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恶有恶报 ...

  •   时间过的既漫长而又飞快,荷花在四清和老太太以及刘军这几年的精心护理下,身体一切恢复了正常, 个子长高了不少,也胖了,而且越长越漂亮, 连省人民医院的医生都说她创造了医学史上一大奇迹。
      他们随后自筹资金给荷花做了左耳道疏通手术,想不到左耳内部结构发育比右耳好多了,一星期后竟听到了微弱的声音,医生说还得配一个助听器,听力可以达到正常人的一半,一家人顿时欣喜若狂,马上买了助听器,果然荷花能听声音了。
      虽然他们在经济上债台高筑,但在精神上却得到前所未有的安慰,好多人让四清请媒体给予帮助再次给荷花捐款,甚至有家报社亲自找上门来,愿意为荷花作跟踪报道并准备呼吁社会捐款,却被四清婉言谢绝,他说手术时大伙已经为荷花捐了这么多钱,使他感激不尽,现在不能再让大家破费了,他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为了筹备荷花的费用,他仍然早出晚归捡废品, 为了让荷花学点知识和文化,练习发音的同时,便把她送到与苗苗上学的附小一墙之隔的聋哑学校去学习,此时的荷花虽说有了听觉,但也只能发出简单的字声,如爸,哥,奶等单音字。
      这几年老太太虽然在荷花和四清的陪伴下,心情快乐了许多,但仍有一件使老太太始终放心不下的事,就是刘军的个人问题,她不想让儿子这样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下去,因此在照顾三个孩子的同时,不时的托人为儿子张罗婚事,为了防止再给孩子们找个像张艳红这样的继母,这次的标准与以前截然不同,只要心底善良能对儿子和孩子好,能过日子,长相丑点俊点无所谓,甚至既使有点残疾也没关系,尽管条件降低了许多,可是介绍了几家,都因刘军有两个孩子,而且还有一个患白血病的残疾儿而告吹。
      四清为这事也费了不少脑筋,他考虑到如果这样都在一起生活的话,刘军很难找到对象,不如分开或许好一点,于是就对老太太说:“娘,我想和过去一样自己抚养荷花和洪福。”
      开始刘大娘坚决不同意:“不,不,四清,娘知道你的想法,但荷花毕竟是刘家血肉,这些年你已经为了养活荷花和给她治病受了这么多苦和罪,这些本应该是俺刘家做的,却让你做了,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我已经把你当成俺的亲儿子,我不能让你再单过了……” 老太太说着两行心酸的泪水,不由自主地从她那充满皱纹的脸上流淌下来。这些年老太太的确苍老了许多,甚至连她一辈子爱干净的习惯也彻底改变了。
      “娘,您别难过,我知道您是心疼俺,也知道俺们跟着您在一起好,可也得为俺兄弟想一想,他年轻轻的,现在有您在几个孩子跟着您当然好,可是总不能跟您一辈子吧,您想过没有,娘,咱打个比方,说不好听的万一你不在了。俺弟兄俩领着几个没娘的孩子那日子不是更难了吗?再说也不想让孩子老是生活在这种没有母爱的日子里,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只有想法尽快让俺兄弟成个家。”
      老太太顿时感动地双手紧紧地抓住四清的手,泪水奔涌而出:“我的好儿子,你的心太善良了,娘自愧不如,我替俺刘家谢谢你儿子,既然你有这份心意我看这样吧,让小军和苗苗父女俩单过。俺和你,荷花,洪福咱们娘四个一起生活。”
      第二天,他们就分家另立门户了。
      半年后,刘军的个人问题真的解决了。对方是个寡妇,31岁,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丈夫两年前病死了,6岁的男孩留在了前夫家,跟他爷爷奶奶生活。3岁的女儿跟她来到了刘家,虽说长相不是那么俊秀,体形有些偏胖,但能吃苦耐劳又能尊老爱幼,一大家子的洗衣和家务她一人全包了,四清和老太太轻松了许多,尤其老太太望着这一大家子人心情甭提有多高兴,常常夜间一次次被笑醒。
      这天刘军骑着摩托到城里附小去接苗苗,就在校门口突然发现一个衣着破旧,手里还拿着塑料包的妇女在拉女儿,只见那女子用一头巾遮着住脸的下半部,但从上半个脸上可以看出脸上的长满了斑疹,丑陋无比。苗苗吓得一边挣扎一边喊叫,没想到那妇女却说:“苗苗,我是你母亲。”
      马上小学毕业的苗苗当时就愣住了,惊恐不安地看着面前这个丑陋而又肮脏的女人。
      刘军上前忙把苗苗拉了过来,不客气地对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女人说:“那里来的要饭的,竟敢胡说八道, 快走开.”
