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宫宴 ...

  •   除夕将至,紫禁城内的年味愈发浓重,各宫都在为宫宴做准备。延禧宫西配殿内,烛火燃至深夜,房内的火炉一直燃着。

      裴珺正与尚仪局女官姜尚仪对坐,案几上铺满了宫宴的流程单、席位图、菜单名录以及歌舞杂耍的节目单。

      裴珺虽年纪不大,但入宫时日久远,从瀚王府到紫禁城,二十年的宫廷生活早已将各种规矩礼仪刻入骨髓。加之她常年与执掌宫务的淑贵妃毗邻而居,耳濡目染,处理起这些事务来竟是井井有条,事无巨细皆考虑周详。

      姜尚仪是宫中老人了,比淑贵妃还要长几岁,这些年操持着宫中事,总是能做到事无巨细。也正是因为有她帮持着,裴珺这才敢接手淑贵妃打理宫宴的事。

      “……乐舞就按这个次序来,最后那出《万国来朝》气势要足,彰显我大昱天威。御膳房的点心单子我再看看,陛下不喜过于甜腻,这几样蜜饯果子可换成时令的柑橘……”

      裴珺纤细的指尖划过纸笺,声音平和却句句说在了点上。

      姜尚仪频频点头,她久居宫中,自然知道如何说话是让主子听了舒服的。道理她都知道,但是不能直说,偏要趁此夸赞一番裴珺,说道:“娘娘思虑周全,奴婢记下了,有娘娘帮着操持,奴婢这心里可就踏实多了。”

      裴珺微微颔首,没说什么。

      一切商议妥当,裴珺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亲自执起温在红泥小炉上的紫砂壶,为姜尚仪斟了一杯热茶:“姜尚仪辛苦了,喝杯茶暖暖身子。”

      姜尚仪受宠若惊,双手接过,呷了口茶,似是想起了什么,笑着道:“说起来,等过了年,宫中怕是还有一桩喜事要叨扰娘娘呢。”

      裴珺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她:“哦?何事?”

      “奴婢听闻,太子殿下已在陛下跟前讨了恩典,准许裴家的三小姐,也就是娘娘您的妹妹,年后入宫来探望您呢。”姜尚仪语气带着几分替她高兴的意味。

      裴珺握着茶杯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微微泛白。她整个人仿佛被定住,顿了一刻才敢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新帝登基之后,为防外戚干政,对后宫嫔妃与娘家人的往来管控极严,早已不似当年在王府时还能偶尔见上一面。

      这深宫高墙,早已断绝了她与家人相见的念想,她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孤寂,不再抱有丝毫希望。

      “宫中……怎会突然允许外人入宫探亲了?”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姜尚仪依旧笑着解释:“是太子殿下在陛下面前提的,殿下说,宜贵妃娘娘离家日久,必然思念亲人,陛下仁孝,当体恤娘娘思家之心。陛下感念太子孝心,便准了此事。”

      太子……章景乾?

      裴珺缓缓垂下眼眸,浓密的睫毛掩盖住眼底翻涌的复杂情绪。她轻轻“嗯”了一声,低声道:“原来如此,本宫知道了。”

      姜尚仪察觉到了她这一片刻的失神,但却还当做没看到一样,依旧感慨道:“太子殿下虽比宜贵妃娘娘还要年长些,但殿下真是将您当作长辈般敬重呢,连这样细微的小事都记挂在心。”

      裴珺闻言,唇角扯出一抹极淡的弧度,姜尚仪说这话恐怕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初因为她与淑贵妃交好,入了京城之后瀚王府侍妾一下子成了紫禁城妃嫔,淑贵妃怕裴珩入宫后无依无靠,故而让章景乾认了她做干娘。

      虽那时的章景乾还只是一个刚回来的质子,但也是淑贵妃当时能做到的唯一一件事了。

      只是,若真章景乾真的只将她看做干妈,他就不会避开宫中侍卫的眼线偷偷跑到她的寝宫,没规矩的事可不是做给干妈看的。

      裴珺很快收敛心神,没再和姜尚仪说这个事,转而又将话题放到了宫宴上。姜尚仪也并未追问,确定好了宫宴事项后便离开了。

      除夕宫宴,设在乾清宫。殿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一派盛世华章。帝后高踞御座,众妃嫔、皇子公主、宗室勋贵及得宠的重臣依序而坐,衣香鬓影,笑语喧阗。

      裴珺身为贵妃,位置仅在皇后与几位资历深厚的妃嫔之下。她穿着一身藕荷色绣百蝶穿花的宫装,妆容精致,举止得体。

      这种场合她起初是不适应的,后来在宫中待久了,竟然也能面上做的滴水不漏。

      她的目光偶尔会掠过坐在皇帝下首不远处的太子章景乾。只见他今日穿着杏黄色太子常服,面容平静,与身旁的宗室子弟低声交谈,偶尔举杯向御座上的帝后致敬,一举一动尽显仪态,让人挑不出错处。

      全然看不出半分当年瀚王府质子的影子。

      裴珺收回目光,心中五味杂陈。她注意到身旁的淑贵妃虽然强打精神,但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色,远不似平日那般从容。

      她微微倾身,凑近些,低声关切地问道:“娘娘今日似乎兴致不高?可是因为太子与魏家小姐的婚事尚有阻滞?”

