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孝庄要选秀 ...

  •   康熙四年。

      在辅政四大臣的辅佐下,大难不死的康熙渐渐地领略了治国之道,渐渐习惯了万民朝拜的帝王生活。但康熙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鳌拜嚣张跋扈,苏克萨哈软弱自保,遏必隆见风使舵,索尼精明却已年迈,南明和郑成功等势力不断骚扰着清廷的统治,满汉仍难和平共处。而更令康熙恼火的是,鳌拜已经开始结党营私,如今满朝文武皆是他的门生,遏必隆卖官鬻爵已久,却因与鳌拜交好而没有人敢参他。随着玄烨的逐渐长大,他已经不甘于做一个所有奏折都在批改之后才递给他读的傀儡了。

      慈宁宫前殿

      “皇阿奶,孙儿给皇阿奶请安。”不知不觉间,玄烨已长成了翩翩少年。眉宇间尽显英气,孝庄座前,一身湖蓝九龙戏珠袍将他颀长身形包住,却掩不住挺拔身姿。

      “皇上朝政繁忙,不必时时过来。”孝庄眼见着玄烨成长得如此之快,每每见到都由衷地感叹,自己当年的选择没有错。即便祖宗有灵,看到他这般伶俐孝顺,大概也会欣慰。

      “皇阿奶,孙儿哪有什么可忙的,与其将鳌拜他们批阅后早发出去的奏章重看一遍,不如常常来慈宁宫给您请安呢。”玄烨心知鳌拜等人独揽朝政之事太皇太后必定不会放任不管,因此除早晚请安,其余时间也常来慈宁宫走动。

      孝庄听着玄烨的抱怨,却没有搭茬,只是吩咐苏麻喇姑将那新鲜的瓜果拿来几盘,自己捡起一个马奶葡萄递给玄烨,要他多吃点水果。玄烨见太皇太后没言语,心里笃定她有了主意,略坐坐便回宫了。

      待玄烨走后,孝庄望着那碟未吃完的水果出神,苏麻唤了好几声她才反应过来。

      “太皇太后,您想什么呢?”

      “想一个孩子,听说那孩子现在瘦了不少。”太皇太后又自珐琅碗里拣一颗荔枝剥开,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又将剥好的荔枝放回盘中。

      “您是说喜塔腊斯年?”

      “是个情深意重的好孩子啊,可是脑筋太死了。苏麻,她让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吴克善。他将女儿自科尔沁送到咱们大清,可是却被我的儿子废了。我可怜的哥哥啊,身为科尔沁的亲王,骁勇善战,却因为丢不起这个脸面而郁郁而终……”

      苏麻喇姑怕孝庄伤心,忙岔开话题:“太皇太后,喜塔腊桀年尚未娶亲,仕途也才刚刚开始。斯年又是目睹哥哥中箭身亡,难免一时想不开。等她想开了就好了。您为了照顾她破例让伺候过孝康章皇后的白缨出宫,又遣许多侍卫和奴婢在竹林寺下或明或暗地保护与照顾她,除此之外,咱们还能怎么样呢?”

      “只是不能让她进宫了。大清国不能再娶一个像静妃那样的疯子。未来如果她想通了,就赐封一个格格吧。”

      “您的意思是?”

      “这紫禁城,还得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进来才热闹。传旨到户部,下个月开选秀女。让他们立即行文到八旗都统衙门,逐层将适龄女子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等户部上报皇帝后,让玄烨决定选阅日期。”

      “太皇太后,玄烨还不到婚配的年纪吧。”苏麻有些担心。

      “苏麻啊,你说一个少年怎么样才算成为男人呢?”

