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为赋新词强说愁 ...


  •   冬末春初,傍晚将近。

      山腰爱晚亭里众人围坐,亭外一个少年披着外套,头发微卷,肤色明润。他扶了下半框眼镜,又顺手把半瓶矿泉水递给旁边那位还在玩手机的同伴。

      “再坐就看不到日落了。”望见天空慢慢泛起黄色,赵一凛转头提醒。

      步道上行人寥寥,夹杂着琐碎的交谈声。姜升然只好起身,爱晚亭离观景台还剩大段距离,再休息真的就要赶不上日落了。

      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爬岳麓山,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日出日落,也都尽数体验过。爬山成为两人散心的一项休闲活动。

      赵一凛和姜升然是发小,两年前考上了同一所大学。虽然学院专业不同,但是两人做什么事都是一起,还是像以前那样。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正好两人七八节都没课,就相约着一起登高望远。

      二月末天气稍冷,山上时不时也呼出一阵寒风,两人穿得不算多,风吹起来感觉还是些许刺骨。

      从景区南门一直往上爬,十多分钟就到了爱晚亭。姜升然有点口渴便在爱晚亭休整了几分钟,赵一凛很识趣地去买了瓶矿泉水过来。

      亭子不大,通体绿色,说起爱晚亭,都会想到“停车坐爱枫林晚”,但其实和这首诗关系不大,亭子周边红枫季的景色尤其贴切诗描绘的画面,因而改名。

      姜升然今天上了三节课,有些疲惫,两人慢悠悠地抵达观景台的时候,赶上夕阳的尾巴。观景台围了一圈,此时天边太阳欲坠,云如火烧,橙黄中透出点红。

      赵一凛一边赞叹不已一边拿出手机拍照,“这么好看,快来啊。”

      好不容易挤到人群的最前面,太阳连十分之一都快不剩了,“快啊,拍照。”

      赵一凛一手把姜升然搂过来,一手举起手机合照。姜升然甩掉疲惫的状态,硬挤出一个微笑,比了个剪刀手。

      “好了。”拍完照,赵一凛放走姜升然,开始自由活动。

      虽然姜升然身体素质还算可以,但是今天总感觉有些不对劲,爬到山顶有些累,找了个地方坐下了。

      湘江对岸的霓虹渐次亮起,最后一缕斜阳从山顶掠过,夜幕宣告降临。

      赵一凛找了几个位置拍照,然后又在精品店里逛了一圈买了一套明信片,两人在长椅上汇合。

      “土死了。”姜升然接过赵一凛递过来的明信片——秋季的爱晚亭被枫树包围,旁边用华文行楷列了行杜牧的《山行》。

      “不好看吗?”

      “一般吧。”说完,姜升然就收下来了。

      看着月亮缓缓爬升,月光如白纱笼在岳麓山上。岳麓山风景如此秀美,姜升然却没有半点赏玩之心。这次相约由赵一凛发起,他虽毫不犹豫地答应,但他不仅仅是来爬山的,他向来怀有二心。

      真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两人趁着月明赶紧下山,接下来照常坐地铁过湘江去市中心吃晚饭。到五一广场的时候都要八点了,但众所周知,这时候才是夜生活的开始。

      相比连锁的餐饮店,两人更喜欢街边排档或者苍蝇小馆,在县城里生活的日子让他们偏爱有烟火气息的饭馆。

      这是一家平常的湘菜排档,两人点了几个炒菜。

      “你要喝酒吗?”赵一凛问。

      “咋了,你要喝?”平常赵一凛都是不喝酒的。

      赵一凛把点菜的单子给姜升然看,他自己点了杯普通饮料。

      “那来点吧。”姜升然现在都要饿昏头了,盼着上菜。

      “快给我朋友圈点赞。”

      姜升然拿起手机,“你发了啥?”

      点进去一看,“炫盒布丁:又来爬岳麓山了”,配图主要是两人的合照,还有几张风景照。

      他点了个赞。随手往下滑,一个月可见的朋友圈也被塞得满满当当。

      菜上得不蛮快,店里有点喧嚣,谈话声此起彼伏。赵一凛沉浸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姜升然盯着他看了好久,他还是几年前那般模样,换了副眼镜,细看下颌还长了些胡茬。

      吃完饭又在商业街逛了一圈,两人啥也没买,步数倒是刷满了,姜升然还被拉过去拍了两张大头照,赵一凛给的理由是上一次拍的已经找不到了。

      从湘江中路坐地铁回到学校,已经十点出头。

      刚出地铁站,月色被夜云遮挡,姜升然问:“晚上还去跑步吗?”

      “好累啊,你去跑吗?”

