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下午约定 ...
-
季宣宜的话题跨度太大,焦宛本就有些分心,还以为自己漏掉了大段信息,一个机灵坐直了身体。
“抱歉,我刚才分心想了些别的事,没听清,可以再说一遍吗?”焦宛掐了掐指尖,有些尴尬。
季宣宜依旧直直盯着焦宛的眼睛,认认真真地重复了一遍:“小阿姨,你是不是有点不开心?想玩点什么吗?还是更想要一个人待一会儿?不用顾虑我的。”
两人的距离早已突破焦宛日常维持的边界线,话题可能涉及到的事情也一定是焦宛此时不想告诉自己的,季宣宜注意到了,却并未后退。
暗恋只是雾里看花,无论时间多长,都无法真正看见对方,更遑论焦宛在人前向来是表现出更利她的一面来,因此她从不敢说自己有多了解焦宛,只有在情绪发生的当下细细观察,才能捕捉到不经意间偷跑出的情绪变化。
关系有远近,事情有轻重,她绝不会强求焦宛袒露隐私,她只是想表明自己希望分担一些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味相信焦宛可以自行处理好情绪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枷锁,她不愿意看见焦宛时刻克制自己,至少在自己面前。
“……”焦宛怔愣,扔到腿边的手机存在感一下升高,她移开视线,避开季宣宜含着担忧的眼睛,“…没有呀?怎么突然这么问?”
哪怕隔了这么久,她的情绪还是会波动大到连一个相处不过一天的小孩都能看出来吗?
见季宣宜抿着唇一看就是没相信的样子,焦宛微微勾起嘴角,歪头看向季宣宜,“真的没关系的,只是你提醒到我了,下午我也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完,要出去一趟,听着是你下午也要出门?”
怎么突然要出门?中午吃完饭回来的时候,焦宛的表现很明显是不会再外出的,工作应该也用不上出门才对。
和让焦宛心情急转直下的事情有关。
“嗯!”
季宣宜一边在心里快速分析,一边猛点头。
焦宛显然没说实话,但这并不重要,她的目的不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得一个答案,态度传达到位即可,是否接受都仅由焦宛选择。
有功夫问东问西,不如聊点别的转移注意力。
“待会儿得去谈一个好难谈的面料商!工作室的员工跑了好几次都没谈成,我这次再不成就得想办法换原料设计了。”季宣宜夸张地皱着脸。
“面料商?”焦宛有些疑惑。
有听庄雅姐说季宣宜自己做了点小生意,她还以为是线下摆摊或是线上的一些小生意,没想到是个涉及到线下实体交易的工作室,听上去是个正经的公司了。
季宣宜同样惊讶,她还以为季庄雅女士会把开工作室一并算作‘耽误学习的恶习’原原本本地告诉焦宛呢,原来没有。
还真是幼稚事全说了,一点正经的都不讲啊。
她往常还挺为自己学习赚钱两手抓的事情感到骄傲的,从不避讳夸奖自己,但换成是在焦宛面前,说过八百遍的自夸小连招愣是一个字都蹦不出来,脑袋里复盘一圈,只觉没有一个字是不油不欠打的。
惯性冲到嗓子眼的话被硬生生咽了回去,季宣宜被自己噎住,磨磨蹭蹭地往外吐字。
“嗯,就是,高中和朋友一起合伙开了一个小的服装设…服装工作室,有个网店,普通卖点衣服,有套原创衣服要用到一个比较特殊的面料,国内有专利的只有三家,另外两家只接大单,剩下那家会接散单,但我们的用量实在太少了,就没订上,面料商下午正好在Q市有个展会要参加,我就再去试试。”
一段话磕磕巴巴说完,季宣宜的头皮已经硬得能撞破地壳。
或许是太在意焦宛的想法,她自己也习惯了自己在焦宛眼中还是小孩的事实,哪怕只是很正常地聊起工作也总有种小屁孩在喜欢的人面前出洋相来吸引注意力的窘迫感。
一颗心高高悬着,表情强装镇定,实则余光完全锁定焦宛。
“高中就开始做起来了吗?算下来也好几年了,期间还要高考、读大学分开,这么多阻碍在都能坚持下来,你和你的朋友都很厉害呀。”焦宛思索两秒便得出结论,“尤其是在学习、工作、个人生活之间平衡,这真的很难,我也是大学毕业后才慢慢摸索出办法的。”
焦宛没有长篇大论,也不谈支持或反对,就已经听得季宣宜没忍住嘿嘿傻笑两声。
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因为被人夸一句好厉害就脑子都乐得晕乎乎的,换做是她的朋友们,她恐怕只会歪嘴回一句‘不要迷恋姐’。
“那个面料商在的展会是在哪个区?近的话,我可以送你过去,说不定我们下午还能再一起吃饭。”
焦宛话音刚落,季宣宜便一个闪身拿了手机回来,点进地图软件输入地址,转头期待地看向焦宛。
焦宛直觉面前嗖嗖两阵风,随后就是在眼前放大的手机屏幕。
……?
