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花灯会 ...

  •   正月十五的傍晚,暮色刚漫过老巷的青砖檐角,巷里就飘起了甜丝丝的糖味。夏芊满蹲在花坊门口,正给一盏兔子灯贴流苏,指尖沾着的糯米胶还没干,身后就传来林燕秋的脚步声——他手里提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刚从集市上买的糯米粉、黑芝麻馅,还有几支裹着红纸的蜡烛。

      “刚碰到李婶,说巷尾要摆花灯会,让咱们也拿两盏灯过去凑数。”林燕秋把竹筐放在石阶上,弯腰帮夏芊满扶着兔子灯的耳朵,“你这兔子灯做得真像,眼睛要是再点两滴红颜料,肯定更精神。”夏芊满笑着点头,从兜里掏出支红色马克笔,在兔子灯的纸面上点了两个圆眼睛,瞬间就有了灵气。

      两人正忙着收拾花灯,巷口就传来小姑娘的欢呼。陈奶奶牵着穿得粉嘟嘟的小姑娘,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刚煮好的汤圆,还冒着热气:“我煮了黑芝麻和花生两种馅,先给你们端来尝尝,一会儿咱们去看花灯,垫垫肚子才有力气逛。”小姑娘挣脱陈奶奶的手,举着个纸折的荷花灯跑过来:“芊满姐姐!你看我折的花灯,奶奶说晚上点上蜡烛,像真的荷花一样!”

      夏芊满接过荷花灯,纸面上还留着小姑娘的指印,边缘折得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的可爱。她摸了摸小姑娘的头,把刚做好的兔子灯递过去:“那咱们的兔子灯和荷花灯一起去参展,肯定能拿第一!”小姑娘眼睛一亮,抱着兔子灯就跑去找巷里的小伙伴炫耀,陈奶奶笑着跟在后面喊:“慢点跑,别摔着!”

      林燕秋把汤圆倒进瓷碗里,刚端进屋里,门口的风铃就“叮铃”响了。张奶奶裹着枣红色的棉袄,拄着拐杖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个布袋子,里面是几串自己串的糖葫芦——山楂裹着晶莹的糖壳,还沾着白芝麻:“我早上特意去买的山楂,自己熬的糖,没放添加剂,孩子吃着放心。”她把糖葫芦放在桌上,看着屋里摆着的花灯,又说,“我家里还有盏老灯笼,是我老伴年轻时做的,等会儿我让邻居家小子帮忙抬过来,也算给花灯会添个老物件。”

      夏芊满连忙给张奶奶倒了杯热姜茶,扶她坐在沙发上:“您坐着歇会儿,汤圆还热着,您尝尝?黑芝麻馅的,甜而不腻。”张奶奶接过碗,舀了个汤圆放进嘴里,暖糯的糯米裹着香甜的芝麻馅,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好吃!比外面买的还香,芊满你这手艺真好。”

      正说着,周师傅扛着个木架子走进来,上面挂着两盏走马灯——灯面上画着“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的图案,边角还雕着缠枝莲纹:“我前几天抽空做的,晚上点上蜡烛,里面的画能转起来,孩子们肯定喜欢。”他把木架子放在门口,又从兜里掏出个小盒子,“这里面是彩色灯泡,你们的兔子灯要是嫌蜡烛不安全,就换这个,亮堂还不烫手。”

      林燕秋连忙接过灯泡,笑着说:“谢谢您周师傅,还是您想得周到,孩子多,用灯泡确实安全。”他拿起兔子灯,小心翼翼地把蜡烛换成灯泡,通上电后,兔子灯的耳朵泛着暖黄的光,看着更可爱了。

      很快,巷里的邻居们都带着自家的花灯来集合了。王大爷推着三轮车,车上放着盏用南瓜做的灯——南瓜挖空了芯,里面点着蜡烛,表面刻着“福”字,透着古朴的意趣;李婶提着盏用彩纸折的宫灯,灯面上贴着剪纸,剪的是“年年有余”的图案;还有隔壁的大学生,带来了盏电子花灯,按一下开关,就能播放《茉莉花》的曲子,还能闪彩色的光。

