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散步 ...
-
雨断断续续地下了四五天,连通夏莱和尹清川两家的小路被雨水冲刷得干净,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反射出粼粼白光。
尹清川抖了抖伞,“砰”未干的水珠“咻”得弹射出去,飞溅到院中水洼里惊起阵阵涟漪,点水的蜻蜓被荡漾的水波推开,不甘心飞远。
“姐姐,天放晴了。”
夏莱快步走到尹清川身边,感受到脸上、手上传来的温度,她叹谓似的眯起眼,与尹清川一同注视远山尽头,那一轮逐渐上升、明晰的太阳。
直到阳光刺痛双眼,夏莱低头用力眨眼,将那酸涩的模糊视线的泪光回缩。
“今天天气好,我们沿着路走一走吧。”
尹清川一扫前日“萎靡”,望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忽的开口。
夏莱当然说好,她脚步轻快,时而在前带路,时而又因为摘取路边的野花野草落后一步。
她们一前一后经过这段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行的土路。头顶是浓密的柚子树叶,尹清川的半个侧脸都掩映在阴影里,唯有星点光斑透过叶隙落在肩头。
她一刻不停地往前,很快将那束光斑洒落。及膝高的野雏菊挤在路边,黄的、紫的、白的茎叶交芷,开作一簇,在贴近地表还覆盖了一层蓝白相间的不知名野花。
夏莱在乡村长大,见惯了这些花,无所谓喜不喜欢,可今天却又有些不同,她看着尹清川的背影,过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使得周遭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新鲜起来。
“姐姐!”
她笑着将刚摘下的花又抛下,小跑两步追赶上前面人的身影。
“我们要往哪里去?”
村里很早就通了马路,不过那是主干道,靠近田地的地方还是最原始的由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坚实土路,在路边相对较高的石坎处还总能看见几块异常平滑光亮石头,那是村里人背玉米、红薯或其他重物时用来停放背篓,暂时歇脚的地方。
“我也不知道,随便走走。”
土路到了尽头,尹清川停下脚步,再往前是一个岔路口,往前往上往下三条方向各不相同的水泥路。
“往下走能直通村里的主干道,会经过很多人的家门口,往前和往右走区别不大,住这两边的人比较少,这两天路更多通着山林和田地。”夏莱侧着身体从旁边挤过,她轻巧地跳上水泥路,出于习惯,站到了右边。
“你要往哪边走呢,姐姐?”
尹清川站在高处往下看,触及公路边那一栋栋白墙黑瓦的房子和院坝里来回走动忙碌的人影时果断收回眼。
“走右边。”她说。
路面从这时宽敞起来,两侧的玉米高过人头,茎干呈现出干枯的棕褐色,长长的叶子多在半途折断,埋进土里,因而才有这大小不一的玉米,顶着糟乱的须子在风中微微展露金黄的场景。
一棵年轻的板栗树下,年轻姑娘将背篓放在石坎上,右手扶在背篓边沿歇息。
这姑娘正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抬起的胳膊线条流畅,肌肉结实,尹清川和她对上视线,那是一双温柔且富有力量的眼睛,倒像极了刚去壳的板栗,是一样的棕褐色,还泛着温润的漆光,尹清川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姑娘微微一愣,她冲尹清川礼貌点头,而后毫不吝惜地绽开一个明朗的笑容,对着尹清川身边的女孩挥手。
“阿莱。”
“于姐姐!”夏莱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谢阿公不是说你今年忙得很,回不来吗?”
夏莱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于菁面前,两眼发亮地打量这位自打上了大学后就“许久未见”的姐姐。
“唉。”于菁无奈摊了摊手,她侧开身子,向两人展示身后的大背篓,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玉米,塞满了整个背篓,可以说一丝空隙都没有浪费。
“我要是不回来,阿公种的这些玉米就得烂在地里了。”
“早说别种了,结果今年又种了这么多…”
夏莱闻言,猛猛点头,俨然一副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同的模样。
“我家今年也种了很多。”夏莱扯了扯尹清川的手腕低声道,素来快活的脸上此刻眉头紧锁,一副愁云惨淡的模样。
“妈妈说了不要种也不管用。”
周围就是玉米地,满满一背篓的玉米还摆在眼前,尹清川光是想想也觉得头大。
“阿莱,你旁边这位是?”