      苏麻喇姑冷不丁被太皇太后这么一问,一生未嫁的她尽管年纪已经不小,却有些羞赧地答道:

      “奴婢私想,要经了人事才算是男人。”

      “所以,哀家就是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龙凤合卺后,他们的皇帝就是真正的男人了。”孝庄复又拾起那枚汁液甜美的荔枝放入口中,将果肉嚼烂后咽下,又将荔枝核吐了出来。“苏麻,你说一个已然是堂堂男子汉的皇帝,就可以亲政了吧?而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家伙,是不是该做回本分了呢?”

      苏麻微微笑笑,转身遣人去拟写传到户部的旨意。她心里明白,面对着鳌拜的步步紧逼,太皇太后终于有所动作了。短短数年就经过两次国丧的大清国,终于要在举国欢腾中,迎来一位新皇后。

      景寞嫁入王府做福晋已是一年有余,一改婚前热爱美男的嗜好,与耿聚忠恩爱有加。东珠因选秀日期已近,已经半月未入宫,她以为自己在康熙受伤后的精心照料能够感动帝心,却不知康熙因反感遏必隆墙头草般地在朝政上随鳌拜声附和,因此对东珠非常忌讳。容若之父纳兰明珠于去年升内务府总管,很得康熙信任,在朝野中初露峥嵘。然而这些,我都是听白缨说的。在守着桀年最后停驻那垛枯柴的两年里,我没有参加景寞的大婚,即使她于大婚前日哭倒在我房门之外。我也没有再见过东珠一面,即使她指使家丁们放火烧屋逼我现身。我也没有见过耿聚忠,任由他在桀年忌日时于柴垛前悼念了整整一天,然后将佩剑插在柴前。我只见过容若一面,因他将曦园里桀年留给我的最后一个锦囊带来。这么长时间,我第一次见当日如北斗七星紧紧连在一起的朋友,此刻,却已是此去经年,恍如隔世了。

      “你来了。”我将容若迎进院子。自我离家在此地长居后,玛法遣人在柴垛前搭了一座亭子,取名失神亭。容若信步进了亭子。我用桀年曾使过的白玉壶中为他沏了一壶英山云雾。半壶刚沸的水,不加盖,待茶叶刹那舒展开来,再换第二遍水。当每杯水只剩四分之一时才唤白缨来续。

      “没想到,你对喝茶也如此在行。”他的脸上已经渐渐看出成年男子瘦削的轮廓,行动举止更兼风雅。我心中有所慰藉,这盛名在外的清朝第一才子,果然如史书上描写的那般出众。如果桀年还在,和容若该是不相上下吧。这样想着,不觉心上一阵酸涩。

      “桀年曾经很爱喝云雾,连带着我也爱喝了。”我掩住心上的痛楚,我心知容若与桀年曾惺惺相惜,若我露出苦涩心事,怕他也是心酸。

      “你最近有没有照过镜子?”容若换了个话题。

      “我在这根本没有镜子。”

      “斯年,容若知道劝服不了你。但我想告诉你,景寞、东珠、耿聚忠和我都很想你能回到从前的自己,我很怀念你面对食物时喜悦的样子,可当我看见你现在的身形,我想桀年去后,你似乎没怎么好好吃过什么吧。”

      “容若,有一天你也会遇见深爱的人,到那时,恐怕你会知道,如果有爱,那么有情饮水饱。如果无爱,龙肝凤胆,味同嚼蜡。当日玛法建这个亭子,老泪纵横地要我起一个名字,我在清朝没有读过什么书,只是觉得失神二字好适合我。我常常在亭中伫立望着那堆他最后躺过的木柴,常常天黑时就站在这,再欲走时,天就亮了。所谓失神,大抵如此吧。”

