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机遇 ...
-
布鲁克林公寓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混合着雨水、廉价丙烯颜料和疲惫汗液的气味。从艺术家市集狼狈撤退回来的作品箱、湿漉漉的展示架和沾满泥点的帆布堆在客厅角落,像一片刚刚经历了一场微型灾难的废墟,无声地诉说着下午的失败和挫折。雨水从帆布包的角落渗出,在地板上聚成一小滩深色的水渍,仿佛艾拉此刻心情的实体化——缓慢,冰冷,且持续地蔓延。
艾拉瘫在沙发里,身上裹着一条厚厚的、起球的旧毛毯,头发依旧湿漉漉地黏在额角和脖颈上,带来一阵阵黏腻的寒意。但她似乎毫无知觉,只是眼神空洞地盯着天花板上那盏老旧的、有着繁复新艺术风格花纹的玻璃灯罩。灯光昏黄,勾勒出她侧脸的轮廓,疲惫而脆弱。莉亚在一旁,用一块干净的毛巾用力擦着自己浓密的卷发,嘴里还在不停地、低声地咒骂着马克斯·戴维斯,词汇量丰富且极具创造性,从“自私的混蛋”一路升级到“情感上的低气压风暴,专门吸走周围所有人的阳光”。
冰冷的失望感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浸入骨髓的疲惫和麻木。身体是冷的,心里更是空荡荡一片,仿佛所有的情绪和力气都在那场大雨和随之而来的电话里被冲刷殆尽了。莱恩的出现像一剂短暂的强效止痛针,缓解了最尖锐的耻辱和疼痛,但药效过后,留下的却是对伤口更清晰、更冰冷的认知——那个伤口的名字叫“不被重视”,叫“随时可被优先放弃”,叫“在他人人生剧本里永远扮演配角”。
手机屏幕暗沉沉的,像一块冰冷的黑色墓碑,沉默地躺在咖啡桌上。自她挂断那个电话后,马克斯没有再打来,也没有信息。这种沉默,比他以往任何苍白的解释或敷衍的道歉都更让她感到心寒。它仿佛在说:看,我就知道会这样。你闹脾气了,但我现在没空,也没意愿哄你。你的情绪,需要排队等候处理,而前面,永远有更重要的事。
也许莉亚是对的。这个念头不再让她感到刺痛或想要反驳,反而带来一种残忍的、近乎绝望的平静。*我永远排在他的紧急状况、他的项目、他的情绪,甚至……莱恩之后。* 莱恩今天扮演的角色何其讽刺——既是救她于水火的骑士,又是她困境最直接、最无声的证明。他拥有一种她无法企及的、能触动马克斯核心的权限,即使那权限本身也充满了痛苦。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Ella。”莉亚扔掉毛巾,坐到她身边,沙发垫陷下去一块。她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毫不掩饰的心疼和一种教师般的坚决,“那个男人是个情感黑洞,只会吸干你的能量和创造力。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为了一个根本不懂得珍惜你、把你放在末位选项的人,值得吗?你的才华,你的精力,应该倾注在你自己身上!”
艾拉把毛毯拉高一些,盖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失去神采的、带着浓重黑眼圈的眼睛。“我不知道,Leah。”她的声音从毛毯里传出来,闷闷的,带着哭过后的沙哑,“我只是觉得……好累。好像做什么都没用。努力维持的工作没了,喜欢的人……好像也只是我构建出来的海市蜃楼,一靠近就散了。”自我怀疑像湿冷的藤蔓,从心底那片废墟里疯狂滋生缠绕上来,勒得她几乎要窒息。母亲那些“稳定最重要”、“找个靠谱的人”的唠叨,此刻像幽灵一样在耳边回响,带着令人厌恶的、却因其现实基础而难以彻底驳斥的说服力。或许,真的是她太天真,太理想主义,既抓不住梦想,也握不牢爱情。
“放屁的海市蜃楼!”莉亚恨铁不成钢地戳了一下她的额头,力道不轻,“是他配不上你的认真和真诚!听着,我们需要做点什么来扭转这该死的局面,立刻,马上!首先,不能再被动地等他的电话或者施舍般的道歉了。让他和他那见鬼的项目一起滚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你得把精力拉回你自己身上!你的画!你的事业!这才是真正属于你、不会背叛你的东西!才是你能牢牢抓在手里的!”
