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9、宠冠后宫22 ...

  •   “哈,成王败寇,我认了。”安亲王不再自讨没趣,“既然你认我这个皇叔,陪我喝一顿,怎么样?”

      孟临渊散漫的应了。

      侍从们抱了一大坛梨花白,放到桌子上,又给孟临渊送了一壶荔枝膏水。

      安王挑眉看向她。

      孟临渊微微一笑,斟了一碗酒给他,“喝酒误事。”

      安王也不客气,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末了一抹嘴,“痛快,你果然是成大事的人。”

      “皇叔为何如此急迫呢?”孟临渊问。

      安亲王选的反叛时机说好也称不上好,倒霉的被她一把抓住了,若是其他地方突然起兵,短暂割据一阵也说不定。

      “因为沈瑜啊。”安王继续给自己斟酒,顺便问一旁的侍从,“有熟牛肉没有,给我上一盘。”

      得到孟临渊的默许,侍从下去准备去了。

      安亲王又灌下一碗酒,辛辣的液体灼烧着他的喉咙,却压不住心底那点不甘和荒谬感。他抬眼看向孟临渊,带着几分醉意,嗤笑道:

      “沈瑜……嘿,沈瑜那小子。我当初是真没想到,他一个没几天活头的人,竟真舍得举整个燕国公府之力,豁出一切为你铺路?罗清音,他图什么?莫非……是真对你动了心思?”

      他摇了摇头,像是要甩掉这个可笑的想法,语气带着几分探究和幸灾乐祸:“不过,他确实是你一条臂膀,掌管户部,替你打理着钱袋子。就算他死了你不心疼,这骤然断了一臂,也够你元气大伤一阵子了。本王原想着,拿下他,至少能让你痛上一痛,乱上一乱……可惜,功亏一篑。”

      孟临渊只淡淡道:“皇叔算计得是,沈瑜确是能臣。”

      安亲王见她依旧没什么表情,悻悻地抓起侍从刚端上来的熟牛肉,狠狠咬了一口,含糊道:“你运气好。”

      见她似乎默认了,安亲王反而浑身更是不自在起来。他咬咬牙,又道,“我今日既喝了你的酒,也认了输,便也不会再骗你。”

      “起兵作乱的是我,帐下那些兵士,多数不过听令行事,或被裹挟而来。他们家中亦有父母妻儿。望你能网开一面,按律处置即可,莫要过多株连。”

      孟临渊未置可否。

      安亲王见她不言,继续道:“我经营多年,在朝在野,总还有些人手、一些暗线。这些,我都可以交给你。我虽不想让你坐上那个位置,但也看得清楚,你比萧彻适合。”

      “毕竟是我萧家的江山,落入外姓之手终有不甘,即便知道你在这里,我也会赌一把的。”

      “不过既然是你赢了……”安王起身,咧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祝太后社稷长安,帝业永昌。”

      “祝大齐在你手上江山永固,万世景仰。”

      -

      安亲王被押解回京,经三司会审,谋逆之罪确凿,判斩立决。

      诏书明发:安王萧彻,身为宗室,不思报国,暗蓄私兵,勾结官吏,杀良冒功,更悍然起兵攻打县城,罪证确凿,依律当斩。念其宗室身份,赐白绫自尽,保留全尸。其家产抄没,一应党羽,按律严惩。

      安王引颈就戮,未发一言。

      也几乎是同时,另一则消息传了回来,萧彻死了。

      据报,是积劳成疾,油尽灯枯,在一个寻常的清晨未能起身,监工发现时,人已僵冷。就地掩埋了。

      锦书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孟临渊的神色,见她并无异样,才暗暗松了口气。

      9413:「恭喜宿主,任务完成。」

      岁月倥偬,倏忽又是数载。

      昭明年间,在孟临渊的摄政下,大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国库充盈,仓廪殷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并非虚言。

      北狄臣服,海晏河清,万国来朝。

      初夏时节,太液池畔荷香阵阵,榴花似火。

      孟临渊在池边的水榭中见了夏容与。他依旧是一身风流意态,只是眉宇间较之少年时,多了几分沉淀下来的沉稳。

      “臣,是来辞官的。”

      他说的云淡风轻,但孟临渊如何看不出他已是强弩之末。

      在她知道燕国公世子落水昏迷了近半个月之后,9413就告诉过她,夏容与强行借了沈瑜已死的壳子,这具身体孱弱,本就是回天乏术,即便有新的灵魂,也难免病骨支离。

      就连安王都能看得出来他没几天活头了,她又如何不知。

      只不过一直装作不知道罢了,毕竟木已成舟。

      她能做的,也就是在他撑着病体为她四处奔走,处理朝政的时候,多任用一些人才,减少他的负担。

      他似乎总是少年意气的,漫不经心的那副样子,灼灼鲜活,仿佛依旧是曾经的纨绔世子。

      但他如今站在水榭边,身后是潋滟湖光、灼灼榴花,那秾丽到极致的色彩,愈发衬得他形销骨立,像一幅褪了色的旧画,随时会消散在这初夏明媚的风里。

      好在她们只是时空局的人,不用经历生离死别。

      孟临渊垂眸,“为什么选择燕国公府?”

