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八章 ...


  •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悄然跳到了“80”。这个数字像一道无形的分水岭,将之前尚算“漫长”的百日冲刺,骤然拉入了迫在眉睫的最终阶段。空气里的焦灼感仿佛有了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肩头。课堂上的哈欠声多了,课间趴在桌上补觉的身影也多了,就连最活泼的李哲,眉宇间也偶尔会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就在这紧绷的弦快要到达极限时,学校适时地组织了一场名为“心灵驿站——为梦想加油”的大型心理疏导活动。消息传来,如同在闷热的夏夜投入一颗清凉的薄荷糖,瞬间在死水微澜的毕业班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活动安排在周五下午,占用原本连排的两节数学课和一节自习。这难得的“假期”让不少同学松了口气,尽管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喘息。

      活动地点在学校的大礼堂。平日里庄严肃穆的礼堂被精心布置过,暖黄色的串灯缠绕在立柱上,墙壁贴满了往届学子鼓励的便签和色彩斑斓的励志图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放松的香薰味道。轻柔的背景音乐如水般流淌,瞬间将外面那个被“倒计时”、“分数”、“排名”充斥的世界隔绝开来。

      陆予婷随着人流走进礼堂,感受着这与教室截然不同的氛围,一直紧绷的神经不自觉地松弛了几分。她找了个靠中间、不那么显眼的位置坐下,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活动由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陈老师主持。她是一位笑容温暖、声音柔和的中年女性,没有拿着教案,也没有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而是随意地坐在舞台边缘,像一位亲切的学姐。

      “同学们,”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却不带任何压迫感,“我知道,过去的几个月,你们很辛苦。肩膀是不是很沉?心里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堵得慌?脑袋是不是像一台快要过载的计算机?”

      一连串精准的提问,瞬间引起了台下轻微的骚动和感同身受的叹息。陆予婷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肩膀,确实,那里总是僵硬的。

      “今天下午,”陈老师笑着说,“我们这里没有试卷,没有排名,没有‘必须’和‘应该’。这里只有一个任务——照顾好你们自己疲惫的心灵。让我们暂时放下那些沉重的包袱,给自己的精神世界,放一个短短的假。”

      第一个环节是“朋友能量站”。要求相邻的同学组成小组,完成几个简单的互动任务。

      陆予婷下意识地看向旁边,恰好对上了李哲转过头来的目光。李哲咧嘴一笑,做了个“咱俩一组”的口型。而坐在她另一侧的林曦,依旧没什么表情,既没有表示参与,也没有表示拒绝。

      第一个任务是“优点轰炸”。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真诚地说出对方至少三个优点。

      李哲率先开口,对着陆予婷,收起了平时玩笑的神色,认真地说:“陆予婷,我觉得你特别有韧性!像打不死的小强!而且你很认真,笔记做得比我好多了!还有……嗯,脾气好,我这么闹腾你都不烦我。”他说完,自己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陆予婷被他那句“打不死的小强”逗得想笑,心里却涌起一股暖流。这种来自同伴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肯定,比任何奖状都更能抚慰人心。

      轮到陆予婷说李哲的优点,她想了想,诚恳地说:“李哲,你特别乐观,好像永远没有烦恼,跟你在一起会很轻松。你很聪明,反应快,而且……很热心,总是愿意帮助同学。”

      李哲听得眼睛亮亮的,显然很受用。

      然后,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沉默的林曦。

      林曦微微蹙眉,似乎对这种“感性”的活动有些不适。在陈老师鼓励的目光和周围渐渐响起的分享声中,他沉默了几秒,才抬眼看向李哲,言简意赅:“思路活,基础扎实。” 然后,目光转向陆予婷,停顿的时间似乎更长了一点点,才吐出两个字:“……有毅力。”

      依旧是惜字如金,语气平淡。但“有毅力”这三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落在陆予婷耳中,却比李哲那一长串夸奖更让她心头微震。她知道,这大概是他能给出的、最接近“肯定”的评价了。一种奇异的、被认可的感觉,悄然弥漫开来,虽然它来自一座冰山。

      第二个任务是“压力盲盒”。每个小组会随机抽取一个话题,进行三分钟的讨论。他们组抽到的是:“如果中考后有一个月的假期,你最想做什么?”