事业?艾拉苦涩地扯了扯嘴角,一个几乎算不上笑的动作。那个刚被史蒂夫宣判死刑的社区艺术项目吗?还是那些堆在墙角、差点被雨淋坏、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卖出去的画?它们此刻更像是一种讽刺,象征着她无法掌控的生活和梦想。
“我还能做什么?”她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被现实碾压后的无力感,“重新投简历?再去那种该死的露天市集,祈祷下次是个晴天?”
“整理作品集!”莉亚斩钉截铁地说,仿佛这是一个在清晰不过的、唯一的答案,“就现在!别躺着了!行动起来!把今天没被淋坏的、最好的作品挑出来,拍照,整理成电子文档。那个蓝图画廊的丹尼尔·李!他不是对你印象很好吗?还留了联系方式!就算没有立即的合作,把你的近况和新作品发给他看看,保持联系,刷刷存在感,总没有坏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更是给主动争取的人的!我们不能等机会敲门,得自己去凿壁偷光!”
主动争取?艾拉的心微微动了一下,像被微弱的电流触击。她习惯了被动等待——等待工作机会的降临,等待马克斯偶尔投来的关注目光。主动,意味着要将自己最脆弱、最珍视的部分再次主动呈上,意味着可能要面对更多的、明确的拒绝和更深的不确定性。她害怕那种“已读不回”的沉默,比马克斯此刻的沉默更令人心慌。
但看着莉亚灼灼的、充满不容置疑的鼓励的目光,再对比自已此刻瘫在沙发上一滩烂泥般的惨状,一种极其微弱的、不甘心的火苗忽然在心底那片冰冷的废墟上闪烁了一下。难道就这样认输了吗?让史蒂夫觉得我无足轻重?让马克斯觉得我的世界只能围着他转?让妈妈的话一语成谶?
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倔强,混合着对今天遭遇的所有不公和委屈的强烈愤懑,支撑着她慢慢地、极其艰难地从沙发里坐了起来。毛毯从肩上滑落,冰冷的空气瞬间包裹住她,带来一阵战栗,却也让她混沌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好吧。”她听到自己说,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一丝孤注一掷的决心,“你说得对。我不能……我不能就这样算了。至少……得做点什么。”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艾拉几乎是用一种自虐般的专注投入到了莉亚提出的“行动”中。她打开那个湿漉漉的行李箱,像是开启一个战损的宝盒,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些幸存的作品。幸好莱恩来得及时,大部分核心作品都用防雨布包裹得很好,只有少数几幅的边缘稍微受潮,画布起了细微的褶皱,留下淡淡的水渍边缘,像为这一天烙下的、带着痛楚的勋章。
她找来柔软的干布,将它们一一仔细擦拭干净,然后在客厅地板上铺开,调整落地灯的角度,让光线尽可能均匀地洒在画面上。她跪坐在地板上,拿着手机,寻找最佳角度,对焦,拍照,筛选,然后导入电脑,用修图软件一点点调整色差和光线,力图让屏幕上的图像最大限度地还原画作本身的色彩和质感。莉亚在一旁帮她打下手,递东西,泡上一壶又一壶滚烫的姜茶,用她艺术史专业毕业生的眼光提供一些构图和筛选的建议:“这张光影绝了!”“那幅的细节得多拍一张特写!”
