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九章 ...
-
关于杨甘露的志愿,母亲和她单独进行了一次谈话。
她们像杨甘露小时候那样,面对面坐在小塑料凳子上,腿挨着腿,眼睛看着眼睛,两人的手还互相搭着,呼吸交错。
谈话的内容很俗套,关于未来,关于理想。
——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母亲说自己希望她之后做老师,稳定又体面,也能养活了自己,对不对?
杨甘露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职业,就接受了。
母亲说希望她的大学和毕业之后的工作地点都离家近一点,以后照顾老人和帮助她看孩子都方便,好不好?
杨甘露也接受了。
最后,她被第一志愿录取,是一所位于四川的师范大学。
压线过,她的分数只比录取分数线高1.5分。
杨甘露看着录取通知书,涌上心头的不是喜悦,不是兴奋,而是恍惚和空虚。
那间闷热的、寒冷的、热血的、嘈杂的、令人痛苦想逃离的、布满三年回忆的、随时随地睡觉聊天讲八卦的、周围人的瞳孔里时光潋滟的……教室,高中,已经逝去的三年,乏味枯燥又充满希望的,过去了。
再也不会回来了。
明明逃离了,明明解脱了,明明心里不会再受到无时无刻不停歇的谴责了……
——可还是好迷茫。
、、、
报道那天杨甘露提着行李箱,站在学校大门口。
四川的气候闷又潮,衣服早就湿透了,和行李箱提手接触的地方湿滑,杨甘露听见母亲和父亲说“露露大学读下来护肤水都不用买,天天出汗皮肤自然会好”。
她的行李箱里装着新买的平板和电脑,口袋里的手机也是新的。
她像三年前刚迈入高中校园的自己一样,感觉空气都新鲜。
她也像六年前刚踏入初中校园的自己一样,因为陌生而惶恐。
可周遭嘈杂喧嚣,太阳明晃晃地照在每个人头顶。
什么都是光明的。
、、、
杨甘露的父母和弟弟都过来帮她整理宿舍,期间母亲还和室友聊了几句话,拉了拉近乎。
杨甘露沉默地给被子套被罩,余光中发现杨甘星小心翼翼地把什么东西放到了她的桌子上。
等到家长离开后杨甘露才过去整理她的书桌。
她看见,放到书桌上的,是一只粉色的纸青蛙,旁边还有一个信封。
杨甘露打开,目光先扫到最后看署名,确定是她弟弟写给她的。
从头读起。
「对不起,姐姐。前几天我翻看妈妈的手机,看见了里面好多年前的录像,也看见我撕碎了你的纸兔子。我问了问妈妈,她说这个以前你很喜欢,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再对它过问了。你好像不喜欢我,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可还是很抱歉。我又另外折了一只青蛙,兔子我折出来超级丑,就先不送你了。对不起姐姐,祝你的大学生活快乐。」
「杨甘星 」
杨甘露平静地折住纸,装回信封,然后转过头笑着和舍友自我介绍、加微信好友,又拉了个群,讨论晚上去哪里吃饭。
那个信封被她随手放到了桌子上。
后来就不见了踪影。
可能是扔掉了吧。
毕竟有时候迟来的道歉抹不平这些年心里的创伤。
——那是幼小的她第一次感觉自己不被爱着。
但她还是原谅了她的弟弟,放假回去时给他带了学校的周边。
客厅的灯光温馨护眼,杨甘露微笑地看着兴奋的杨甘星,眼眶却有些酸涩。
她不知道这是因为血浓于水吗?
但毕竟长大后的杨甘星什么也没有做,只有她就像一个瑕疵必报的小人一样对一只十几年前的纸兔子耿耿于怀。
而现在十八岁的杨甘露艰难地背叛了九岁的自己。
可是真奇怪,她相信九岁的自己能够理解。
、、、
刷朋友圈,杨甘露久违地看见她的一个高中同学。
杨甘露对那个女生很有印象。她比较胖,皮肤是黄黑皮,不爱说话,在学校朋友不多,学习中下等,喜欢看动漫,书包上和笔袋里都是动漫周边,画画也很好。
现在朋友圈里那张照片上她穿着精致的cos服,身后有一双洁白的翅膀,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很漂亮,以至于杨甘露第一时间没有认出来是谁,退出来扫了一眼备注才明白。
女生身边围着很多coser,每个人脸上都是真诚的笑容。
她的配文是,“或许我是你的小透明,但我是漫展上的大明星”。
就这么看着,杨甘露突然就想起高中的时候,有一次社团表演,女孩子们选的歌是一首宅舞,她突然就冲出去在队伍后跳了起来,背影甚至带着一点不管不顾的勇气和决绝。
她跳的很好,即使穿着宽松肥大的校服也依然翩翩,她的校服没拉拉链,甩开时风声呼呼,转身间带出侠客的意气。
杨甘露指尖往屏幕上轻轻一戳,给她点了一颗红心。
其实她还想说点什么,但想了想除了祝福之外好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所以杨甘露只是评论了一句“恭喜”。
恭喜你啊,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自己。
、、、
杨甘露某一次和室友的一个朋友聊天。
那个女生是北京人,在北京一所很好的高校读书。
因为互不认识,那个女生主动问杨甘露是哪里人。
杨甘露笑着说自己是山西人。
那个女生很疑惑:“山西?是陕西省的一个地方吗?”
杨甘露的笑容就那样挂在脸上,但还是凭着本能答复:“不是,你初中地理没学吗?”
她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
在初中时杨甘露做过一份政治卷子,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小问值五分,问题是“在未来你会选择留在山西建设家乡还是去别地?”
