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安平侯府门前的青石阶被来往马蹄踏得发亮,朱漆大门敞开着,鎏金铜环在晨光里晃出细碎的光。香车宝马络绎不绝,车帘掀起时露出的鬓影衣香,与门楣上悬挂的 “春宴” 红绸相映,织成一片喧闹的锦绣。
      易晚搀扶着祖母走下马车,鹅黄底绣缠枝玉兰的锦缎襦裙扫过车辕,裙摆上的银线绣纹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外罩的月白色轻纱大袖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腕间新得的翡翠镯子,通透得能映出底下的肌肤。发间的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动作轻晃,流苏扫过耳际,带来微凉的痒意。
      “祖母,” 她低头避开迎面而来的香风,声音压得极低,“今日俞... 尚书府上也会来人吗?” 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裙摆上的玉扣。
      老夫人枯瘦的手覆上她的手背,暖意透过锦缎传来:“自然会来。崔氏是俞尚书的嫡母,这样的场合,他若不露面,便是失礼。” 她顿了顿,目光在易晚发间的步摇上凝了瞬,意味深长道,“闻鹤那孩子,听说学问极好,今日怕是也要在众人面前展露才学。”
      易晚的心跳漏了一拍,果然躲不过。
      踏入垂花门时,穿绿衫的丫鬟立刻上前引路,鬓边的茉莉与她裙摆上的玉兰纹样相映成趣。绕过雕花木屏,便见西花厅的窗棂敞开着,里面传来女子的说笑声,混着熏炉里飘出的百合香,在廊下漫开。
      崔氏早已候在宴息室的紫檀木榻上,绛紫色绣金牡丹的常服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见老夫人进来,她连忙起身,赤金镶翡翠抹额上的珠翠随着动作轻响:“老姐姐可算来了!我这茶都换了三泡了。” 目光落在易晚身上时,笑意瞬间漫到眼角,“晚姐儿来了,快过来让姨祖母瞧瞧。”
      易晚上前盈盈一拜,裙摆扫过地面的地毯,发出轻微的摩擦声:“易晚给姨祖母请安。”
      崔氏拉着她的手仔细端详,指腹上的薄茧蹭过她的手背,带着常年捻佛珠的粗糙感:“啧啧,这眉眼长的,跟你娘年轻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说着便从腕上褪下那只翡翠镯子,不由分说地套在她腕间,“这是姨祖母的见面礼,可不许推辞。”
      玉镯微凉的触感贴着肌肤,易晚下意识地看向祖母。老夫人微微颔首,她才乖顺地屈膝:“谢姨祖母赏。”
      “自家人何必客气。” 崔氏拉着她在榻边坐下,锦缎裙摆堆叠在一处,像两朵盛放的花,“我与你祖母是手帕交,年轻时好得能穿一条裙子。后来她嫁入王府,我嫁入侯府,虽说见面少了,情分却从未淡过。” 她指尖划过茶盏边缘,忽然笑了,“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那时就粉雕玉琢的,抓着我的珠钗不肯放。”
      老夫人也跟着笑起来,皱纹里盛着暖意:“可不是?记得那年你出嫁,十里红妆从街头铺到巷尾,安平侯那时刚立下战功,跨马迎亲时,红袍上的金线晃得人睁不开眼。”
      提起往事,崔氏眼中的笑意淡了些,目光飘向窗外的海棠树。东边花厅隐约传来男子的谈笑声,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收紧,掐进掌心的细纹里。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旧事突然翻涌上来 —— 婚后三年无所出时婆母的冷言冷语,那两个妾室进门时虽恭敬却暗藏得意的眼神,庶子出生后府里愈发稀薄的暖意... 最让她心悸的,是承儿幼时一次次的意外,落水时抓住的那只冰冷的手,坠马前缰绳上突然断裂的线,药碗里那层可疑的油花... 若不是侯爷早有防备,怕是早已没了这个儿子。
      她看向易晚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意。当年与老姐姐约定的娃娃亲,若是能成... 她绝不能让大房的人借着这桩婚事踩在他们头上!
