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疏离的序曲 ...

  •   林星晚站在地铁站出口,包里的手机还在震动,她没有停下脚步。风从站厅深处涌出,吹乱了她的发丝,她抬手别到耳后,指尖触到银杏叶耳环的微凉。那通电话之后,她没有回复母亲的消息,也没有再拨通那个承诺做资金分析的人。她只是走着,穿过街道,走进小区,推开家门。

      客厅灯亮着,桌上留着一碗温着的粥,旁边压着一张纸条:“药在柜子第二格,记得吃。”她没动那碗粥,径直走进房间,拉开抽屉,取出那个牛皮信封。照片、文件复印件、手写笔记,全都整齐排列。她盯着那张陆沉言站在律所门口的照片,目光落在他手中的文件袋边缘——一道细小的折痕,像一道未愈的伤口。

      第二天清晨,她换上浅灰西装裙,佩戴那枚银杏叶耳环,提前半小时到达公司。会议室里,沈明舟已经坐在长桌一侧,正翻阅资料。她在他对面落座,打开笔记本电脑。周会准时开始,议题是“青年传媒人才计划”第二阶段执行方案。她负责汇报前期对接进展。

      “清华方面的合作意向明确,校方已指定对接教授。”她语速平稳,“目前等待运营总监最终审批签字。”

      话音刚落,沈明舟合上文件夹,抬眼看向她。“林星晚,你和陆总监私下沟通频繁,是不是对项目有额外安排?”

      会议室瞬间安静。

      她抬眸,“项目流程公开透明,所有沟通均通过邮件备案。”

      “可据我所知,”他微微前倾,“你们不仅同校,还曾是高中同学。现在又同时入职青梧,同期拿到清华录取。这种巧合,很难不让人心生疑问。”

      她指尖在键盘上收紧,“个人经历不影响工作专业性。”

      “但会影响公司声誉。”他语气陡然冷下,“我建议,你在公开场合与陆总监保持距离,避免外界误解青梧的用人标准。”

      她没回应。

      会议结束,她走出会议室,迎面撞见陆沉言站在电梯口。他穿着深色西装,领带一丝不苟,目光落在她脸上,停顿一秒,随即移开。

      “迎新会安排在下周三,”他开口,“你负责的团队不必参加。”

      “为什么?”她问。

      “调整了参会名单。”他按了电梯按钮,“你不在其中。”

      她看着他走进电梯,门合上前,他始终没有回头。

      三天后,北京。

      林星晚拖着行李箱走进清华东门,秋阳洒在银杏道上,落叶铺成金黄的地毯。她沿着主楼北侧的坡道前行,目光扫过公告栏上的活动通知——“钢琴系迎新音乐会,10月8日晚,新清华学堂”。日期已被红笔圈出。

      她去宿舍放好行李,换了件米白色针织衫,前往图书馆。刚进大厅,就看见陆沉言站在借阅台前,与一名穿黑色长裙的女生并肩而立。女生手里抱着乐谱,侧脸清秀,正低头翻书。陆沉言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借书单,签字后递还,全程未发一言。

      两人一前一后走上二楼阅览区,座位相邻,却无交谈。她站在楼梯拐角,看着他们各自打开电脑,翻开资料,像两座隔河相望的孤岛。

      她没上前。

      傍晚,她收到部门群消息:青梧传媒将派代表出席清华创新创业论坛,名单已定,陆沉言带队,成员包括沈明舟推荐的一名新人,无林星晚。

      她放下手机,走出宿舍楼。校园广播正播放一首钢琴曲,音符从远处飘来,像是某种无声的提醒。

      一周后,公司月度汇报会。

      她站在投影屏前,讲解“青年传媒人才计划”的学生招募进度。PPT翻到最后一页,是清华校徽与青梧LOGO并列的设计图。

      “目前报名人数超预期,筛选工作正在进行。”她说。

      沈明舟忽然举手,“林星晚,你上周五是否独自前往清华?”

      她一顿,“我去提交了合作协议的补充材料。”

      “可据我所知,”他翻开笔记本,“那天陆总监也在清华参加教授座谈。你们是否碰面?”

