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 野茶新味与茶馆茶香 ...

  •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苏砚和林珩就背着竹篮上了山。按照周老茶师的指点,野茶多生长在半山腰的岩石缝隙间,叶片比家茶略宽,边缘带着浅齿,凑近能闻到一股更浓郁的野香。

      林珩拨开半人高的杂草,忽然眼前一亮:“这边有一片!”苏砚快步上前,只见岩石旁的野茶树冒出嫩红的芽尖,晨露挂在叶尖,晶莹剔透。两人学着周老茶师教的手势,轻轻捏住芽梗采摘,不一会儿竹篮就攒了小半篮。下山时路过溪边,林珩还特意接了些山泉水,笑着说:“周爷爷说野茶要用山泉水炒,能留住野韵,咱们正好试试。”

      回到茶馆,周老茶师早已在灶房等候。他接过野茶,摊在竹筛上翻了翻:“野茶水汽重,得摊足三个时辰,还要多翻两次。”张奶奶也来帮忙,坐在廊下拣野茶里的碎枝,嘴里念叨着:“以前阿坤也采过野茶,炒出来的茶带着股子劲儿,镇上的老人们都爱喝。”

      临近午时,野茶终于可以下锅。周老茶师让林珩用山泉水将铁锅擦了一遍,再添上松针和栗木炭,待温度升到七十度,才让苏砚把野茶和家茶按三比七的比例混合倒进锅里。“野茶味烈,家茶清甜,这么配能中和口感。”周老茶师握着苏砚的手,教她放慢翻炒速度,“野茶叶厚,得多炒会儿,别让里头的水分闷着。”

      铁锅冒着热气,野茶的烈香和家茶的清甜渐渐交融,飘出灶房,引得路过的镇民驻足。阿明从外头回来,一进门就深吸一口气:“这香味比昨天的春茶更特别!”说着就凑到灶房门口,看着锅里翻滚的茶叶,手痒得不行:“周爷爷,等会儿揉捻我来,昨天没揉够呢!”

      炒好的茶叶晾凉后,阿明撸起袖子,按照周老茶师教的方法,将茶叶放在粗布上圈揉。他力道比昨天稳了不少,茶叶在掌心下渐渐裹成条索,茶汁浸出,染绿了粗布。苏砚在一旁帮忙扶着布边,看着阿明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你这手艺,再过阵子就能赶上周爷爷了。”阿明挠挠头:“我就是想多学学,以后也能帮着炒茶,不辜负我爸的手艺。”

      傍晚时分,野茶混炒的茶叶终于烘好。周老茶师用竹筛筛去碎末,装了一小罐递给苏砚:“用早上的山泉水泡,尝尝味道。”苏砚赶紧取来茶壶,注上山泉水,待茶叶舒展,倒出一杯。茶汤呈浅琥珀色,喝一口,先是家茶的清甜在舌尖化开,接着野茶的醇厚涌上来,尾调还带着松针的淡香,层次分明。

      正尝着,茶馆门口忽然热闹起来。李大叔扛着锄头走进来,笑着说:“老远就闻见茶香,是不是新茶炒好了?”后面跟着好几个镇民,都是被茶香吸引来的。苏砚赶紧拿出杯子,给大家泡上新炒的野茶混制茶。李大叔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茶好!比去年的野茶更顺口,还有家茶的甜劲儿!”张奶奶坐在一旁,看着满屋子的人,眼角笑出了细纹:“以后咱们茶馆,天天都有新茶香咯。”

      林珩看着热闹的场景,走到苏砚身边,轻声说:“你看,新故事已经开始了。”苏砚点点头,看着杯中舒展的茶叶,又看了看满屋子的笑脸,忽然觉得,这满院的茶香,不仅藏着牵挂,更藏着镇上人的烟火气——往后的日子,就伴着这茶香,和大家一起,过好每一个岁岁年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