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夜嚎绕墙,灯火算粮 ...
-
第3章:夜嚎绕墙,灯火算粮
暮色沉得很快,像一块浸了墨的粗布,从青溪县郊外的天际线往下坠。超市外的黄土路渐渐融在暗里,只有流民的声音还在风里飘——起初是零星的啜泣,后来变成成片的哀嚎,裹着深秋的寒气贴在超市的铁门上,丝丝缕缕渗进来,绕在每个人的耳边,像钝刀子割着心。
胡多金站在二楼的监控室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屏幕边框。夜视画面里,老槐树下的流民缩成一团,下午那个光脚的孩子靠在母亲怀里,小脑袋歪着,不知道是冻僵了还是饿脱了力。右侧车马行门口的两个黑影还在徘徊,手里攥着半截木柴,时不时往超市方向张望,眼神里藏着说不清的急切。
“胡总,这俩人不像普通流民。”陈姐的声音打破沉默,她握着根打磨锋利的货架钢管,防刺背心的拉链拉到顶,“刚才看他们在车马行里翻找,像是在找能用的家伙。我让小周和小孙守在铁门后,都穿了防刺背心,有动静会立刻喊。”
胡多金点头,刚要嘱咐“盯紧点”,突然听见楼下传来“哐当”一声,紧接着是林姐的惊呼:“王姐!王姐你怎么了?”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往楼下冲。一楼生鲜区的应急灯旁,王姐倒在地上,手里还攥着没拧上盖的机油桶,额头上满是冷汗,脸色惨白得吓人。林姐正蹲在旁边掐她的人中,几个理货员围在周围,眼里满是慌色。
“怎么回事?”胡多金扑过去,手指搭在王姐的手腕上——脉搏又弱又快,是体力透支的症状。白天王姐拆货架、修发电机忙了一下午,刚才又去检查油桶,怕是撑不住了。
“刚王姐说要再查一遍发电机的油,走过来就突然倒了……”小吴声音发颤,手里还拿着王姐没喝完的半瓶水。
林姐急得额头冒汗:“我刚测了她的血压,有点低,可能是低血糖加疲劳过度,得赶紧补充能量!”
胡多金脑子飞速转着——王姐的体力值早上看还是78,下午忙完降到72,刚才在监控室看面板时,还标着“轻微疲劳”,现在突然晕倒,肯定是体力跌破临界值了。她下意识地抬手,眼前的淡蓝色面板瞬间弹了出来,“团队状态面板”里,王姐的体力值已经掉到了55,后面红通通标着“重度疲劳·需紧急补给”,下面还跳着一行提示:【触发紧急补给机制:消耗15斤大米煮热粥,搭配2个鸡蛋,可恢复10点体力,避免体力持续下跌】。
“煮粥!快煮粥!”胡多金脱口而出,手指还停留在面板的“紧急补给”提示上,“用15斤大米,再拿4个鸡蛋,煮得稠点,越快越好!”
张姐立刻反应过来,转身往食堂跑:“我去煮!”
林姐却愣了愣,眼神落在胡多金抬起的手上——那里空无一物,可胡多金的目光分明是在“看”什么东西,还精准报出了“15斤大米”“4个鸡蛋”的数字。她心里咯噔一下,却没敢多问,只是赶紧扶着王姐往休息区挪:“来个人搭把手,把王姐扶到垫子上躺着。”
胡多金没注意到林姐的眼神,只顾着盯着面板上王姐的体力值——数字还在缓慢往下掉,64、63……她急得攥紧拳头,又点开“物资栏”确认大米库存:4800斤,够煮粥,鸡蛋还有300个,也够。可就在这时,陈姐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声音压得很低:“胡总,你刚才……在看什么?”
胡多金猛地回神,才发现自己刚才情急之下,居然对着空气报出了面板上的数字。她心里一慌,看向陈姐和林姐——两人都盯着她,眼神里有疑惑,却没有警惕。这两个姐妹,一个是退伍军人出身,跟着她守过超市被偷的危机;一个是卫生员,去年疫情时陪她在超市住了半个月,都是她最信任的人。
“跟你们说个事。”胡多金深吸一口气,拉着两人往监控室走,“这事我瞒了你们一天,不是故意的,是怕……怕你们觉得我疯了。”
进了监控室,她关上门,抬手对着空气点了点,淡蓝色的面板立刻悬浮在三人面前。陈姐和林姐的眼睛瞬间睁大,嘴巴微张,却没发出声音。胡多金指着面板上的“团队状态”:“这是系统面板,只有我能看见。王姐的体力值掉到65了,面板提示要煮15斤大米粥加鸡蛋才能恢复,刚才我报的数,就是面板上写的。”
她又点开“物资栏”,大米、面粉、冻肉的数字清清楚楚:“咱们超市的物资库存,面板上都记着,连每天能自动补多少大米和水都写了。还有声望值,咱们下午加固铁门、安排分工,面板都加了声望,说声望够了能解锁地图和找人才的功能。”
监控室里静了几秒,陈姐先反应过来,她走上前,伸手想碰面板,手指却直接穿了过去,眼里的震惊慢慢变成了了然:“难怪早上你让我们加固铁门,还精准算着每个人的活,原来是有这个……面板帮忙。”
林姐也松了口气,眼神里的疑惑变成了安心:“那王姐的事,按面板说的做就行?只要煮了粥,她就能好?”
