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学习 ...
-
天还没亮透,训练室的淡蓝色荧光板就已经亮起。我踩着晨雾走进来时,江叙已经在角落拉伸和复习昨天的内容,指尖偶尔飘出几缕细碎的虹色构素。
陈圆圆则蹲在道具架前,正对着一堆玻璃球挑挑拣拣,水母头的发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早啊!”她看见我,举起手里两个透亮的玻璃球冲我晃了晃,“我选了两个最圆的,等会儿练附着肯定事半功倍!”
我困惑刚走过去,就见周老师推着一个金属推车进来,车上摆着新的训练道具——除了昨天见过的玻璃球、金属片,还多了些巴掌大的木质方块,每个方块表面都刻着不同的纹路。
“今天重点练‘构素附着与感知’。”周教官拿起一个木质方块,指尖的虹色构素像水流般漫过方块表面,那些刻痕瞬间亮起,“把构素附着在物体上时,要顺着物体的纹理走,这样构素才不容易散。更重要的是,通过附着的构素,你们要能‘听’到物体周围的动静——比如现在,我能感知到隔壁训练室有人在挪椅子。”
陈圆圆立刻凑过去,学着周教官的样子拿起方块,努力憋出一点构素,可她的构素刚碰到木头,就像受惊的鸟一样散开。
“怎么回事啊?”她皱着眉,又试了一次,这次构素勉强缠上方块,却只盖住了一半刻痕。江叙走过去,伸手帮她调整了一下手腕的角度:“别太用力,构素和木头接触时要轻,像摸小猫的毛一样。”
我拿起一个玻璃球,指尖的构素线慢慢缠上去。昨天练血液引导时,构素线还带着些生涩的滞涩感,今天却顺畅了不少——虹色的丝线顺着球体弧度慢慢绕圈,像给玻璃球裹上一层薄纱。等构素完全覆盖球体时,我突然“看见”——不是用眼睛,而是通过构素感知到,五米外江叙的指尖正飘着一缕构素,陈圆圆的玻璃球上沾了根细小的绒毛。
“厉害啊!”陈圆圆凑过来看我的玻璃球,眼睛亮晶晶的,“我怎么只能感知到眼前的东西?”我刚想解释,就见周教官走过来,笑着说:“烛生潮的构素感知范围比你们广,这是高阈值的优势,但也需要控制——要是以后遇到构素密集的环境,感知范围太广反而会让你头晕。”
他说着,递给我们每人一个银色的手环:“这是构素调节器,能帮你们控制感知范围。先从两米开始练,等适应了再慢慢扩大。”我戴上手环,按下上面的按钮,果然,感知范围瞬间缩小,周围的动静变得清晰起来,不再像刚才那样杂乱。
接下来的一上午,我们都在反复练习构素附着。陈圆圆一开始总掌握不好力度,木质方块上的构素缠得歪歪扭扭,后来她索性把方块放在腿上,像绣十字绣一样慢慢绕,江叙则进步飞快,不仅能在金属片上附着构素,还能通过构素让金属片轻轻悬浮起来,看得陈圆圆直拍手:“江叙哥你也太厉害了!快教教我!”
我试着在麻绳网上附着构素,这比玻璃球和方块难多了——麻绳的纹路又细又密,构素很容易卡在缝隙里。练到第三次时,我终于让构素完整覆盖了麻绳网,刚想跟他们分享,就听见肚子“咕噜”叫了一声。
陈圆圆笑得直不起腰:“看来咱们的构素大师也饿了!我早上看到食堂有玉米粥,咱们快去抢!”
食堂里果然飘着玉米粥的香气,窗口的阿姨看到我们,笑着多给陈圆圆盛了一勺:“小姑娘昨天练构素那么认真,多吃点!”江叙端着餐盘,自然地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夹给我:“你早上没怎么吃,这个给你。”我愣了一下,刚想推辞,就见陈圆圆已经把她的香肠夹给了江叙:“江叙哥你教我练悬浮,这个当学费!”
