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婚礼 ...

  •   礼堂的钟声敲响第十下,谢姚站在镜前,手指仔细地抚平白袍上最后一丝褶皱。
      这身衣服是他特意选的——不仅象征着他作为主治医师的身份,更是一件盔甲。今天,他需要这身盔甲来保持镇定,因为他即将实现的,是守护了多年的梦想。
      “安安准备好了吗?”他问伴郎,声音比平时低沉些许。
      “还在最后调整头纱。”
      谢姚点头,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新郎准备室的方向。想到沈安安就在一门之隔的地方,他的心跳微微加速。
      这么多年了。从他在工位上看到那个眼神灵动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疲惫的男孩,到后来在牠最破碎时伸出援手,帮牠逃离那段破碎的关系,鼓励牠重拾书本,陪牠熬过考研的深夜…
      谢姚从未奢望过能站在这里,成为沈安安的归宿。
      他轻轻推开准备室的门。
      沈安安正站在镜前,纯白的头纱尚未完全放下,柔顺地搭在肩上,露出清秀而略带紧张的脸庞。
      妆造师正在做最后的检查。看到谢姚进来,牠们恭敬地退开一步。
      “需要多久?”谢姚问,但他的目光始终锁在沈安安身上。
      “马上就好,谢医生。”
      谢姚走近,动作自然地接过妆造师手中的活计,亲自为沈安安整理头纱。
      他的指尖不经意地擦过沈安安的耳廓,感受到对方轻微的颤动。镜子里,沈安安的眼眶似乎有些泛红。
      谢姚知道牠在想什么——过去的失败婚姻、那些伤痛、还有社会对“非处男”、“流过产”“离异二手货”的男性的刻薄审视。
      这些标签曾像枷锁一样困住沈安安很久。
      “很合适你,”谢姚低声说,声音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白色不代表过去,只代表我们全新的开始。在我眼里,你永远是最好的。”
      这句话他说过很多次,在沈安安自我怀疑的深夜,在牠因为流言蜚语而退缩的时刻。
      沈安安透过镜子看着他,眼中的不安慢慢被一种柔软的依赖和爱意取代。是谢姚把牠从泥潭里拉出来,给了牠离婚的勇气,支持牠考研深造,告诉牠牠的价值远不止一副皮囊或一段过去。这份恩情与爱交织,沉重而温暖。
      “我只是…”沈安安轻声开口,声音有些哽咽。
      “我知道,”谢姚打断他,无需多言。他轻轻将白纱放下,遮住沈安安的面容,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完成一个仪式。“记住,今天的一切,主角是你。按你想要的来。”
      这是他给沈安安的承诺和安全感。
      门轻轻关上。沈安安看着镜中披上白纱的自己,心情复杂。这身装扮依然带着传统的、审视的意味,但谢姚的话赋予了它新的意义——一种被珍视、被保护的选择,而非强加的束缚。
      牠深吸一口气,束腰勒得有点紧,但想到谢姚,那种窒息感减轻了。牠的研究告诉牠这些符号的压迫性,但谢姚用爱为牠争取了一片可以呼吸、甚至可以尝试改变的空间。
      婚礼进行曲响起。
      沈安安独自站在礼堂尽头,没有女性亲属的牵引——这是牠提出的第一个,也是最大胆的修改。在传统中,这象征着“所有权”的转移,而牠坚持要自己走向谢姚,象征着自由意志和平等选择。这一步,牠走了很久,从依赖他人认可的网红,到迷失在失败婚姻中的伴侣,再到如今找回自我、勇敢追梦的研究生。而红毯那头,是始终相信牠、等待牠的人。
      一步,两步。裙撑限制了步伐,但沈安安走得异常坚定。宾客的目光各异,有好奇,有惊讶,也有对牠“过往”的不以为然。但沈安安不在乎了,牠的目光穿过白纱,牢牢锁在红毯那端的谢姚身上。
      这一刻,牠奔赴向他。
      谢姚站在那里,一袭象征知识与力量的白袍,在圣洁的光线下仿佛发着光。他的目光穿越人群,精准地找到沈安安,那双总是冷静理性的眼睛里,此刻盛满了几乎要溢出的温柔和骄傲。
      他看着他的男孩,历经风雨,终于披荆斩棘地走向他。
      司仪开始主持。
      按照沈安安修改后的仪式,他们交换的誓言不再是单方面的服从与承诺。
      谢姚郑重承诺:“我,谢姚,愿尊重你为独立个体,爱你的思想与灵魂,视你为平等的伴侣,共度余生。”
      宾客中传来细微的吸气声,这显然偏离了传统。
      轮到沈安安,牠看着谢姚的眼睛,清晰地说道:“我,沈安安,因你的尊重与爱而选择你,愿以同等尊重与爱回报,作为你平等且忠实的伴侣,共赴未来。”
      牠的声音不大,却坚定,带着社会学研究者对词汇的精准选择。
      谢姚嘴角弯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眼中满是赞赏。他拿出戒指,不是传统中象征“束缚”的纯金宽环,而是一对设计简约的白金对戒。
      他小心地为沈安安戴上。
      在交换戒指后,按沈安安的设计,应由谢姚为牠掀开头纱,象征“看见真实的彼此”。但按照最古老的传统,这实际上是新娘“确认所有权并展示财产”的第一步。
      谢姚的动作极其温柔,充满爱意,这让沈安安忽视了这个仪式环节本身所带着的旧秩序。
      沈安安抛出的捧花由传统的象征“多子”的百合,换成了象征“智慧与坚韧”的紫罗兰和向日葵。但接到捧花的男性们欢呼时,潜意识里依然认为这是“下一个结婚”的吉兆,而非对自身智慧与坚韧的期许——婚姻,仍是社会衡量牠们价值的最重要尺度。
      仪式结束,谢姚轻轻吻上沈安安的额头而非嘴唇,这是另一个沈安安争取的、减少被“审视”感的细节。
      宾客们鼓掌。
      沈安安心中充满暖流和胜利的喜悦,牠努力推动的平等,至少在牠的婚礼上实现了一部分。牠抬头看向谢姚,眼中闪着光。
      谢姚回望牠,轻轻握紧牠的手,低声道:“你看,你做到了。这只是开始,沈安安。” 他的鼓励一如既往。
      “我一定会帮助你,帮助你实现你心目中的女男平等。”
      沈安安用力点头,沉浸在爱与被理解的幸福中,以及为未来可能做出更多改变的憧憬里。那些潜藏在细节深处、牠尚未察觉到的结构性遗迹,或许将是牠未来社会学研究的又一个起点,但在此刻,爱和鼓励赋予了牠继续前行的力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