      “老姐姐,” 崔氏忽然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狠厉,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外面那些风言风语,你可听到了?我倒是没想到,有些人手伸得这样长,连王府的郡主都敢算计!”
      老夫人拍拍她的手,声音平静无波:“跳梁小丑罢了,何必动气。”
      “我怎能不气?” 崔氏咬牙,珠翠随着她的动作轻响,“若不是... 若不是想着等晚姐儿及笄后再提,我...” 话说到一半猛地停住,眼中闪过一丝痛色,像是被什么刺了下。
      易晚垂眸看着腕间的翡翠镯,心下了然。这位姨祖母,对俞家大房竟是这般深恶痛绝。
      与此同时,东花厅内的宴饮正酣。俞承坐在主位下首,墨色暗纹锦袍的袖口绣着银线流云,与他腕间的玉扣相映。他执杯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将杯中酒液晃出细碎的涟漪。
      “听闻闻鹤侄儿前几日做了一回护花使者?” 穿铠甲的武将放下酒杯,酒液溅在他的护心镜上,“救的还是镇南王府的郡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俞闻鹤连忙起身,青衫下摆扫过凳脚,带起一阵风:“世伯谬赞了。那日情急之下,任谁都会出手相救,实在不敢居功。” 他微微躬身,姿态谦卑得恰到好处。
      另一位文官捋着山羊胡,目光在他脸上转了圈:“闻鹤不必过谦。镇南王府的郡主金枝玉叶,你能及时相救,也是缘分一桩。”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听说王府至今还未表态?”
      俞闻鹤面露赧色,拱手道:“这个... 闻鹤不敢妄加揣测。”
      席间众人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纷纷举杯向他道贺,仿佛这桩婚事已是板上钉钉。
      俞承冷眼看着这一幕,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他这位好侄子,演起戏来倒是得心应手。那日落水之事,他派去的人回报说,俞闻鹤出现得未免太过及时,就像算准了时辰一般。更可疑的是,平日里与易晚形影不离的江小姐,那日偏偏不在她身边。
      “闻鹤侄儿真是好福气啊。” 醉醺醺的官员拍着俞闻鹤的肩膀,酒气喷在他脸上,“若是能娶得郡主,那可是...”
      “王大人慎言。” 俞承忽然开口,声音清朗得像碎玉落进冰盘,让喧闹的花厅瞬间安静下来,“郡主清誉,岂容我等妄议?”
      那官员的酒意醒了大半,连忙赔笑:“世子说的是,是在下失言了。”
      俞闻鹤看向俞承,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快得像错觉。他面上依旧恭敬:“叔父教训的是。是闻鹤考虑不周,不该让诸位长辈为此事费心。”
      俞承淡淡瞥了他一眼,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知道就好。镇南王府不是寻常人家,郡主更是金枝玉叶。有些心思,还是趁早收起来为好。”
      这话几乎是明着敲打了。席间的气氛顿时有些凝滞,连烛火都仿佛忘了跳动。
      一位与俞承相熟的勋贵子弟见状,连忙打圆场:“要我说,闻鹤侄儿虽然优秀,但比起承哥当年可是差远了。还记得承哥当年金殿夺魁,那可是真正的风光无两啊!”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世子爷可是本朝唯一以勋贵子弟身份高中状元的!”
      “那日跨马游街,不知多少闺秀掷果盈车呢!”
      “听说至今还有不少人家惦记着世子的亲事...”
      俞闻鹤听着这些议论,袖中的手悄然握紧,指甲掐进掌心。他最恨的就是别人拿他与俞承比较!明明都是俞家子孙,就因为他父亲是庶出,就要永远低人一等?