      “那到不是。”淑贵妃摇了摇头,拿起帕子沾了沾并无需擦拭的嘴角,目光状似无意地瞟向对面席位上一位穿着嫣红色宫装、容光焕发的年轻妃嫔,声音压得极低:“是祺贵人……妹妹可听说她怀上身孕了?”

      裴珺看了一眼祺贵人,她年岁与她差不多大,是这两年才入宫的,寻常宫中嫔妃盼几年都没能盼来一儿半女,偏偏祺贵人这个刚入宫不久的新人得了孩子,也难怪淑贵妃介怀。

      裴珩心中了然。

      先太子谋逆被诛后,皇帝膝下成年的皇子便只剩下太子章景乾,以及因意外落下腿疾、已无缘储君之位的二皇子。

      章景乾的太子之位看似稳固,但这后宫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变数。祺贵人年轻貌美,圣眷正浓,此刻爆出有孕,若一举得男,便是皇帝老来得子,意义非同一般。

      更重要的是,淑贵妃出身低微,原是侍女上位,在朝中毫无根基,无法给予章景乾有力的外戚支持。

      而祺贵人则出身将门,父兄皆在军中任职,势力盘根错节。若她真生下皇子,凭借母族势力,难保不会对章景乾的储君之位构成威胁。

      淑贵妃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裴珺轻轻握住淑贵妃略显冰凉的手,低声安慰道:“娘娘何必过于忧心?太子殿下如今已然成年,地位稳固,政绩斐然,深得陛下信重。岂是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可以轻易动摇的?若是魏家的这门婚事能成,有了魏家在文臣中的助力,又何须畏惧祺贵人身后的武将势力?”

      淑贵妃听了这番话,神色稍霁。当今宣弘皇帝因为并非嫡出,所以自小便是被父亲照着着武将来培养的,自然知道武将对中央的厉害关系。

      大昱的武将,尤其是那些驻守边疆的,都有一定的兵权,而那些兵权便是对中央的威胁。

      宣弘皇帝自然了解这一点,自然会更加偏向文臣。

      淑贵妃反手拍了拍裴珺的手背:“妹妹说得在理。”

      她沉吟片刻,又道,“既然如此,那魏家小姐的事更需抓紧。等明日初一,我便下旨宣魏子衿入宫说话。妹妹,你明日若无事,也一起来吧,帮着劝劝那孩子,你们年岁相仿,或许你能说进她心里去。”

      裴珺闻言,心下便是一沉。她本能地想要拒绝,她不愿淑贵妃因祺贵人有身孕的事而忧心,但也不希望让魏子衿因此而被困入天家。

      她不愿意成为这些变数的决定者,在外这么多年,说身边没有变数肯定是假的,但裴珺做的最多的就是静观其变。

      早些年她一直是旁观者的视角,看了那么多也悟到了些道理,她深知,身入棋盘者,凶多而吉少。

      反而是她这样的旁观者能够一直安然无恙。

      裴珺正欲寻个借口推脱,忽然想起姜尚仪的话,便道:“姐姐,明日恐怕不便,太子殿下不是许了恩典,允我妹妹裴璎入宫探望吗?明日她应当会来,臣妾需得准备接待。”

      淑贵妃却摆了摆手,不以为意:“不过是姐妹相见,说说话而已,能费多少时辰?劝说魏家小姐,也不过是一两句话的功夫。乾儿那孩子,说起来也算是你的义子,他若能坐稳这储君之位,对你我,对裴家,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她叹了口气,语气带上了几分恳求,“姐姐我年纪大了,说起这些大道理,只怕那些心思活络的年轻姑娘听不进去。你素来聪慧,又知书达理,由你去说,最为合适。”

      看着淑贵妃眼中的担忧,想到她这些年在宫中的不易,以及对自己或多或少的照拂,裴珺还是心软了,她沉默片刻,终是轻轻点了点头:

      “好吧,我尽力而为。”

      淑贵妃脸上这才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裴珺垂下眼眸,掩去眼底的复杂情绪。宫宴上觥筹交错,美酒家珍无数,但裴珺此刻没有一点胃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有榜随榜更,无榜隔日更,已全文存稿,大家放心入~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