      不料那女子不仅没有离开,却看了看满脸怒气的刘军不好意思地说:“刘军,我是张艳红,你让我看看女儿吧?”
      刘军立马愣住,什么张艳红?她怎么也不敢相信,面前这个乞丐似的丑女人竟是张艳红,他仔细端详,身材个头还真有些像她,可是面部和声音却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他迟疑地看着她。
      “刘军, 真的是我……我想看看苗苗……这是给苗苗买的她最爱吃的糖炒栗子。” 她举了举装着栗子的塑料袋。
      刘军这才看清果真是张艳红, 顿时怒火中烧:“你这个禽兽不如的女人, 不许碰我女儿, 我不想见你,你的东西你自己吃罢。”说过驮起苗苗怒气冲冲地骑车而去. 苗苗又回过头瞅了她一眼。
      看着远去的刘军和女儿,张艳红突然感到眼前的太阳一下子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心中的痛苦不言而喻。可这些又能怪谁呢?自己酿成的苦酒也只能自己饮,泪水如断珠似的从她那苍白而又疹痕斑斑的脸上流淌下来,尽管如此,她心中仍感一丝欣慰,不论怎么说终于见到离别多年的女儿。
      张艳红变得如此狼狈不堪,也许是上帝故意给她的惩罚。
      她自从跟李明亮来到东莞,就根本没过什么舒心日子。因为李明亮压根就没有和他老婆离婚,虽然他老婆是个农村的,而且长相一般,但她善良贤惠,孝敬公婆,疼爱儿女,深得公婆的喜爱,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二,一个念初三。尽管李明亮在外边相好的有好几个,可他怕父母反对始终就没敢提离婚,这么多年一直是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他对张艳红的许诺纯粹是骗她的,刚开始到东莞他对张艳红还可以,两个人虽然是同居关系,但对外称是夫妻,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变化。由于李明亮经常出入酒吧和夜总会,很快对别的女子发生了关系,而且不止一个,渐渐地疏远了她,经常夜不旧宿。因此引起张艳红的强烈不满,天天闹着和李明亮结婚,逼着他回家离婚,可李明亮总是往后推,没想到突然又冒出个患白血病的残疾女儿,她竟不管不问。李明亮心想一个母亲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顾,何况对待外人呢?为此便对张艳红更加冷落,事也凑巧,就在这时张艳红的外□□长了好多疱疹,去医院一查说是患了性病,不用说这病是李明亮在外面拈花惹草传染的,可他根本不承认,两人为此吵闹不休,李明亮干脆借故家也不回了。张艳红自己在家狐独不说,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开始李明亮还给点钱让她看病,好歹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病情总算有了好转,从此不仅不再给钱了,还把他彻底抛弃了,让她受尽了苦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这段时间,由于国家银根收缩,李明亮的日子也不好过,工程建了一半资金跟不上只好停工,为了消磨时间就去赌搏,因心清不爽十赌九输,欠下不少债务。为还债他竟然把张艳红押给了几个赌徒。艳红被这帮歹徒关在一个地下室内,轮流对她进行奸汚,尽管她拼命挣扎和喊叫都无济于事,因为这里几乎和外界隔绝,就这样被赌徒玩了几天,又把她转卖给了湛江一家洗脚城去接客,开始说什么她也不从,但在恐吓和金钱的诱惑下她不得不屈服,每接一次可得60元分成,每天平均收入在300元左右,可是好景不长,两月后她的性病再次复发,□□开始溃疡,诊断为二期斑疹型梅毒,被老板赶了出来。不久身上和面部也长满了疱疹,原来漂亮的脸蛋突然间变得斑痕累累。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李明亮,发誓要找他报仇。
