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西行 ...

  •   从肃州城出去一路向西,大约再十公里,平坦的土路骤然变成峡谷戈壁拔地而起,高耸于道路两边。名为榆林河的水流从峡谷中川流而过,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流向哪儿去。河流有时纤细,近乎要干涸;有的地方却宽阔,从石头上奔流而过的水格外湍急,击打出白色的水沫,鱼儿顺流而下;而大部分的榆林河是不到一丈宽的缓流,水清且浅,在戈壁之间静静地流淌着,滋润这片干黄的大地。
      有段河畔的两岸还生长出一片榆林,树并不高,有些瘦弱地摇摆着。远远望过去,一片深绿之间已染上一丝浅黄,是与中原一派不同的风景。
      数驾马车和一些人马沿着河徐徐前行。
      华美的车驾内,徐敏昭吃着匣子里新装的果脯,是前日肃州刺史在他们临行前备好的吃食。西北之地的水果都格外甜些,晒成干或者腌成果脯也是极好吃的。一连走了这些日子,马车帘外的边陲景色也看了好几日,都是些尘啊土啊,却很少连成片的山、水或树林,她的兴味也就渐渐地淡了。
      徐敏昭是中原派到大月氏的和亲公主。临行前,皇上为她亲赐了封号嘉润,是吉庆润泽的意思。由此,圣上对这桩亲事的期许可见一斑。
      车驾渐渐地停了,外面是一个清朗干净的声音,“殿下,现在人马会在此休整一会儿,殿下也可自便。”是此次和亲的随行将军,也兼和亲使节,项临。
      片刻,她走下马车,清凉而清新的空气争相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她伸展手臂和身体,缓解乘坐马车多时的疲乏。此刻天边日头西沉,夕阳逐渐变得壮大,已经有似火烧起来的势头,把她的脸、她的发和她的眼睛照得绯红。她望得有些入迷了。
      这里是哪,她不清楚。她只知道这里是肃州往西的地界,她从没来过这里,未来也许也不会再来,她只是匆匆路过,一介过客。
      而越往西走,离长安便越远。也许未来她再也无法回去,回到中原,回到长安。未来会如何,她想不清,思绪在这样安静的时刻越发容易变得杂乱。
      她很久没有想起过自己的父亲。
      她是景王的女儿。
      景王与当今圣上是手足兄弟。当今圣上二十七岁继位时,景王已经十六岁。兄弟二人并非一母同胞,景王却在夺嫡之后得以保全。这并非因为当今圣上是宽和之人。景王的母家并无权势,为免纷争,多年来他寄情诗书山水,向自己强大而有野心的兄弟展示自己并无夺嫡之心。
      最重要的是,年轻的圣上需要一个手足兄弟来向世人证明,天家也有亲情。于是,景王在这场激烈的争斗中活了下来。
      在圣上继位以后,景王自请到外游历,圣上欣然应允。
      这一去便是八年。
      作为天家子孙,景王不能关心过问朝堂政事,只能纵情于诗酒之中,胸中的傲气也不得不被削磨。不过,幸运的是,他渐渐在诗书之中也寻到了乐趣。后来,他写信恳请陛下同意自己娶在明州偶遇和心悦的女子。
      圣上在回信中对他多有斥责,最后也应允了。
      后来,父亲与母亲生下她之后不过一年,便被召回京城。
      在小的时候,父亲喜欢带着她去京郊各山游玩。有一次他们爬云蒙山,父亲带着她辨认方向,东边是什么,西边是什么,南边和北边又是哪里。父亲会讲许多长安没有的故事。他说,在中原的西面是大月氏,那里有座很大的山叫天山,西边人叫它“托木尔”,向南走有看不尽的沙漠,据说连西边人都很少生活;往北草地湖泊渐多,整个西边都是山连着山,沙山,雪山……
      如今,那些声音已经淡淡远去了。
      “殿下,”男子的声音适时响起,“请上车吧,若是再不赶路,今晚怕是难以进城了。”回忆被无情地打断。
      她现在是和亲大月氏的嘉润公主。
      徐敏昭倏忽转头,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眼神幽深而莫测。项临只是静静矗立在那里,无声无息。
      项临是此行护送她和亲的大将军。
      他出身寒门,年岁不大,在军中已经参与过几次有名的平乱战,如今势头还算旺盛。或许此次归去,他会再升一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