于菁又将毛巾搭回肩上,因为要扶着背篓,所以她只能站在原地,好奇地打量尹清川。
“欸,我怎么给忘了!”夏莱拍拍脑袋,才想起眼前人和身边人还是陌生状态。
不等她介绍,尹清川已经开口了。
“你好,我叫尹清川,清水的清,山川的川。”
“好名字!”于菁夸赞,而后略微沉吟,问出声。
“你是…段老师的亲戚?”
尹清川压下心中惊讶 :“段老师是我小姨。”
“果然。”于菁轻笑“我看第一眼就觉得你和段老师有些像。”
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更多时候还是将重心放在尹清川身上。
…………
“这么说,你是八岁的时候就搬走了。”
尹清川点头。
于菁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现在想想,你走的时候不太凑巧。”于菁指了指夏莱。
“你走的那一年,阿莱刚好搬到这里,她早一点或者你晚一点都能碰上。”
“现在也碰上了!”夏莱突然出声。
于菁低头好笑地看了她一眼。
“是是是,现在认识也不迟,兜兜转转,还是又回到了这里。”
“打算待多久呢?一个暑假?”她又补充。
“没别的意思,我就是觉得你不像是会长久留在这里的样子。”
尹清川暂时没想那么多,算是默认了她的说法。
“也挺好,这里偶尔回来住还是很合适的”于菁笑了笑,她摘去夏莱衣摆上挂着的草籽,捻了捻手指上残余的植物渣子。
“得了,你俩继续走吧,我趁现在凉快,先把这篓玉米给背回去。”于菁将毛巾环过后颈搭在两边肩头,靠回石坎,上身微弓预备起身。
尹清川和夏莱默契地把路让开。
只见于菁两手用力一撑,前腿抬,后脚蹬,整个人就从那条窄小的土沟迈上了平坦的水泥路,沉甸甸的背篓登时向前倾倒,依靠在她后背。
于菁面不改色,她掂了掂背篓,调整到自己合适的角度。
“我先走了,有空了一起。”
“好,于姐姐再见!”
“再见。”
告别了于菁,两人又继续沿着路往前走。
“谢阿公先前还和我说于姐姐今年忙着找工作,估计不回来了,没想到我们今天就遇见了。”
夏莱感叹,还得是这块儿地,不管走多远都能被牵扯着回来。
“姐姐,你还记得你以前住在这儿的事吗?”
“记不清了。”尹清川脑中偶尔会闪过一些模糊的片段,胸口涌上一股沉闷的熟悉感。
这感觉让她很不舒服,就像曾经失去的某样东西在内心深处不断地呼唤,叫人心慌意乱、惶恐不安。又因为她本人足够清楚地意识到失去的东西已经无法再得到,所以这种呼唤,与其说是对往昔美好的唤醒,倒不如说是又一次印证了她现有的贫瘠。
“我恍惚记得有一个地方有很多梨树。”尹清川迟疑道。
即便处在偏僻的山村,这些年也有不小的变化,从“锅盖”卫星接收器被取代开始,迟来的技术变革在村中掀起,外界的讯息如浪潮一般铺天盖地的卷来,好的、坏的、真的、假的、明的、暗的、善的、恶的,在冲击中,乡村小学最先瓦解,在第一个学生转入镇上小学之时。
总而言之,村子的变化实在太大,更何况她一个经久在外的人,又如何能记得,说出来也只怕是自欺欺人,不过——
“确实有这个地方!”
一瞬间似鸟雀惊飞,夏莱停下,她原是背着手倒退着走的,此刻微微仰头,凑近尹清川跟前。
微风吹过额前碎发,让她的眼睛有些刺痒,她不以为意的晃晃脑袋,将碎发甩开。
夏莱的情绪总是写在脸上,可尹清川每每望向她时,最先注意到的还是她的眼睛,明亮似星,内有无限生机。
“我带姐姐去看!”
“好。”尹清川的回应消失在风中,夏莱径直拉起她的手,手心手背相贴,温热从指尖蔓延,渗进身体的每一寸,尹清川不觉放松。
回到这里不到一周,却感觉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在学校的日子再度回想起来竟然觉得陌生,宛若一场滑稽闹剧,沉默也好争吵也罢,只她一个人出演。
尹清川以一种局外人的视角冷漠审视自己往昔的生活,甚至不明白当时的自己为什么会那样纠结那样疲惫。
那些不愿意提及的,曾经让她精疲力尽的人和事在此刻纷纷沉入记忆深处,再不能惊起一点涟漪。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