      可是她并不知道李明亮在一月前就被公安机关逮捕了。
      两月前李明亮从私人钱庄高息贷款500万元,准备把半拉子工程完成一部分,卖出去把贷款和睹债还上,由于资金缺乏,他竟然在原材料上做了手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导致大梁断裂建筑倒塌,造成三死五伤的严重后果,经过安检部门检定为豆腐渣工程,必须推倒重建,公安机关以特大质量安全事故罪将他逮捕,等待他的将是刑事责任副加民事经济赔偿。
      张艳红得知后先喜后悲,高兴的是李明亮终于受到惩罚。悲痛的现在自已人不人鬼不鬼,无依无靠只好沿街乞讨。她后悔莫及,又觉得自己混到如此下场,实在无颜活在世上,准备一死了之, 当她来到铁轨上,突然想起女儿苗苗和没相认的荷花,顿时泪如雨下,她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含泪躺在道轨上等待着死神的召唤。她的反常举动被一位背着塑料袋沿铁路捡废品的老妇人看到,立即将他从道轨上拉了下来, 问她为什么轻生?开始她只是哭怎么也不肯说,后来在老妇人的再三劝说下,才道出实情,说她抛弃了女儿,抛弃了丈夫,最后又被人抛弃,没脸活在世上,所以才自尽。
      老妇人听后劝她说;既然这样你已经知道错了,就该勇敢地面对现实,亲人们一定能原谅你。她不相信问老妇人亲人们是否能原谅她吗?老妇人告诉她只要你能大胆承认错误,痛改前非,亲人一定能谅解。为了说服她老妇人把她带到自己的临时住处。在老妇人耐心开导下,张艳红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临别时老妇人又给了50元让她作路费。张艳红不胜感激,流泪谢别了老妇人,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张艳红回来两天了,由于父母不让进门,她只好暂住在初中要好的同学李惠家里。觉得无脸见人,一直躲在房间内不肯出去,原以为能承认错误,求得刘军的原谅,还能破镜重圆,但是她不料想刘军已结婚了,唯一的一丝希望也成了泡影,她这才想起女儿苗苗和被她抛弃的荷花,俗话说亲情难舍,无论如何得去看看女儿苗苗和荷花。这天买了女儿最爱吃的糖炒栗子,偷偷来到学校门口,正巧碰上了刘军。尽管刘军对她的态度如此冷淡和反感,但她并没有生气,因为这些都在她预料之中。
      刘军回到家对母亲说:“娘, 我刚才在校门口碰到张艳红了.”
      “张艳红, 她咋回来了? 就她自己?”
      “她自己, 不知啥原因, 满脸斑痕, 几乎认不出来了.”
      “她穿得咋样?”
      “不好, 和要饭的差不多.”
      老太太一时纳了闷, 好大会没言语, 过了一会说:“是不是被那个包工头给揣了? 还是有别的啥原因?”
      这时四清走了过来:“娘, 说啥啦?”
      “大哥,我接苗苗时看见张艳红了, 她给苗苗买的栗子我没要.” 刘军告诉他。
      “兄弟,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无论咋说她是苗苗的母亲……”
      四清没说完刘军就接了过去:“理是这个理可她行得那些事,还算一个母亲吗? 荷花被她活活扔弃, 有病去求她, 她根本不认这个女儿。苗苗几年的抚养费她一分没给, 天底下有这样的母亲吗?”
