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第 81 章 ...
-
胡苏儿踏入监察署时。侍郎周显之已候在正厅,见她一身绯色官服衬得身姿挺拔,目光在她眉眼间顿了顿,才递过一份封皮烫金的卷宗:“胡主事初来,先学习下历朝监察署所涉文案,就坐西角那间隔间吧,清净。监察之道,不在锋芒毕露,而在洞察秋毫。”
隔间原是堆放旧档的,只打扫出一张木桌,窗纸新糊过,阳光透进来落在摊开的账册上。胡苏儿刚蘸墨落笔,就听见外间传来低笑:“周侍郎把她安排到隔间,这新来的女官长的姿容绝丽,给我们做个花瓶也不错。”另个声音接话:“你没见昨儿大典上她站在百官里?怕不是靠脸混进署里的,能看懂那些卷宗吗?”
胡苏儿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笔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一小团墨渍。她抬眼望向窗棂,阳光穿过新糊的窗纸,将细小的尘埃照得清晰可见,那些议论声像细密的针,悄无声息地刺入耳膜。她深吸一口气,将笔锋在砚台上轻轻舔了舔,继续低头审阅卷宗。指尖拂过账册上密密麻麻的数字,那些关于监察漕运、盐铁专卖、官员任职的记载,在她眼中渐渐清晰起来,仿佛能透过冰冷的文字,看到朝廷运行的背后那些被隐匿的脉络与暗流。从清晨到日暮,窗纸上的光斑由斜长变得圆融,又渐渐黯淡下去,外间的笑语还在断续传来,夹杂着翻动茶盏的轻响,胡苏儿却像没听见一般,只将全部心神沉浸在那些泛黄的卷宗里,终于将监察署需要职责要点梳理清楚。
暮色漫进隔间时,胡苏儿才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案上已码好两摞誊抄整齐的册子,一摞是历朝监察案例摘要,
从盐铁案到贪腐弹劾,关键处都用朱笔圈注;另一摞则是她梳理的《监察署职掌要点》,将漕运核查、官员考绩、文书流转等流程分条列明,末尾还附了三条实操建议。
她刚收拾好案几,就听见外间周显之的声音:“新来的胡主事何在?”胡苏儿捧着册子走出隔间,正撞见那两个议论她的主事凑在侍郎身边,见她出来,眼神里带着惊艳和几分揶揄。
“侍郎,这是属下整理的卷宗要点。”她将册子递上,声音平稳。周显之翻开首页,目光扫过工整的字迹与清晰的条目,眉头渐渐舒展,翻到漕运核查那一页时,忽然停住:“你说‘漕船过闸时,需核对船契与实际载重,防虚报损耗’,这一条倒是切中要害——历年漕官靠这法子吞了不少粮米。”
旁边的刘主事轻咳一声:“不过是照着旧档抄的,算不得什么……”话未说完,周显之已翻到末尾的建议页,指着“建议每月抽查三州府文书,避免积压”那条,抬头看向胡苏儿:“这条是谁教你的?”
“回侍郎,”胡苏儿垂眸道,“昨日整理宣和年间的旧案,见因文书积压导致贪腐案迟报三月,才斗胆提了此议。”周显之点了点头,将册子递给刘主事:“你们都看看,胡主事初来就能有这般见地,比你们混了三年的还清楚要害。”
周显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胡主事是亲王推荐,果然有本事。”
待胡苏儿转身回隔间时,外间的议论声已经停了。她拿起案上的旧档,借着最后一丝天光翻了两页,唇角轻轻弯了弯——那些轻视的话语,终究抵不过案头一页页扎实的字迹。
新朝刚刚建立,万事万物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之中,在监察署里,那灯火常常会一直亮到深夜时分。胡苏儿每天需要处理的卷宗堆积起来的高度甚至超过了案几。从地方官吏的考核与任免相关事务,再到反映民生疾苦的各种陈情奏折,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她亲自仔细查看,重要的再上承女帝。署内的官员后来得知她曾在武林盟任副盟主,知她武功高强,加之她不卑不亢,平日里处理事务条理分明,行事作风更是雷厉风行,再也不敢对她不敬。
一日傍晚时分,她正对着一份有关银两拨运分配的文件皱着眉头,她的指尖在那已经泛黄的纸页上不停地点击着。这个时候,窗外忽然传来了熟悉的轻轻叩击窗户的声音。她抬起头望去,只见段飞雪正倚靠在廊下,身上还带着一些晚风带来的凉意,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段飞雪看到胡苏儿望过来,便扬了扬下巴,说道:“苏儿,应该回府了。”
胡苏儿揉了揉自己发酸的脖颈,然后把账目合上,回应道:“我这就来。”当她走出公署的时候,暮色已经弥漫过了汴京的大街小巷。段飞雪打开了食盒,里面是温热的玫瑰糕,她说道:“这是厨房刚刚做好的,我怕你饿着,所以先吃点点心垫垫肚子吧。”胡苏儿拿起一块玫瑰糕,甜香的味道在舌尖化开,连日以来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一些。
段飞雪和胡苏儿一起上了马车。段飞雪问道:“做这些事情累吗?”
胡苏儿回答说:“还好,就是比较琐碎一些。”她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新朝刚刚安定下来,现在正是重新整顿吏治的关键时期,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细细地琢磨推敲。”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中闪过几分忧愁的神色,完全看不到她平日在郡主府时的那种闲适模样。
段飞雪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就说过给官家做事麻烦,还好我有郡主的身份,这能让我从中脱身。”
胡苏儿笑着说道:“你也不要整天就这么闲着,只知道练武。你可以去武林盟的据点走一走,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你帮忙的事情。”
段飞雪听罢冷冷的说:“武林盟听那青城派那老头的话,撤了你的职,我不去找他麻烦已是大度。我们现在已经离开武林盟,除非和你一起去,否则我是不会去。”
胡苏儿闻言知道段飞雪还在为之前的事生气,就去环住她的手臂,娇嗔的说:“飞雪,我知道你是为我不平,但那时武林盟中也并非人人都与那青城派同流。如今朝堂初定,江湖亦暗流涌动,若能借武林盟之力稳定一方,也是好事一桩。你若实在不愿见那些人,那便不见,我是怕你整日在家中闷着练武,一身好武艺无处施展呀。”
段飞雪摸了摸胡苏儿的脸回应道:“嗯,今天倒是做了些事。大理来的商队前来见我,他们说想在汴京开设茶马市。”段飞雪笑着说,“我觉得这个想法可行,这样一来既符合了皇兄的心意,也能让新朝的百姓品尝到大理的茶和水果。”说话之间,马车已经到达了郡主府门口,那株三角梅的影子被灯笼拉得长长的,院子里隐隐约约飘来桂花的香气。
胡苏儿抬头望了望郡主府的大门,柔声说道:“每天都能被你接回家,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早已习惯了她沉稳干练的模样,如今忽然露出这般带着几分小女儿情态,倒让段飞雪觉得新鲜又心动。她伸手捏了捏胡苏儿的脸颊,触感细腻温软,惹得胡苏儿轻轻拍开她的手,眼底却盛满了笑意。
段飞雪牵起她的手,朝着院子里走去,边走边说:“这府里啊,本来就应该是有家的样子。等汴京的情况恢复得差不多了,我们就把母亲和念安接过来。”晚风穿过茶寮,吹动了石桌上的书卷,远处的喧嚣声渐渐淡去,此刻只留下了她们两个人的脚步声,伴随着重重叠叠的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