“应该能。”胡多金点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没告诉你们,是怕面板的事传出去,万一被外面的人知道,会惹麻烦。但现在王姐出事,我不能再瞒了——咱们33个姐妹,要一起活下去,这事得跟你们说清楚。”
“胡总,你放心,我们不会说出去的。”陈姐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坚定,“这面板是好事,能帮咱们活下去,咱们守好这个秘密就行。”
林姐也点头:“对,咱们先救王姐,等会儿粥煮好了,按面板说的喂给她。至于其他姐妹,等明天稳定了,再慢慢跟她们说,或者只告诉张姐、小李,都是自己人。”
胡多金笑了,心里暖烘烘的——她没选错人。三人刚要下楼,就听见张姐在喊:“胡总!粥煮好了!”
下楼时,粥香已经飘满了一楼。张姐把稠乎乎的粥盛在碗里,旁边还放着剥好的鸡蛋。王姐躺在休息区的垫子上,脸色好了点,看见胡多金过来,想挣扎着坐起来,被胡多金按住:“别乱动,先喝粥。”
林姐端着粥,一勺一勺喂给王姐。胡多金盯着面板,看着王姐的体力值从55慢慢往上跳——65、70、75,最后停在75,“重度疲劳”的红字变成了“轻微恢复”。她松了口气,对张姐说:“张姐,你把库存清单拿过来,咱们跟陈姐、林姐一起对对,面板上的数跟你记的对不对。”
张姐愣了愣,刚要问,陈姐给她递了个眼神,她便把清单递了过来。胡多金指着面板上的“物资栏”,跟张姐的清单一一核对:“大米4800斤,你记的是4800,对;冻肉950斤,你记的950,也对;蔬菜1800斤,绿叶菜500,土豆800,萝卜500,都对。”
张姐的眼睛越睁越大,胡多金趁机把面板的事跟她说了——没说太多,只说“有个工具能帮着算物资”,张姐是老实人,没多问,只笑着说:“有这工具好,省得我算错数,咱们的粮就不会浪费了。”
接下来的物资盘点,就顺畅多了。四人围在折叠桌旁,张姐念着清单上的数,胡多金对着面板核对,陈姐和林姐则补充注意事项:
“应急物资”:压缩饼干500包、罐头300罐、常用药98份,面板上的数字分毫不差。胡多金特意指着“常用药”提醒:“面板说抗生素只剩10盒,得省着用,除非高烧或感染,不然别用。”
“日常消耗”:大米4800斤(按33人每天2斤算,能吃72天)、面粉2900斤(69天)、冻肉950斤(31天),胡多金补充:“面板说冷柜最多撑30天,冻肉得提前吃,或者看看能不能找地方腌肉。”
“储备物资”:种子库(水稻20斤、玉米15斤、蔬菜10斤)、盐20斤、油50桶,张姐提议:“绿叶菜最多存10天,赵姐会腌菜,用1斤盐能腌300斤,能存1个月,面板上的盐够不够?”
胡多金点开面板,盐的库存是20斤:“够,每天用1斤,能腌20天的量,够咱们吃一阵。”
小李和赵姐也过来帮忙,胡多金没跟她们说面板的事,只让张姐按“算好的数”安排:“赵姐,明天你带两个姐妹腌菜,每天用1斤盐,腌300斤绿叶菜;小李,你记着,明天让陈姐找水源和柴火,咱们的净水器能用,找到水源就能省桶装水。”
王姐喝了粥,体力慢慢恢复,也过来帮忙。她不知道面板的事,只以为是胡多金算得准,笑着说:“胡总,你咋啥都算得这么清?跟有谱似的。”
胡多金看了眼陈姐,两人相视一笑,没说话——有些事,等王姐再好点,再跟她说不迟。
夜色渐深,十点多的时候,大部分姐妹都去三楼宿舍休息了,只有陈姐和两个巡逻的姐妹在一楼转。胡多金、陈姐、林姐又去了监控室,面板还悬浮在半空,三人盯着屏幕上的流民,沉默着。
“刚才有个女人来拍门,说孩子快饿死了,想讨口粥。”林姐指着屏幕上的老槐树,“我没敢开,让陈姐跟她喊,说咱们也没多少吃的,她才走了。”
胡多金看着那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心里像被揪了下。她点开面板,“声望值”还是150,没多也没少。“要是给她点吃的,会不会加声望?”林姐问。
胡多金犹豫了——面板说声望够了能解锁地图,可开门太危险。陈姐却开口了:“明天我带人去探周边,顺便给她送两包饼干。咱们先看看流民的反应,要是他们没恶意,再慢慢帮;要是有问题,咱们也能及时退回来。面板不是说要积累声望吗?这说不定是个机会。”
“行。”胡多金点头,“就给两包,别多给,先探探底。”
监控室的电流声里,夹杂着外面的哀嚎。胡多金靠在椅子上,看着面板上33个姐妹的体力值,心里慢慢有了底——有面板帮忙,有这些个靠谱的姐妹,她们一定能活下去。
下楼时,张姐还在生鲜区整理“爱心筐”,里面放着几棵带虫眼的白菜。“胡总,这些白菜明天也能腌,省得浪费。”张姐笑着说。
胡多金蹲下来,摸了摸白菜叶,又想起监控里那个孩子的小脸。“明天腌了吧,”她说,“咱们的菜够吃,别浪费。”
夜风从通风口吹进来,带着寒气,却没那么刺骨了。胡多金往三楼走,宿舍里传来小吴和小孙的说话声,软软的,带着点对明天的期待。她推开门,笑着说:“别聊太晚,明天还得干活呢——明天中午,咱们煮点肉罐头,给大家补补体力。”
宿舍里的灯暗了些,小吴和小孙欢快地应着:“好!谢谢胡总!”
胡多金躺在床垫上,闭上眼睛——面板还在脑海里亮着,王姐的体力值稳定在75,其他姐妹的体力也都在70以上。她笑了笑,慢慢睡了过去,梦里没有流民的哀嚎,只有超市里熟悉的米香,和姐妹们笑着理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