      姜升然点点头,跑步是他的习惯,赵一凛平常也会掺和。

      “今天太累了,我就算了。”说着说着,两人就到了田径场,赵一凛叮嘱了一句:“你也别太累着,早点回去休息啊。”

      姜升然目送赵一凛离开,然后转头去了田径场。

      跑道上像往常一样,照射灯熄灭后跑者三三两两。姜升然今天走了一整天基本上没停过,晚上也不准备跑多长时间。

      春初的夜晚冷得有些异常,姜升然跑完五千米就停了,拉伸后便准备回寝室。

      [炫盒布丁]:别搞太晚了,容易冻着。

      [炫盒布丁]:到寝室没?

      前一条消息是十一点发的,后一条隔了将近半小时。

      [Senrio]:在路上了。

      赵一凛几乎秒回了一条语音:“赶紧点,别冻着了。”

      [Senrio]:已经很快了。

      回到宿舍,室友还没熄灯睡觉。他们寝室约定的是十二点关灯,现在离十二点还差一刻钟。

      跑完步出了点薄汗,在路上“风干”了许多,准备先收拾一下再洗漱。

      除了七八节没课以外,姜升然今天算是上了一整天的课。一下课就先是把书包扔回宿舍,然后去跟赵一凛汇合,两人中午便约好了一起去爬岳麓山。

      姜升然仔细翻看书包里的书本时,发现自己的手稿不见了。那是一本绿色的笔记本,从高中以来就跟着他,说是手稿也不恰当,其实已经可以看作是日记了。

      去年秋天的时候,姜升然把自己的暗恋经历改编成小说向杂志投稿,一本月刊《潇湘》收稿了这篇故事,从十二月刊开始连载。姜升然一开始其实并没有做好被收稿的准备,故事写到一半就投出去了,虽然他的故事不长,但是后续的还要持续给杂志供稿,马上到月初就要交五月份的稿件了,现在手稿找不到了。

      背包夹层也仔细摸索了一遍,的确没有。姜升然仔细回忆起今天一天的行程,笔记本说不定落在了教室里。

      -

      春初风起,湘江北上。麓山南路,香樟横列,车铃远响;树叶繁茂,人亦抖擞。新晨的阳光穿过林荫,寻得一曲径,绕进校园。

      第一周周一,正是开学首日,从学生公寓到教学楼途中学生熙攘。早上七点半不到,姜升然就已融入这片人潮之中。
      姜升然还有些朦胧,前些日子还在跟赵一凛一起过元宵佳节,转眼间就到了要上早八的日子。

      这是他大学生活的第四个学期,忙前忙后近两年,过了这个春天夏天也称得上是大学里的“学长”了。商学院的学生个个上进,姜升然生怕跟不上节奏,在学习上投入的心思颇多。

      早上八点的这堂课是专业课《管理诊断咨询》,总共32课时,前20课时介绍理论,后12课时汇报项目建议书和诊断咨询报告。课程设计采用小组的形制,总共不超过11组,每组不超过7人,可跨班自由组队。姜升然所在专业只有两个班级不到60人,组11个队几乎绰绰有余,上个学期也有小组作业的形式,大家似乎还是希望和已经配合过的队友一起合作。

      刚宣布考核方式以后,姜升然他们专业第一就给他发消息。

      [海棠]:姜同学,要不要一起组队?

      然后还附带了一个“询问”的表情包。

      姜升然这个专业是大类招生,好不容易跟班级里的人混了个脸熟,大二分流全前功尽弃了。上个学期姜升然是跟班级男生一起组队的,这次跟湘云组队可以趁这个机会认识一下班级里的女同学。她是上个学期的专业第一,说不定还能“搭便车”。

      [Senrio]:可以的。

      《管理诊断咨询》课程的教学老师姓曹,是院里的副教授,还特地给了十分钟让同学自由组队。教室里看似讨论热烈,实际上不一定都在课堂里。

      姜升然单坐一隅,见没人和他讨论便拿出绿色笔记本,开始记录这几天发生的事。上了高中,有些感情始终难抑,但又碍于实际,不能公之于众,如此只能把心事尽数写到纸上。

      有些时候甚至感慨:还不如没有考上同一所大学。

      课间休息,湘云找过来和姜升然确定小组的事情,姜升然连忙把笔记收起,装作了然。

      老教授的讲课方式有些催眠,第一堂课又着重在讲一些概念意义什么的,再加上没有统一选定教材,姜升然的心早就飘到十里开外。

      之后的几节课绿色笔记本就没在姜升然的记忆中出现过。中午在食堂吃饭,突然收到赵一凛发来的邀请,说是下午没课一起爬山。游岳麓山是他俩一件普通且寻常的休闲活动,两人闲得没事也会上岳麓山上逛一圈。他不假思索,便答应了。

      下午五六节课下课以后,姜升然火急火燎地跑回宿舍,随手把书包扔凳子上,换了身行囊就去找赵一凛汇合了。

      这个时候姜升然可以肯定,手稿是早上第一二节课的时候落在了教室。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为赋新词强说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