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冷战与无声的战场 ...

  •   自那晚庆功宴不欢而散、被沈宗年强行带回宅邸后,谭又明和沈宗年之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冷战。

      说是冷战,其实更像是谭又明单方面的沉默抗议。他依旧住在沈宗年的房子里,因为沈宗年根本不允许他离开。但他不再主动跟沈宗年说一句话,不再提出任何要求,甚至连眼神交流都尽量避免。

      沈宗年给他准备的饭菜,他默默地吃;医生来复查,他配合地检查;复健师来指导,他机械地完成动作。但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儿,变得异常安静,脸上没了笑容,那双总是神采奕奕的眼睛也失去了光彩,常常对着窗外一发呆就是大半天。

      那种沉默的、带着疏离和压抑的抗拒,比任何吵闹和争执都更让沈宗年感到窒息。

      沈宗年依旧每天在家办公,依旧将谭又明置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冰冷的隔阂,像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他们之间。他看着谭又明日渐消瘦和沉默,心脏像是被反复揉搓,又酸又痛。

      他知道自己那晚的话说重了,行为过激了。但他不后悔。如果再重来一次,他依然会那么做。他无法忍受谭又明脱离他的掌控,无法忍受别人触碰他觊觎已久的珍宝。那种失控的恐惧,远胜于此刻承受谭又明冷待的痛苦。

      他只是用更沉默的方式,继续着他的守护和…禁锢。

      他会让厨房变着花样做谭又明爱吃的东西,虽然对方只是机械地进食,尝不出任何味道。
      他会在深夜,悄无声息地站在谭又明的卧室门外,听着里面安静的呼吸声,一站就是很久。
      他会将谭又明偶尔多看两眼的杂志或新出的游戏机买回来,放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即使对方看都不看一眼。

      这种僵持的气氛,连家里的佣人和保镖都感受到了,个个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

      打破这场冰冷僵局的,是一份突如其来的紧急公函。

      关于峰会确定的那片新兴区域开发,上面下了红头文件,要求成立一个由沈、谭两家牵头,其他几家企业参与的开发管委会,并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提交一份极其详尽的、关于港口联动升级和智能化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及技术方案,作为后续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的核心依据。

      这份报告的专业性、复杂性和紧迫性都极高,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开发的成败和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格局。

      消息传到沈宅时,谭又明正抱膝坐在落地窗前发呆。沈宗年则在客厅处理文件。

      徐助理将公函内容分别汇报给两人。

      谭又明听完,没什么反应,只是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依旧看着窗外。

      沈宗年放下文件,眉头微蹙。这件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难度也极大。他沉吟片刻,对徐助理道:“通知集团核心技术团队和战略部,一小时后线上会议。”

      “是。”徐助理应声,又看了一眼里间仿佛事不关己的谭又明,迟疑了一下,“那谭总那边…”

      沈宗年目光也扫向那个沉默的背影,眼神复杂。他知道谭又明在“海湾之心”项目上对港口智能化有过深入的研究和不错的构想,这份报告如果有他参与,质量和效率都会提升很多。但以他们现在这种状态…

      “先不用。”沈宗年收回目光,声音冷淡,“沈氏自己能处理。”

      徐助理不再多言,躬身退下。

      线上会议很快开始。沈氏的核心技术团队确实顶尖,但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命题,尤其是在涉及与谭氏“海湾之心”项目无缝衔接的细节上,还是遇到了不少瓶颈,争论不休,进度缓慢。

      沈宗年坐在电脑前,听着耳机里下属们的讨论,目光却不时地飘向依旧坐在窗边的谭又明。

      他看到谭又明不知何时拿出了一张纸和一支笔,无意识地在纸上画着什么,侧脸专注而安静。阳光落在他纤细的手指和微微蹙起的眉头上,有一种易碎又执拗的美。

      沈宗年心中一动,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他对着麦克风,打断了那边的争论:“关于港口现有基础设施的数据对接和兼容性问题,尤其是与‘海湾之心’三期规划的联动部分,谁负责?”

      会议那头沉默了一下,一位高管有些为难地回答:“沈总,这部分之前一直是谭总亲自抓的,核心数据和对接口径只有他的团队最清楚,我们这边拿到的不全,强行切入的话,后期可能会有很多隐患…”

      沈宗年沉默了。他知道下属说的是事实。谭又明在工作上的敏锐和前瞻性,有时连他都暗自赞赏。这份报告,缺了谭又明的深度参与,很可能无法达到最优效果,甚至可能留下漏洞。

      一种强烈的、想要去靠近他、打破那层坚冰的冲动,混合着对项目负责的专业态度,在他心底交织。

      会议结束后,书房里只剩下沈宗年一人。他盯着屏幕上停滞不前的方案框架,又看了看窗外那个依旧保持着同样姿势的背影,指节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最终,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站起身,拿起那份红头文件的打印稿和一台笔记本电脑,朝着落地窗走去。

      脚步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谭又明似乎没有听见,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说,沉浸在与他的冷战中。

