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破局 ...
-
冯玉峰对沐恒敬服之中带着畏,却并不惧怕。
多年相处,他深知这位殿下手腕强硬,杀伐果断,亦不乏容人之量。
他迎上沐恒的目光,斟酌着说道:“听闻前段日子宋府赏花宴上,怀瑾曾冲撞过殿下。那次我等皆不在场,事后听来原是一场误会。却不知此后,怀瑾是否又做了什么糊涂事?若真如此,我自带人打得他三日下不来床,教他好好长个记性!”
沐恒轻捻玉扳指,淡声说道:“宋润做的糊涂事,远非三日下不了床便可抵过。”
冯玉峰对宋润颇有怜意,还欲再劝。
一旁的秦墨轻嗤一声,推了他一把,“冯三郎,你与郑家小姐新订了亲,莫不是就被她传了妇人之仁?殿下要处置人,自有道理。总归不会是因为抢女人那等鸟事,打一顿便可罢了!”
沐恒低咳两声,“这次便不卸宋润的腿,你们看着办,给他留个永久的记性。”
冯玉峰心道,殿下终究是给了他几分薄面,忙与林彦、秦墨颔首道:“是,殿下。”
沐恒抛出另一道指令:“两个月内,令郑铎滚出京城。”
林彦当即应声:“殿下放心,一切按先前计划正在布局……”
众人一番商议。
一个时辰后,房内只余沐恒一人。忍冬入内,单膝跪地,双手奉上一封绿笺。
沐恒接过后展开,笺上字迹工整清秀,正是沁宁写给宋润的信函。
信中先是谈及冯府如何辉煌,冯寒江如何令她心生亲近,其后要宋润将她留在宋府的琴和首饰送来,最后是几行如哑谜一般的句子。
沐恒读罢,摇了摇头。
这小娘子,看来是不愿弹奏“伯牙”,也不愿佩戴自己送的首饰,心心念念的,仍是她的旧物。
好一个故剑情深,旧情不移。
至于信末的晦涩之言,想来是她与宋润二人方知的暗语,用以判断信件是否由对方亲阅回复。
到了这个时候,她仍对眼前的一切心存警惕,倒像是只机灵的小狐狸。
此番只需将此信再送至宋润手中,由其回复,便能为沁宁送去想要之物,还可搜集他们之间的暗语。
她载在他手里,不冤!
*
十日后,沁宁收到了宋润的回信,随之送来的还有她的瑶琴、琴谱与一匣子首饰。
这些时日,她数度手痒,想奏一奏那名琴“伯牙”。
最后一回,她已将素手按上琴弦,眼前却浮现出沐恒的长指如何拨弦,令一曲“蒹葭”荡逸而出。
她忆起那日紫藤花架下,沐恒用修长的手指抬起她的下颌,问道:“求我甚么?”
当求他,莫要这般诱惑她!
她是润哥儿的人,七年来润哥儿待她恩义如山,她怎可为了一个新识不久的男子就变了心?
为“新欢”辜负“旧爱”,她陈沁宁不是那种人!
“莫怕”,沐恒以此言安抚过她两次。
沁宁亲自搬了凳子,踩上去,将“伯牙”放入柜中最高处。
他走得远远的,她将他的琴束之高阁,如此,她便不怕了!
此刻,沁宁展信,见是宋润的字迹,仍不忘先核对暗语。确认无误后,细细读了起来。
信中除了关心她,便是写了近日来宋府发生的诸事,并无要紧之处。
沁宁不感琐碎无趣,只觉分外温馨,将信反反复复地看,当晚便写了回信。
*
三日后,北疆大营主帅帐中。
大帐中央设有一张军事舆图,图上标有幽云十六州的山川与河流,关隘与驻军,正是北疆核心区域的军事布防图。
沐恒与北疆经略使卢峥在舆图前交谈。
卢峥曾是沐恒父亲沐麟麾下的骠骑将军。二十年前,他辅助沐麟浴血奋战,夺取了幽云十六州的控制权,其后在机要处修筑军事堡垒,镇守北部国门,形成了如今北疆的基本局面。
沐麟回朝后,力荐他的左膀右臂卢峥执掌北疆。
当年,沐麒心中实不愿将北疆的军政大权交予自己弟弟一系手中。但沐麟立有不世之功,万民称颂,他甫一请旨,朝堂上附议如潮。沐麒若强行驳回所奏,不仅难以服众,更会落下打压功臣之名。
沐麒权衡再三,终究还是顺水推舟,将北疆帅印授给了卢峥。
这些年来,沐麟老成谋国,屡献安邦良策,贤名日隆,但另一方面,朝中近年来却渐渐响起了要求更换北疆经略使的声音。
此番沐恒北上,表面看来是赴军中历练,实则乃背水一战。
他要么稳住北疆,化解困局。要么不出数载,这北疆的帅印与重兵,都必将易主。
卢峥对沐麟忠心不二。虽然沐恒此次被天子亲封为北疆都督,名义上是他的副手,但在他心中却将这位年轻人奉为少主。
两人在外以“卢经略”、“沐都督”相称,而在这营帐之内,却是“卢世叔”与“小殿下”的称呼。
前些时日,卢峥已亲自陪同沐恒巡视了北疆三十万屯兵及各处防守重镇。
此刻帐中,除了他们二人,还有新晋骠骑将军越星河,其他几位心腹将领与谋士。
卢峥忽然对着沐恒单膝跪地,沉重说道:“我辜负王爷重托,致使北疆局势日益艰难。近些年来,辽军在北境烧杀抢掠,幽云十六州的百姓不堪其扰,多有南迁中原者。若非王爷在朝中力保,这北疆帅印恐已易主。若令王爷的三十万大军失于我手,我万死难平此愧!”