      俞承仿佛没有注意到侄子的异常,从容举杯:“陈年旧事,何必再提。今日春宴,当饮酒赏春才是。”
      众人连忙举杯应和,总算将这事揭过。
      宴席过半,俞承借口更衣离席。回廊上的风带着海棠花的甜香,他唤来心腹小厮,声音压得极低:“去查查那日画舫上都有哪些人,尤其是俞闻鹤和那位江小姐的行踪。要仔细些,不要漏过任何细节。”
      小厮低声应下,身影很快消失在假山后。
      俞承站在廊下,望着西边花厅的方向,眉头微蹙。那位被母亲称赞 “灵秀” 的易晚郡主,遭人算计,想必心中委屈。他转身朝书房走去,青石板上的脚步声轻得像风。
      西花厅内,女宾的宴席也正热闹。易晚紧随祖母身后,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目光却在人群中扫过。很快,她便看到了江颖 —— 水红的衣裙在姹紫嫣红中格外显眼,她正与几位贵女说笑,手掩着唇,笑得天真烂漫。
      似乎感受到易晚的视线,江颖转过头来,立刻露出惊喜的表情,快步走了过来,裙摆扫过花架,带落几片茉莉花瓣:“晚晚!你可算来了,我都等你好久了。”
      她亲热地挽住易晚的手臂,指尖带着微凉的香膏味:“听说你前些日子病了,我本想去看你,又怕打扰你休养。如今可大好了?”
      易晚压下心中的厌恶,学着原主的语气软声道:“劳颖姐姐挂心,已经好多了。”
      “那就好。” 江颖笑靥如花,目光在易晚腕上的翡翠镯子停留一瞬,语气艳羡,“这镯子真好看,是崔夫人送的吧?姨祖母待你可真好。”
      易晚正要答话,却听隔壁男宾花厅传来一阵喝彩声,想是有人在展露才艺。隐隐约约能听到有人在称赞 “俞三公子果然才学过人”。
      江颖眼睛一亮,语气更加亲热:“晚晚你听,俞公子在作诗了。他的才学真是...” 她忽然压低声音,凑近了些,“那日他救你时,可是毫不犹豫呢。这样的君子,实在是难得。”
      易晚心中冷笑,好个江颖,真是时刻不忘替俞闻鹤造势。
      她正欲开口,却听一个爽利的女声插了进来:“哟,这不是江小姐吗?又在夸你的俞三公子呢?”
      易晚回头,只见一位身着鹅黄衣裙的少女款步走来,约莫十五六岁年纪,眉目明丽,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叮咚作响,正是靖安侯府的千金赵媛。
      赵媛向易晚行了一礼,笑容明媚得像春日阳光:“郡主安好。早就听闻郡主芳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易晚敛衽还礼:“赵小姐有礼。”
      赵媛转向江颖,似笑非笑地挑眉:“江小姐对俞三公子真是推崇备至啊。不过我怎么听说,前几日有人在城西茶楼看到俞三公子与一位女子争执,那女子哭得可伤心了。不知江小姐可知此事?” 她与江颖本就因一场马球赛结了怨,最看不上她这副矫揉造作的样子。
      江颖脸色顿时一白,强笑道:“赵小姐说笑了,我怎会知道...”
      “哦?不知道吗?” 赵媛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可我听说那女子的身形打扮,与江小姐颇为相似呢。况且,谁不知道江小姐与俞三公子... 交情匪浅?” 最后四个字,她刻意拖长了音调,像在戏耍。
      这话一出,周围几位贵女都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目光在江颖脸上来回逡巡。
      易晚垂眸,掩去眼中的笑意。这位赵小姐,可真有意思。
      江颖脸色更加难看,正要辩解,就听崔氏开口道:“诸位小姐都别站着了,宴席即将开始,快请入座吧。” 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这才纷纷落座,只是经过方才那一出,不少人看向江颖的目光都带了几分探究。
      宴席过半,酒酣耳热之际,果然有人提议年轻小姐们展示才艺助兴。轮到江颖时,她起身弹奏了一曲《春江花月夜》,指尖在琴弦上翻飞,技艺精湛,引得满座皆赞。
      江颖起身行礼,目光却飘向易晚,柔声道:“我在这里献丑了,晚晚的琴艺才真是精湛绝伦呢,不知今日可否让我们一饱耳福?”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易晚身上,像聚光灯般灼热。
      易晚心中冷笑,果然来了。她起身盈盈一拜,语气谦逊:“颖姐姐谬赞了。晚儿技艺粗浅,不敢献丑。”
      “郡主何必过谦?” 忽然一个温润的男声自屏风后传来。原来男宾那边的宴席似乎也结束了,几位公子正隔着屏风与女宾这边交谈。
      那声音继续道:“那日画舫之上,闻鹤曾有幸遥闻郡主琴音,清越悠扬,令人难忘。”
      是俞闻鹤!他竟隔着屏风开口!
