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职场初遇的火花 ...
-
林星晚的手指从书页边缘滑开,掌心残留着纸张的微涩。她将《文学理论导论》塞进包内侧夹层,动作利落。银杏大道尽头的风停了,树叶悬在半空,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她抬步向前,高跟鞋敲击石板,节奏清晰。
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晨光,刺得人眯眼。她穿过旋转门,刷卡进入电梯厅。金属门缓缓合拢时,一只手从外侧伸入,电梯感应器轻响,门又打开。
陆沉言走了进来。
他穿着剪裁精良的深灰西装,领带夹在灯光下泛出冷调光泽。肩线笔直,步伐沉稳。林星晚往角落退了半步,指尖不自觉地碰了碰耳垂——银杏叶耳环还在,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
电梯上升,数字跳动。两人之间隔着不到一米的距离,却像隔着一道静默的河。林星晚盯着楼层显示屏,呼吸放轻。她没抬头,但能感觉到他的视线曾短暂落在她身上,又移开。
“叮——”
十二楼到了。
门开启的瞬间,一只手横在感应区前,金属门停住。陆沉言站在她前方,侧脸轮廓分明,声音压得很低:“你的楼层到了。”
她怔了一下,随即点头,从他身侧走出去。高跟鞋踩在地毯上,发出闷响。走廊安静,只有中央空调的风声。
她走出几步,脚步慢了下来。
指尖在口袋里触到一枚硬物——那枚银杏书签。她没拿出来,只是用拇指摩挲着边缘。她忽然转身。
电梯门还未完全闭合,他正站在里面,目光仍朝她这个方向。四目相对,他没有闪避。她看见他喉结动了一下,像是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微微颔首。
门合上。
她站在原地,掌心贴着口袋,书签的棱角硌着皮肤。
人事部的实习生带她去工位。开放式办公区明亮开阔,她的位置靠窗,桌上摆着新名牌和一台未拆封的笔记本。耳机、签字笔、文件夹都按顺序排列,连便利贴的颜色都统一为浅黄。
“陆总特意交代,新人第一天不用开会,先熟悉系统和资料。”实习生笑着说,“他还说,中午前会有人送入职手册过来。”
林星晚低头整理包,没应声。
她打开电脑,输入工号和密码。桌面背景是公司标准模板,深蓝底色配银色logo。她点开内部通讯录,搜索框里输入“陆沉言”三个字。页面跳转,职位显示:运营总监。头像是一张正式的职业照,眼神沉静,嘴角没有笑意。
她关掉页面。
邮箱弹出新消息,是项目组的共享文档链接。她点进去,看到自己被加入“城市文化纪实”专题小组。负责人一栏写着陆沉言的名字。
文档更新记录显示,他三小时前修改过任务分配。
她翻到附件,一份PDF打开。是项目策划案初稿,批注密密麻麻。她在第十七页看到一条备注:“采访对象需具备真实生活肌理,避免符号化表达。”这句话让她手指顿住。
高中时,她曾在文学社投稿里写过类似观点。那时他说:“你写的不是人,是光。”
她合上电脑,起身去茶水间。
走廊尽头的电梯再次打开。陆沉言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另一只手正翻看手机。他抬头,看见她站在拐角。
两人同时停下。
他走过来,步伐不急不缓。距离拉近时,她闻到一丝淡淡的雪松气息,不是香水,像是衣物柔顺剂的味道。
“系统登录顺利吗?”他问。
“嗯。”她点头,“刚看了项目文档。”
“有疑问可以随时提。”他说,“这个专题,需要文字有温度。”
她抬眼,“你记得我以前说过的话?”
他静了一瞬,“我记得你说,故事不该是展览橱窗里的标本。”
她没料到他会复述得如此准确。胸口像是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但她没让情绪外露。
“现在不一样了。”她说,“我只是个新人,按流程做事就行。”
“你从来不是只会按流程做事的人。”他声音低,“高中时你敢在年级大会上念那篇批评应试教育的演讲稿,现在会怕写一篇采访稿?”
她垂下眼,“那时候不知道后果。”
“我知道。”他说,“你被记过一次,文学社停办半年。”
她猛地抬头,“你……一直关注我?”
他没否认,“我母亲烧了你寄给我的信,但没烧完。有一封落在书柜夹层,三年后我才找到。”
林星晚喉咙发紧。她记得那封信——写在淡蓝信纸上,结尾写着:“如果你真的走了,请别让我连告别都来不及。”
她没等回应,转身往回走。
工位上,手机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今天是你第一天上班,晚上回来吃饭吗?陆沉言妈妈刚才打电话,说他回国了,还问你近况。”
她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
没回。
午休时间,她留在工位,翻看项目资料。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桌角。她无意间碰倒水杯,水漫过桌面,渗进键盘缝隙。
她急忙拔掉电源,抽出纸巾擦拭。键盘右侧的“L”键松动了,轻轻一碰就往下陷。
“用热风吹十分钟,再试试。”
她回头。陆沉言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个便携吹风机,像是早就准备好了。
“行政那边借的。”他把吹风机递给她,“这个型号的键盘进水后容易短路,但晾干还能用。”
她接过,道谢。
他没走,站在一旁看着她操作。吹风机嗡嗡作响,暖风卷起她额前的碎发。她低着头,鼻尖微微泛红。
“你以前……也会随身带吹风机?”她问。
“不是。”他说,“是今天早上特地去买的。”
她动作一顿。
“我知道你会来这层楼。”他声音很轻,“我也知道,你会坐靠窗的位置。”
她关掉吹风机,把机器还给他。指尖擦过他掌心,一触即离。
“陆总。”她站直,“谢谢。但我希望以后,公是公,私是私。”
他看着她,“可我分不清。”
她心头一震。
“从你走进电梯那一刻起,我就没办法用对待普通新人的方式对你。”他往前半步,“我知道你在躲,但你躲不掉我们之间的过去。”
“过去已经过去了。”她后退一步,“我现在只想做好这份工作。”
“那就用工作证明。”他说,“三天后项目启动会,我要你在会上提出你的采访方向。不是复述资料,是你真正的想法。”
她盯着他,“如果我不答应呢?”
“那你永远只能坐在这个位置。”他转身走向办公室,留下一句话,“就像高中时,你把自己藏进后排角落。”
她站在原地,手指捏紧了吹风机的把手。
傍晚,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包拉链卡住,她用力一扯,拉链头断裂。她蹲下身,试图修复,却发现金属齿已经错位。
一只手递来一枚回形针。
她抬头。陆沉言站在她工位旁,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领带松了一圈。
“临时应急。”他说,“明早行政会补新的。”
她接过回形针,指尖发凉。
“你为什么回来?”她忽然问。
他没立刻回答。走廊尽头的灯忽明忽暗,像是电路接触不良。
“因为一封信。”他说,“最后一句写着:‘如果你不回来,我就再也不相信等待了。’”
她手一抖,回形针掉在地上,滚向桌底。
他弯腰去捡。
她看着他俯身的背影,忽然想起高中时他替她捡起掉落的诗集。那天阳光也这么斜,照在他肩上,书页翻飞如鸟。
他直起身,把回形针放在她桌上。
“我不是来重演过去的。”他说,“我是来改写结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