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适应 ...
-
今日是晨光将你唤醒。
你睁开眼,腰间那份温热重量已然消失,侧头看去,那只绿头鸭正蹲在窗棂上,歪着头,用黑色的喙细致地梳理着翅膀下的绒毛。
你竟然睡着了。
原本以为会继续失眠一整夜。
见你醒来,它扑棱一下跳下窗棂,开启它每天的问候:“主人,你醒了。”
“嗯。”
你坐起身,目光投向屋内那张书桌,之前只是粗略一瞥,今日你打算仔细看看。
书桌上的东西不多,仅有一架竹简、几册线装书和文房四宝。
你抽出几本书,拂去封面的薄尘。书名各异,有一本看起来像是《百草鉴》,绘有植物图形,另一本则是《地方风物志》,记录了些本地传说和奇闻,还有一本,封皮模糊,隐约是《齐民要术》之类的农书,但内容似乎更杂,掺杂了不少似是而非的生活小窍门,笔迹与你发现的“永元三年”字样一致。
你心中的疑惑更深,但找不到线索,只能压下。
你拿起那本《百草鉴》和农书,走到院中。
鸭子立刻跟了过来,尾巴小幅度地摇晃。转头看到它,想了想,你将书摊开摆在它面前,指着一幅绘着某种可食野菜的图,对它道:“吃过饭后,带我去找这种菜。”
它凑过来,黑色的眼睛看了看图画,又抬头看你,似乎有些困惑,但还是点了点头。
它果然很听话,在吃完饭后,等你放下碗筷拿起那本书后,便走在前面,带你走出院子,步入屋后那片郁郁葱葱的山林。
林间空气清新,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
它对这里极为熟悉。
甚至不需要低头寻找,它径直走向一丛与书上描绘有七八分相似的野菜。
“这个,好吃。”它用喙点了点那丛绿油油的植物,语气肯定。
你蹲下身,仔细查看它的叶片形状、脉络,凑近闻了闻那股特有的清香气味,你按照书上的描述一一比对,确认无误。
“还有吗?”你问,“类似的,或者其他的。”
它理解了你的意图,开始带着你在林间穿梭。它识别植物的方式并非基于书本,而是源于某种长久生活于此形成的本能和经验。
“这个,甜的。”它指向一株红彤彤的野果。
“那个,根茎能吃,烤着香。”它用翅膀拂过一片不起眼的藤蔓。
“那种蘑菇,不行,”它看到几朵颜色鲜艳的菌子,语气变得严肃,“吃了会跳舞,然后睡觉,醒不来。”
它一边介绍,一边扑棱着翅膀,你看中的野菜、野果,它只需瞥一眼,那些东西便自动脱离枝茎,漂浮起来,然后消失。
你指着消失后的空气有些吃惊:“植物呢?”
“到家了。”它言简意赅地说,仿佛是又察觉到了你的怪异,目光瞥向你。
你看不出那双眼睛里是什么情绪,只移开目光强作淡定,心里却在想:太强了,这鸭子到底是什么来历?
整整一天,你将每一种可食植物的特征牢牢记住,同时也暗自记下它指出有毒的物种,你发现它指出的植物大多确实与书中记载吻合,甚至有些书中未录的品种,它也能明确告知可否食用。
这种认知能力远超普通禽类,你想起它昨天说的“年年”,不知它跟原主人在这山上生活了多久。
回去后,你发现今天采摘的草药果然全部都在灶屋里,放得整整齐齐。
你拾起其中一株,眼眸低垂着,也不知在想什么。
吃过晚饭,你往那间囚室走去。
琉璃灯亮起时,你看到男子靠坐在栅栏边。
今日他虽依旧憔悴,但精神似乎好了一些,至少那双眼睛变得清亮有神。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掠过你,嘴角噙上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姑娘今日看着有些疲惫。”
你依靠在石壁上,隔着一道栅栏看他:“公子今日状态却是好了许多。”
“在下听劝,等着姑娘放我下山离开的那一天。”
你沉吟了下,不搭他这个话茬,而是直接开口:“这山里,哪种果子酿的酒最好?”
