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圈套的开始(2) ...
-
“我发现离开几年,有一些老面孔,还多了一些新面孔。”
顾晏廷似笑非笑的表情看过来,林瑜才确认不是自己的自作多情,他的确看的是她这个方向。
“邹晓琳我认得。”
邹晓琳被点名,简直受宠若惊,站起来忙不迭鞠躬:“顾董,是我,没想到您还记得!”
顾晏廷随即看向就坐在邹晓琳旁边的林瑜:“你旁边的人,新来的?”
林瑜勉强扯出僵硬的笑容:“顾董好,我刚进公司不满一年。”
她刻意没有说自己的姓名和部门,这么正式的场合,顾晏廷没必要和她较真。在没有弄清楚这人究竟掌握多少底细之前,保持冷静是最佳的策略。
果然如她所料,顾晏廷没有和她继续纠缠。
后面他的发言还说了什么,林瑜根本就没听进去。她已经开始担忧,在环海集团的平静日子还能维系多久。
她的升学考试超常发挥,在海崖州排名前十。而蒋方奎连续三年都是海崖州首富,不单一手缔造了大安物产,还设立了海崖州最大的基金会。她考上华府大学,顺利拿到获取助学金的名额,这对于家境不丰的她来说,尤为重要。
蒋方奎特别喜欢通过捐资助学塑造爱心企业家的形象,还公开承诺了如果她能顺利毕业,便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留给她。
不论是考虑自己家境不丰还是出于知恩图报,她都没有理由拒绝。
只不过大安物产是典型的家族企业,不可免俗参杂了太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纠葛。蒋方奎属意小儿子蒋清泰接班,很快就正式让蒋清泰任总经理,她便被派去协助蒋清泰在星加国拓展新业务。
大安物产扩张无度,叠加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整个集团的资金链断裂。陷入危机后,蒋方奎为了渡过难关,四处筹措资金,把所有能够抵押的资产全都抵押了。可惜市场情况每况愈下,大安物产的贷款额度不多时就达到上限。蒋方奎不得不铤而走险,伪造货物合同和抵押凭证,只为能从银行继续贷款。
她太过年轻,对于蒋氏家族毫不设防。蒋方奎正是利用了她这一点,暗中让蒋清泰把她个人印鉴复制了一份,将大安物产在海崖州的几家债务最多的子公司股份全转移到她名下。后来这些子公司大量坏账逾期,随即因虚假担保和重复质押被立案侦查。而她则是在星加国接到配合调查的传讯单,才知道原来自己已成为替罪羊。
回海崖州她被迫接受了长达几个月的调查,最后看在她的确主观上不知情,也没有从中牟取私利,才没有被公诉。
州政刑侦局负责案子的女队长帮她做完最后一次笔录后,叮嘱她以后不能再轻易被人利用了。
林瑜很感激那位女队长。她费尽周折回到海崖州时,身无长物,连工资卡都没能带回来。这位女队长看她实在窘迫得不像早就知情的样子,极力主张先详细调查,不同意给她下正式拘留单。否则到最后即使证明了她的清白,也会留下刑拘案底,想再找到正经的工作可就难如登天了。
大安物产濒临破产,蒋方奎远逃海外,亲属也大多落网被抓。作为曾经大安物产最年轻的高管,她的这段履历,已然变成一个放不上台面的污点。
环海集团入职背调的时候,由于她的涉案没有记录在经侦系统里,所以侥幸通过了审查。
但是以顾晏廷的能力,一旦他想刨根问底,那就不是林瑜想瞒就能瞒得了的。
顾晏廷的桌上,放着环海集团所有部长以上的主管的简历。
董办主任刘鹭也是集团老资历,顾晏廷当副总的时候,他就已经是董办的副主任了。顾晏廷时隔五年再回到环海集团,比起之前的锋芒毕露,现在更多的是深不可测。
刘鹭是集团现任总经理商景阳提拔的。说起商景阳,和顾晏廷年龄相仿,以前顾晏廷当环海集团副总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总经理,算是当过顾晏廷的直属上司。
这里面的纠葛,可就说来话长了。
顾晏廷随手翻了几份简历:“这些不全。”
刘鹭神色一凛,他送来之前还专门核对过一遍,确保没有漏下任何一个中层主管。
“顾董,所有主管的履历表都在这了,您看还缺哪份?”