      她并不觉得夏容与会小瞧了她,也不觉得他走别的路会帮不到她。

      “剑不就是要让剑主得偿所愿么。”青年朝她懒洋洋的摆了摆手,“臣先告退了。”

      夏容与辞官后,并未回燕国公府长住,而是搬到了京郊的一处别院静养。

      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太医署最好的太医也束手无策,只说是忧思劳碌过甚,元气耗尽,油尽灯枯之兆。

      深秋时节,落叶纷飞。

      别院卧房内,药香苦涩。

      夏容与靠在榻上,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示意一旁伺候的侍从取来纸笔。

      他的手颤抖得厉害,几乎握不住笔,却仍坚持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雪白的宣纸上,一字一字,写下:

      “报君黄金台上意,为君扶病上高台。”

      曾经他也念过这两首诗,如今读来,真是感觉大不一样。

      笔锋至此,戛然而止。

      那握着笔的手,无力地垂下,在台字末尾,拖出一道长长的、颤抖的墨痕。

      -

      【标题】理性讨论,昭明帝是不是被严重低估的千古一帝?她的文治武功其实能进前三吧?

      楼主

      如题!最近看《大齐风云》被昭明帝圈粉了,去补了正史发现这位真是狠人啊!从摄政皇后到追封女帝,扶幼主、定边疆、开运河、兴科举,在位期间国库翻了好几倍,万国来朝。但影视剧总拍她宫斗,气死!

      1L

      宫斗剧就不说了,还特别喜欢拍萧彻,呵呵了。

      看看他在位那短短一两年,除了忙着给他的贵妃搞事情,政绩上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南疆那烂摊子还是昭明帝后来收拾的!一想到女帝陛下前期还得忍着他、借着头风静养的名义才能施展抱负,我就憋屈!教科书上那句“帝多内宠,疏于朝政,后罗氏贤明,渐掌机要”真是给丫脸了,直接写他昏聩无能算了!

      2L

      楼上淡定!幽帝萧彻,史书公认的昏聩之君,在“你最想穿越过去扇谁巴掌”的帝王排行榜上常年稳居前三。他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为了衬托我们昭明女帝的英明神武和忍辱负重。

      3L

      咳咳,客观讨论,客观讨论。萧彻在位时间极短,史料记载确实模糊,主要功绩……嗯,大概就是立了罗清音为后,让其掌权,以及……没了。

      4L

      选中昭明可以让他吹一辈了,她可是我国历史上被正式追封皇帝的女性啊,虽然当时有争议,但后世哪个史学家敢否认她的功绩?北驱狄戎、南定水患。

      5L

      女帝陛下真是我的偶像!能文能武,上马安天下,下马治江山!对比一下幽帝,简直了……他绝对是历史上最不被期待的皇帝之一,没有之一!大家提起他,除了骂就是惋惜——惋惜他占了位置,耽误了女帝陛下早日大展宏图。

      说到影视剧我就来气,某剧居然把她和沈瑜拍成虐恋,人家沈瑜明明是她一手提拔的户部尚书好吗?!要知道这可是明晃晃的偏爱,唯一一个如此年轻就做到如此高位的官员!

      6L

      楼上+1,我又来为瑜音CP发疯了!昨晚三刷《大齐风云》,看到沈瑜为昭明帝清理最后一批反对党,回去就一病不起那段,我眼泪直接淹了枕头!这是什么绝世BE美学!“为君扶病上高台”——沈瑜遗书里这七个字,是我一辈子的意难平!

      7L

      楼上+1,同道中人啊!“为君扶病上高台”,史书盖章的深情!想想沈瑜为女帝扫平所有障碍,确保她江山永固、再无人能掣肘之后,才安心闭眼。这要不是爱情,什么是爱情?

      8L

      楼上几位嗑CP的适度一点哈,昭明帝是千古一帝,功绩彪炳史册,重点应该是她的政治军事成就。她提拔寒门、打压豪强、开凿运河、平定四夷、发展商贸,哪一项不是功在千秋?她和沈瑜,是明君与能臣的佳话,别用男女之情来狭隘定义了。

      9L:

      我们当然知道女帝的功绩!正是因为她是如此光芒万丈的帝王,她和沈瑜这种“我愿为你鞠躬尽瘁,助你成就千秋霸业”的设定才更好嗑啊!想想看,沈瑜是唯一一个在她还是皇后时就全力支持她的人,倾尽家财,押上全族。女帝也是唯一一个看出他纨绔外表下惊世之才的人,破格提拔,无限信任。这种超越世俗情感的知己之情,比爱情更带感!

