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松林苑的辣椒刚晒透,徐玉正让小荷把磨好的辣椒粉分层装坛,坛口裹着三层油纸,扎紧麻绳才不会返潮。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是王妃身边的翠兰,往日总是带笑的脸上没了半分暖意,见了徐玉便直声道:“徐侧妃,王妃请您即刻去正院,宫里传了急信,殿下已经进宫侍疾了。”

      徐玉心里 “咯噔” 一下,指尖的辣油蹭到素色襦裙上也没察觉,随手抓过搭在椅背上的青布披风裹住肩头。这几日京里本就透着诡异 —— 前几日二郎从宫里崇文馆回来,提过一句宫门侍卫比往常多了三倍,连进出的 “腰牌” 都要对着光验三遍纹路。

      往正院走的路上,各院的灯都亮得早,却没了往日的笑语。

      正厅里早已聚齐了人。见众人到齐,王妃缓缓开口,声音比往日低了几分,却字字清晰:“宫里刚传来消息,陛下病得很重,殿下已经带着亲兵进宫侍疾。从今日起,府里戒严 —— 采买只许王管事和李婆子去,进出都要凭我手令;各院的丫鬟婆子都管好自己的嘴,不许议论宫里的事,更不许跟外院递消息。谁要是敢坏了规矩,不管是谁的人,一律发卖出府,绝不姑息。”

      “陛下病得重?” 苏氏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发颤,“那大郎在崇文馆…… 会不会受牵连?我能不能托人给大郎带句话,让他在宫里少说话,别惹事?”

      “崇文馆有禁军看守,比府里还安全,不必传话。” 王妃打断她,眼神扫过众人,“大郎、二郎、三郎在崇文馆有先生盯着,照旧读书就好;四郎、五郎、六郎在府里,你们各自看好,让他们别乱跑。这个时候,咱们府里绝不能添乱 —— 殿下在宫里侍疾,最忌家里出岔子。”

      接下来的日子,府里像被按下了静音键。每日清晨,崇文馆的马车来接二郎时,只敢在门口停片刻,车夫连车帘都不敢掀;采买的王管事回来,只会说 “宫里还那样”,再多问一句就摇头,只把新鲜的蔬菜米面卸在厨房,转身就走。

      直到第七日傍晚,皇城突然响起钟声,27下,大家都以为是皇帝殡天了,结果收到消息,是苏皇后没了。蜀王在宫里受了打击,一病不起,被抬回府。

      “苏皇后没了?” 苏氏声音发颤。

      徐玉也愣住了 —— 苏皇后是皇后,怎么会突然被毒杀?她刚要追问,就见王妃抬手按住额头,声音带着疲惫:“都回院吧,看好孩子们。殿下那边有我看着,你们不用操心。”

      又过了三日,更惊人的消息传来 —— 二皇子没了,朝廷给的谥号是 “悼”。“悼” 字多用来指 “年中早夭” 或 “品德有缺”,用在曾经的储君候选人身上,明眼人都知道,二皇子的死定跟储位之争脱不了干系。府里的气氛更沉了,下人们走路都踮着脚,连咳嗽都不敢大声。

      蜀王的病渐渐好转,能下床走动时,宫里又传了圣旨 —— 册立蜀王为太子,即刻搬入东宫。

      搬去太子府那天,天刚蒙蒙亮。徐玉看着丫鬟们打包行李,只让带了常用的衣物、厨房里的锅碗瓢盆,还有晒好的辣椒粉 —— 这些东西跟着她从蜀王府到皇庄,再从皇庄回蜀王府,早成了她日子里的念想。太子府比蜀王府气派,朱红大门上挂着 “东宫” 的匾额,侍卫们穿着崭新的铠甲,站得笔直,可规矩也多了十倍。

      让人不安的是,太子妃的册封礼迟迟没举行。时间长了,府里的人难免有议论,二郎都回来和她说“娘,我今天听到宫里有人议论,说母妃可能当不了太子妃。”
      徐玉斥道“胡说。不要听那些无稽之言。娘娘这些年上孝父母,下抚儿女,从没出过半分差错。只是册封稍微晚些,需要选一个吉日。你听到这些话,一定要驳斥了去,断不能让这些话乱传。”
      二郎看徐玉少有的严肃,连忙道“嗯嗯,我们懂的。今天听到这话,我就和大哥和三弟驳斥了这个传谣言的小子。”
      徐玉点点头“这段时间你们也多陪陪娘娘。”
      王妃是笑到最后的人,这些小波折想来不会受影响。她只是个小小侧妃,整日窝在后宅,应该不会影响剧情,徐玉心里有点拿不准。

      徐玉犹豫半天,还是忍不住开口:“娘娘,府里的流言…… 您也听到了吧?妾其实不懂朝堂上的事,可妾知道,您这些年的辛苦,府里谁都看在眼里。妾已经让院里的人闭紧嘴,谁要是敢乱传,我绝不轻饶。您…… 您也多保重身子,别太劳心。”

      太子妃闻言,眼底浮上一丝暖意,她放下笔,指了指案上的空茶盏:“素心,给徐侧妃倒杯热茶。” 待茶端来,她才缓缓道:“我心里有数。太后那边确实有想法,可册封太子妃是国事,不是她一句话就能定的。倒是你,还记挂着我,有心了。”

      徐玉连忙摆手:“娘娘说的哪里话,这是妾该做的。” 说着,让小菊把食盒打开,里面是个新奇的点心 —— 金黄的糕体上,用糖霜勾勒出个小小的 “皇冠” 样式,“这是妾新琢磨的,叫蛋糕,用鸡蛋、黄油和糖做的,比寻常点心软和些。听人说西域的贵族都戴这样的‘皇冠’,象征着体面和安稳,妾就做了这个样式,给您讨个好彩头。您要是不嫌弃,就尝尝。”

      太子妃拿起银叉,轻轻碰了碰那糖霜皇冠,忍不住笑了:“你总有这些巧思。从前在皇庄时,你做的辣椒饼,能让殿下一次吃三碗饭;如今这蛋糕,倒让我想起那时的踏实 —— 不管外面怎么闹,有口热乎的、有心系的人,就不怕。”

      徐玉见她笑了,心里也松了些:“您喜欢就好。要是觉得合口味,妾往后再给您做。”

      离开正院时,夕阳正洒在东宫的红墙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徐玉忽然想起刚穿来时的日子,那时她只想 “苟到结局”,可如今却觉得,就算身处东宫这样的漩涡里,只要守住自己的小院子,做好手里的热乎饭,看着孩子们平安长大,就是最好的日子。

      回到自己的院子,她看见小荷正蹲在厨房门口择菜,院里的辣椒坛摆得整整齐齐。她走过去,拿起一个辣椒坛,打开油纸,一股熟悉的辣香飘出来 —— 这味道,从蜀王府到皇庄,再到东宫,一直陪着她。她笑着对小荷说:“今晚做油焖笋,再炒个辣子鸡,二郎最爱吃这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