      容若喝过三盏茶便走了,第二日浮墨送来了一面镜子。我也是自桀年走后第一次照镜子。镜子里的我,再不是那个珠圆玉润的喜塔腊斯年了。那镜中的少女,一袭玉白梨花素服,眼眶深陷,形容憔悴,从前丰腴的身子此时已经算是形销骨立了。我让浮墨将镜子送回去,并回给容若我已经照过了,谢谢他的好意。浮墨临走前留给我一封信,里面是一首容若的词。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哪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失神亭前,景寞曾在这里洒了一夜的泪,屋子墙角还有东珠放火的痕迹,耿聚忠的佩剑依旧插在柴垛前,我的手里,握着容若染了泪痕的词。然而伊人已乘黄鹤去,空留余恨在人间。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被桀年的离去而影响着,只有一个人,当桀年一具空棺出殡时,除了太皇太后赐的谥号“武”,整个葬礼上没有任何来自于他的眷顾。当京中盛传我心智疯乱时,那个曾口口声声说宁愿以放弃来承全我幸福的男人,没递来半点关切的问候。在我心爱的人为兄弟之情以血肉之躯为他挡箭,这个身在高位的万岁死里逃生后,只留给我冷漠的沉默。

      当我终于要一个人面对生命时,最常在我头脑里出现的只有这两个男人——淡然如梨花的桀年和尊贵如银杏的玄烨。柴垛前静思的日子中,我对桀年的爱并没有消退,但是对康熙的恨与日俱增。我从来不知道仇恨可以来得如此汹涌,当夜如潮水般将尘世灯火湮灭,我开始回想玄烨的深沉心机,玄烨的装腔作势,玄烨的冷漠高傲。

      那些个和他在蜜客思把酒言欢的日子,我和桀年在内的所有人都对他真心相待,彼时他只当我们是傻瓜,当我们是为他抵挡猜忌和揣度的盾牌。面对着这段友情,恐怕他心底只是不屑。

      那个在草原观星的夜,他瞥到了二阿哥福全的侍卫故意说自己不愿当皇帝时,当桀年与他推心置腹,为天下苍生而教育这个未来皇帝时,他一定暗自嘲笑桀年的不自量力,竟敢以区区平民身份对他指手划脚

      那个眼睁睁地看着孝康章皇后被害死的时刻,他竟然可以做到目睹养母被害而岿然不动,那镇定让我至今想起都不寒而栗。他美其名曰是要救我,却何尝不是为救自己。

      夜,梦境汹涌而来,仿佛一头凶恶的兽想要吞噬我已然瓦解的精神。还是那条孝康章皇后出殡的街,还是穿着素白马褂的桀年,还是御马上面容冷峻的康熙。阴沉天色下冥钱漫天,乱党和侍卫在队伍两边厮杀,鲜血喷溅在白色的灵幡上,侍卫的刀剑上,以及所有人的脸上。我被他们硬塞进了马车,我却知道这明明是梦,我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我冲出马车时眼见一支被乱党射出的箭直奔着玄烨而来。我想让他和桀年全都避开,可此刻我仿佛被浸在深海中,我说的话像气泡一样根本没人能听到。桀年和玄烨还是注意到那支箭了,此刻那箭竟然停在了空中,身边的所有人都停止厮杀,街道安静了下来。除了桀年和康熙所有人都停在前一秒钟的动作。然后玄烨看着桀年说:“朕不是皇上,朕和你是亲兄弟。朕给你们自由,赐你们马匹和黄金,但你要替朕挡这支箭。”然后桀年就像被催眠一样挡在了玄烨身前。然后所有人又继续动了起来,包括那支箭。我眼见着箭“噗”的一声穿过了桀年的身体,鲜血溅在康熙的脸上,然后他望着我,脸上带着丧心病狂的笑容:

      “斯年,现在你们可以在一起了。”