      易晚心中警铃大作。好一出逗捧俱全的佳作啊!
      众人闻言,更是起哄要求易晚弹奏一曲,声浪此起彼伏。
      易晚垂眸,心念电转。正当她骑虎难下之际,忽然灵机一动,抬头露出歉然的微笑:“承蒙各位厚爱,本不该推辞。只是前日落水受了风寒,手指至今仍有些乏力,恐弹奏不出佳音,反而扫了大家的兴致。” 她说着,微微抬起手,露出苍白的指尖,确实带着几分病后的羸弱。
      众人见她语气诚恳,脸色也确实不好,便也不好强求。
      崔氏关切道:“既如此,便好生歇着,莫要勉强。”
      易晚正要松一口气,却听俞闻鹤又道:“既然如此,不如由闻鹤代劳,为郡主弹奏一曲,也算是赔罪了。”
      屏风后传来几声暧昧的低笑,像羽毛搔在人心上。
      易晚眸光一冷。好个俞闻鹤,真是步步紧逼!
      就在这时,赵媛忽然笑道:“俞三公子真是体贴呢。不过...” 她话锋一转,语气里满是好奇,“我倒是听说前几日有人在城西茶楼见到公子与一位女子争执,那女子哭得好不伤心。不知公子可否解释一下,那女子为何事哭泣?”
      屏风后顿时安静下来,连烛火燃烧的噼啪声都清晰可闻。
      良久,俞闻鹤的声音才响起,带着几分尴尬:“赵小姐怕是听错了。闻鹤近日闭门苦读,并未去过城西茶楼。”
      “哦?是吗?” 赵媛语气天真,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那可真是奇了。那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说那女子身形打扮与江小姐颇为相似呢。啊,不好意思,我不是说一定是你哦,江小姐。”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江颖和屏风后的俞闻鹤之间来回扫视,像在看一出好戏。
      江颖脸色煞白,猛地站起身,椅凳被撞得发出刺耳的声响:“赵小姐慎言!我近日从未去过城西茶楼!”
      “我都说了不一定就是你呢。” 赵媛眨眨眼,一脸无辜,“江小姐何必如此激动?莫不是... 心虚了?”
      场面一时尴尬至极,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好在崔氏及时开口打圆场:“年轻人有些误会也是常事。今日天色已晚,宴席就到此为止吧。”
      众人这才纷纷起身告辞。
      易晚扶着祖母告辞时,崔氏特意拉着她的手嘱咐:“好孩子,日后常来府里玩,姨祖母这里永远给你留着门。”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指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那些不相干的人说的话,不必放在心上。你的婚事,自有长辈为你做主。”
      易晚乖巧应下,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江颖,却见她正脸色苍白地瞪着赵媛,眼中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像淬了毒的针。
      回府的马车上,老夫人闭目养神良久,忽然开口:“晚儿,你觉得赵小姐此人如何?”
      易晚怔了怔,答道:“赵小姐看似直率洒脱,实则心思细腻,是个聪明人。”
      老夫人点点头,意味深长道:“靖安侯府是世袭罔替的勋贵,与皇家关系密切。赵媛是嫡长女,早年也曾入宫陪三公主读书,她性子虽烈,却恩怨分明,是个可交之人。”
      易晚心中一动,隐约明白了祖母的暗示。
      老夫人又道:“今日之事,你处理得很好。俞闻鹤此子,心机深沉,非良配。” 她睁开眼,目光锐利如鹰,“你放心,祖母绝不会让你受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