他微微一怔,随即失笑,似乎觉得你这问题跳脱得有趣:“若论酿酒,山葡萄酸甜适中,秋日熟透后采来发酵,滋味最佳,若是喜欢烈些的,有些野猕猴桃也未尝不可,只是……”他话锋一转,眼中带着调侃,“姑娘这桃源仙境,莫非还缺了美酒,需得自己亲手酿制?”
你忽略他的调侃,继续问:“寻常人家,多用何种容器盛酒?一斗酒值几何?”
他眸光微动,定定地看向你,又露出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缓缓道:“富庶之家用银壶玉杯,平民多用陶罐瓦瓮,至于价钱,因地而异,一斗寻常村酿,约莫二三十文钱,若是好一些的,上百文乃至数贯也是有的。”他顿了顿,补充道,“如今市面上,多用铜钱,金银亦可,官家发行的交钞在一些大城镇也能通行,只是贬值厉害,不如硬通货可靠。”
看你默不作声,他那玉石撞击的蛊惑声音响起:“不知这个回答姑娘可还满意?”
这个人真是聪明极了。
你有些烦恼,但在获取这些信息时,大脑已默默在换算这些计量单位。
“……说起来,再过些时日,便是端午,”他状似无意地提起,目光却留意着你的反应,“各地赛龙舟、食粽子、佩艾草,不知姑娘可要过端午节?”
你面色平静:“此地清静,不过这些节庆。”
你心知他在试探,将话题引回:“除了铜钱,以物易物可还常见?比如,一匹绢大概能换多少米粮?”
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味,从善如流地答道:“乡下地方,以物易物自是常见,一匹中等绢帛,换三五石米总是可以的,不过具体也要看年月丰歉……”他娓娓道来,言语风趣,不时穿插些市井轶事,仿佛只是在闲聊。
你偶尔插问一句,全是关于最基础、最日常的生存信息,对于任何涉及此山、鸭子能力或个人背景的问题,一律含糊带过或直接沉默。
他几次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山里和鸭子的神奇,你都只用“嗯”、“还好”这类词敷衍过去。
鸭子安静地待在你脚边,对这些对话毫无兴趣,直到你示意它去给男子送些水和晚饭,它才走过去。
水和晚饭出现在栅栏里,它殷勤地冲男子说了句:“夫人请吃饭。”
你看到男子眼角抽了抽,瞥了鸭子一眼,却也没说什么。
你觉得今日没什么可聊的了,便走回去。
边走边思考,这地方目前没看到其他人,想必这山上的所有一切全依赖鸭子的法术来维持。
数不清的动植物需要喂养,甚至连你自己和囚室这个男子的生活保障。
而它——居然只吃虫子和植物。
那它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它又是为何这么听话呢?
你看着脚边的小身影,有它在这,基础的生存、温饱、安全、似乎无需忧虑,它就像一个万能的生活辅助系统,高效、听话。
但你不会让自己做一个完全依附于别人的人。
如果它不在了,你能独立生活下去吗?
你想起自己生火时的笨拙,提起水桶时的吃力,辨认植物时对鸭子的依赖,还有那高深莫测的法术背后代表的未知。耕种、纺织、建造、医疗……这些维系一个真正独立生活所需的技能,你几乎一无所知。
仅凭你一个人,在这看似美好实则危机四伏的深山里,恐怕连一个月都难以支撑。
安全感并非来自眼前的舒适,而是来自于对环境的掌控和能力。你清楚地意识到,目前的你,离不开这只鸭子,至少,在你能真正掌握那些生存技能之前,离不开。
这个认知让你感到一丝挫败,但更多的是冷静的评估。
你需要重新规划。
你不能在它面前露底,你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它,了解这个世界,同时,尽可能地学习一切能学习的东西。
暂时,合作共生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