      李哲立刻兴奋起来:“那必须是要睡到天荒地老!然后把我囤的游戏全打通关!再去旅游,最好能去海边!”

      陆予婷被他感染,也露出了向往的神情:“我想……好好看几本闲书,不是课本也不是习题集的那种。还想学画画,或者……把我那个只开了头的小说写完。” 她说出“小说”两个字时,声音微微压低,带着点不好意思。

      林曦这次没有参与讨论,只是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似乎也在构想那个遥远的、没有习题的假期。

      短暂的互动环节结束后,是单独的静心活动。

      礼堂的灯光调暗,音乐变得更加舒缓空灵。陈老师引导大家进行腹式呼吸放松,闭上眼睛,想象最舒适、最安全的场景。

      陆予婷跟着指令,慢慢闭上眼睛,将手放在腹部,感受着呼吸的起伏。她尝试着放空大脑,但那些公式和单词碎片还是会不受控制地蹦出来。她并不强求,只是温和地将注意力再次拉回到呼吸上。渐渐地,身体的紧绷感似乎真的随着一呼一吸,一点点消散了。

      接着,是“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工作人员发放了精美的信纸和信封。

      握着笔,陆予婷看着空白的信纸,思绪万千。写给八十天后的自己?那时候,中考已经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她会在哪里?会是什么心情?

      她深吸一口气,笔尖落下:

      “未来的陆予婷:
      “展信佳。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一切都已过去。无论结果如何,我想对现在的你说,这八十天,你真的辛苦了。
      “请不要忘记此刻的感受——疲惫,但眼神清亮;压力如山,但脚步未停。请不要忘记,你是如何在一片喧嚣中,努力为自己筑起一座安静的城邦。请不要忘记那些深夜里亮着的台灯,那些被汗水浸湿的草稿纸,那些攻克难题后短暂的欢欣,那些来自朋友和家人的点滴温暖……
      “成绩和学校很重要,但它们无法定义全部的你。重要的是,你从未真正放弃,你学会了在逆风中调整翅膀,你证明了努力本身就有价值。
      “愿那时的你,无论身在何方,都能记得此刻这份纯粹向前的勇气。
      “请依旧,勇敢,善良,对世界充满好奇。
      “—— 八十天前,正在努力的你”

      写到最后,她的眼眶微微湿润。这不是悲伤,而是一种被自己感动的释然。她将信纸仔细折好,塞进信封,郑重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这封信,像是一个与自己的约定,一个对过去努力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活动的最后,是集体宣誓环节。没有强迫,全凭自愿。陈老师带领着愿意的同学,举起右手,用平和而坚定的声音说:

      “我承诺,在最后的八十天里,善待我的身体和心灵……”
      “我承诺,接纳我的所有情绪,与压力和平共处……”
      “我承诺,专注于当下的每一步,不惧未来,不念过往……”
      “我承诺,相信努力的意义,成为自己的光……”

      起初声音有些稀疏,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进来,声音汇聚成一股温和却强大的暖流,在礼堂里回荡。陆予婷没有大声跟读,她只是微微动着嘴唇,在心里默念着每一句承诺。她看到旁边的李哲大声地跟着念,表情认真;她甚至用眼角的余光瞥见,林曦虽然没有举手,也没有开口,但那双总是低垂的眼眸,此刻正望着前方,眼神里似乎少了几分平日的冷漠,多了些难以言喻的专注。

      活动结束,走出礼堂时,外面依旧是那个熟悉的世界,倒计时牌依旧刺眼,书包里的试卷依旧沉重。但有什么东西,似乎不一样了。

      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走着,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彼此间的交谈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李哲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对陆予婷说:“感觉好像……又能再战三百回合了!”

      陆予婷笑了笑,没有回答,但心里是认同的。那股一直紧绷着、快要断裂的弦,似乎被温柔地抚过,重新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她回头看了一眼渐渐安静的礼堂,那里仿佛真的成了一个短暂的“心灵驿站”,为她们这些在征途上奋力前行的旅人,补充了最珍贵的能量——不是知识,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八十天,最后的冲刺。她握了握拳,感受着胸腔里那颗重新变得沉稳而有力的心跳,迈开了回家的步伐。前路依旧艰难,但她的行囊里,多了一份来自自己和同伴的温暖祝福。这盏心灯,将照亮接下来每一个挑灯夜战的黑夜,直至黎明降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