      老太太开口了:“她是不是想要回苗苗?”
      “这说不准.”
      “看起来得提防着点, 千万不能让和苗苗接近.”
      四清并不以为然,他说:“娘, 苗苗也不小了, 这要看孩子的想法, 再说张艳红毕竟是她的母亲.”
      “大哥, 你咋胳膊扭子向外拐, 替她说话呢? 说什么也不能把苗苗给她.”
      “小军说的对, 说什么也不能把苗苗给她.”
      “娘, 我并没说把苗苗给她, 咱现在还不知她来的真正目地? 等弄清了后再说.”
      “对, 四清说的也是, 不过也不得不防着, 这几天你要在放学前就赶到学校, 千万不能让张艳红把她领走.” 老太太叮嘱儿子。
      第二天, 张艳红买了一包东西去了附小隔壁的聋哑学校, 她直接找到校长办公室, 对校长说她要见一个女孩。
      校长问他:“她叫什么名字? 在那个班?”
      她说:“小名叫荷花. 大名不知道, 也不知在那个班上课?”
      “你和她是什么关系?”
      张艳红一时难以回答, 支支吾吾地说:“我和她是……亲戚关系.”
      “什么亲戚关系?”
      本不想吐露实情的张艳红只好实话实说:“她是……我女儿.”
      这让校长当时就犯了疑惑,他惊奇地看着她:“我不明白,既然是你女儿,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干吗说是亲戚呢?”
      张艳红被校长问得面红耳赤:“校长, 我也不怕你嘲笑,不瞒你说, 这个孩子由于残疾, 被我自小丢弃, 被一个捡破烂的拾去, 前几年得了白血病, 我没认她, 所以我没有资格作她的母亲, 现在我想求求你把孩子叫来, 让我看看她, 把东西交给他就心满意足了,绝无别的意思……” 她说到这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泪水夺眶而出。
      “ 原来是这样……”校长思考片刻,“你别难过, 我马上去安排.” 说罢向外走去。
      不大会, 校长领着荷花进来. 张艳红看见女儿泪如泉涌, 上前抱住荷花一句话也说不出. 荷花反而被面前的这个陌生女人吓了一跳, 哇哇乱叫,哭着说:“我……怕……怕……”
      校长打哑语告诉她说她是你的母亲. 可荷花摇摇头挣扎着跑开了。
      “荷花, 荷花, 我是你……” 尽管张艳红连声喊着, 可并未阻止荷花的离去。
      校长告诉她:“荷花虽说能听一些,但还不能正常发言。”
      “你说她能听见?”张艳红有些惊呀。
      “对,听说手术后能听到一点声音,不过还不能正常发音。”
      张艳红看着离去的女儿消失在走廊的拐弯处,心情无比沉重而又愧疚难当。她对校长说:“谢谢你校长, 我能看孩子一眼就谢天谢地了, 麻烦你把这些东西转给她。”
      校长慢慢接过东西:“好吧, 我转交给她.”
      “拜托你了.” 张艳红说过就离开了办公室。
      聋哑学校属半封闭管理模式,中午学生不准离校。下午放学时,刘军骑摩托来接荷花, 校长把张艳红拿来的东西交给他。刘军听说张艳红拿来的,对校长说荷花根本就没这个母亲, 以后也不准她再来看荷花。刘军说过驮着荷花,东西也不未要扬长而去,校长只好把它拿了回去。
      过了两天, 张艳红又买些东西来看荷花。校长把刘军的话转告了她,并且把东西又还给她。
      张艳红当时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对校长说;“这不怪他, 全是我的错, 我对不起他, 更对不起孩子.” 说罢提着东西慢慢地离开了学校.
      尽管如此, 这并没有阻碍张艳红看望荷花和苗苗的决心, 反而更勤了,为了不让刘军发现,每天下午放学前她都会来到校门外对面的小卖铺内, 隔着街道偷偷地看着苗苗和荷花先后被刘军用摩托车接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