这个过程意外地具有某种疗愈效果。指尖抚过画布的细微纹理,目光流连在自己一笔一笔创造出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那些被上司否定、被市场忽视、被情感动荡所掩盖的自我价值,仿佛一点点地被重新拾起、触摸、确认。*这些是我画的。从无到有。它们承载着我的观察,我的情绪,我的世界。它们很美。它们是有价值的,即使今天没有人买账。* 这个认知像一丝微弱的但持续燃烧的火苗,渐渐驱散着她内心的冰冷和空洞。
她最终挑选了十来幅最近最满意的作品,包括那幅被马克斯盛赞的、在废墟缝隙中顽强绽放的蓝色鸢尾花——它此刻看起来带着别样的寓意,也包括一些风格更鲜明、更具商业潜力的插画和角色设计。她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作品集文档,调整排版,撰写简洁有力的作品说明和自我介绍。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异常认真,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与过去软弱的自己告别的仪式。
夜深了,窗外的雨早已停歇,纽约从不真正沉睡,但她们的公寓楼却异常安静,只剩下鼠标点击、键盘敲击和暖气管道偶尔传来的嗡鸣声。当最后一份精致的PDF文档生成完毕,命名为“EllaChen_Portfolio_Latest.pdf”时,艾拉长长地、深深地吁了一口气,感觉像是跑完了一场身心俱疲的马拉松,精疲力尽,肌肉酸痛,却也有一种虚脱后的轻松和奇异的满足感。
她盯着那个文件名看了很久。这不仅仅是一个电脑文件,这是她被打碎后,依靠着朋友和残存的意志,勉强重新拼凑起来的、一点点可怜的自信和尊严。是她的盾牌,也是她的矛。
“现在发吗?”莉亚凑过来问,眼睛因为熬夜而有些发红,但眼神亮晶晶的,充满期待。
艾拉的心跳又开始失控地加速。发送这封邮件,就意味着将自已这片刚刚重新拼凑起来、尚且脆弱的灵魂碎片,再次毫无保护地暴露给外界的专业评判。可能会再次石沉大海,可能会再次收到礼貌而冰冷的拒绝模板回复。希望之后的失望,比从未希望过更伤人。
但她眼前闪过市集上的倾盆大雨,闪过马克斯那通仓促冰冷的电话,闪过史蒂夫宣布项目取消时那张公事公办的、漠然的脸。
还能比现在更糟吗?她问自己。此刻已经近乎谷底,任何一点微小的肯定,都是向上。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潜入深水一般,点开了邮箱,找到了丹尼尔·李的那封措辞优雅的感谢邮件。她斟酌着词句,尽量让语气显得专业、自信而不卑不亢,努力抹去所有情绪化的痕迹:
“亲爱的丹尼尔先生,
希望这封邮件没有在深夜打扰到您。我是艾拉·陈,之前有幸为贵画廊的‘都市幻象’展览绘制宣传插画。
冒昧给您写信,是想分享我近期的一些新作品(请见附件PDF作品集)。近日在工作规划上有些新的思考,也在尝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和个人风格的突破。如果您在百忙之中能抽空浏览,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将不胜感激。
无论如何,再次感谢您上次给予的机会和肯定。
祝好,
艾拉·陈”
她反复检查了四五遍措辞、语法和附件,手指悬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发送”键上方,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莉亚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她,无声地用口型夸张地说:“发!送!Ella!”
艾拉闭上眼,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按下了那个键。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轻轻响起。那一刻,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一直禁锢着她的枷锁随之“咔哒”松动了一下。她做到了。无论结果如何,她不再是那个只会被动等待和承受的小女孩了。她主动地、为自己争取了一次。
极度紧张后的松弛感猛烈袭来,她和莉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如释重负的疲惫和一丝微弱的、不敢过分膨胀的希望。两人甚至没有力气说话,只是默契地抬起手,用力地击了一下掌,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公寓里显得格外响亮。
然而,就在她们准备合上电脑,收拾残局,结束这漫长而艰难的一天时,艾拉的笔记本电脑突然清脆地“叮”了一声——提示收到了一封新邮件。
两人的动作瞬间僵住。
发件人:Daniel Lee
时间:凌晨1点17分
主题:Re: 新作品集
艾拉和莉亚的心脏几乎同时停止了跳动。空气瞬间凝固。
这么快?!巨大的惊愕攫住了她们。现在是凌晨一点多!他还没睡?还是设置了自动回复?或者是……拒绝来得如此之快,甚至不需要仔细看作品集?