卢峥的心腹皆效忠于睿王府,齐刷刷地随主帅向沐恒下跪。
沐恒连忙俯身将卢峥扶起,又令越星河一一扶起诸将。
“世叔言重了。”沐恒见这位须发斑白、身经百战的铁血老将,面上刻满风霜,却是一身铮铮气魄,心中不禁动容,诚挚说道:“连日巡视,我亲眼得见,您治军有方,布防有道,各镇守备森严,军容整肃。辽军始终不敢大举南侵,正因有世叔坐镇北疆!”
卢峥本是谢罪,却听到沐恒对自己多年治军之功予以此般肯定,心头猛地一热。
沐恒接着说道:“五年前,辽国新主萧夙继位,此人野心勃勃,对我幽云十六州觊觎已久,却不敢与我军正面决战。北方边境绵长,除却山脉、河流与军事要塞,尚有平野、高原无险可据,辽军便专挑这些难守之地,采用偷袭结合中、小规模作战的方式,滋扰百姓、袭击我军非主力部队。每当我军大部赶至,辽军便迅速撤退,不打主战。近年来,辽人的这一战术确实狡诈,扰我民生,疲我将士,令北境不宁。”
卢峥心赞沐恒短短十数日便将北疆困局剖析得如此透彻,后撤半步,再度单膝跪地,抱拳当胸,“如今小殿下既已亲临,我与北疆三十万将士,悉听殿下调遣!”
“好!”沐恒扶起卢峥后环视左右,点名道:“越将军、张将军、白将军、江参军、鲁参军。”
“末将在!”越星河等人上前一步,抱拳听令。
沐恒令道:“三位将军各领一万骑兵,即日成立三路虎贲营,分别负责西线、中线和东线的机动作战。予你三人三月之期,务必将营中骑兵练成能疾行千里、快速转战的锋锐之师。”
三人领命后,沐恒接着施令:“江、鲁二位参军,着你二人统筹工兵,于辽骑惯于突袭的平原与高地广设暗哨,在哨堡间以烽火、响箭、快马等传讯。三个月后,一旦辽敌来犯,消息需在一日之内直达所在防线的虎贲营!”
两名参军领命后,沐恒又对卢峥说道:“卢世叔,烦劳您尽快选派百名百夫长与千名什长分驻遇袭风险较高的大镇与村落,平日训练乡勇,一旦收到警报,立即带领百姓避险。”
“小殿下放心!”卢峥响亮应道。
沐恒点了点头,“三月之后,定要打出全歼来犯辽敌的胜仗!”
帐内众人昂扬应诺。卢峥看向沐恒的眼中尽是激赏之色:“世子殿下,你少年英雄,老夫佩服!”
沐恒沉声说道:“以上种种,皆为治标之举,若要令辽国彻底绝了犯我大梁的心思,尚需治本。”
“如何可治本?”卢峥连忙上前一步问道。
“待时机一到,再与世叔详商。”沐恒捻着玉扳指说道。
*
当晚,沐恒帐中灯火通明。忍冬奉上沁宁写给宋润的书信。
沐恒已传令,但凡沁宁的消息,皆按一级军报由亲卫快马送达。
沐恒坐在书案前,先是一目十行地扫过信函,执笔将信中唤“润哥儿”之处尽数涂黑,之后闲适地靠入椅背,细细地读了起来。
沁宁在信中写道,冯寒江如今每日自官署回府,总会与她一同用晚膳,向她讲述京中新近发生的要事与趣事。
她提及了其中一桩蹊跷事:近日来京城晓市中出现了半年前驶往扶南国途中遭倭寇洗劫的商船所载的瓷器,甚至连三个月前同样被劫走的原要输往顿逊与狼牙修的丝绸绣品也流入市面。此事不免引人猜测,莫非镇海王竟与倭寇暗中勾结,抢劫海上商队,瓜分赃物?
沐恒读到此处,微微一笑。
林彦等人,做得甚好!
信末,沁宁要宋润为她推荐几本书。
沐恒思索片刻,仿着宋润清隽的字迹,写下两部书名:《汉书》与《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