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镜头外的日子 ...
-
婚礼办得很简单,只请了亲近的朋友和家人。
夏珩书的父母来了,阿姨拉着乐瑶的手,眼圈红红的:“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受了委屈别憋着,跟妈说。”叔叔虽然还是话少,却在敬酒时,把夏珩书和乐瑶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乐瑶的母亲也来了。当年反对她学表演的女人,看着台上穿着婚纱的女儿,终于松口:“以前是妈不懂,你选的路,好好走。”
没有媒体,没有闪光灯,只有院子里的花香和亲友的笑声。夏珩书看着穿着婚纱的乐瑶,忽然说了句:“早知道结婚这么好,我该早点求婚的。”
乐瑶笑着捶他:“现在也不晚。”
婚后的日子,比想象中更平淡,也更踏实。
他们很少接戏,偶尔会一起去客串朋友的电影,演对普通夫妻,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在路灯下散步,没有台词,却比任何角色都让人心动。
乐瑶开了个表演工作室,教那些和她当年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演戏。夏珩书就当她的“编外老师”,偶尔去给学生讲剧本,讲得兴起时,会拉着乐瑶即兴演一段,看得学生们直呼“磕到了”。
有次工作室招新,一个小姑娘紧张得说不出话,乐瑶想起当年试镜的自己,轻声说:“别怕,你眼睛里有光,能演好。”
小姑娘眼睛一亮,像看到了希望。夏珩书站在门口,看着乐瑶温柔的侧脸,忽然觉得,他们走过的那些路,受过的那些伤,都是为了此刻的圆满。
闲暇时,他们会去海边的小城住几天。夏珩书的阿姨还在开书店,看到他们来,总会留一桌子海鲜。乐瑶跟着阿姨学织毛衣,夏珩书就坐在旁边看店,偶尔抬头,目光落在她身上,能缠缠绵绵绕成线。
“你看你,织得歪歪扭扭的。”夏珩书笑着打趣。
乐瑶把毛衣扔给他:“有本事你织。”
他还真拿起棒针,笨拙地学着。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落在他认真的侧脸上,像幅温暖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