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疲惫的支撑 ...
-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以一种残酷的匀速不断减小,像沙漏里无可挽回的流沙。高三的生活迅速滑入一种高速而单调的轨道,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精确复刻,像一架精密却疲惫的机器,围绕着“学习”这个唯一的轴心疯狂旋转。
清晨,天空往往还是蟹壳青时,教室里就已经亮起了灯。住校生们带着惺忪的睡眼和速溶咖啡的浓郁香气早早到位,走读生们也踩着晨露匆匆赶到。早读课的朗朗书声不再是形式,而是真正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嘶哑和急切。
课程表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主科占据了绝对主导,体育课、音乐课形同虚设,即便存在,也常常被“自愿”挪用来讲题或测验。下午的“强化训练”雷打不动,试卷雪片般发下,收上,批改,再发下。红色的批改痕迹密密麻麻,像战场上的伤痕,记录着每一次交锋的成败。
晚自习延长到了夜里十点。教室里的灯光苍白,照亮底下无数个低垂的头颅。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翻动书页的脆响、以及压抑不住的轻微哈欠声,是这里永恒的背景音。空气凝滞,混合着汗味、咖啡因和风油精提神醒脑的薄荷气味。每个人的课桌都像一座被试卷和参考书围困的孤岛。
疲惫是肉眼可见的。它藏在眼底越来越深的青黑里,藏在课间趴倒一片的沉默里,藏在有人因为一次小考失利而突然红了的眼眶里,藏在日益沉默寡言的性格里。神经像一根被过度拉伸的橡皮筋,失去了弹性,变得脆弱而敏感。
南星觉得自己像一块被挤干了的海绵,知识灌进去,却因为过度饱和而无法有效吸收。数学压轴题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物理的复杂模型总在最后一步出错。挫败感如影随形。
一天晚自习,她又被一道反复做错的电磁感应综合题困住了。草稿纸上写满了推算,却一次次走入死胡同。焦躁和无力感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越勒越紧,几乎让她喘不过气。她感到一阵鼻酸,猛地丢下笔,把头深深埋进臂弯里,肩膀微微起伏。
就在她被负面情绪淹没,试图在短暂的黑暗中寻找一丝喘息时,感觉胳膊被轻轻碰了一下。
她抬起头,眼睛有些发红。旁边的同学递过来一张折叠的小纸条,示意是给她的。南星疑惑地打开。
上面没有字,只画着一个简笔画的小太阳,散发着拙劣的光芒,旁边用箭头标着一行小字:「补充点光能 →」,箭头指向她桌角那盒喝了一半的牛奶。
是江宸的笔迹。他隔着大半个教室,不知何时注意到了她的情绪崩溃。
南星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他的方向。他并没有看她,依旧专注地埋首于自己的习题,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但她却莫名觉得,胸腔里那股即将爆炸的淤塞感,忽然被戳开了一个小口子。
她拿起那盒牛奶,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清醒。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了笔。那个笨拙的小太阳,像一颗微小的火种,短暂地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隔天,江宸在连续攻克理综大题后,脑子像一团被煮过头的浆糊,太阳穴突突地跳。他烦躁地揉着额角,摘下眼镜,闭眼休息。
再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的保温杯不知道被谁续满了热水。杯底下压着一小包速溶可可粉和一张便签纸,上面写着清秀的字迹:「提神醒脑,续命专用。别谢。」
他认得那字迹。抬头望去,南星正背对着他,似乎在认真背书,但耳根却有点微微发红。
他撕开可可粉包装,将粉末倒入杯中,热气氤氲,甜暖的香气弥漫开来。他喝了一口,浓郁丝滑的甜味中带着一丝微苦,一直暖到胃里,连带着紧绷的神经似乎也松弛了几分。
他们不再有太多时间像以前那样闲聊、分享零食或传递长长的纸条。但在这些被极度压榨的时光里,这种无声的、细微的支撑却变得更加珍贵。
可能是在对方去打开水的间隙,顺手帮他也接满一杯。可能是在发下批改后的试卷时,第一时间留意到对方失分的题目,然后晚自习后默默递过自己写得密密麻麻的解析笔记。可能只是在走廊擦肩而过时,用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眼神,传递着“坚持住”的讯号。
这些举动微不足道,甚至有些笨拙。但它们像黑暗漫长隧道里零星出现的光点,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脚下的一小步路,让人有勇气继续往前走。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疲惫依旧刻在骨子里,压力依旧沉甸甸地压在肩上。但在这些细微的支撑中,一种更深层次的、并肩作战的默契悄然滋生。他们不再仅仅是朋友,更像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在枪林弹雨般的试题和考卷中,凭借着这一点点微光,确认着彼此的存在,汲取着继续前行的力量。
夜更深了,晚自习的结束铃声终于响起。人群拖着疲惫的步伐涌出教室。南星和江宸推着车,沉默地走在清冷的月光下。很累,但知道有人和自己一样累,并且彼此暗中搀扶了一把,这份疲惫里,便似乎也生出了一点可以继续忍受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