我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玻璃洒在餐盘上,暖融融的。陈圆圆一边喝着粥,一边跟我们说她哥陈默昨天的糗事:“我哥练构素瞄准的时候,把构素线缠到自己头发上了,扯下来的时候掉了好几根,他不说,但我看出来了,现在还在郁闷呢!”江叙听着,嘴角忍不住上扬,我也跟着笑起来,训练时的疲惫好像都被这碗热粥驱散了。
下午的训练是“构素塑形进阶”——不再是简单的线或膜,而是要把构素塑成有实际用途的小物件。周教官示范着把构素捏成一把小小的勺子,勺柄上还带着精致的纹路:“塑形时要想着物件的样子,让构素跟着你的想法走。比如这把勺子,勺头要圆,勺柄要直,不然盛不了东西。”
陈圆圆第一个尝试,她的构素在指尖慢慢凝聚,最后变成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花瓶,“我是天才吧!太厉害了”傻姑娘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江叙则塑了一个小巧的笔筒,还在筒身上刻了简单的花纹。
我试着塑一把小刀,构素刚凝聚成型,就见陈圆圆凑过来:“烛生潮你看我的花瓶!我还能让它装水呢!”她说着,往花瓶里倒了点水,神奇的是,构素做的花瓶居然真的能装住水,没有漏一滴。江叙也拿起我的小刀看了看:“刃口很锋利,就是刀柄有点短,再调整一下会更顺手。”
我们三个互相指点着,不知不觉就练到了傍晚。离开训练室时,夕阳刚好落在槐树林上,把叶子染成了橙红色。陈圆圆突然停下来,指着天上的云彩:“你们看!那朵云像不像咱们练的构素膜?”我抬头一看,还真像——蓬松的云彩边缘泛着淡淡的光,像极了我们早上练的虹色构素膜。
回到宿舍时,林野正趴在桌子上画漫画,苏砚辞坐椅子上看书。
“你回来啦!”林野看到我,神秘兮兮的说“诶!人到齐了,你们都过来一下。”
我们都不明所以的靠过去,林野从抽屉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香炉,几张符咒,
“师兄,你这是?”苏砚辞内心警铃大作,制止了他的动作,
“嘘,小声点。”林野勾住我们的脖子,让我们围成一个圈,“我今天去吃饭,听到教练在聊天,说明天有大集训,要去之前爬的那座小山练构素,练一整天。”
说着,他的声音控制不住大了“我的妈呀!你们没看见今天食堂那个天气预报吧,明天40°,出去直接熟了!”
我们都面面相觑,“所以你这是?”
林野粗眉一竖,巴掌拍在桌上,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句“求雨!”
我和陆高对视一眼,华丽丽的转身离开,留下苏砚辞问自家师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当然,最后,林野还是搞了个小型求雨仪式,拉着我们拜了三拜。
第二天早上,我是被震耳欲聋的雷声吵醒的。林野已经洗漱完,正拉开窗户神经病一样的大笑“哈哈哈!道爷我成了,哈哈哈哈!”我迷迷糊糊的看了一眼,大片大片的乌云堆积在天空中,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雷声,我低头看向楼底,总教官站在楼下,摘了帽子发愁的抓着头发。
林野已经笑得忘乎所以,别的寝室的人都好奇的看向我们寝室,
“哥,求你闭嘴吧... ...”
我们按照正常时间整理完东西,被教官通知更改今天的训练内容,大家去对应的各自室内训练场继续练习。
训练室里,周老师已经在等着我们了。今天的训练内容是“构素与物体的协同”——让附着构素的物体跟着自己的想法移动。周教官示范着让一个玻璃球在空中绕圈,动作流畅得像在玩杂技:“关键是让构素和物体形成‘默契’,你想让它往哪动,构素就往哪个方向用力。”
陈圆圆学着周教官的样子,让她的玻璃球慢慢升空,可刚升到一半,球体就晃了晃,差点掉下来。江叙走过去,帮她调整了构素的输出方向:“别只在下面用力,侧面也要给点构素,像扶着它一样。”陈圆圆按照他说的做,花瓶果然稳了很多,还能慢慢转圈。“太好啦!”她兴奋地拍手,水母头的发尾都跟着晃。
我试着让玻璃球在空中画圈,刚开始还不太熟练,画出来的圈歪歪扭扭,后来慢慢找到感觉,玻璃球越来越稳,还能画出完整的圆形。江叙看了,笑着说:“进步很快,再练练就能让它画更复杂的图案了。”
中午休息时,雨还在下,我们累的都不想去食堂,就坐在训练室的地板上,分享着从宿舍带来的零食。
我手里捏着陈圆圆给的橘子糖,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外面是哗啦啦的大雨。
晚上去食堂的路上,陈圆圆突然说:“等训练结束,咱们一起去吃火锅吧!我知道一家超好吃的火锅店,里面的毛肚超嫩!”江叙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请客。”我也跟着答应,心里期待着训练结束后的相聚。
回到宿舍,陆高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几个冰淇淋,分给我们:“食堂今天有冰淇淋。”我接过冰淇淋,咬了一口,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
明天会是什么样呢?我将脑袋搁在膝盖上,静默着听着屋外的小雨,突然很想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