      “没有。”她答。

      “真巧。”他轻笑,“那为什么有同事拍到你们在图书馆同框?你站在楼梯口,他和钢琴系那个女生在楼上?”

      会议室一片寂静。

      她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我当天确实在图书馆,但并未与陆总监交谈。至于谁在楼上,我不便干涉他人行程。”

      “可你在场。”沈明舟紧盯她,“你出现在他出现的地方,哪怕不说话,也是一种信号。外界会怎么解读?你是在等他?还是在示威?”

      她站直身体,“我的行程与工作相关,不涉及私人意图。”

      “那就请你公开澄清。”他语气骤冷,“在下周的校企对接会上,当着清华教授的面,说明你与陆总监仅为普通同事关系,不存在特殊关联。”

      她没立刻回应。

      “否则,”他补充,“项目组将重新评估你的角色适配性。”

      会议结束,她走出会议室,手机震动。是陆母发来的消息:“你妈最近血压不稳,我让沉言送了药过去,他没进门,放在门口就走了。”

      她盯着屏幕,指尖发凉。

      次日,她去公司档案室调取“青年传媒人才计划”的原始立项文件。管理员递来一叠资料,她翻到签名页,发现陆沉言的审批栏空白。再往前翻,却见一份内部备忘录:项目暂缓执行,原因栏写着“利益关联存疑”。

      她合上文件,走出档案室。

      走廊尽头,陆沉言正从电梯出来。她迎上去,声音压低:“你为什么不签字?”

      他脚步微顿,“现在不是时候。”

      “因为你怕牵连我?”她问。

      “因为我不能让你被卷进来。”他目光沉静,“沈明舟已经在推动内部审计,你再往前一步,只会成为靶子。”

      “那你呢?”她反问,“你躲着我,拒绝共同出席活动,和别的女生一起出现在图书馆——这些,也是为了保护我?”

      他沉默。

      “你有没有想过,”她声音微颤,“我不是需要被隔开的人,我是想和你一起面对的人。”

      他喉结动了动,终是未语,抬步从她身侧走过。

      她站在原地,听见他的皮鞋声渐远。

      三天后,校企对接会。

      她穿着藏青色职业套装,佩戴银杏叶耳环,站在讲台旁。清华教授入座后,主持人请青梧代表发言。沈明舟起身,微笑开口:“首先,我代表公司澄清一个外界关注的问题——关于我司两位员工与清华录取的关联事件。”

      她握紧话筒。

      “林星晚女士与陆沉言总监确为同期录取,但经核查,录取流程完全合规。两人在公司内仅为普通同事,无私人关系。接下来,林女士将说明项目进展。”

      她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

      “‘青年传媒人才计划’旨在搭建校企桥梁,推动青年内容创作者成长。”她语速平稳,“截至目前,报名人数达三百七十二人,其中百分之六十来自文学与传媒相关专业。我们期待与清华共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生代传媒力量。”

      台下掌声响起。

      她正要结束,沈明舟忽然插话:“林女士,能否补充说明,你与陆总监是否曾在校外私下会面?”

      她抬眼看他。

      “没有。”她说。

      “完全没有任何私下接触?”

      她停顿一秒,“没有。”

      话音落下,她看见前排手机屏幕亮起——是陆沉言发来的消息:“谢谢。”

      她没回。

      会后,她独自走向停车场。夜风拂过,她解开第一颗衬衫扣子,指尖触到耳垂上的银杏叶。那枚耳环微微发烫,像是被什么灼烧过。

      她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发动引擎。

      后视镜里,一道身影站在路灯下,西装笔挺,一动不动。

      她没有回头,踩下油门。

      车灯划破夜色,向前疾驰。

      后视镜中的身影逐渐模糊,最终被黑暗吞没。

      她右手紧握方向盘,左手缓缓抚过耳畔,银杏叶耳环在夜风中轻轻晃动。

      车窗外,一片银杏叶被气流卷起,贴在侧窗上,停留一瞬,又飘然坠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