好迅速,是不想自己一个人出门吗?
但想到自己主动提出前季宣宜对于独自出门完全不在意的表现和现在季宣宜直愣愣几乎一眼能望到底的眼睛,焦宛又很难让自己相信这个最好面对的理由。
“真的是同一个区,下午你什么时候出发?”焦宛打开手机对了对地址,发现两个地方竟然很巧的只隔了三条街。
话已出口,自然不可能反悔,更何况原因只是自己的一点猜测而已。
季宣宜藏在身侧的手激动握紧,噼里啪啦报出自己的行程计划,和焦宛约定好三点出发。
“小阿姨,那我先去书房打印点资料。”
季宣宜美滋滋抱着电脑进到书房,焦宛家里配备有家用打印机,省了她跑打印店的功夫。
两个月的时间,她没想过能和焦宛的关系突飞猛进向某个季庄雅女士不想看到的方向,可温水煮青蛙也总得先煮上,把握住每一个接触机会才有可能量变积累为质变。
尤其是目前这几天时间,刚到不久,会是焦宛的社交边界退让最轻易的阶段,她得尽快将两人的日常相处方式定下基调,比如行动时总会一起,生活空间重叠等。
要是错过最佳时机,再想突破焦宛看似柔和实则水火不侵的社交边界可就难了。
季宣宜任由自己沉浸在兴奋感中足足五分钟才定下心神来专心整理资料。
资料并不多,她不是专业的采购人员,之所以由她来进行最后一次尝试,一是因为地理优势,能省下一笔差旅费,二是因为她是老板,许多员工没法承诺的优惠她可以,因此她的资料仅仅只有一些工作室的介绍和可以给出的订单。
虽然工作室需要的订单量不大,但有名气加持,她对此行还是挺有把握的。
她和朋友合伙开的这个工作室现今主营小众设计,但一开始是在高中制服风刚火起来的时候开办。那个时候她刚上高中,好在从小看着自家母亲倒腾商品,对做生意从小耳濡目染的,敏锐捕捉到了这股风向,和志向学服装设计的好朋友把雏形做了出来。
倒腾各式货品批发的老妈解决原料,朋友解决设计,她一边联系磨合厂商,一边拉上一起玩游戏的外国网友做寄拍模特,自己也拍些宣传视频,发展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乘着这股席卷全网的风潮,工作室发展的速度堪称恐怖,有几个款式至今仍然是圈子里知名度顶尖的一批。
风潮过了最热时刻,大家都往这个风口里面赶,她又开了分店开始转型,做一些小众设计,发展得不如初期迅速,可有过往的热度和口碑打底,质量和设计严格把关,新店的发展同样不差,配合如今的网络生态,爆款也常有。
她要跑的这个面料商就是为最新春夏的重点推款要用到的一种特殊面料,如果能跑下来,面料和设计结合,很有希望再出一个爆款,要是没跑下来,只能换做平庸些的面料的话,效果就不好保证了。
她的打算很简单,就是以免费宣传为噱头,后期一段时间内的普通面料订单为利益置换来说服对方。
面料技术是难,质量是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不然这面料商也不会天南海北地跑展会,只用等着订单主动联系就好,自家最大的优势正好是宣传,线上体量大,还有机会带火面料,从而带动售卖。
普通面料订单则是实打实的钱,那些最普通的去哪家都行的面料不同于各家厂商的招牌货,向来是能拉一个固定客户就足以庆祝的。
说起来这些筹划办法和待会儿会用上的谈话技巧都是她悄悄跟焦宛学习后转化的,不然就她以前那个横冲直撞的性格根本就没法干这种事。
季宣宜理好文件装整齐,不自觉又想到方才不知道怎么惹得焦宛不开心的人或事,心中愤愤。
到底是谁舍得惹小阿姨不高兴!没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