两人屏住呼吸,仿佛那封邮件是一个即将引爆的装置。艾拉颤抖着手指,点开了邮件。
邮件内容很短,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瞬间劈开了客厅里昏暗沉闷的空气,将一切映照得惨白而清晰:
“艾拉,
谢谢你的分享。没想到这么晚收到你的邮件。
我刚刚非常快速地浏览了你的作品集(附件稍后会仔细拜读),非常惊喜!尤其是《废墟之花》系列和那组都市精灵角色设计,无论是概念、色彩运用还是叙事性,都比上次合作时看到了更显著的突破和更强的个人风格!充满了你所说的‘生命力’,并且更具表现力。
来得正好。我们画廊正在策划一个夏季主题的群展,名为‘新生与绽放’,旨在展示一批具有独特视角和旺盛成长潜力的新锐艺术家。我觉得你的作品风格,特别是新作中的那种坚韧与浪漫交织的气质,与这个主题非常契合。
不知你是否有兴趣参与?我们需要大约5-7幅核心作品,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周边衍生品设计(明信片、帆布袋等)。预算和细节我们可以明天电话详谈(如果你方便的话),或者约时间面谈。
期待你的回复!
祝好,
丹尼尔”
……
……
……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客厅。随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艾拉像是被瞬间抽干了所有力气,又像是被巨大的能量击中,整个人僵在原地,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无法聚焦。大脑一片空白,无法处理这信息量爆炸的几行字。一遍,两遍,三遍……她反复读着,那些单词像是金色的蜜蜂,在她嗡嗡作响的脑海里乱窜,甜蜜而令人晕眩。
非常惊喜!
显著突破!
个人风格!
非常契合!
群展!
新锐艺术家!
预算和细节!
电话详谈!
这些词,这些她渴望了多久、只在梦里出现过的专业认可和实实在在的机会,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在一个她最狼狈不堪、自我价值感降到冰点的深夜,以一种近乎粗暴的直接和高效方式,重重地砸在了她的面前。否极泰来?她不敢相信命运会如此戏剧化。
莉亚也反应过来了。她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响亮,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下一秒,一声足以掀翻屋顶、震落灰尘的尖叫爆发出来:
“啊————!!!!!!!!Ella!你做到了!你他妈的做到了!!!上帝耶稣佛祖阿拉啊!!!群展!是蓝图画廊的群展!不是边角料!不是零活!他邀请你了!他看到了!他真的看到了!!他还要给你钱!!!”
她像一颗被喜悦点燃的炮弹一样冲过来,紧紧抱住僵硬的艾拉,用力地摇晃着她,声音因为极度激动而劈叉变调:“新生与绽放!这说的就是你!就!是!你!”
艾拉被她抱得几乎喘不过气,骨头都被勒得发疼,但那种巨大的、排山倒海般的、几乎不真实的狂喜像一场海啸,终于冲垮了她所有的防线。眼泪毫无征兆地决堤而出,不是委屈的泪水,而是巨大的、难以置信的、混合了所有压抑、委屈、焦虑和此刻爆炸性喜悦的泪水。她反手紧紧抱住莉亚,把脸埋在她还带着湿气和淡淡洗发水香味的肩膀上,放声大哭起来,哭得浑身颤抖,泣不成声,像个受尽了委屈终于得到最丰厚补偿的孩子。
这是喜悦的泪水,是如山压力的彻底释放,更是一种强烈的、迟来的、被权威认可的自我证明!
在她被工作否定、被感情忽视、被一场大雨浇得透心凉、几乎要彻底怀疑自己存在价值之后,在她最绝望、最脆弱的时候,肯定和机遇却以这样一种方式,从她未曾奢望的方向,闪烁着真实而耀眼的金光,降临了。
它不是马克斯那种飘忽不定、带着浪漫滤镜的赞美,不是莱恩出于同情和善意的帮助,而是实打实的、来自纽约知名画廊专业领域的认可!是有预算、有明确主题、有正式展示平台的群展邀请!是能写进简历、能真正推动事业前进的台阶!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的才华藏不住!是金子一定会发光!”莉亚也激动得语无伦次,眼泪鼻涕一起流,“去他妈的社区项目!去他妈的史蒂夫!去他妈的马克斯·戴维斯!看看!这才是你该待的地方!在切尔西的画廊里!白盒子空间!专业的灯光!不是那个雨天的破市集!也不是那间该死的、令人窒息的办公室!”