      大家把花灯摆在巷尾的空地上,夏芊满和林燕秋帮忙拉了电线,给需要通电的花灯接上电源。傍晚的风渐渐凉了,却吹不散巷里的热闹——孩子们提着花灯跑来跑去,手里拿着糖葫芦,笑声像银铃一样;大人们围在一起聊天,手里端着热汤圆,偶尔点评一下身边的花灯,脸上满是笑意。

      张奶奶的老灯笼也被抬来了,是盏红木框架的宫灯,灯面上画着水墨山水,虽然有些褪色,却透着岁月的温润。周师傅找了根竹竿,把老灯笼挂在空地上的槐树上,点上蜡烛后,灯光透过灯纸,在地上投下淡淡的光影,格外雅致。

      “咱们来猜灯谜吧!”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纷纷响应。李婶从家里拿来几张红纸,上面写着提前准备好的灯谜,贴在花灯上;王大爷搬来几张桌子,放在空地上,大家围坐在桌旁,手里拿着纸笔,开始猜灯谜。

      “‘身穿白袍子,长个长鼻子,走路摇摇摆摆,说话哼哼唧唧’,打一动物。”陈奶奶念出一个灯谜,小姑娘立马举手:“我知道!是大象!”大家都笑了,陈奶奶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答对了!奖励你一颗糖。”小姑娘高兴地接过糖,又继续盯着下一个灯谜。

      夏芊满看着身边的人,心里满是暖意。林燕秋递过来一碗热汤圆,轻声说:“快吃点,天凉了,别冻着。”她接过碗,舀了个汤圆放进嘴里,甜糯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连心里都甜丝丝的。

      猜完灯谜,大家又开始放许愿灯。夏芊满和林燕秋一起,小心翼翼地展开一盏许愿灯,点燃下面的蜡烛。许愿灯慢慢鼓起来,像个小灯笼,林燕秋握着夏芊满的手,一起把许愿灯往上推——许愿灯缓缓升空,带着两人的心愿,飞向墨蓝色的夜空。

      孩子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放许愿灯,有的许愿下次考试得满分,有的许愿能有个新玩具,还有的许愿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好。大人们看着升空的许愿灯,眼里满是温柔,也在心里默默许下心愿——愿家人平安,愿邻里和睦,愿这条老巷永远热闹。

      夜深了,花灯会渐渐散了,大家提着自家的花灯往回走。夏芊满和林燕秋收拾好东西,也准备回花坊。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身边的灯笼透出的暖光,听着远处传来的笑声,夏芊满忽然停下脚步,抬头看着林燕秋:“你有没有觉得,这条巷就像个大家庭,不管是霜降、冬至,还是元宵,大家都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林燕秋握紧她的手,笑着点头:“是啊,有这些邻居在,有你在,每一天都很温暖。”他抬头看着夜空,许愿灯还在慢慢飘着,像一颗颗小星星,“以后每个节日,我们都和大家一起过,好不好?”

      夏芊满点头,眼里闪着光:“好啊。”她靠在林燕秋肩上,看着身边的灯笼,忽然觉得,幸福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藏在这些平凡的小事里——是元宵的汤圆香,是巷中的花灯亮,是身边人的陪伴,是邻里间的惦记。

      回到花坊,夏芊满把兔子灯放在窗边,灯光透过玻璃,在地上投下淡淡的影子。林燕秋烧了热水,泡了壶茶,两人坐在沙发上,喝着热茶,聊着刚才的花灯会,偶尔看向窗外的夜空,心里满是平静的幸福。

      夏芊满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这样的节日,有她和林燕秋,有巷里的所有人,一起煮汤圆、赏花灯、猜灯谜,一起守护着这条老巷,守护着这份简单而真实的幸福。就像巷中的花灯,虽然平凡,却能在黑夜里散发出温暖的光,照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也温暖每一个相伴的岁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