      我在心脏即将崩裂前睁开了眼,就像我没有发现桀年就是远夜前的许多个晚上一样,迎接我的只有空荡房间里的寂静和黑暗。然而我再也不可能披着一件衣服去隔壁找桀年下棋了,桀年也再不能在我呼喊他名字时候奔进我房内,对我说“时间过去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没错,那么深爱我的桀年不会舍得离开我,即使他知道康熙就是他弟弟他也不会选择为他挡箭。他知道,康熙不会放过我们,所以他临死前对我和他说“这是最好的结局”。他宁愿放弃生命来换得单纯的我不被康熙纳入后宫,宫门血腥,像我这样心无城府的人只有一死。所以一年半以来康熙没有拜祭过桀年一次,所以他当年对我如此执着如今悄无声息,所以他说的什么我是金枝玉叶太皇太后必定要我为皇家传宗接代这样的话根本是谎话。他只是恨,恨他一生不被顺治重视,恨他称帝后竟然比不上一介平民,恨我和桀年此生已许。于是他明知有乱党作乱也执意要亲自送孝康章皇后入陵,原来从头到尾,我和桀年都被他算计了。不同的是我是蒙在鼓里,而桀年是甘心情愿。

      这个心狠手辣的康熙,这个毫无亲情的玄烨,这个我甚至曾经为离他而去而有些哀伤的男人,这个如果没有桀年我也许会接受的千古一帝,和仁宪太后没有两样,都只是一个为一己私利而杀人的小人。

      我流着泪打开了桀年留给我的最后一个锦囊,里面一如之前的两个一样里面夹着一张纸,不同于之前言简意赅的一句话,这张纸,他写满了。

      “斯年:

      当你打开第三个锦囊时,我想我已经不在人世了。不然我不会在你经历了两个危机后仍然没有回到你身边。我知道要你忘记我是不可能的,但我希望,你的人生不要被我的离去而摧毁。我知道你一定没有动力再面对未来,可是你不能浅薄地以为简单的生死就可以毁掉我们亿万斯年的爱,我们还在爱着,远到亿万斯年。不同的是,从此你走的是阳关道,而我行的是黄泉路。

      所以你要好好活着,因为我会死很久。“

      “主子,又做噩梦了?”白缨取了一件织锦披风为我披上,离家的这段日子里,如果没有白缨呵护周全,恐怕我还要比现在憔悴。

      “白缨姑姑,你说人死了,会听见,看见我们人世的事吗?”

      “白缨想,看不到,也听不到。”

      “为何?”

      “不说人死魂散转世投胎这些,单说人死后,看见亲人落泪,仇人快活,怎么甘心?所以就算能看到,也会毅然转身。”

      “姑姑,您知道我是谁吗?”

      白缨楞了一下,低头不语。我心下了然:“所以您对斯年如此照顾,仿佛慈母,又似长姊。”当日我亲娘偷龙转凤必然要有个下人帮手,那人,肯定得是孝康章皇后的心腹,那么除了她,还会有谁呢?

      白缨突然跪下,语带哽咽:“奴婢是罪臣之女,父亲被佞臣陷害流放宁古塔,奴婢作为官奴进宫做了宫女。又因不习惯宫中劳作而常遭教习嬷嬷毒打,是先皇后在鞭子下救了奴婢的命,将奴婢带进景仁宫。奴婢身受先皇后恩典,却护主不力以致主子惨死。您是先皇后唯一血脉,是金枝玉叶,也就是奴婢一生的主子,奴婢伺候主子,理应细致入微。更何况,斯年小姐情深意重,奴婢能为您添茶倒水,是奴婢的福分。”

      我将她扶起,直视她的眼说:“你是景仁宫的姑姑,让你和我在这里受苦,明明是我委屈了你。至于什么金枝玉叶,以后我们都不要再提了。我从来没有当你是奴婢,你也无须视我为主子。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地方,那里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那里没有压迫,只要不犯罪就不会有人用鞭子抽你。或许会有竞争,有争斗,也有是非,但是也有人和人之间平等的交往,真挚的感情。也许我不能带你去那个年代,但至少在我身边,我会这样对你。”

      白缨脸上带着泪,坚定地点了点头:“主子,不管您去哪儿,白缨就为您这一句话,刀山火海也不委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孝庄要选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