哭了笑,笑了又哭。两个女孩在凌晨一点的客厅里,像疯子一样又跳又叫,抱着彼此,踩着散落在地上的画作包装纸,宣泄着积压了太久的情绪。堆在角落的、那些带着水渍的画作,在此刻仿佛也重新焕发出了耀眼的光彩,不再是失败的象征,而是通往新世界的通行证。
艾拉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浑身血液都在沸腾咆哮。那种冰冷的空虚感和麻木被一种滚烫的、充盈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狂喜和力量感所取代。她挣脱莉亚的拥抱,拿起电脑,再次贪婪地、逐字逐句地看着那封邮件,每一个字都像最醇厚的蜜糖,甜进她酸楚的心底,滋养着那棵即将破土而出的新芽。
他看到了我的生命力。这个词,丹尼尔也用到了。但不同于马克斯那种带着个人浪漫想象和情感投射的用法,丹尼尔的用法是冷静的、专业的、肯定的,是将其视为一种明确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
“我得回复他!”艾拉抹了一把满脸的泪水,手指依旧因为激动而剧烈发抖,几乎握不住鼠标,“现在就回!马上回!不能让他等!”
“回!必须回!告诉他你方便!明天一早就方便!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都方便!”莉亚在一旁激动地手舞足蹈,像个最称职的经纪人,“语气要专业!要高兴!但要稳重!不能显得太急切!哦我的天啊!蓝图画廊的群展!”
艾拉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剧烈的心跳和颤抖的呼吸,在泪眼模糊中斟酌着词句,回复了一份简短却充满热情和专业性的邮件,表示感谢,表达对项目的极大兴趣,并同意明天任何时间都可以电话详谈。
点击发送后,她彻底瘫倒回沙发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在这一刻被抽空了,但每一个细胞都在雀跃地歌唱,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着名为“希望”的新鲜空气。
窗外的纽约已经彻底沉睡,但在这间小小的、凌乱的布鲁克林公寓里,却仿佛正在举行一场盛大而疯狂的狂欢派对。失败的阴霾被彻底驱散,羞愧和自卑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崭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曙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包括那片曾经堆放着失败废墟的角落。
“所以,”莉亚凑过来,脸上带着坏笑,眼里闪着极度兴奋和揶揄的光,“现在,谁还需要那个连一场小雨都不能为你抵挡、连一次市集都不能为你出现的混蛋制片人?嗯?我的大艺术家?未来新锐之星?”
艾拉望着天花板上那盏古老的灯,光影在她泪痕未干的脸上跳跃。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形成一个真实而灿烂的、久违的笑容。是啊,当一扇真正的、通往梦想舞台的、坚实而光明的门为你打开时,那些曾经让你患得患失、忽明忽暗、需要你不断付出情绪价值去维持的窗棂星光,似乎突然之间,就失去了它们绝大部分的魔力和重要性。
这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一个强有力的**幕间休息**的号角。是时候从那段消耗人的、混乱的情感戏剧中抽身,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创造力,投入到真正值得奋斗、并且能给予她真实回报的事情上去了。
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强大的、源于自身的力量正在体内苏醒、奔涌。
“没有人。”她轻声说,声音里还带着一丝哭过后的沙哑和疲惫,却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定,“至少现在,不需要了。”
她的目光掠过房间,看到了靠在门边那把黑色的、质感良好的折叠伞。莱恩的伞。一份雪中送炭的善意和人情,她会记得,会在合适的时候归还并感谢。但此刻,它有它的位置,而她有她全新的、亟待开拓的战场。
今夜,纽约或许失去了一个为爱患得患失、寻找认可的灰姑娘,但或许,正迎来一位真正开始为自己而战、手握画笔谱写人生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