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新邻居 ...
热烈的夏日似乎跟着吕小姐那袭紫红色塔府绸洋装一起来到了亚尔培路上。
七月一开始,日寇挑衅,华北烽烟再起。
卢沟桥的消息传进上海,“华北告急”、“平津危难”的声音变得随处可闻,连平宜这样懵懂的孩子也知道,北边要打仗了。
谢家爷娘一看到新闻,就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连夜打电报给六叔,让他带着妻儿和慎予快快南下。
六叔照例回电给王公馆,说他们的校长如今在庐山开会,事发之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学校,呼吁教师在此关头更要坚守本职。
再来现在华北乱成这样,实在不敢贸然拖家带口往外逃。
总而言之他并没有南下的打算。但体谅兄嫂念儿心切,他愿尽力安排慎予回家。
这节骨眼上,慎予也发了一封电报。
惜予在楼下信箱发现这封电报的时候,公寓正有新住户搬进来。
一大早就忙活开了,两名搬家工将一口樟木箱悬在一条扁担上,一前一后抬进了公寓,惜予连忙偏身避让,他们矫健地上了楼梯。
惜予不等回家,拆开电报,言简意赅一行字:无国何家。
没这份电报,惜予也知道她那个愣头青弟弟此时决然不会返家。他之所以还花这笔昂贵的电报费,不是为了表决心,而是让惜予帮忙在父母面前说话。
父母年迈,本就渴望儿女天伦。谢老爷已经动念要亲自北上带儿子回家,甚至还催促惜予带孩子尽早回杭州。
奈何儿女都有自己的主意,也有自己的生活,未必肯事事如爷娘所愿。
惜予正发愁该怎么从中说和,不知不觉走到四楼,发现她家对门空置已久的那户房门大开,搬家工进进出出,热闹得很。
隔壁袁太太这阵子正好陪丈夫回常熟老家,不然以她爱凑热闹的脾气,此刻定然扎在人家门前盘查户口呢。
惜予没有半分闲心,捏着信纸心乱如麻,肩膀突然从旁边被人轻轻拍了一下。
“你也住这层?”
问话的是一位白发老妪,看上去比惜予父母更要年迈,但精神饱满,身姿飒爽。
惜予对她点了点头。
老妪自报家门:“老婆子姓栾。看姑娘年岁,叫我栾婆婆吧。我和我家小孙子今天搬进这里,往后大家就是邻居了。”
惜予分辨不出她是哪里人氏,只听得出爽朗的北方口音。
不等她问,栾婆婆又滔滔不绝说开了。
“我祖籍河北昌黎县,生在北平城,还没桌面高呢就被人贩子拐跑了。天南地北地流浪,所幸被个生意人搭救下来。我就随他回了长沙老家,后来还嫁给了他。”
一名妙龄少女从门里出来,紧张道:“老太太,小少爷找不见人了!”
“他翻不出天去,”栾婆婆挥挥手,“兜里一个子儿都没得,再说你当租界还是长沙呐,没人搭理他。该归置归置,该打扫打扫去吧。”
少女回去以后,栾婆婆又对惜予说起她的孙子陈横,“他是家里幺儿,打小啊就给爹娘哥哥们宠坏了。”
“我家也有个两个皮大王,见天给我闯祸。”一个平宜,另一个慎予。
“可不是天天闯祸吗!这不本来在啥…彼得堡读中学,想他留洋念个大学。谁想放假回来,想一出是一出,突然说不读书了,要去当兵去打仗。你说他十足才十六岁,瘦得跟杆秤似的,谁要他啊!犟性上来,非去不可了还,气得他爹把他捆成年猪,挂起来打,他娘死命护着。他三哥是有见地的,说不去国外读书便不去了,国内也有好学校。按说长郡可是我们那最好的学校了,看这小子成绩不错,愿意收他。”
惜予应和了一声,栾婆婆又接着说:“他竟一声不吭跑去学校里,把人家的桌椅板凳、门窗玻璃糟蹋了一通。这一下传了开去,谁敢要他?长沙城里啊熟人亲戚又多,但凡给他钻空子借到钱,打通路子,立马给你飞得不见踪影。咱也没犹豫,立刻联系外地的学校。本来说好去天津,但北平一乱,去不成了。好在托他哥哥的福,又联系到上海这边的熟人,给找了学校和房子。”
“养儿一百,常忧九九。婆婆真是劳心了呀。”
“姑娘你说话可真熨贴人啊。本来是由他娘陪着过来。但他不服气,在家成天吵,叫唤着要当兵、要退学。没不让他当,可前面老子、哥哥还没上呢,哪就轮到他个细胳膊细腿儿的伢子了?
