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回忆 ...
-
凉城的秋日总是萧瑟的,树枝上零星挂着几片树叶,呼啸的风刮过干涩的脸颊,底下的阴风从裤管往上钻,刺骨的寒意窜入四肢,瘦小的女孩猛地打哆嗦,吸了吸鼻涕,双手缩进宽大的袖子,紧紧抱住自己。
“嘿!小哑巴,快来啊,听说等会儿外面要来一群姐姐,会给我们发零食哩!”胖丫向你招手,肉乎乎的圆脸颊一抖一抖的,两眼笑成了一条缝。
女孩摇了摇头,蜷缩在一处角落,把头埋进双膝,只露出个浅黄色的脑袋。
“姐姐们来啦!快来快来!”孩子们扒着栏杆,探头探脑的,当看到橘黄色的大巴车时,爆发出一阵欢笑。
浅唱把头埋得更深了些。她讨厌这样的日子,讨厌那些好奇或怜悯的目光,更讨厌自己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喊出“谢谢姐姐!”。
脚步声近了,又远了。糖果和饼干的香甜气息飘来,伴随着孩子们雀跃的欢呼。浅唱闭着眼,数着自己的心跳,等待这一切结束。
忽然,一道影子落在她面前,挡住了刺目的光。
浅唱抬起头。
逆光中,一个身影蹲了下来,声音温柔得像是春天第一缕融冰的溪水:“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浅唱怔怔的看着。这是个很好看的姐姐,眉眼柔和,长发松松的挽在脑后,颈间一条浅灰色的围巾更衬得她皮肤白皙。她穿着志愿者统一的马甲,却格外干净温暖。
见浅唱不答,她也不急,只是耐心地等着。
浅唱犹豫了一下,从兜里掏出一个边缘磨损的小小线圈本和一支短小的铅笔,低头写字。她的字迹工整得不像个孩子。
「我说不了话。」
她举起本子。
姐姐看清了,眼里没有浅唱习以为常的惊讶或惋惜,只有一片了然和更深刻的温柔。
“没关系,”她笑了笑,指指本子,“我们可以这样聊,我叫虞眠,你叫什么名字?”
「浅唱。」
“很好听的名字。”虞眠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地说。
浅唱捏着铅笔的手指紧了紧,从来没有人说过她的名字好听,他们通常只会说“可惜了。”
「你真的觉得好听?」她写下,带着一丝迟疑。
“真的,”虞眠用力点头,眼神真诚。
“浅浅吟唱,像秋风一样,安静又温柔的感觉。和你很像。”
浅唱感觉心口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有点酸,又有点暖,她低下头,掩饰突然发热的眼眶。
虞眠就那样陪她蹲在角落,看着其他孩子嬉闹,偶尔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比如,“喜欢看书吗?”或者“平时喜欢做什么”,然后耐心地等待浅唱一笔一划的写下来回答。
她发现浅唱认识很多字,远超同龄孩子,笔记本上的句子甚至带着点早熟的忧郁。虞眠没有夸张的表扬,只是眼神里的赞赏愈发明显。
时间过得很快,集合的哨声响起。
虞眠站起身,眼里有着明显的不舍,她忽然抓住浅唱的手,声音低而急切:“我很想让我妈妈们也认识你,你……愿意有个家吗?”
浅唱猛地抬头,瞳孔微微颤抖。她看着虞眠,那双漂亮的眼睛里盛满了真诚和一种她不敢奢望的期待。
她还没来得及拿起笔,虞眠就被同伴叫走了,走了几步,她又回头,对浅唱比了一个“写信”的手势,用口型无声的说:“等我。”
浅唱蜷在原地,捏着那本小小的记事本,指尖是虞眠残留的温度。
风还在吹,但她似乎感觉不到冷了。
指尖的刺痛感变得清晰,将浅唱从冰冷的旧日墙角猛地拽回。
她眨了眨眼,视野里不再是福利院、斑驳的水泥地,而是铺着柔软地毯的温暖明亮的房间。夕阳的余晖透过干净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温暖的光斑,空气里有淡淡的饭菜香气,是妈妈在厨房忙碌的味道。
她依旧蜷在沙发角落,但身下是柔软的羽绒靠垫,身上带着一条轻薄的羊绒毛毯,带着阳光晒过的好闻气息,那本边缘破损的记事本还摊在膝上,「虞眠」两个字刺目的停留在泛黄的纸页上。
喉咙里那种哽塞感似乎松动了一些,她下意识地收紧手指,羊毛毯细腻的触感包裹着指尖,取代了记忆中袖口的粗粝。
“小唱,吃饭了。”
门口传来温柔的声音,不是记忆里孩童的喧哗,而是虞眠妈妈——虞霜特有的、带着笑意的呼唤。
浅唱猛地抬起头。
虞眠妈妈正倚在门框边,身上还围着那条碎花围裙,眼神柔和地看着她:“发什么呆呢?眠眠刚来电话,说路上有点堵,但马上就到家了,我们先吃,不等她。”
家。
这个字像一颗投入静水的小石子,在她心湖里漾开一圈细微的涟漪,她下意识地又看了一眼笔记本上的名字,那个曾经代表着无尽等待和最终失落的名字,如今有了截然不同的、温暖踏实的回响。
她快速合上本子,像是要藏起一个险些被发现的秘密,又像是终于可以将那段冰冷记忆妥善安放。她对着妈妈轻轻点点头,嘴角努力向上弯了弯,试图形成一个乖巧的弧度。
浅唱站起身,毛毯从膝上滑落,她穿着干净柔软的家居袜,踩在温暖的地板上,悄无声息地走向门口,走向那个散发着饭菜香气和温暖灯光的地方,走向她如今确凿无疑的——家。
而那个关于相遇的回忆,连同角落里刺骨的寒风,都被妥善地锁回了心底的某个抽屉,此刻她更期待的是下一秒门铃响起,那个叫做虞眠的姐姐风尘仆仆却满面笑容的走进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