确是劳神费力,是真的累了。” 他顿了顿,似乎想结束这个话题,自然地伸出手,握住了王清瑶微凉的小手,“外面风凉,进去吧。” 动作带着一种习惯性的、不容拒绝的意味。
      “嗯。”王清瑶顺从地点点头,任由楚晟牵着自己的手,转身朝灯火通明的前厅走去。只是在转身的刹那,她还是忍不住再次回头,朝着栖梧苑那幽深的方向深深地望了一眼,那目光复杂难辨,有探究,有隐忧,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不甘。
      栖梧苑,位于王府西侧,环境清幽。这里原本是楚晟大婚前独居的院落,因院中遍植修竹而得名。如今,则成了他与王妃名义上的居所。安初尤其喜爱那片竹林,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如同自然的低语,带着洗涤心灵的宁静。闲暇时,在竹影婆娑间捧一卷书,或是抚弄几下琴弦,是她在这王府牢笼中难得的惬意时光。
      “王妃!您可回来了!”安初的脚刚踏入栖梧苑的月洞门,一个身影便如同欢快的小鸟般迎了上来,正是青黛。她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如释重负,在宫里提心吊胆地等了一整天,可把她闷坏了。
      青黛本来想找点事情做打发时间,比如帮院里的粗使丫头修剪花木,或是去厨房搭把手。可王府的下人们个个谨小慎微,一见她靠近,便诚惶诚恐地行礼告退,唯恐让她沾手半分活计。青黛心里明镜似的——他们是在忌讳她的身份。她虽然是丫鬟,却是王妃从凌国丞相府带来的贴身丫鬟,是王妃的心腹。如今王爷对王妃的态度暧昧不明,王府的势力格局尚未分明,谁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位新主母身边的人,更怕万一让她累着了,担不起责任。这份无形的隔阂,让青黛倍感孤单和无所适从。
      “亲爱的青黛,想我了没有?”安初看着青黛那副终于见到亲人般的雀跃模样,连日来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几分,忍不住用惯常的调侃语气逗她。
      青黛立刻眉开眼笑,学着安初平时说话的腔调,夸张地回应道:“当然想啦!王妃您不知道,这一日不见,简直如隔三秋!青黛想您想得茶饭不思,望眼欲穿呢!” 这丫头,跟在安初身边时日虽短,那些正经规矩没学多少,这贫嘴逗趣、插科打诨的本事倒是突飞猛进。
      “真的吗?”安初故意瞪大了眼睛,做出一副惊喜又感动的模样,张开双臂就朝青黛扑过去,“哎呀,我的好青黛这么挂念我,必须得好好嘉奖一下!来,让本妃香一个!”
      “啊呀!王妃!”青黛吓得尖叫一声,小脸瞬间涨得通红,如同受惊的兔子般连连后退躲闪,差点被身后的石凳绊倒。
      安初看着青黛那副手足无措、羞窘万分的模样,再也忍不住,扶着旁边的竹子笑得前仰后合,清脆的笑声在寂静的竹园里回荡,惊起了几只栖息的夜鸟。
      “王妃!您……您好坏哦!”青黛这才反应过来安初是在逗她玩,根本不是真的要亲她,顿时又羞又恼,跺着脚抗议,小嘴撅得老高。
      “呵呵呵……”安初好不容易止住笑,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泪花,感觉心情都舒畅了不少。她走过去,亲昵地拉住青黛的手,声音软了下来,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好啦好啦,不逗你了。我的好青黛,我肚子饿了,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一听“肚子饿”三个字,青黛脸上的羞恼瞬间被紧张和担忧取代!她可没忘记自家王妃那要命的“老毛病”——那场自杀未遂留下的病根,落下了严重的胃疾。大夫千叮咛万嘱咐,王妃的胃极其脆弱,三餐必须定时定量,万万饿不得!只要饿过头,必定会引发剧烈的胃痛,痛起来冷汗淋漓,脸色煞白,能把人吓死。
      “哎呀!您怎么不早说!”青黛急得声音都变了调,慌忙道,“您快回屋坐着歇歇,千万别乱动!青黛这就去厨房!马上就好!” 话音未落,人已经像一阵风似的冲出了栖梧苑,朝着王府大厨房的方向飞奔而去,裙裾飞扬,背影都透着十万火急。
      看着青黛火烧火燎消失的背影,安初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只有她自己清楚,这所谓的“要命病根”,不过是穿越前就有的老胃病,加上原主自杀时伤了根本,导致胃黏膜格外脆弱敏感。不能暴饮暴食,更不能长时间空腹。但看到青黛如此紧张自己,这份纯粹的关心,是这冰冷王府里难得的温暖。
      她缓步走回栖梧苑的正房。房间布置雅致,熏着淡淡的安神香。她刚在窗边的软榻上坐下,揉着隐隐作痛的胃部,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听到门外传来急促而熟悉的脚步声。
      青黛回来了!她双手端着一个大大的红木托盘,脚步又快又稳,显然是怕耽搁时间。托盘上稳稳地放着一个青花瓷盖碗,一碟碧玉般通透的翡翠烧麦,一碟小巧玲珑的水晶虾饺,一碟清淡的酱瓜小菜,还有一碗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米香的白粥。菜式虽不奢华,但胜在精致、温热、清淡,正适合安初此刻的脾胃。
      “王妃,快!赶紧趁热吃!”青黛小心翼翼地将托盘放在安初面前的紫檀木小几上,一边麻利地摆好碗筷,一边连声催促,小脸上满是紧张,仿佛晚吃一秒就会天塌地陷,“您快吃,不然一会儿胃又该痛了!”
      安初接过青黛递来的温热的、裹着细棉布的象牙筷,看着眼前这用心搭配、热气腾腾的饭菜,胃里的不适感似乎都缓解了一些。她抬头看向一脸紧张、鼻尖还沁着细汗的青黛,心头一软,问道:“青黛,你吃过了没?要不要坐下一起再用点?”
      青黛连忙摆手,语气肯定:“王妃您快别管我,青黛方才在厨房等饭菜热的时候,已经和厨娘们一起用过晚膳了,吃得可饱了!您快吃,这粥和点心凉了可就不好吃了,伤胃!” 她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安初,那架势仿佛安初不吃,她就要亲自上手喂了。
      安初看着青黛那副紧张兮兮、如临大敌的模样,又是好笑又是感动。她不再多言,顺从地拿起勺子,舀起一勺温热的米粥送入口中。软糯清甜的米粥顺着食道滑入胃中,带来一股熨帖的暖意。她又夹起一个晶莹剔透的虾饺,小心翼翼地咬破薄皮,鲜甜的汤汁和弹牙的虾肉瞬间抚慰了饥肠辘辘的肠胃。胃部的隐痛在食物的温暖滋润下,终于缓缓平息。
      窗外,竹影摇曳,沙沙作响,如同温柔的夜曲。房内,灯火温暖,饭菜飘香。安初安静地吃着这顿迟来的晚膳,青黛则守在一旁,适时地添粥布菜,眼神里满是关切和满足。
      有这丫头在身边,这衣食住行、冷暖饥饱,似乎真的无需她再多费半点心神。这份在异国他乡、深宅大院中难得的依靠和熨帖,让安初紧绷了一整日的心弦,终于在这栖梧苑的宁静夜色里,缓缓地松弛下来。身体的疲惫和胃部的暖意交织在一起,她只想快点吃完,然后陷入沉沉的睡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