“我要的是集团总部所有人的,不只是主管人员名单。”
刘鹭面有难色:“那得有近百人......”
顾晏廷往椅背一靠,食指漫不经心地敲了敲桌子:“有难度吗?”
“......没有,顾董我马上准备。”
等到环海集团总部所有人的简历摆到顾晏廷桌上的时候,他不知有意无意,抽出的就是林瑜的履历。
“毕业于华府大学。”顾晏廷扫了一眼。
刘鹭赶忙补充道:“是的,去年集团第一次对外公开招聘,林瑜不单学历好,而且工作经验丰富,曾经在海外的大企业当过高管。”
“一个高管到了环海,怎么只当了个普通的项目经理?”顾晏廷反问。
“这......”刘鹭心想,外部企业的高管来政属企业,哪个不得伏低做小,从头做起。政属企业职务面上如何不说,董事局成员都是得海崖州人事局出推荐函,才能走任命程序的。这些门道,顾晏廷比他更清楚。
顾晏廷似乎也不是认真想要答案,开始看起其他的履历。
刘鹭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生怕自己的回答哪里出了什么纰漏。
过了整整两个小时,他才能从顾晏廷办公室走出来。
而回想整个过程,他竟无法判断顾晏廷对哪个人特别关注,除了一开始抽到的是林瑜,有点不合常理外。
兴许只是巧合?刘鹭想不通顾晏廷和林瑜会有什么交集。
刘鹭出来后,不少部门长有意无意来找他打探,无非是想从他这里探一下后续顾晏廷会不会在人事方面有什么动作。
刘鹭绷着脸想,不管是对新进的人,还是对曾经的老部下,顾晏廷愣是没有露出一点偏好。
他比起五年前更难猜透了。
一周后,顾晏廷下了履新后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和所有的中层主管及一年内的新员工谈话。
林瑜在内网收到通知的时候,下意识攥紧了鼠标。
据她所知,环海集团总部招人往年只接受内推,去年她应聘刚好赶上环海集团第一次对外公开招聘。
所谓一年内的新员工,算上她也就才三人。虽然不是只有她一个,但对于不愿被顾晏廷注意到的林瑜来说,这个谈话范围还是太扎眼了。
但林瑜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回避。和新员工谈话,了解基层动向,对于新上任的领导来说,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然而进门后顾晏廷的第一句话,就彻底打破了林瑜的幻想。
“林瑜,蒋老板怎么会放你离开星加国呢?”
林瑜头皮发麻,顾晏廷果然认得她,也不打算给她掩饰的机会。
她垂下眼,跟在蒋方奎身边久了,遇到的大场面够多,让她养成了面对再复杂的情况都第一时间冷静下来的习惯。
此时过多的解释是徒劳,慌不择机企图撒谎,更不可取。
“顾董。”林瑜挺直了背,努力保持平静:“是我自己主动辞职的。”
“然后回来接受了四个月的调查。”
“......是。”
林瑜听得出顾晏廷的话并不是问句,这人连她接受调查的时间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显然有备而来。
随后是令人窒息的沉默。
顾晏廷挑眉:“没有什么别的话要说?”
林瑜有种被大型野生动物盯上的错觉,她压抑住想要逃跑的欲望。如果还想在海崖州混下去,她只能选择耐心等待。否则即使她主动离职,顾晏廷也有的是办法让她没法找到好工作。
他若只是想让她卷铺盖走人,也犯不着当面找她谈话。只要给人事部门交代一句和刑侦局核实涉案的情况,就算结果是无罪,但没有在入职时坦诚交代,她也只能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顾晏廷笑了。
“看来是个聪明人。”
林瑜走出顾晏廷的办公室后,直接冲到卫生间用冷水冲了把脸。
盯着镜子中苍白的脸,林瑜深深地呼了口气。
她赌对了。
顾晏廷不打算揭露她,但绝对不是大发慈悲,放她一马。蒋方奎培养她是当替罪羊,对于顾晏廷来说,定也是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