      10L

      理性讨论,女帝没有正式立后或纳皇夫,沈瑜的身份更接近权臣+亲密战友。但这种彼此信任、携手开创盛世的关系,比很多后宫戏码高级多了。

      11L

      弱弱说一句,虽然但是……没有幽帝前期的骚操作,可能也不会有女帝后来那么果断的夺权和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嗯,激发了女帝的潜能?(顶锅盖跑)

      12L

      话说,有没有人觉得女帝的经历特别适合拍成大女主剧?从被废危机中逆袭,临朝称制,到扫平内外敌人,开创盛世,还有沈瑜这样颜值能力双在线的忠犬(划掉)能臣相伴。

      13L

      回复12L:求别拍!现在的编剧肯定给你魔改成三角恋、四角恋,说不定还给沈瑜加个白月光,或者把女帝写成恋爱脑。就让历史停留在书本和想象里吧!看看博物馆的复原图就好(附链接:昭明帝虚拟复原像,根据头骨和史料还原,气质绝了)。

      14L

      回复11L:我们女帝陛下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没有他萧彻,陛下一样能开创盛世!他唯一的作用就是当了块碍眼的绊脚石,还被陛下轻松踢开了!感谢楼主开帖,让我有地方吐槽这个史上最糟心的前任皇帝之一。好了,继续背书去了,为了女帝的盛世,拼了!

      15L

      弱弱说,她晚年确实有点迷信炼丹…但人家磕完丹药还能熬夜批奏折,现代人喝奶茶都肝不动论文(泪目)

      16L

      真正的千古一帝!从摄政太后到昭明皇帝,内平叛乱,外御强敌,开运河、垦荒田、兴文教、振工商……直接给大齐续了两百年国祚!这开挂的人生,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17L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馋女帝的身手吗?!正史记载她武功极高,稜阳城头亲自出手擒拿安王!民间传说更是把她传得神乎其神,说她是剑仙下凡!能文能武,美貌与智慧并存,权力与魅力点满!这样的女帝,谁能不爱?![疯狂打call]

      18L

      最后放个□□:她临终前留诏要求与普通宗室合葬,但继位的萧陵坚持把她抬进帝陵,这对非亲生母子太好哭了

      19L

      每次去博物馆,看到昭明年间的文物,那种精美和大气,都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自信与繁荣。

      20L

      【图片:国家博物馆藏昭明金币】【图片:江州出土的昭慧时期琉璃器】

      看看这工艺,这设计感!听说当时的京城是世界级的超级大都市,万国来朝不是吹的。

      楼主

      卧槽这楼盖得我热泪盈眶!所以下周《百家讲坛》要连讲七天昭明专题,有没有姐妹一起蹲直播?!

      ---

      本帖已被设为精华帖,热门回复自动折叠

      【管理员提示】讨论请遵循《历史人物讨论公约》,尊重史实,理性发言哦~

      -

      昭明文皇帝,罗氏,讳清音,世称齐明宗。其先世为将门,父顷官至镇国将军。

      后少聪敏,通经史,晓兵策,尤善剑术,人莫能敌。

      初为幽宗皇后。幽宗多疾,政渐弛。后尝谏曰:“民疲赋重,边备虚,非社稷福。”帝不能用。时贵妃宋氏擅宠,谗间日甚,后处之澹如。幽宗将废后,谋未行而疾笃,后乃承遗诏监国,抚幼主,改元昭明。

      其治术,务本抑末。诏天下广开屯田,立常平仓,修陂渠,置农官。又弛海禁,通商舶,设市舶司于津门。不数岁,太仓之粟红腐,府库之钱贯朽。

      八年,北狄犯边,铁骑二十万叩云州。后亲擐甲胄,率轻骑出塞。夜焚其辎重,设伏落鹰涧,大破之,斩首三万级。狄主请臣,献漠南四州。后纳其降,许互市,边患遂息。

      后明法峻典,尤痛贪墨。尝微行江州,察县令叶柏杀良冒功事。柏私养死士,结宗室安王为乱。后亲执长剑斩其枭锐,擒安王于万军中。案既具,诛柏党三百人,朝野震肃。

      昭明二十载,民物丰阜,囹圄空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其用人有独鉴,不拘一格。苏知白以先臣之身得擢用,终成一代贤相;谢道衡、刘文卿掌户部二十年,府库充盈;陈观复以刚直闻,屡犯颜直谏,后不惟不罪,反厚赐之。杨枝意以女子之身任云州知府,兴水利,劝农桑,边民立祠以祀;李晏山少年从军,后为镇北将军,筑城守边,胡马不敢南窥。

      至若沈瑜,以燕国公世子入侍帷幄,机敏善断,尤见亲信。常同辇游幸,并榻论政,宫闱之间,踪迹亲密,朝野窃议而莫敢言。然瑜亦竭诚辅弼,开漕运,革税制,兴文教,其功赫赫。

      三十年冬,疾笃,是夜崩,年五十九。民巷哭,胡商亦焚香拜祭。

      太子陵即位,谥曰昭明文皇帝,庙号圣祖。史臣曰:后承危局,总大政,内修文德,外攘夷狄。虽尧舜之治,不过斯焉。然以女主正位,千古罕俦,岂非天命哉?

      ——摘取自《齐史》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9章 宠冠后宫2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