      沈宗年在他身边不远处的地毯上坐了下来,这个位置不远不近,既不会显得过于亲近带来压迫感,又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他将文件和电脑放在一旁,没有看谭又明,只是看着窗外,声音平静地开口,仿佛只是在自言自语地分析工作:“上面的时限很紧。港口智能化的方案,尤其是数据对接和系统兼容性部分,是核心难点。现有的几个技术路径都有缺陷…”

      他条理清晰地说着目前遇到的困境和技术分歧点,语气客观冷静,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谭又明依旧没有回头,但握着笔的手指却停了下来,身体有瞬间极其细微的僵硬。他听得懂沈宗年在说什么,那些专业术语和难点正是他之前花费大量心血研究过的领域。他的专业本能被悄然触动。

      沈宗年没有催促,也没有看他,只是继续冷静地阐述着,甚至故意点出了某个目前团队争论不休、而他知道谭又明早有成熟想法的关键技术节点。

      说完后,他便沉默下来,拿起旁边的电脑,似乎开始处理别的事务,给谭又明留下了足够的思考和…反应的空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落地窗前一片寂静,只有阳光移动的声音。

      沈宗年看似在处理邮件,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身边那个沉默的人身上。他在赌,赌谭又明的专业素养和对项目本身的责任心,能否暂时压倒对他的个人情绪。

      良久。

      就在沈宗年几乎要以为赌输了的时候,一个极其轻微、带着点干涩和别扭的声音,低低地响了起来:

      “…数据接口应该采用开放式标准协议,而不是私有化封装。‘海湾之心’三期预留了API扩展模块,文档…在我书房左边第二个抽屉,蓝色文件夹。”

      沈宗年敲击键盘的手指骤然停顿。

      他没有立刻回应,也没有看向谭又明,只是极轻地应了一声:“嗯。”仿佛只是听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建议。

      但他紧绷的下颌线,几不可查地放松了一丝。

      他拿出手机,给徐助理发了条信息,言简意赅:“取谭总书房蓝色文件夹,港口API文档。”

      然后,他再次开口,依旧是讨论工作的平静语气:“如果用开放式协议,安全性怎么保障?尤其是跨境数据流动部分。”

      又是一段沉默。

      然后,那个别扭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顺畅了一些,带着一种陷入技术思考时的专注:“…可以引入区块链技术做验证节点,数据本身不出境,只交换验证结果…我之前做过模拟…”

      一旦开了口,涉及到自己擅长和投入过心血的领域,谭又明的专业本能就逐渐压制了个人情绪。他开始断断续续地、但思路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下意识地拿过刚才那张涂鸦的纸,在上面画起了简单的架构图。

      沈宗年认真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引导他更深地思考和完善。两人之间那堵冰墙,似乎在纯粹的技术讨论中,被凿开了一丝微小的缝隙。

      他们就这样,一个坐在地毯上,一个靠在窗边,隔着一段距离,看着不同的方向,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围绕着那份至关重要的方案,开始了第一次…冰冷的“合作”。

      没有眼神交流,没有多余废话,只有简洁的技术术语和偶尔的争论。

      但整个空间里那种令人窒息的低气压,却悄然缓解了不少。

      徐助理很快送来了文档。沈宗年接过,没有自己看,而是直接递向了谭又明的方向。

      谭又明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接了过去。指尖不可避免地碰到一起,两人都迅速收回手,仿佛被烫到一样。

      谭又明翻开文件夹,查找着需要的资料,思绪完全沉浸了进去。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种诡异又默契的“远程”合作中流逝。

      当夕阳西下,光线变得柔和时,那份停滞不前的方案,竟然在他们这种奇特的交流方式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个大体的框架和核心技术路径被确定了下来。

      讨论告一段落。

      两人之间再次陷入沉默。

      谭又明似乎才从专注的技术状态中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竟然和沈宗年说了那么多话,还接受了他的帮助…他脸上闪过一丝懊恼和别扭,猛地合上文件夹,站起身,一言不发地拄着拐杖快步回了自己的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仿佛刚才那个沉浸在技术世界里、与他高效讨论的人不是他。

      沈宗年没有阻止,也没有说话。

      他依旧坐在地毯上,看着窗外染满霞光的天空,又低头看了看电脑屏幕上那份已然成型的方案框架,再看向谭又明刚才坐过的地方,那张被遗落的、画满了架构图的草纸。

      他缓缓伸出手,将那张纸捡了起来。

      纸上线条清晰,逻辑缜密,充满了灵性和智慧。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笔迹,冰冷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极淡极淡的、几乎无法捕捉的柔和与…痛楚。

      明明还在生气,却依旧无法对共同倾注心血的项目置之不理。

      他的明明,从来都是这样…嘴硬心软,在大事上,永远有着超乎年龄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

      这场冷战,似乎找到了一个奇怪的突破口。

      但沈宗年知道,那坚冰并未融化,只是在那冰冷的表面下,开辟了一条极其细微的、仅容工作交流通过的裂缝。

      而这条裂缝,是通往更深的隔阂,还是 eventual 的解冻,犹未可知。

      无声的战场,从情绪的对峙,暂时转移到了专业的博弈与合作上。

      而这,或许是眼下唯一能让他们和平共处的方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冷战与无声的战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