杨甘露想的是“谁会留在这个鬼地方”,写的是“留在山西,以我微薄的力量为家乡作出贡献”。
山西。
啊,山西。
山西不是经济特区,山西不是什么富贵之地。
可山西有翻滚千年不绝的江河,山西有斑驳的千年古城,山西有淳朴的滔滔麦浪,山西有不畏艰辛的热血赤子,山西有供养温暖的煤炭,山西有做工精细的木塔,山西……
——山西似乎什么都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念及此,杨甘露正色,对着露出错愕神情的女生说:“对不起,刚刚我的语气有点不好。简单介绍一下吧,山西省位于华北,黄河流经,与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四省相接,初中地理上都有所涉及……听过汾河吗?就是山西的,而且省内有很多名胜古迹,也有很多美食。”
她对着那个北京女生眨了眨眼,“有空可以来玩,绝对不虚此行。”
杨甘露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在某些人心里不占一点位置。
但她只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宣扬,去贡献。
、、、
杨甘露大学没谈恋爱,无疾而终的也没有。
“母胎solo”的称号一直□□。
没办法,帅的有对象,不帅的又不喜欢,既帅又喜欢的不知道该怎么追。
兜兜转转四年,室友之一已经换了六任男友杨甘露也没牵过异性的手。
虽然如此,大三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开始了催婚。
杨甘露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家长高中视早恋如洪水猛兽,大学恨不得立马结婚。
结婚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这一辈子就这样和他过下去吗?现在社会上这么多家暴男万一自己碰上报警可以处理吗?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有存在和延续的必要吗?结婚的主要目的是生孩子,那为什么不可以不结婚而找精子库呢?
为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这个形式呢?
尚且年轻的杨甘露不明白,所以她只是敷衍的“嗯”了几声,草草结束和母亲的通话,反手就给林晓岚打视频。
她哭笑不得的和林晓岚吐槽,又问林晓岚谈恋爱了吗?
“没有。”
视频那头的人似乎有点丧,杨甘露好奇,问为什么。
林晓岚:“……我已经有一个喜欢了很久的人了。”
杨甘露继续好奇:“听起来是个悲情故事,很值得八卦……为什么不追?”
“……我不敢。”
“很难追吗?”
“我不知道。”
“大胆一点嘛,人就活这一次,万一答应了呢。”
“……你论文写了吗就在这八卦?”
“哇啊啊啊!!!!!还没有!!!!幸好你提醒我!!!”
话题就这样轻飘飘被带过,杨甘露和林晓岚也就此获得“母胎solo二人组”的称号。
、、、
不要和我分开,不要,不要。
明明我挽留过了,明明我们一起度过这么长时间了,明明我们开玩笑交换过誓言了,明明我们说好要在一起一辈子了……
“——所以到时候你结婚,我要在台下给你鼓掌吗?”
林晓岚挂了视频,看着自己因为洗过太多次而发白发皱的床单,无意识的呢喃。
世人将这赞美为伟大的友情,可林晓岚是个庸烂俗人,她偏要说这是不被允许的爱情。
是的,是爱情。
她在爱杨甘露。
……
可是,能干什么呢?
、、、
杨甘露的大学生活还算轻松。
她会逃掉一些无关紧要的水课而去图书馆自习,也会和舍友偷偷溜出学校跑到路边小摊上吃一碗麻辣烫或者来一顿火锅,最后找家酒店住一晚上。她甚至在网上报了画画的课,平常在宿舍就抱着平板画来画去。当然,还是会在考试到来之前“痛哭流涕”点灯熬夜学习……
更多的休闲时间她会和林晓岚打电话,听着林晓岚叽叽喳喳说自己买了好多露脐装上衣和短裤,穿上很好看,杨甘露看了林晓岚的自拍照片,承认并夸赞,然后她把自己最近画的画给林晓岚拍过去,林晓岚也是一顿夸。
林晓岚还说自己报名了成人高考,在努力看辅导书,还不知道能不能过,边说边哀嚎,还痛斥了一遍数学怎么这么难,她说怎么也没想到现在二十多的人了还要将没受过的苦自己受一遍。
听出来好友是在装模作样博同情,杨甘露忍着笑安慰她实在不行自己天天给她转锦鲤,当然,有不会的题可以问问她。
父母替她交大学学费,每个月给她一千五的生活费,拮据,有时候也让人难堪。
于是她学着网上说的找实习,去了一些私立学校当过教师,也当过私人家教,教英语。
——毕竟她的高考英语考了143。
杨甘露不无骄傲地想。
但是再回想高中怎么学英语的,她也忘了。
过去的记忆很大一部分被遗忘掉了。
四年,比三年还是要长,比一辈子倒是短了很多。
走在学校的路上,她想着什么时候回家翻一翻之前的日记。
、、、
几个月下来杨甘露看着手机里的存款金额一点点上涨,心里涌出妥帖和满足。
——她喜欢这种感觉。
只要有一点点钱都意味着她不用仰人鼻息,不必手心朝上,她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反正花自己的钱也没有人会管。
杨甘露给母亲和父亲各转了一万五,然后在某个周末去最近的金店里花了快五千给自己买了一条金手链,很普通的款,链子很细,仅有的装饰上雕着一些小花,简约但很大方,杨甘露很喜欢。
她毫不犹豫地戴在左手手腕上。像是在宣示着什么。
出了店门,阳光温柔的落到她的手链上,杨甘露甚至被闪了一下眼。
刺痛,却让她想留一点泪出来。