“他娘天天哭,把自己哭倒了。老婆子我实在看不下去,将他捉来打了一顿。他总算听得进人话,肯来上海念书了。我趁着他反悔之前,抓紧时机动身,来了上海。往后我们祖孙俩难免要叨扰姑娘你了。”
她热忱地牵过惜予的手,说道:“姑娘啊,你看婆婆跟你说了那么多,要晓得,世上没有过不去的难关。看你这眉头哟,愁什么呢?一切会过去的。”
惜予满腹愁绪竟被栾婆婆这眉飞色舞、家长里短一通闲聊拂去了大半。
栾婆婆对屋里喊:“成双!把九如斋的点心拿两盒过来。”
不一会儿,刚才的少女拎着两盒糕点跑了过来,对栾婆婆说:“老太太,这是公寓,楼上楼下挨着,可不比咱们老宅,不兴这么大声嚷嚷。”
“喔,我初来乍到,以后就知道入乡随俗。怪不得姑娘你细声细语的,我还当你没吃饱呐。”
惜予没忍住噗疵一声笑了出来,成双也讪讪笑,“姑娘,我家老太太是顽童,心直口快的,没得得罪了您,还望见谅。”
—·—
亚尔培路公寓楼下的院子里,暑气甚嚣,蝉鸣声阵阵不休,五六个孩子围在树下。
“你们这些小家伙,围在这做什么呢?”
几个孩子纷纷回过头,其中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说:“我们在找知了!”
问话的是个眼生的少年,人不算高大,身材虽然偏瘦却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儿。浓眉大眼、高鼻梁、厚嘴唇,明明一副天生真诚模样,却偏偏散发着几分桀骜。头发剃得只有寸长,浅灰色短袖衫,白色五分裤,裸露在外的皮肤俱是浅浅的小麦色,阳光清爽。
他正是栾婆婆的孙儿陈横。
陈横跟着孩子们一块望向枝叶深处,没一会,有人踩了他的脚。
低头一看,发现是个看上去比同伴更小的女孩儿,正拼命踮起脚尖看。一张白皙小脸热得红通通,跟冰糖葫芦上晶莹的红果似的,怪惹人喜欢的。
陈横伸手夹住她的腋下,将她举了起来。
“小孩儿,看清了吗?”
没想到这孩子看着轻盈,份量倒是有些的。他举了一会便觉得胳膊酸,刚想放下来,小孩儿突然指着头顶,兴奋地喊:“我看见了!叔叔,放我下来吧。”
陈横自己还是个半大孩子,冷不丁被叫了声叔叔,难免有些错愕。他将小女孩放回地面,等她站好了,便蹲下来面对面与她对质:“你多大了?”
“我四岁,虚岁五岁。”
“不说虚岁,我十六,你觉得我能生出一个跟你这般大的小孩儿么?”
“嗯?”小孩儿竟然陷入沉思,两个人大眼瞪大眼,看得出小孩很认真在思考他的问题。
“王平宜你这笨蛋,”一个男孩说,“十六减去四是多少都算不来吗?”
平宜虽然生得漂亮软糯,脾气却甚大,哼了那男孩一声,对陈横说:“十六减掉四是十二,我很聪明的。但是叔叔,我不知道十二岁能不能生孩子呀?”
陈横没想到她有此一问,难为情道:“算了,你要叫叔叔就叫吧。”他站起来,不准备再跟这群小孩瞎搅和了。
有个男孩悄悄对平宜说:“叫哥哥,让他帮我们。快叫……”
刚要走,裤腿被人揪住。
“哥哥!”还是平宜,她仰着脸,亮晶晶的大眼睛望向他,“你帮我们一起抓知了好不好?”
陈横思索了一下,大咧咧笑了起来,“看来我得重出江湖了。孩儿们放心,哥哥我保证,今天过后,这棵树!一只知了都剩不下!”
孩子们起初只觉得这个陌生少年说话很有意思,一听真的愿意带他们抓知了,一时间欢呼沸腾。
陈横蹲了下来,孩子们将他团团围起,俨然司令部开大会的模样。
“司令”发话了:“谁家有面筋?”
“小兵”们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司令”为难地叹了口气,“罢了,这个我来想办法吧。你、你还有你,去找几根杆子来,又细又长的最好。”
几个男孩领命而去,剩下三个小姑娘。玛莉说天气太热,她要回家去了,宁宜听了表态也要走,并对妹妹说:“平平,我们回家吧。”
“我不。”平宜异常倔强,站到陈横身边去,一把拽紧了人家的裤腿。
她姐姐只好无奈地跟朋友一起走了。
“我要抓知了。你不许走。”平宜倔强又天真地看着陈横。
这样一来,陈横无奈地笑出了声,抓住摇摇欲坠的裤腰,对她伸出了自己的手:“那我们一起想办法吧。”
平宜“嗯”了一声,牵住了他的手。
角色们从天南海北被搜罗到了1937年夏天的上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新邻居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拍拍话筒)大家好。 目前更新进度已经过半。 初稿写完啦(掌声!),边修边更中。 如果需要大改的话可能会慢个一两天,俺不会弃坑的!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